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斌  页数:5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行来却是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风头出尽,几乎得到电影明星般的风光,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致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张爱玲名作《传奇》、《流言》中的全部作品均写于二十五岁以前,那时她对人性已有独到的、稳定的把握,技巧相当圆熟,文字更臻于化境,这样的早熟早慧,求诸现代文学史,再无第二人;现代女作家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

作者简介

  余斌,一九六〇年出生,南京人。一九九〇年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张爱玲传》、《周作人》、《事迹与心迹》、《字里行间》等。

书籍目录

引言上编(1921-1943)从前家庭生活场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读书岁月港战中的印象少作卖洋文,谈中国人中编(1943-1945)成名清水浑水《传奇》世界(上)《传奇》世界(下)《流言》奇装炫人三人行“撒手”欲仙欲死一语成谶?下编(1945-1995)结束铅华乍暖还寒《十八春》悄然出走赤地之恋哀乐中年伤心之旅十年一觉《红楼梦》国语本《海上花》旧作新魂归于平淡附录一现代文学史上的张爱玲附录二事迹与心迹胡兰成其人其文海峡两岸的“看张”对照记——《爱的来历及其他》张爱玲的自画像年表参考书(篇)目后记一后记二《张爱玲传》新版附记

章节摘录

  1945年4月某一天的傍晚,张爱玲独自一人在黄昏的阳台上,还未从与苏青的交谈中回过神来,她们方才正说到上进心,说到未来的世界。苏青道:“……你想,将来到底是不是要有一个理想的国家呢?”她答道:“我想是有的。可是最快也要许多年。即使我们看得见的话,也享受不到了,是下一代的世界了。”苏青叹息道:“那有什么好呢?到那时候已经老了。太平的世界里,我们变得寄人篱下了嘛!” 此时她骤然看到远处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以为那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正自红红地升起。月亮在往上升,她的心却是往下沉,她想道:“这是乱世。” “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身世之感’普通总是自伤、自怜的意思罢,但我想是可以有更大的解释的。”——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带些象征意味的画面,我们也许可能选中这一幕来定格:她最爱与之相伴,也最能撩她思绪的月亮;渐起渐浓的暮色于暧昧不明中布下意兴阑珊的氛围;高楼上有凭栏独自沉吟的人。你尽可以说它是一幅现代的仕女图。  张爱玲此时尚不满二十五岁,但似乎已是饱经忧患。她肯定不止一次回首前尘,油然生出难以明言的沧桑感。向来是“登临意,无人会”,谁也无从体验那惘然中蕴蓄的复杂况味。也许她会想起这些年来经历的悲喜浮沉,也许她会想到她的同学,她有过交往的那些人。也许她想到了她家人:她那位身在海外、眼下不知落脚何处的母亲,那位吸鸦片、娶姨太、曾经声言要打死她、现已断了来往的父亲,她的不得志的郁郁而终的祖父,她那个漂亮然而不争气的弟弟。甚至她也许还会想到更远,想到没有见过面,而常在亲戚口中昕到的外曾祖父或是“相府老太太”。  我们确凿无疑知道的只是一点,她所沉吟的“乱世”从她外曾祖父那一辈就开始了。  岁月如流,人生如寄。个人在历史中如同微尘一粒,然而一脉相沿,繁衍不息,他又是生命长链中的一环,方生之时就已经有了他的从前——他的家谱让他的生命同遥远的过去相连。每个人的生命都隐含着一本厚厚的家谱,只是当我们翻看张爱玲的家谱时,也许会更多地想到历史。  她的祖父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篑斋)是清末同光“清流派”的中坚人物。同治辛未翰林,官至侍讲,署左副都御史。外曾祖父李鸿章则更是大名鼎鼎,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不寻常的角色。这两人是古老中国走向没落的见证人,他们各有抱负,均思振作,而都回天无力。张佩纶马尾一战中看着中国的水师土崩瓦解,或许会感到大清的江山就要沉没;李鸿章则在同那些深目高鼻的谈判对手的交锋中一次又一次无奈地后退、让步,可以说他们是眼睁睁地目睹了“乱世”的到来。  ……

