中国昆剧大辞典

出版时间:2002-5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新雷  页数:1149  字数:31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昆剧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具有工丽典雅、浓郁淳厚等艺术特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母”,京剧等戏剧形态均脱胎于昆剧。    《中国昆剧大辞典》的编撰、出版历时10年,由昆剧研究专家、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新雷主编。它系统总结了600多年昆剧发展的历史,全面反映了昆剧在文学、音律和舞台演唱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全书310万字,分12个栏目,共收辞条5682条,另列附录5种。编写者从历代典籍中发掘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收集了第一手的新材料,经过严谨的考辨,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梳理,将文学与艺术、声歌与表演、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人物与事件融为一体。为配合条文,书中还插有相应的图版、相片、书影、戏画和剧照,其中大部分都是珍贵的文物。

书籍目录

序言编例辞条分类目标正文源流史论  源流  曲派  史录  体式   剧论剧目戏码  传统剧目  新编新排剧目  存目备考历代昆班  家庭昆班  职业昆班剧团机构  昆剧院团  戏校科班  机构学会曲社堂名  曲社行话  前代曲社  当代曲社  堂名奏班昆坛人物  艺师名角  曲友名辈  作家评家曲白声律  宫调  曲牌[附]宫调曲牌便检  套数  制曲  曲白音韵  念白  格律谱   工厂谱  唱曲腔格舞台艺术  脚色行当  表演艺术  舞台调度  舞台美术  乐队伴奏  场上俗语行话歌谱选粹  南曲唱段选粹  北曲唱段选粹  南北合套选  时剧选  吹腔选赏戏示例掌故逸闻文献书目  论著  专书  律谱  歌谱  曲韵  曲目  曲集  书目附录  昆剧穿戴检索  昆剧常用曲谱曲目便检  昆剧唱片目录  昆史编年  昆曲剧谱篇目辑览辞条汉语拼音索引辞条汉字笔画索引

章节摘录

  《商辂三元记》 明徐霖作(一说沈受先或无名氏作)。按:《三元记》有两种,一种是沈受先作的《冯京三元记》,有《六十种曲》本。这里选的是谱商辂故事的《三元记》,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万历间富春堂刊本。剧情是:秀才商霖与秦雪梅订婚,霖不幸未婚先亡。在秦父前往吊丧时,雪梅坚持尽孝节。在吊孝时,雪梅见霖父母年迈,而霖妾已身怀六甲,便决定到商家守节尽孝,以尽媳妇之责。后霖妾生子商辂,雪梅课子读书,最后商辂乡试、会试、殿试蝉联第一,连中三元。皇帝旌表雪梅,商辂衣锦还乡,全家团圆。  《挂白》 原本第二十折。清明节到了,秦雪梅给商霖坟头挂上白纸。她在坟头痛哭一番,正欲返回,一个牧童前来告诉她,商霖之坟风水不好。她立即回家,同公婆商量迁坟的事。  《伴读》(《教子》) 原本第二十五折。商辂自学中回家,与同学相争执。雪梅闻知,便断机教子,以孟母的古训教育商辂,并单居独处,伴子读书。(朱建军)  《连环记》 明王济作。写王允与貂蝉暗定美人计离间吕布,屠灭董卓的故事。共三十出。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旧抄本和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的点校本。剧情是:东汉末年,董卓专权,祸乱天下。一日,董卓宴请百官,欲废帝立陈留王,群臣皆顺应,独袁绍反对。并州刺史丁建阳率兵前来征讨,其义子吕布勇不可挡,中郎将李肃前往游说吕布,吕布杀丁建阳而投靠董卓。司徒王允不满董卓专权,一直暗思逐除权臣,但惮其势大,一时无奈。王允派人请来骁骑曹操,以议剑为名要他行刺董卓,曹操慨然应允。第二日,曹操拜见董卓,欲乘董卓卧床休息之机刺杀董卓,未成,便谎称献剑,借机逃脱。董卓派人四处追捕。曹操集结诸侯,征讨董卓。虎牢关前刘、关、张三人合战吕布,吕布不敌,紫金冠被挑落。王允与义女貂蝉暗定连环计,欲使董卓父子反目成仇。正当吕布因失落金冠遭董卓羞辱时,王允差人送来新金冠。吕布登门道谢,宴席间与貂蝉一见钟情。王允以女相许。第二日,王允又将貂蝉许给董卓。吕布返回得知董卓已纳貂蝉为妾,很是痛恨。貂蝉在凤仪亭偶遇吕布,董卓赶到,以为吕布调戏爱姬,掷戟欲刺吕布,吕布终与董卓反目。王允、吕布、李肃三人合力欲诛董卓,三人矫诏请董卓入朝受禅,在午门将其诛杀。吕布与貂蝉成婚,终得团圆。  《起布》 原本第四折。吕布随并州刺史丁建阳会合诸侯,起兵征讨董卓。  《议剑》 原本第十一折。