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个孩子

出版时间:2008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莱辛,lessing, D.  页数:181  译者:何颖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第五个孩子》是本让人毛骨悚然,却也让人欲罢不能的书。多丽丝·莱辛夷情系的文字及高度的说服力,描写一个家庭里奇特,异质的小孩,而轻描淡写的手法更添其恐怖性。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五个孩子》是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在《第五个孩子》中,作者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笔记》、《第五个孩子》、《特别的猫》,以及“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等。

章节摘录

  远离诺贝尔奖的人们——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  2007年12月7日  张子清译  我站在门口望着满天滚滚的沙尘暴,我被告知说,那里依然有没被砍伐的森林。昨天我驱车数英里,穿越被大火燃烧过的树桩和灰烬。1956年,那里有着我所看到的最美的森林,如今全被毁灭。人们得吃饭呀,要有燃料呀。  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津巴布韦西北部,我访问过曾在伦敦教书的一位教师。他在这里如同我们所说的“帮助非洲”。他是一个比较有理想的人,在此地学校的所见使他震惊得患了抑郁症,难以恢复过来。这所学校像其他的学校一样,是在独立后建立起来的。一排四间砖砌的大教室,直接砌在沙泥上,一,二,三,四,顶头的半间是图书馆。教室里有黑板,我的朋友把粉笔放在衣袋里,否则便被偷走了。学校里没有地图或地球仪,没有教科书,没有练习簿,没有圆珠笔。图书馆里没有小学生爱读的图书,只有从美国大学运来的大本子书籍,很难翻阅,是些从白人图书馆里剔除出来的处理书籍:一本本侦探小说,《巴黎周末》、《运气找到了爱》之类的书。  一只山羊在枯草里觅食。校长贪污该校基金,被停职。我的朋友没有钱,他的薪金一拿到手,教师和学生们就向他借钱,可能就再也不还了。这里小学生的年龄从6岁到26岁,年龄大的学生小时候失学,到这里补课。每天早晨,一些学生不论下雨还是晴天,要跨越河川,步行许多英里来到这里。村子里不通电,他们晚上不能凭燃烧干柴的火光做家庭作业。女孩子上学前和放学后得去取水做早餐和晚餐。  我坐在我朋友的屋里时,大伙儿害羞不进来,他们都向我要书。“你回到伦敦后,请给我们寄书呀,”一个小伙子说道,“他们教我们念书,我们却没有书可读。”我遇到的所有人都向我要书。

媒体关注与评论

  《第五个孩子》是本让人毛骨悚然,却也让人欲罢不能的书。多丽丝·莱辛以清晰的文字及高度的说服力,描写一个家庭里奇特、异质的小孩,而轻描淡写的手法更增添其恐怖性。  ——《星期日泰晤士报》  《第五个孩子》拥有梦魇般的张力。介于自然主义叙述式的家庭生活记录与师法科幻小说的寓言之间。一本完美的恐怖小说,读它,战栗不已。  ——《独立报》  有力的寓言,像科学怪人或人身牛头怪的故事,激起读者各种不安。它的力量来自寓意深长而非八股教训。《第五个孩子》勾勒了令人忧惧的景象,忠实反映我们所处的世界,令人不寒而栗。  ——《星期目电讯报》