编辑推荐

  现代女作家中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她也会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本书是迄今关于张爱玲的生平及其作品的最好的华语著作。  此商品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爱玲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发货很快,有塑封
  •   张爱玲传
  •   不一样的张爱玲
  •      其实对于张爱玲我并不太了解,她的书也没读过多少。但总觉得她具有一种传奇性,让人有了解她的生平与经历的冲动。
       我喜欢张爱玲,因为她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抱负,就已经在做着“天才梦”。为了自己的梦想,她能坚持不懈,最后她也成功了。
       我喜欢张爱玲,因为她敢爱敢恨,不管对方是什么背景,以前做过什么,她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对于爱情,她拿得起,放得下,尽管过程有时候很痛苦。面对比自己大很多的胡兰成、赖雅,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其他一切都不是问题,而她也勇敢地和他们在一起。面对胡兰成的背叛,张能适时放手,不再让自己痛苦下去,这也是一种勇气。对于政治,她不跟着时代和潮流走,她要写出自己的心声,她有自己的原则与坚持。
       张爱玲有志向,有勇气,有立场,有自我,她就像“无意苦争春”的梅花在自己的冰天雪地里傲然开放着,永不凋谢!
  •     空穴才会来风,余斌先生的这部《张爱玲传》在同类书中被公认为是最好的一部,而且一版再版,自有其独到之处。比起市面上相当多的以“传奇”为卖相的张爱玲传,这本看着实在令人很过瘾。让一心图利的人作张爱玲传记而不打“传奇”牌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很多没读过几本张爱玲的作品,即便读了也没有寻根究底地深思,就发挥着肤浅的浪漫幻想,臆造出一个“旷世才女”的暧昧“传奇”。
       其实张爱玲毕生都在捕捉“通常的人生的回响”。本身作者很知道这一点。
       作者在《后记一》中写到,1984年读研二,他开始在旧报阅览室的古墓清凉中翻看印在灰扑扑老黄页上的张爱玲作品。那时候大陆还没有张爱玲的作品集出版,作者自己到故纸堆里翻找着来读,另有一番生鲜的刺激。想必作者当时也“惊艳”了吧。机缘吧,作者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是《论<传奇>》。作者自谦由于迷恋所谓“专著的规模”,“拖泥带水写了十几万字”。这就是这本书的雏形了。由此算来,作者是领衔了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研究了。
       读了这本书,首先得出的结论是作者很懂张爱玲。晚年隐居的张爱玲给人留下的最后印象是一个孤僻固执的怪老太婆,往回追溯,张爱玲一支笔闯美国的受挫,两次婚姻的牺牲付出,漂泊香港日本的艰辛,在新中国大陆感到的压抑……她不是一个一直生活在光鲜光亮之中的“传奇”。诚然她写作上具有异乎寻常的才华,可这不仅仅是天才的禀赋使然,更多因为她是一个有着强烈“世俗进取心”、万分勤奋的写作者。当年繁华上海滩上的声名鹊起、奇装炫人,也并不是她生命的常态,仿佛那短暂两三年“一撒手”的恣肆欢愉提前消耗了她毕生的幸福……无论如何,以我看来她是一个寻通常生活而不得的人。况且,现世安稳一直是她念念不忘的心愿。茫茫人海,她只是一个女子,生逢漫漫乱世,内秀外拙,不太会保护自己的女子。作者没有隔着撩人的纱幕叙述一个不太靠谱的传奇式的传主,而是深入人心,深入人间烟火写出传主每个人生阶段令人信服的心理状况,将传主生活和写作的关系论述得条分缕析,平实客观,合情合理。
       作者真真是知文论人,对传主的作品每每见解独到,点评精当。对不见容主流的《秧歌》《赤地之恋》也能客观大胆地分析其好处,准确判断这些作品在传主创作转型阶段的意义和成就。对传主晚年的红楼梦研究、海上花译注和对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继承与发扬等也都叙述得十分到位,这部分应该是要花些工夫的,非得咀透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写实白描等精髓不可。学者的严谨专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立了一家之言。令人佩服的一点是此书写在张爱玲晚期一批重要作品,《小团圆》等,发表出土之前,但是作者对其从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就开始的写作风格转型却分析得仍然适用,可见把握之准确。对现下张爱玲晚期风格研究仍有资鉴意义。由此我也想到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表示,迅雨(傅雷)1944年写的《论张爱玲的小说》误批了张爱玲的转型之作《连环套》。此说可信。
       本书文笔也十分有美感,时时被吸引住回读。甚至有读者说读来仿若张爱玲的笔触。可能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吧。
       总之,百闻不如一读。
       最后作者附文纠正,前文说错了张爱玲自画像的出处。只是书中也把张爱玲的出生年份搞错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更正。这样的好书,这样的瑕疵……
      