王允得知吕布杀死丁建阳而投董卓,很惶恐,请骁骑曹操来议事,以议剑为名,让曹操利用在董卓身边谋事的机会,以宝剑行刺董卓,免劳天下军兵纷扰。曹操慨然应允。  《献剑》 原本第十二折。曹操身藏宝剑,入董卓府伺机行刺。董卓让吕布去马厩为曹操寻一好马。曹操正欲乘董卓卧床休息之机刺杀,董卓从床上镜中发现曹操,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曹操谎称献剑,借机逃脱。后董卓起疑,命人四处追捕曹操。  《赐环》 原本第十三折。王允在花亭听歌赏舞,听养女貂蝉唱得出色,心中大喜,当即将玉连环赐予貂蝉,并要貂蝉留着此物,他日自有应验,便知其中机关。  《问探》 原本第十六折。吕布镇守虎牢关,探子来报曹操会合诸侯前来征讨,先锋前导张飞、关羽、刘备个个勇猛,人马已将虎牢关团团围住,吕布准备披挂迎敌。  《三战》 原本第十七折。刘备、张飞、关羽三人合战吕布。吕布不敌,束发紫金冠被张飞挑落,吕布紧闭虎牢关。义军奏凯班师。  《拜月》 原本第十八折。月明之夜,貂蝉在瑶台拜祷,恰被王允撞见。貂蝉表示愿为国家排难,王允便告之以连环计,将貂蝉先许吕布,后献董卓,以反问其父子。  《回军》 原本第十九折。董卓听说吕布得胜班师,很是高兴,但当他得知吕布将紫金冠失落阵中,大为不悦,并当众羞辱吕布。正当此时,王允差人送金冠给吕布。  《小宴》 原本第二十折。吕布过府道谢毛允送冠之情,王允设宴招待。席间吕布与貂蝉一见钟情,正当海誓山盟之际,王允去而复返,假意责怪两人,最后还是答应将貂蝉嫁给吕布,并约定后天送至吕布府中。  《大宴》 原本第二十一折。王允请董卓过府饮酒,席间女乐助兴,董卓一眼看中貂蝉,王允表示愿将女儿嫁于董卓。卓大喜,约定明日中秋送人太师府。  《梳妆》 原本第二十五折。吕布为探究竟,潜入太师府,正遇上貂蝉梳妆。布憎恨卓夺他所爱。  《掷戟》 原本第二十六折。吕布、貂蝉在凤仪亭中不期而遇,被董卓撞见,卓以为布调戏自己的爱姬,掷戟欲刺布,幸被李儒劝下。董卓决定将貂蝉送至郡坞。  《设计》 原本第二十七折《计盟》。吕布来见王允,言明自己有杀卓之心,李肃奉命前来质问王允,在王允劝说下,也欲杀卓。三人定计刺卓。  《刺卓》 原本第二十九折《诛卓》。王允假传圣旨,“令中郎将李肃诛杀董卓”。吕布至郡坞,貂蝉已逃出郡坞,王允父女团聚。    乔莱家班(赐金班) 清代康熙年间宝应县乔莱的家班。乔莱,字子静,号石林。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内阁中书,举鸿博,授编修,累迁为侍读。康熙二十六年(1687)罢官归里,筑“纵棹园”,建戏台,购置家班,并自编《耆英会》传奇,亲自教导家伶演出。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帝第二次南巡至淮扬,特招该班御前供奉,主要演员管六郎因演技出众,蒙赏银项圈,因此称为“赐金班”。该班主要演出于乔莱家中,或自娱,或接待宾客。诗人叶燮曾应邀到宝应观看该班十位家优的演出,写下了《十伶曲》组诗。管六郎以姿容、演技著称一时,自皇帝赐银项圈后,名声更著。康熙三十三年(1694)乔莱死后,该班解体,管六郎即辗转到北京加入江湖职业戏班,亦“擅梨园一时”,士大夫争睹为快。  (明 光)  张犒亭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海盐张氏涉园的家庭昆班。浙江海盐的涉园,在清初以亭池林木之胜,甲于东南。涉园主人张惟赤,号螺浮,其子张腊,号皜亭。父子两代培养了颇为可观的家班。康熙二十九年(1690)冬,吴江诗家叶燮曾在涉园看到张氏家班的演出,有诗纪事,见《己畦诗集》卷八《宴集张皜亭懋德堂观家优演剧》。         (吴新雷)  吴之振家班(玉笋班) 清代康熙年间嘉兴石门人吴之振的家庭昆班。因班中头牌演员艺名玉笋尖,故又号称“玉笋班”。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康熙中官内阁中书,与吕留良等选编《宋诗钞》闻名于世。其石门所居称为黄叶村庄,著有《黄叶村庄诗集》。集中有描述家班演出《牡丹亭》和《鸣风记》的诗篇。吴氏曾带了家班宦游演出。吴江诗家叶燮看过玉笋班的戏,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所写《陈留署中作》诗中提及了名伶玉笋尖。(吴新雷)    南季北亢家班 清康熙时南北巨富,一为江苏泰兴季振宜,一为山西平阳亢氏。俞樾《茶香室续抄·南季北亢》记载:“国朝巨富,有南季北亢之称。”两家均蓄有昆班,极一时之盛。详见下列分条。                          (丁 波)  季振宜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泰兴季振宜的家班。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顺治进士,官至御史,康熙时致仕回籍。钮玉樵《觚剩》记他家有女乐三部,皆十二至二十岁的女子,音姿妙选,歌舞出色;行头齐备,场面豪饰。陈维崧有[念奴娇]词《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  亢氏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山西平阳(今临汾市)亢氏的家班。