编辑推荐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是她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在本书中,作者运用恐怖小说的结构模式,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性等刻板化描述,作者用一个正常家庭如何对待异于常人的小孩,阐述邪恶的本质,直指人性幽微处,勾勒出共同的不安、惶恐与困惑,充满戏剧张力,令人不寒而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五个孩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第五个孩子》The Fifth Child是1988年写就的一部小说,应当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恐怖的悲剧。小说描写了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在诞下第五个孩子——一个怪胎——之后发生的变化,人性的阴暗面在小说中被生生揭露出来,残忍得令人眉头紧皱,手脚痉挛。
      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夫妇,生活算不上富有,但希望生很多很多孩子,所以负担会很重。丈夫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异后又分别再婚,所以他有两对父母,其中一对父母很富有,所以能支持他们住在大房子里,生养多个孩子——尽管几乎所有的亲戚不赞成他们多生孩子。在诞下前四个孩子的时候他们觉得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大房子,很多孩子,每年圣诞节、复活节都有很多亲人到大房子来度假,大家热热闹闹,幸福美满。一切祸起在第五个孩子,班。当班还在母亲的肚子里的时候就异常躁动,踢得母亲痛不欲生,不得不经常服用镇静剂让腹中胎儿安静一会儿,怀胎八月,早产诞下班。在班出生的时候,夫妻俩没有了以往迎接新生儿的喜悦,这是一个怪胎,与其说是个婴儿,还不如说是一个侏儒或小怪物。
      班生性暴戾,躺在婴儿床里都把第四个孩子保罗的手强行拉进栏杆扭成重伤。圣诞节、复活节的派对还把亲人访客的狗和猫勒死,令人头痛不已。所有的亲人一听说班都感到恐惧,最终他们受不了这个天生怪胎,把他送进所谓的“疗养院”里,还是小孩的班在那里接受非人的待遇。他被束身衣缚住,每天被注射大量镇静剂。那里的孩子全是怪胎,全是被父母遗弃的畸形,他们通常都活不久。在班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家里恢复了平静,但是女主角忘不了班,她无法想象班在那个地方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于是有一天,她冲动地跑去把班接了回来。
      原本就暴戾的班回来后变得更加异常。他开始恐惧一切事情一切人,尽管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平静但是他仍旧是个怪胎。班在这个家庭里注定是一个噩耗。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四分五裂,孩子们会长大,他们都不愿与班一起,孩子们有的去了祖父家有的去了寄宿学校,而保罗,那个被班扭伤手臂的孩子,由于恐惧得了心理疾病。丈夫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支撑家里四处奔波,这个家,女主角和班是一边,其他人是另一边,显然,女主角被视为罪人和背叛者。
      班慢慢长大,但是他在学校里没学到任何东西,他就像个出现“返祖现象”的怪人,是野兽。班后来上了初中,结识了很多不良少年。逃课,打架,偷东西。天天聚集在家里,或者离家出走。
      这部小说以女主角的视角,讲述着这些冷酷的事实。这样一个原本应该正常的,幸福美满的家庭,忽然之间降临一个怪异的孩子,他们能有什么反应,他们应该有什么反应?在道德与现实之间的迷惑,在母爱与家庭之间,女主角进退两难受尽艰辛。其中透出的各种复杂的思考令人深省。读者不由得将自己置身于主角的角度,一个畸形的,给家里带来巨大灾难的孩子,我该怎么办?留在身边,会毁了家里,丢弃他,太残忍。从旁人的角度,可以用对整个家庭好,甚至不针对这件事,其他的事情拿集体主义,或者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出来,为了大局好,那么当事人呢?从旁人来看,个体对于整个世界来说是渺小的,无谓的。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我就是我的全部啊。我的人生,我的生命,我为什么应该受到这种可怕的对待?
  •     在数次往返家和学校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莱辛用这样简洁、直截的语言写下的短篇,会不会有一些隐喻,后来觉得这是个赘余的念头。
         字里行间传情达意明了自然,读过之后感触有三。
         其一,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安宁完整的家庭幸福不啻是英国中产阶级,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然而人有不同的特质、追求和顾虑,真正愿意倾其所有去维卫它的人很少,这样的人的组合体少之又少,故大卫和海蕊的“幸福意志”和付诸的行动显得弥足珍贵,人人心向往之,却只有心力和兴味做他们节日的过客,享受一点“路过的温暖”。