  •     初识张爱玲是缘于那篇长长的小说——《半生缘》(刚开始连载时又叫《十八春》),是关于两个相爱的人分离的故事。故事里没有一个人得到幸福,而他们的不幸又各有各的无奈。差不多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读到这个故事,它给我沉闷单调的生活带来不小的震动。此时,书脊上那三个小小的字——张爱玲——已深深的刻进了我的脑海中,我突然很想了解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虽然中国近代史我们学了一遍又一遍,而实际上我们依然一无所知。张爱玲这样的人,每一个都是奇迹。
       张爱玲是个极端艳丽的女子。她的相貌既非沉鱼落雁,又非倾国倾城,但她喜欢漂亮的衣服,自己给自己设计的服饰大胆出位,从不介意用最华丽的袍来装饰自己。她心高气傲,自信,寡言,很少把别的什么放在眼里。当她在上海滩声名鹊起,各种报刊杂志上都登着她的文章,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她的《传奇》时,她是上海滩公认的才女,所有人都惊叹她的才华。她终于可以得意的笑了。此时她告别了从前拮据尴尬的生活,不用再向任何人低头。她狂傲的放言:出名要趁早啊,要是晚了,快乐也不会来的那么痛快了。她可以随心所欲,肆意的玩弄生活。她的骄傲或许遗传了她那高贵、优雅、受西方文化熏染的母亲,或许是缘于她父亲的高贵血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骄傲的传奇女子,在遇到他时,却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她相信缘分是命中注定的是唯一的,当遇到他时,不会早一步,也不会晚一步,刚巧就碰上了。命运无端端的跟她开了个玩笑。短暂的美好婚姻很快就结束了。遥望胡兰成的模糊背影,心里只能默默的哀叹:你走了,我再也不能爱了,只将会迅速的枯萎。
       爱玲是个让人怜惜的孩子。她从小渴望家庭的温暖,可她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童年时的阴霾如父亲榻前弥漫着的烟卷,无情的父亲,妖娆狠毒的继母,没有打磨掉她骄傲自信的锋芒,反而更增强了她独立、顽固的个性。
       少女时代的她有一个美丽的留学梦,她想去英国留学,想像母亲那样游学欧美,走遍世界。可保守的父亲痛恨女人走出家,他竟然把她关在小房子里半年多,她还差一点生病死掉。这一段经历后来被她写入《半生缘》。当我看到曼祯万分痛苦,想要逃离时,便想起年轻的张爱玲当时应该是多么的悲伤无助。
       因为她惊人的才华,她永远都自信而骄傲,因为那些铭心刻骨的往事,她自私、冷漠、傲然,她快乐过,痛苦过,得意过,也失意过,她最后的人生是寂寞而悲凉的。她远远的蜗居在大洋另一端的新大陆,深居简出,直到一个人孤独的死去才又震惊了世界。
       读张爱玲的作品,仿佛她生活在年代久远的从前,却不知她离我们很近。她是一个生于末世的苦命女子,她曾掀起历史帷幕的一角偷偷的向里窥视。那偷来的几分香艳,几许冷漠,几多悲凉,形成了她留给后世人的最后的形象。她那颗孤独的心,又有几个人真正了解?
      张爱玲这个写了无数不幸的女人遭遇的也是不幸的人生。她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后面题写道:因为相遇,所以慈悲,表明了卑微的爱意。而我,在这个平凡的岁月里遇见了不平凡的你,那惊鸿一瞥的落寞与沧桑,使我心中瞬间溢满慈悲!
  •     以前就看过了,小团圆出来时又重新看了,看“她从海上来”又看一遍,以后如果有张的新的东西出来,还是会看吧。
      很好的一本传记,客观,直叙的风格,有喜欢,没有崇拜,没有渲染,没有浮华。
      和一些很花哨的有关张爱玲的书相比,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江苏音乐台李强的乐人谷曾经做过一档张爱玲的节目,里面也提到这本书。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_0byoTMfi_Y/
  •     以前读张爱玲的小说,总是被她那颓靡的场景刻画、光怪陆离的人物、高超的小说技巧折服,由于她的小说大都分是以民国为背景的,张的贵族出身和小资情调,我让我感到疏离。他小说里的大量意象、对白、场景描写我委实难以理解。就如红楼梦里对大观园的描写,我始终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张爱玲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极富小资情调、充满才情的女子,从她那张著名的单手叉着腰、孤傲的传世照片中,我更觉得她的极为不可一世的恃才傲物。
      可是,今天读了余彬的《张爱玲传》后,才发现我一上对张的看法只是她的一个侧面——冷峻甚至是冷酷的张爱玲。这本书跟大多数传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作者极富分析、评论的能力,在记叙其生平的同时,随处可见的是作者的独特领悟和观察,对其作品的公允的评价。张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女作家,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却又不愿被人提起,做着天才梦却屡屡被现实打垮,40年代借着《传奇》、《流言》蜚声上海文坛却在美国过着身居简出的生活,跟何况还有和胡兰成那段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作者采用了反传奇的记叙手法。这恰恰是张追寻的“通常的人生回音”相契合。没有太多的揭秘、爆料,只有忠实于张的准确和独到的分析评价,让这本书在众多的张爱玲传记中脱颖而出。没有酸腐的学究气、考据癖,确实研究张的一个重要文献,也可以作为张迷们和更多对张的“传奇”充满好奇的读者了解张的一个好途径。
      这本书,让我发现了,张爱玲原来是一个执着与实际人生的人。“正式人生的凡俗的性质,有一份严肃的人生观。对人生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强烈的爱好,而生活对于她始终充满着新鲜。“她以小市民身份自豪,不自欺,忠实于自己。这是我最欣赏她的一点。张对现世的虔诚也启迪我注意身边世界具体而微的生命真实的体验。
      张爱玲笔下的男女女女们不像琼瑶的痴男怨女们爱的惊天动地、热烈执着,他们的爱绝望窒息(金锁记)、玩世不恭(红玫瑰与白玫瑰)、哀婉无奈(半生缘)、被命运捆绑在一起(倾城之恋)……却凸显了世态人情和张的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学技能,活泼的丰富想象(傅雷语)。
  •     原想看的是真正傳記.是關於張愛玲人生軌跡.那紅的藍的....所有一切一切的故事.但這本書卻比較像是評傳.評論其文章的多.訴說其生涯的少...一般而言.[評論]式文章又較 [小說] 或 [散文] 之本文本身更難讀.因為寫評論者往往會過深地詮釋.......於是.我便花了二星期始讀完這本書.很耗時與傷神的!
  •     这本书基本上是在睡觉之前翻几页,然后翻完了,不能说是精读,但至少不是走马观花,毕竟是怀着好奇心读的。因为读张的传记之前没读过任何她的作品,算是有点遗憾,所以书里涉及到的故事情节不是很清楚,甚至写作背景都是模糊的。唯有一点是我坚持读下去的原因,那就是我想了解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想近距离接触一个人,莫过于与之交往或者读她的传记,在时空穿梭机发明之前,还是选择后者吧。说实话不是很喜欢言情小说,总觉得那是感情生活中受伤的内心需要派遣的载体,毕竟是有所寄托的。但是对于张,还是觉得是个奇女子,在享受过那种备受瞩目的明星般的生活之后,甘心平凡的独处,甚至于遁世隐居。这种大起大落的生活落差下是心态的急剧转变,毫无疑问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这个故事就是我想了解的...
  •     这几日所有睡前的时间都用来读《张爱玲传》。
      532页的书,带着我穿梭时光。
      能够写下的感触不多,大多都是零碎且私人的。
      