亢氏以盐商起家,在扬州和平阳分别建有亢园。《扬州画舫录》卷九记亢园在扬州小秦淮,临河造屋一百间。其家班则多在山西老家的亢园中演出,王友亮《记季亢二家事》叙说:“康熙中,《长生殿》传奇新出,命家伶演之,一切器用费镪四十余万两。”可见山西亢班排场之豪奢。据说,戏曲家尤侗也曾从苏州到平阳亢家作客,在亢园中编写了《李白登科记》杂剧。按:张林雨《晋昆考》述,亢氏的祖先约在明代成化年间自平阳寓居扬州,嘉靖二十六年(1547),亢思谦以“商籍”考中进士,亢秉忠于万历十六年(1588)、亢孟桧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举人。至清代康熙年间,亢家成了盐商中的巨富,在山西原籍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园林,并且培养了远近闻名的家庭昆班,在晋昆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明 光)  宋荦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河南商丘人宋荦的家乐。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早年与侯方域等曾结诗社,过从甚密。康熙朝历任刑部员外郎、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吏部尚书等官。性喜昆曲,蓄养童伶,知名的有阿陆、阿增(见陈维崧[定风波]词)。据《桃花扇》卷首吴陈琰题辞所记,宋氏家班常演的剧目是《桃花扇》。另外,宋荦之弟早在顺治年间就在商丘办了家班,班中有苏州来的名伶江生,侯方域作《赠江伶序》记其事。  (吴新雷)  陈端家班 清代康熙年间泰州陈端的家班。陈端,字方行,号琢余,官知州。返里后,纵情歌舞,建戏班,极声伎之盛。其住宅所在街道时人称为“歌舞巷”,至今犹存。 (明 光)  刘氏枣园班 清康熙年间济南商人刘氏的家乐。金埴《不下带编》卷四记载,“历下泺口有卤贾刘氏,辟枣园为梨园以教歌”,金氏欣赏后赋诗说:“乐为《红梨》歌太繁,枣香香里舞新翻。”并称其家乐为“枣园班”。同书又记山东莱州“胡氏老枣树班”,也是唱昆曲的。  (丁 波)  湖北田氏家班 清康熙年间容美宣慰使田舜年办的家乐昆班。容美县位于湖北西南部(今为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田舜年,字眉生,号九峰,热爱戏曲,作有《九峰三弄》之一的《古城记》传奇。其子田丙如,承袭父职。父子各养一个家班,女伶唱昆腔,男伶兼擅秦腔。顾彩《容美纪游》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看到田氏家班的情况是:“女优皆十七八好女郎,声色皆佳,初学吴腔。”“丙如自教一部,乃苏腔,装饰华美,胜于父优,即在全楚亦称上驷,然秘之不使父知,恐被夺去也。”据孔尚任在《桃花扇本末》中说:楚地之容美,在万山中。洞主田舜年,每宴必命家姬奏《桃花扇》。可见其家班水平之高。  (吴新雷)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这是一部生动有趣、资讯丰富的昆剧工具书。全书的整体架构展现了综合艺术的立体性和  动态性,从源流史论到古今变革,从文学声律到艺术表演,从剧目唱腔到舞台妆扮,从专业的演员剧团到业余的曲友会社,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地反映了昆剧的总体面貌。内容充实,有根有据;按谱赏戏,可歌可读。既有知识性的认知价值,又有学术性的史料价值。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代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剧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昆剧的唱腔清柔婉转,优美动听;表演艺术载歌载舞,雅致精湛。尤其是剧本创作富有文学性和音乐性,涌现了梁辰鱼的《浣纱记》、高濂的《玉簪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沈璟的《义侠记》、李玉的《清忠谱》、朱素臣的《十五贯》、李渔的《风筝误》、洪异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杰作。因此,昆剧被看作是中国民族戏曲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誉之为百花园中的“兰花”!  我从小爱好民族戏曲,喜欢吹拉弹唱。到南京大学以后又接触到昆剧,而从事昆剧的研究工作,则是从1956年才开始的。