         其二,当一个异类的出现破坏了共同体的利益时,人性的弱点会在共同体之间悲哀地散漫开来。班的不谙人情,冷漠凶蛮使得原本暖意洋洋的家庭不由自主地对他满怀严恶、鄙弃并保持疏离,而当极度内疚自责的海蕊把班从炼狱重又带回家时,也宣告了这个家的彻底分裂和支离破碎。左右为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对海蕊来说,一方面母爱是剪不断的脐带,孩子时撒旦也好,怪物也罢,怀胎十月期间进行的混杂着爱怜与战争的苦痛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这个仿佛是外星来的小家伙;另一方面她要承受亲朋的冷眼,仿佛把这个毁灭一切美好生活的怪胎带到世界上全都是她的罪愆,她要忍受和其他4个孩子的日渐疏淡,忍受和曾经惺惺相惜的丈夫之间微妙而无可挽回的变化,忍受班面对她艰难而自持的殷殷母爱无动于衷。她自觉是个情感上的失败者。读者则会觉得她是个情感挫败者的缩影——即使拼命努力,世事难全也在所难免,内心和外界的苛责让我们急于平衡一些情感,然而却常常越搞越糟,像是一场无限循环的自虐。这是所有人都跳不出的怪圈。
         其三,我觉得班是最像大卫和海蕊的一个孩子。大卫和海蕊在年轻的时候不热衷推杯换盏灯红酒绿,向往平静淡定的生活,他们是世人眼中的城市边缘者,是异类。幸运的是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得到了认同,走到了一起。班是另外一种异类,大概是传说中的返祖现象?不得而知。他的精神内核中也一定在寻找着他的同类,那个可以不必矫揉造作舒坦自然的群体,他企望看到和他个性一拍即合的第二个动物,可惜他没有真正找到。我可怜班。读到他要学着人类的模样在看肥皂剧时发出淫邪的微笑就胃疼。这和生活里去和嫌恶之人搭话微笑并无二致。
         现在急于去图书馆借浮世畸零人了。
  •      看这本书,完全是个巧合。
       在图书馆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说里,这本书低调的灰暗反倒让我想要看看,发现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之后,我的阅读欲望脱胎于“我是不是能读懂这篇小说”的想法。
       故事梗概其实就是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因为第五个孩子的降生而划上了句号。第五个孩子骄躁,暴怒,无法沟通,身上有返租的现象,父母一方面担忧,一方面害怕,把他送去疗养机构,但是母亲的天性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到非人的虐待又接回了家。于是曾经欢乐的家庭崩解,其他四个孩子,先后离开了家,母亲承受着一切痛苦,直到最后当这个奇异的孩子也离开家,故事戛然而止。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破给世人看的话,那么这绝对是一场悲剧了。本来憧憬着幸福家庭生活的夫妇因为这个异常的孩子降生而遭遇了无法摆脱的痛苦,连同着之前生下的那4个孩子也不得安宁。问题是这是个孩子,无法心安理得地抛弃,所以必须承担这样的灾难。
       突然脊背发凉……
       作为女孩子,我设想过自己未来的家庭,设想过可能的美好和不美好,包括婚姻突变之类的问题出现,我觉得我都可以应付,唯独没有想过如果我的孩子是个畸形儿,我该怎么办……不管是不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我始终觉得一个家庭的关键是孩子,如果孩子不是健康的,那么这个家庭也无法健康正常的运转。好像这一点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一般,我觉得一旦发生,作为母亲一定会崩溃。但是崩溃之后呢,是不是也要勇敢的面对?即使束手无策,也不能放任不管吧。
       除此之外,我不太清楚作者是不是还有想要表达的深层的思想,我写这篇文章也只是希望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验,希望方家多多指正吧~~~
  •      在数次往返家和学校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想莱辛用这样简洁、直截的语言写下的短篇,会不会有一些隐喻,后来觉得这是个赘余的念头。
       字里行间传情达意明了自然,读过之后感触有三。
       其一,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安宁完整的家庭幸福不啻是英国中产阶级,也是世界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然而人有不同的特质、追求和顾虑,真正愿意倾其所有去维卫它的人很少,这样的人的组合体少之又少,故大卫和海蕊的“幸福意志”和付诸的行动显得弥足珍贵,人人心向往之,却只有心力和兴味做他们节日的过客,享受一点“路过的温暖”。
       其二,当一个异类的出现破坏了共同体的利益时,人性的弱点会在共同体之间悲哀地散漫开来。班的不谙人情,冷漠凶蛮使得原本暖意洋洋的家庭不由自主地对他满怀严恶、鄙弃并保持疏离,而当极度内疚自责的海蕊把班从炼狱重又带回家时,也宣告了这个家的彻底分裂和支离破碎。左右为难的地方就在这里,对海蕊来说,一方面母爱是剪不断的脐带,孩子时撒旦也好,怪物也罢,怀胎十月期间进行的混杂着爱怜与战争的苦痛让她无论如何也无法抛弃这个仿佛是外星来的小家伙;另一方面她要承受亲朋的冷眼,仿佛把这个毁灭一切美好生活的怪胎带到世界上全都是她的罪愆,她要忍受和其他4个孩子的日渐疏淡,忍受和曾经惺惺相惜的丈夫之间微妙而无可挽回的变化,忍受班面对她艰难而自持的殷殷母爱无动于衷。她自觉是个情感上的失败者。读者则会觉得她是个情感挫败者的缩影——即使拼命努力,世事难全也在所难免,内心和外界的苛责让我们急于平衡一些情感,然而却常常越搞越糟,像是一场无限循环的自虐。这是所有人都跳不出的怪圈。
       其三,我觉得班是最像大卫和海蕊的一个孩子。大卫和海蕊在年轻的时候不热衷推杯换盏灯红酒绿,向往平静淡定的生活,他们是世人眼中的城市边缘者,是异类。幸运的是他们在彼此的眼中得到了认同,走到了一起。班是另外一种异类,大概是传说中的返祖现象?不得而知。他的精神内核中也一定在寻找着他的同类,那个可以不必矫揉造作舒坦自然的群体,他企望看到和他个性一拍即合的第二个动物,可惜他没有真正找到。我可怜班。读到他要学着人类的模样在看肥皂剧时发出淫邪的微笑就胃疼。这和生活里去和嫌恶之人搭话微笑并无二致。
       现在急于去图书馆借浮世畸零人了。
  •     我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政治倾向的测试,之前满心以为自己一定是右边的,没想到结果是一半一半。
      