      胡对张的感情曾经是仰慕和追随的,这对于一个眼高于头的男人而言如此难得。
      于是张也成为他生命里很特别的女人,无论是她的才华脾性还是能被用来炫耀的家世背景,都让胡难以割弃。
      他们在极短的时间里靠近,互许终生。
      但无奈痴情女总是碰上多情郎。
      一张单薄的婚书就算写了再华美的句子也一样不堪一击。
      感情上的纠葛,聪慧如张也不能避免,很多次她也戏谑自己。
      戏谑又如何,看透又如何,无法掌握的就是无法掌握,任你是谁都跳不脱。
      乱世里的文人才子最容易贪恋温柔乡,不要什么才华脾性,也不要不起实际作用的家世背景。
      一个小护士能给的温存就足以将灵肉相投的名门才女击垮。
      张除了留下一卷大钞黯然离去,别无他路。
      所有的原则自尊都退后放下,就像自己小说里的葛薇龙一样,以自己无法想象的速度和姿态沉沦。
      但她与他一时无法断得彻底。
      胡本身就是个优柔寡断、喜好三妻四妾之人,张亦来来去去痛恨自己无法自强振作。
      
      她给他写信,她说:我觉得要渐渐地不认识你了。
      她给他寄钱接济他的生活。
      两年后,他终于谋得安乐脱离险境。
      于是,她写下一封信: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
      彼时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会看的了。”
      “小吉”是小劫的隐语。
      信里附了30万元,是她新近一部电影剧本的全部稿酬。
      
      这些旧事在夜间阅读中突然鲜活起来。
      而原本鲜活的感触却沉溺了下去,直至湖底。
      书的装帧非常简单。
      白色书皮,简单地写着:
      张爱玲传
      Eileen Cheung:A Biography
      
      所有的传奇内里都非常的简单,不过是真性情的生活罢了。
      只是我们脱离地太久,压抑地太久。
      反倒以为,那是传奇。
      
  •     余斌的传记虽然写在八十年代,但在现在看来依旧是张爱玲研究中不得不读的资料。其中对与张爱玲在港大其间的生活与思想进行了梳理,并做出了合情合理的判断。比如西方思想对与张爱玲影响的各个细节。
  •     这本书的封面像他的作者一样,如果不是有人说,我真的不知道南大还有这样一个人写了这么一本书,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张迷,似乎有些失职了。
      看了众多的关于张爱玲的传记,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说辞和故事,一时间竟有些倦了。后来在一次课上,听老师说起这本书,便去图书馆找来翻翻打发时间。尽管书的设计貌不惊人,内容却立刻吸引了我。不论是对张爱玲文章的理解,还是对历史的描述都笃定有力,和那些轻飘飘的传记小说大相径庭。或者你会持不同的意见,却无法否定作者的严谨努力。对于想要了解张爱玲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     我天生爱她的人。爱她的文字。爱她的书。
      手摸着精装本的郁金香,每一页纸的每一个故事都好像沉炉似的,温情的娓娓道来。看似温情,却是最无情。无情的揭示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漠。这个女人,像冰一样,微笑而脱俗的望着世人的生活
  •     喜欢张爱玲,没有理由,最近很迷她的书
      天才也许不是聪明人,也许太痴迷执着,也许不现实不得善终
      想来她也是一世才女,性情娴熟,家世显赫,众人追捧
      却心甘情愿地为那个人画地为牢,她只求一份平淡温馨的日子。她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她只渴望执子之手,与他共老。
      可是,那些都没有得到,即便如此,天才那一刹那的绽放
      也可许得后人的一世芳华
      这世道真性情的人太少,反是那做了古的人,让我心生许多敬佩
  •     “张恨水的理想可以代表一般人的理想。他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于罩衫下微微露出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之中带点诱惑性……”
      暂且借了这句话,将张爱玲的那袭华美的袍定为蓝色吧。
      ——题记
      
      
      
      1943年,张爱玲横空出世,她的笔澹然扫过孤岛时期的上海,锋头一时无二。
      
      但是,她的消逝也是倏忽而至的。为了那么一个不堪的男人,在那个仓促的时代中,她迅速地萎谢了。
      
      真相并不能考,谁能说得清楚谁。你能够看到的,只不过是她让你看到的。
      
      不过也只得她,将冷与热,俗与雅,放恣与哀矜,绚烂与沉寂,集于一身。哪一个才更接近真实的她?我只是尽我的力,把所寻得的她的性格的蛛丝蚂迹铺陈如下。(用的是性格色彩密码的解析方式,不解者请参看我的朋友方晓的博客或者直接上创始人乐嘉的博客。)
      
      
      蓝耶?
      