那年春夏之间,浙江昆苏剧团演出《十五贯》,誉满京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人民日报》在5月18日发表了《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的社论,轰动了全国的文艺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在天津考取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副博士研究生(四年制),进学的第一天,我的导师陈中凡教授对我说:“今年在北京,满城争说《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昆剧。这种局面应该在大学的讲坛上反映出来。我们南大在这方面是有优良传统的,打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在校任教时,便是与苏州昆剧传习所互相呼应的。现今,浙江、上海和江苏等地都在培养昆剧的青年演员,后继有人。但我觉得还应该培养昆曲的研究工作者,这样相辅相成,才能推动昆剧事业向前发展。我已经和系领导商量决定,你的专业方向是中国戏曲史,重点是昆曲。”原来,陈中凡教授是个昆曲迷,与昆剧大师俞振飞先生和“传”字辈名家素有交情。早在1931年当他担任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时,就礼聘俞振飞先生到暨大开设昆曲课程。1955年4月,周传瑛、王传淞等名辈来南京演出《牡丹亭·游园惊梦》和《长生殿·小宴惊变》等剧目,我当时是中文系本科毕业班学生,陈先生出钱买了票,叫我班同学都去观摩。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昆剧的开端,而且立即被优美的唱腔和声容所吸引。在毕业晚会上,我和另一位同学还一拉一唱地演出了昆曲节目。陈先生知道我爱上了昆曲,1956年便用招考研究生的办法把我从天津招了回来,他心里早就酝酿着要把我培养成一个服务于昆剧事业的苗子。其实,我原本是研究小说史的,但当我了解到陈先生的这番盛意后,就立即答应把专业转为戏曲史。  奇妙的是陈先生指导我从事曲史研究的方针,却是要我首先从看戏唱戏入手。陈先生专门  为我请来了一位老曲师,花了两年时间教我演唱昆曲,举凡“生旦净末丑”的南曲和北曲都学了,还学了一些舞台身段,初步了解了戏曲程式和表演艺术的基本知识。然而,这种培养方式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惹起了争议,经历了波折。1958年秋开展教育革命大辩论时,就有人造了昆曲课的反,并且贴了陈先生的许多大字报,批评他不该把昆曲引到大学的课堂里来,说是咿咿呀呀、吹吹唱唱不像样,辱没了最高学府的名声。这一年,陈先生已是年逾七十的古稀老人,但他看了大字报后并没有生气,反而邀请张贴大字报的同志叙谈,耐心地作了解释。他语重心长地说:  在封建社会里,戏曲是被人瞧不起的,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大学  里仍旧只准讲正统文学的诗文。陈独秀到北京大学担任文科学长后,第一桩事就是改革文科。在国文系增设词、曲、小说三门新课,特聘吴梅担任词曲教习。这是我国大学里第一次有戏曲课,可以说是一次教育革命,当时曾遭到正统派古文先生的反对。1921年秋,我到本校的前身东南大学主持国文系的教学行政工作,便把吴梅先生从北大拉过来,在本校终身主讲词曲,彻底打破了过去以词曲为小道的旧观念。今天的青年,决不能倒退到“五四运动”以前,用封建意识或虚无主义态度来对待民族戏曲!  陈老的一席话,显出了老教育家的胆识和真知灼见。陈老本来是研究经史之学的,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是蔡元培和陈独秀的高足,曾出版《经学通论》、《诸子通谊》和《两宋思想述评》等专著。但当他与吴梅先生结交后,认识到民族戏曲的重要价值,转而从事古典戏曲的研究,竭力提倡在南大中文系恢复吴梅先生的优良传统,坚持设立昆曲课。我为陈老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动,觉得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一番苦心,同时要为他老人家争气,所以我努力上好昆曲课,勤学苦练,并到南北各地寻师访友,与苏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杭州、温州和湖南等地的昆曲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昆剧大辞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当年刚出来的时候觉得贵,没买
    现在还好能买得到,觉得还是很便宜的
  •   商品本身不错,只是包装实在是太简单(不管多少书,就在外面套个薄薄的塑料袋),再加上路上运送途中野蛮操作,使得商品受损。建议加强外包装的改进,这样才能留住更多客户。
  •   参考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