      
      
      看【第五个孩子】的时候,我忍不住老是想到这件事。
      
      人,从生存的权利来看,是生而平等的吧。没有谁有权利剥夺别人的生命。
      
      那么畸形儿呢?
      
      
      
      哦,可怜的班,他身上带着罕见的返祖现象,智力低下,蛮劲却很大,他残杀小猫小狗,他拧断同学的胳膊,他把外婆打得鼻青脸肿,他试图掐死自己的兄弟,他领会不了好意,他到处释放恐怖……
      
      当然,他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就是在这种不自知中他毁了一个家,他剥夺了家庭里其他人的生活。
      
      哦,可怜的海蕊,可怜的大卫,可怜的保罗……
      
      
      
      是否同意为了更大多数人的幸福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在我看来就是左派和右派的区别。
      
      所以,为了整个家的幸福,由着班在看护机构能活一天是一天,会不会更好呢?
      
      
      
      这么一来,我就发现,原来我一直自诩信奉的“平等”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一个人的存在不直接(实在不晓得用什么词才好)妨害到其他人的情况下,他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尊重的。
      
      比方说,你想往西走,就问也不问,要求大家放下手里的活,全跟你一起往西走。这是赤裸裸的不要脸。
      
      但是,如果有个人把你周围四面的路全挡住了,那么我觉得你不用征求意见,直接灭了他吧~
      
      
      
      大概就是这样,不太能表达,还有些别的感受,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就闭上眼装作没有发生的医生们,把人生幸福等同于家庭幸福的大卫和海蕊等等,懒得说了。
      
      总之,班的生命是双重的痛苦,不仅对别人,对他自己何尝不是。早死早投胎啊。
      
      
  •     “可怜的班。”
      这是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那时班还很小,他几乎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他称自己为“可怜的班”。也许只是因为他听到别人这么说他,也许,他真的觉得自己可怜。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中仿佛被一个大锤狠狠地震了一下,猛然惊醒过来。
      班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确切地说是在班出生之前,更确切地说在班的妈妈怀孕之前)。班的到来破坏了这一切,他是个令人恐惧的家伙,不是人类的人类,也许只是长着人类的样子。所有的人都害怕他,还有所有的动物。他有着恐怖的食量,恐怖的体格,巨大的力气,他最常做的事情是咆哮。
      幸福的生活是大家所向往的,由于班的缘故,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都陷入了不幸。班,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也许,只有班的灭亡,才能让大家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所有的人都这么想,包括他的父母。
      我很惊讶自己就那么陷入了这种疯狂的情绪,直到班说“可怜的班饿了”,我才猛然惊醒。可怜的班,又何尝不是可怜的自己。当全世界都准备扼杀可怜的班时,我却在一旁呐喊助威。扼杀自己真的是一件那么快乐的事情吗?我们带着愤怒杀死那些人,却不知自己也有那么一天。
      人,对于超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总有着一种天生的恐惧,然后是愤怒,接着是扼杀。如果有一群新的生命体在地球出现,他们有着善良的心,超乎人类的智慧,先进的科技,在一个与世无争的角落生活。当人类发现他们时,友好的人类会跟他们亲切地交谈,然后用天生的狡猾和残忍把他们消灭,即使他们拥有无比的智慧和最新的科技。任何潜在的威胁,对于人类来说都是不容许的。何况是班,他让身边的亲人每天过着恐惧的日子。也许只有她,因为怀了他生了他而承受了一切责难的他的母亲,即使面对众叛亲离,依然希望班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不然,班早在一个特殊的医院结束了自己短短几年的生命。
      书中对于情感的细微描写,气氛的凝聚,都有着独到的功力,让人不知不觉深陷其中。而班的命运,就在那不可思议中,缓缓展开。没有洋溢的幸福,没有快意的愤怒,一切都在隐忍中,就象班压抑的咆哮。
  •     我知道这本小说想表达的是人类所谓文化在一个“怪胎”面前的脆弱,但我还是不禁想歪了。
      