      张爱玲兼具冰(蓝色性格)与火(红色性格)的特质。她对世俗的快乐十分的投入,但是经过她的笔写出来却是冷冷的、苍凉的。所以起初,据她的《传奇》,我得出的结论是,她是蓝色的。仿佛她只是绕着手,在一角冷冷地旁观着。她的冷弥漫在所有的作品中。终其一生,她几乎从没有歌颂过任何伟大的情感。在她认为,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有的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她用她的酷眼把他们看明白了,看扁了,放在书里,清醒而尖利。
      
      《烬余录》里,她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没良心的看护,痛恨着病人的叫唤,只是躲在屏风后面看书。“终于一房间的病人都醒过来了。他们看不过去,齐声大叫:‘姑娘。’我不得不走出来,阴沉地站在他床前,问道:‘要什么?’他想了一想,呻吟道:‘要水。’他只要人家给他点东西,不拘什么都行。我告诉他厨房里没有开水,又走开了。”能够不理会的,一概不理会。“立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首。”
      
      还有她的那些貌似蓝色的习性。她严格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尤其是时间观念很强。如果她和你约定的是下午三点钟到她家里来,不巧你若时间没有把握准,两点三刻就到了的话,那么她即使来为你应门,还是照样会把脸一板,对你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然后把门彭地一声关上……万一你迟到了,三点一刻才去,那她更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如果是接待朋友,包括很熟悉的朋友,她也正正式式打扮好,可见对约定之事的重视与责任感。她对讨厌的人可以熟视无睹,并坦然地说,我不认识她。
      
      她与好友一起吃饭也分别付帐,银钱清爽。她的“两不相欠”还体现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情况下,用钱财周济两任丈夫。胡兰成亡命两年,均是她寄钱去,在与胡兰成的分手信里,还附了30万元她写电影剧本所得稿费。爱既消失,则唯存义务,义务既尽,则再无遗憾。对感情不怎么深厚的赖雅也以她的方式尽了义务。
      
      除了她的“不负责任”和“负责任”的矛盾外,她的冷色调的特征还有:敏感内省,孤高自赏,超然矜持,自私冷漠。清洁的理性,绝对的喜恶。彻底的个人主义,不因世俗的标准而违背自己的意愿,亦不求见谅于世人。习惯独处,最红的时候仍视交际为畏途,晚年更是离群索居,对私人空间极端的维护……写到这里,近乎是蓝色的了。但是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却是厚重的蓝袍掀起了一角。
      
      
      红也!
      
      出名要早,享乐要快。想做什么,立刻去做,都许来不及了。因为“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因为这是乱世,所有的一切可能只是幻象。她消极地快乐着,乐意表现出与名士派不沾边的一身俗骨,毫不掩饰对钱以及一切世俗物质的爱。这是《流言》里的张爱玲,比起《传奇》的冷,她更多地流露出一丝暖意。
      
      如果小说可以是刻意经营的传奇的世界,散文则能够有更为自由挥洒的空间。《流言》中的一些篇什,如《私语》、《烬余录》、《童言无忌》、《我看苏青》等,有更多自传性的意味,无疑是看张的一个便捷的通道。任谁,在面对亲近知己的人,在得意高兴的时候,在自然轻松的状态下,都能够露出本色来。张爱玲也不例外。
      
      拜《流言》所赐,我们得以知道她的细细碎碎的快乐。吃、穿、游玩、花钱,无一不让她感到愉快,而声音、颜色、气味,都能给她带来莫名的快感。
      
      “……秋凉的薄暮,小菜场上收了摊子,满地的鱼腥和青白色的芦粟的皮与渣。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所以活在中国就有这样可爱:脏与乱与忧伤之中,到处会发现珍贵的东西,使人高兴一上午,一天,一生一世。”
      
      虽然是绕着手,隔得远,仿佛事不关己,却是津津有味的观察。就象她对自己一张照片的描述:“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视的意味——因为太感到兴趣的缘故,仿佛只有兴趣没有感情了,然而那注视里还是有对这世界的难言的恋慕。”她对市井之事,对生活的蓝本,对人性本来的脉络的描摹的兴趣,还原出一个善于享受人生乐趣的张爱玲。
      
      她一早就懂得及时行乐。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里给了五块钱,她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
      
      幼时有很多宏愿:
      “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
      “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七岁之前就开始写一篇无题的家庭伦理悲剧,写到一半便搁下了,没有续下去,另起炉灶写一篇历史小说,开头是:“话说隋末唐初的时候。”因为喜欢那时候,那仿佛是一个兴兴轰轰橙红色的时代。可是只写了一张便没写下去。八岁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特地将半打练习薄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后来又写了个长篇的纯粹鸳蝴派的章回小说,《摩登红楼梦》。回目是父亲代拟的,颇为像样,共计五回。
      
      红色的兴之所致在晚年还重演了一回,在英译《海上花》过半时,因给《怨女》写一篇序提到《红楼梦》,下笔即不能罢休,越写越长,序没写成,则干脆做起了《红楼梦》研究,十年的工夫就这样掼了下去,终做成了一本《红楼梦魇》。在《红楼梦》未完中还写道:“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刺多,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记不得了,也许因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成名是张爱玲的一个“情结”。她渴望掌声,渴望出人头地、大红大紫:“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了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所以她身体力行地亲身实践着成名的梦。自1943年5月起在《紫罗兰》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她迅速占领了上海滩几乎所有最出名、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杂志,而且她最杰出的作品已相继问世。且看1943年11月里同时发表的她的作品:《洋人看京戏及其它》刊于《古今》;《金锁记》刊于《杂志》;《琉璃瓦》刊于《万象》;《封锁》刊于《天地》,可谓“一夜之间红遍上海”。虽然其中力捧她的《杂志》有日伪背景,她也在所不计,因她只求出名,不问政治。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与胡兰成的一段往事亦是如此。即使因此背了汉奸的骂名,她也在事后不置一词。
      
      她不容易与人交好,除非是她欣赏的人,而一旦欣赏也全盘接受,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本人理解,性格色彩中的红色并不一味是浮浅、张扬、好结朋党的颜色,就如星座中的射手座并非个个是卡萨诺瓦。)她身边总有少数几个特别亲近的人,特别是在她姑姑、炎樱面前,她与自己年龄相称的一面才得以充分显露出来。而在紧张、有压力、不痛快时多呈现出掩饰色。在她极少露面的公开场合,她总给人一种矜持孤傲、难于合群的印象。在这样的场合,即使做不了主角,她也决不甘于给别人当配角,不论话多话少,或是默然不语,她必使人意识到她不容忽视的存在,所谓“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当然,若是她会受冷落的场合,她也不会去。她又决不做、也做不来一团和气状。这便是一个复杂红色的特殊样本。
      
      
      起因
      
      让我们回到她成长的年代,寻找那蓝色飘拂的起因。对于她,幼年的生活可算是温暖朦胧的、橙红色的岁月。八岁那年,她从天津到上海,“坐在马车上,我是非常侉气而快乐的,粉红底子的洋纱衫裤上飞着蓝蝴蝶。我们住着很小的石库门房子。红油板壁。对于我,那也是有一种紧紧的硃红的快乐。”
      
      然而她父亲那时候打了过度的吗啡针,离死很近了。这时,早已分居的母亲从国外回来了。“母亲回来的那一天我吵着要穿上我认为最俏皮的小红袄,可是她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怎么给她穿这样小的衣服?’”
      
      父亲把病治好后,又反悔起来,不拿出生活费,要逼光母亲的钱。两人为此剧烈争吵,终于协议离婚。父亲娶了后母。中学毕业那年,母亲又回国来,张想投奔母亲,与后母起冲突,被父亲毒打并拘禁起来。
      
      “我生在里面的这座房屋忽然变成生疏的了,像月光底下的,黑影中现出青自的粉墙,片面的,癫狂的。Beverley Nichols有一句诗关于狂人的半明半昧:‘在你的心中睡着月亮光,’我读到它就想到我们家楼板上的蓝色的月光,那静静的杀机。我也知道我父亲决不能把我弄死,不过关几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了。”
      
      其后她患了严重的痢疾,差一点死了。她父亲却不请医生,也没有药。病了半年,她躺在冰凉的床上,望着秋冬的淡青的天,体味着时间的苍凉和生命的暗淡。后来,她逃出父亲家,再也没有回去。
      
      逃到母亲家中,却不安地发现,母亲的家也不复是柔和的了。她在窘境中按照母亲的要求学做“淑女”,非常感到困难。“同时看得出我母亲是为我牺牲了许多,而且一直在怀疑着我是否值得这些牺牲。”于是,她不象一个受尽委屈,终于回到温暖母爱中的女儿,倒象是初到贾府中的那个“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林黛玉。
      
      于是,她一心读书,预备考伦敦大学。考进大学,但是因为战事,不能上英国去,改到香港。三年之后,又遇到了港战。“围城的十八天里,谁都有那种清晨四点钟的难挨的感觉——寒噤的黎明,什么都是模糊,瑟缩,靠不住。回不了家,等回去了,也许家已经不存在了。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我们总算吃够了苦,比较知道轻重了……去掉了一切的浮文,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家庭的重大变故,战争,都经历了。于是我便浅薄地认为,这对她的性格的形成有影响,使她年轻的时候便有了一个老灵魂,使她不那么一目了然。人,原没有那么简单,复杂些,至少还能产生那么精妙的文字。正如她自己说的:“真是小气得很,把这些都记得这样牢,但我想于我也是好的。多少总受了点伤,可是不太严重,不够使我感到剧烈的憎恶,或是使我激越起来,超过这一切,只够使我生活得比较切实,有个写实的底子;使我对于眼前所有格外知道爱惜,使这世界显得更丰富。”
      
      至于她晚年刻意营求隐居的状态,以至有位作家受命打探她,住在她隔壁也不得见人,只好捣腾她丢弃的垃圾。而她得知后,第二天就悄无声息地搬走了。她曾对此有过一段间接的声明;“我是名演员嘉宝的信徒,几十年来她利用化妆和演技在纽约隐居,很少为人识破,因为一生信奉‘我要单独生活’的原则。”
      
      但愿这篇分析,不构成对她的骚扰。
      
  •     1.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爱情在动静之间:缘分在聚散之间。如果说爱情是源源不断的小溪,缘分则是偶尔投到溪水中荡起阵阵涟漪的石子。如果说爱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缘分则是偶尔光顾的浪迹四方的旅人,有缘人自会发现,无缘者任他寻千百度也会错过。
      
      2.遇见你我便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3.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4.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5.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是张爱玲书里那段对男人最写实精辟的描写,虽然我是男人,也不得不佩服她可以将男人的心理描写的如此透彻!
      