      若你生了一个相貌古怪的孩子,你会怎样?
      好吧,《巴黎圣母院》里的钟楼怪人也是这般,可也不坏。
      若这个孩子生性残忍,没有同情呢?
      你想说“那就用母爱感怀他”吧?
      可与此同时你又拥有着另外四个温和、美丽、可爱的孩子呢?你会将大部分的关爱用在这个“小怪胎”身上么?况且,他还不定领情。失望吧?更难过的是,另外几个孩子因为你的疏于爱护而渐渐疏远。
      
      海蕊便是一个这般无奈又可怜的母亲。她本该和丈夫大卫以及四个孩子快乐的生活,这一切在第五个孩子班出生之时戛然而止。
      
      你也许会说,班不过是力气大,长得怪。可你能够说他的心肠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么?他能掐死一只小狗,能够扭断其他小孩的手。
      你会说:“他也许受到了欺负。”可实际上他出生之后,四个哥哥姐姐也尝试着对他好,只不过都被他凶狠的行为吓到了。而在我看来,班一开始就没有对这个家里任何人抱有任何的好意。家人所不忍的不是他的长相丑陋,而是他的生性残忍,所以班才会被送到那个能够终结他生命的地方。
      
      虽然之后海蕊将班接回来,但还是没有什么能够挽回的。无论是班,还是另外四个孩子,都渐行渐远。在这时,也许有人会想:这就是人类文化的脆弱了,一个班就能将他们家庭弄得如此不堪。
      
      可是,请你设想一下,若你是海蕊,面对着班和其他四个孩子,你会怎么样选择?如果不说选择,那么你会怎样做?你的结局比海蕊好么?面对着社会,学校以及科学对于班的态度,你会屈服么?
      
      这真是一个把人逼疯的过程。如果我是海蕊,我将选择将班忘记在那个可怜的收容所中……
      
      你可以认为我很自私。
  •      昨天在地铁上看完了最后的部分。结果,忘了在立水桥站下车了,心情沉重地被拉到了霍营站。回到立水桥时,赶上大暴雨。雷鸣闪电中,回想着这部书。对一个家庭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一个无法共处的极大破坏性的异类。对于异类来说,最大的悲剧就是生在一个没有同类的家庭。对于社会也是同样。屠杀虽然不行,但是什么又是行的通的呢?大家都在逃避,而母亲无处可逃。每当看到这种无处可逃的境地,就感到这是特别沉重的主题,特别想逃开。
      多丽丝莱辛真的是大家,有一种进入他人心灵的力量。但是,好像翻译到了最后文字才通顺起来。
  •     
      一个故事的两个角度
      ——读多丽丝•莱辛的《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
      