      6.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
      
      在心痛时疗伤,静静的品味一份孤独,也是遥望时浓浓地陶醉。牵挂的夜晚,把你的名字挂在窗前,凝视的是温情,感怀的是甜蜜。
      
      7.生於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感情即使当它真的千疮百孔的时候,也不要刻意挽留,因为每段感情开始的时候都有他存在的理由,结束时也有他结束的必然。
      
      8.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於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前者因了岁月沧海,洞悉。後者因了岁月荣华,天真。
      
      9.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张爱玲在自己23岁的时候曾经如痴如醉地爱上一个38岁的男人——胡兰成。他是个有妻室的人,且是个地地道道的汉奸。所以说,爱情是盲目的,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问题。当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还会理性的思考吗?如果是,那只能说明这不是爱情!
      
      10.女人一旦爱上一个男人,如赐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种最美的姿势一饮而尽,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
      
      这段话说的如此的形象和具体,一直被人所记住。多余的话,不想说了,只想问:你被光环套住了吗?
      
  •     作者估计也是一个喜爱张爱玲的人,字里行间都是对张爱玲卓越才华的倾慕与赞叹。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在张的生平与习作穿插介绍。作为对张爱玲的大体了解很有帮助。
      唯一让我奇怪的,是作者的资料来源,例如当中有些只有张与胡兰成单独谈话之事(当然有些可能是出自《今生今世》)但是,有许多从张的眼中所看的事实,似乎皆是出自作者的主观判断和推想。作为一本传奇可以,但若为学术性的研究则缺乏较高的客观性和参考性
  •      有关张爱玲,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正如香港文坛才女李碧华形容的,张爱玲是一口古井,古井无波,越淘越有,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因此,张爱玲的作品集长销不衰,张爱玲的作品分析、生平研究、传记等“淘张”之作也呈现风生水起之势。在众多的张爱玲传记中,余斌的《张爱玲传》一版再版,十几年不衰,堪称经典之作。
      
       但凡真正喜欢张爱玲的读者,都是从喜欢她的作品开始的。1984年,还在读中文系研究生的余斌第一次在旧杂志上接触到张爱玲的作品就一见倾心,“吸引人的不仅是那一手泼得出、收得住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丰盈、鲜灵的艺术直觉,而且是作者对人的处境的‘苍凉’的理解,观察人生、体验人生的一种独特的角度和态度。”由对作品的喜爱自然而然会产生对作者的好奇。“文如其人”的说法用在张爱玲身上不仅不恰当,而且恰恰相反,把她的作品和她的现实生活一比较,反而对照出一个谜一般的张爱玲。
      
       张爱玲出身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同光“请流派”的中坚人物,外曾祖父李鸿章更是中国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然而,张爱玲对此却从不张扬,甚至刻意回避,骄傲得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的作品充满悲剧感,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把“悲凉”的人生刻画得入木三分,显示出作者的悲天悯人之情;而她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并且性情冷漠怪僻,对亲眼所见的一些不幸和苦难没有同情,唯有厌恶。涉及男女之情,她的作品通篇都是算盘打得噼啪响的计较:人情、感情、金钱、利益,而在现实中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她是仁至义尽,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的人。作品表明她通晓人情世故,而她在实际的人情交往中却表现出木讷和畏惧,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迅速成名,大红大紫,风光不让当红的电影明星;而几十年之后她却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凡此种种,都使张爱玲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令人迷惑不解。
      
       当张爱玲的作品大量进入读者的视野,其对人性冷静深邃的把握、圆熟的小说技巧,浓艳奇警、臻于化境的文字,征服了文学研究的学者,也征服了一般读者,张爱玲研究逐渐升温为一种热门的“显学”。张爱玲的作品《十八春》《金锁记》《倾城之恋》《色•戒》等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张的生平际遇也被演绎成影视传奇,引起一波接一波的“张爱玲热”。大众传媒的缔造和助推,也使得阅读、谈论乃至模仿张爱玲成为时尚的一种,真实的张爱玲在消费社会越来越呈现出被“神话”的趋向。
       然而传记毕竟不是传奇,传记的基本要求是求真求实。相比于众多“神话”张爱玲的作品,余斌的《张爱玲传》中“冷静”的笔法显得难能可贵。寻找“通常的人生回响”,这是张爱玲本人所乐道的看人看世的态度,也是作者为张爱玲立传时所坚持的态度。在这本传记中,作者根据多方搜寻的史料来交待叙述张爱玲的生平际遇,在描绘传主内心世界时,大胆假设之余也不忘小心求证,追求的是一种理解和对张爱玲完整的认识。因此,看似谜一样的张爱玲,她所表现出的种种矛盾之处得到了完整、细致而深刻的展现。这种“冷静”的文风与张爱玲其人其作的“冷静”正好契合,而冷静的文本往往更经得起推敲,更能给读者留有广阔的回味空间。或许,这正是这本张传十几年来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说“文如其人”未必恰当,但一个作家作为情感充沛的个体,其人生经历和感情跌宕的蛛丝马迹必然会投射于作品,因此作家传记也就无法绕开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历程的分析。这本传记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这一点,余斌表现得举重若轻,他游走于人和文之间,游刃有余,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此外,这本张传文笔清雅,不枝不蔓,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气,是含蓄内敛的才子文,读来唇齿留香,在众多张传中也是一大优势。
      
       余斌的这本《张爱玲传》首次出版于1993年,是最早的张爱玲传记之一。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去世后,又有很多新的传记材料和研究成果出现,这本张传经过增补内容、加以修订后曾多次再版。此次新版推出,皆因为与其他有关张爱玲的作品相比,这本张传最具成为公认的“经典”的潜力。
      
      
  •   我想看这本书,简洁的封面就很吸引
  •   已经很久不曾翻开她了。
  •   余斌的传记虽然写在八十年代,但在现在看来依旧是张爱玲研究中不得不读的资料。
    —————————————————————————————————
    说得真好!现在有许多狂叫自己读懂张爱玲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本好书呢!
  •   困惑 南京大学出版的是余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是余彬
    同一人?
    那个版本好呀
  •   我没看过其他的张爱玲传记,大多翻了两页就觉得像在拍电影了,但,这本书,让我真正了解了张爱玲,平实的感受她的生活
  •   我也正在看这本书,可惜没买到,只能看电子版的
  •   楼上可以买这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05879/
    是此书的再版。
  •   同感。喜欢张爱玲那样淡淡的文字,你却可以感觉到她想说什么。
  •   她的冷弥漫在所有的作品中。终其一生,她几乎从没有歌颂过任何伟大的情感...
    她严格恪守自己的处世原则,尤其是时间观念很强。如果她和你约定的是下午三点钟到她家里来,不巧你若时间没有把握准,两点三刻就到了的话,那么她即使来为你应门,还是照样会把脸一板,对你说:“张爱玲小姐现在不会客。”然后把门彭地一声关上……万一你迟到了,三点一刻才去,那她更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张爱玲小姐已经出去了。”如果是接待朋友,包括很熟悉的朋友,她也正正式式打扮好,可见对约定之事的重视与责任感。她对讨厌的人可以熟视无睹,并坦然地说,我不认识她。——更倾向是蓝色。
    建议把蓝、红二字直接用冰、火替去。
    另外,再有一个证据,侧证张爱玲非黄:提到张爱玲的信件,首席对戏者当然是宋淇夫妇,对戏的要件之一,一般来说,得是个旗鼓相当的角儿,宋淇夫妇显然正是。宋淇一九七六年写的《私语张爱玲》,提及一九五五年送别张玲搭船赴美,船才到日本,张爱玲六页长信已经寄到香港,信上说:“别后我一路哭回房中,……现在写到这里也还是眼泪汪汪起来。”②这段文字我们看着何其眼熟,谁能让张爱玲哭成这样?她的前夫胡兰成要算上一个。一九四七年六月张爱玲去温州探望逃亡中的胡兰成,回上海后给胡兰成信上写着:“那天船将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撑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③另外就是青春期母亲出国,这位女儿,“在寒风中大声抽噎着,哭给自己看。”几场感情戏演下来,真是大伤。
  •    她与好友一起吃饭也分别付帐,银钱清爽。她的“两不相欠”还体现在,自己也不宽裕的情况下,用钱财周济两任丈夫。胡兰成亡命两年,均是她寄钱去,在与胡兰成的分手信里,还附了30万元她写电影剧本所得稿费。爱既消失,则唯存义务,义务既尽,则再无遗憾。对感情不怎么深厚的赖雅也以她的方式尽了义务。
                  喜欢这点
  •   张爱玲说她做人不喜欢“雾数”,其实她自己“雾数”得要死。
  •   可能对胡兰成,她是有点不象她自己,但是后来,她还是冷掉了。
  •   确实。
    我也是矛盾的,我到现在都分不清自己是天蝎还是射手
    是红还是蓝
  •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用来描述爱情也未尝不可。
  •   《色戒》语: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
  •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   好书。顶了。对于没有看过张的作品的人来说,看看这本书足以应付各种各样关于张的谈话。
  •   书评写得很专业嘛
  •   张爱玲,现代中国一个世纪的喧嚣华丽风流云散的寓言
  •   总觉得海派小说透着的是一种小资的情调,即使是爱恨情仇,也透着浓浓的小资味,读这样的文章需要这样的环境,夕阳下,落地窗前,浓浓的咖啡伴着纯氲的烟香
  •   看过这本书的封面,做的相当漂亮,纯的让你在看之前一定会把手洗干净,但是这里的封面实在是影响胃口,白不是白,米黄不是米黄,看着有些沧桑,却怎么也无法把沧桑和张爱玲联系到一起,希望是我的电脑色彩出现问题
  •   我看到的也有些偏黄,估计是图片扫描的问题
    我拿到的书有塑料薄膜保护,的确相当漂亮:)
  •   哈哈。。。原来余斌老师的书这么找人喜欢啊。。
  •   我小时读过,觉得写得太好了,把张写透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