      西门媚/文
      
      这两本书看似是一个故事的上下两部分,但给人的心理感受却完全不同。
      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后面还有那样一个视角和结局。
      《第五个孩子》讲述一对平凡的夫妇,有着普通人都渴望的幸福,大家庭的温暖,一年年增多的孩子,以及大家庭和孩子带来的苦恼,这织成一幅世俗画,散发着夏天果实烂熟的甜味和微微发酵的酸味。
      然而这快乐庸常的一切,被第五个孩子打破了。
      第五个孩子还没出世就是个小怪物。小怪物在母体中就拳打脚踢,出世后更是充满了破坏力。他的到来不仅破坏了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对另外四个孩子也有直接的威胁。他长得谁都不像,体健有力,野蛮丑陋,甚至嗜血。
      而且他正一天天地长大……
      面对这样一个怪物,孩子们是惧怕,成人们各有应对主张。在父亲和亲属的主张下,这个叫班的孩子被送去一个机构。
      母亲知道这是一种抛弃,但送走班之后,因为母亲的本能,她在众人的反对之下,仍执意去了那个机构,接回了已被注射了大剂量镇定剂的,濒于死亡的班。但这样,就意味着对其他家人的背叛和放弃。至此,其他孩子陆续离家,投奔亲戚或寄宿学校。父亲也沉溺于工作,很少面对家人。
      上学后,班和一大群被学校放弃的差生啸聚为恶,母亲就在等待他终有一天,和那些孩子一起离开,再不回来……
      多丽丝•莱辛擅长心理描写,这本小说里,把母亲的心态描写得非常深刻。一方面,她甚至希望这孩子自己死掉,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有这种想法自责,她被班折磨得萎顿不堪,为一点小的安宁自由松一口气,同时,又为没人监控的班会做出什么感到恐惧。她为其他孩子感到抱歉,她喜欢其他的孩子,但却所有的精力都只能用来应付班。
      一个古怪的孩子,就打破了所有人的人生。命运的偶然,破坏一切。
      有人称这部小说是恐怖小说。这种称法不无道理。读这部小说的时候,一面会为班会发生什么带来什么,感到心惊,另一面,更为每个人面对他的那种反应和心理,心生恐惧。当一群人或一个人面临危险的时候,如何选择。从其他人身上,特别是母亲和父亲的身上,看到的那种人性,既让人理解,同时,也让人害怕。如果,这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呢?其实也不外是这样的一些反应,但正因如此,人性的局限更让人害怕。
      小说《浮世畸零人》讲的是班长大后的故事。前一本小说主要是从母亲的角度来看世界,后一本小说的视角就转为班了。
      班成年后,孔武有力,心性简单,但智力却不能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他对人赤诚,也有人喜欢他,对他好,但更多的是利用他,欺诈他,因此,他有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他被骗去走私毒品,因为流落异国,又被一个导演看上,带去更远的国度,在那里,被一个科研机构发现,他的这种长相和心性,原来是因为返祖表现,研究他,就相当于直接研究原始人,所以,他被疯狂而野蛮地围捕……
      这本小说的故事过于传奇通俗,外在的传奇过多,心理上就无法深入挖掘,表现力和感染力就远逊于前一本。但正因为这视角的转换,就带来了另一种体验。是对前一本小说体验的一种补充和加强。
      从母亲的角度看世界,母亲和其他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班带来恐怖和黑暗。从班的角度来看世界,他就是单纯无辜的,是他,被一切亲人抛弃了,最后他走上了寻找相似的族人的道路,当然,那些族人在远古就已经消失。
      读到《浮世畸零人》的时候,正好身边有朋友遇见了一个来自底层的男人,他肯为他人的危难全力付出,冒险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但同时,他说谎,使诈,身后有斑斑劣迹。这个朋友困惑不已,在她的经验里,要么是完美英雄,要么是欺世大盗。
      我就想到了班。班是另一个种类。只有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超越关联,才能理解和包容。我想,多丽丝•莱辛续写《第五个孩子》的意图应该就是在这儿。
      
  •      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或者不等看完,脑子里就会对那本书有个印象,很多时候最终会归结成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有时候如灵光乍现,也有的时候是慢慢慢慢地像滴水穿石。我如果写书评,通常会用那些句子或词语做标题。
      
       扯远了,似乎。读《第五个孩子》的时候,脑子里的句子是“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当然”。因为书里大卫和海蕊夫妇原本似乎觉得他们一定会幸福,会有幸福的家庭,那几乎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第五个孩子——他名字叫班——的出生,把他们的生活从预设的幸福轨道上拉开了。
      
       这个故事我看了两遍。译者是台湾人,所以中文翻译有点“台湾腔”,让人想起台湾言情还有亦舒,那种味道很亲切,因为我初中时一度沉迷台湾言情;大学时以读亦舒作消遣。
      
       第五个孩子是个异于常人的孩子,早产,粗壮,丑陋,对小动物和小孩子血腥的攻击性等等。虽然被有的评论家称为“恐怖小说”,其实书中倒并无很刺激的暴力或恐怖描写,通篇是轻描淡写的干净文字,莱辛的叙述(或者说中文翻译)异常简洁亲切,就像家常的生活本身。然而这的确是一部让人觉得恐怖的小说——它的恐怖是读过小说之后略一回味便能袭上心头的。真实的人间未必会出现一个怪异的班,就如同不会出现一个卡夫卡《变形记》里一夜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大甲虫的格里高利一样。然而,真实的世界确实存在无法预料的不幸,存在没有任何凶手的灾难,这也许正是《第五个孩子》让人悚然心惊之所在——它说出了某些真相。我始终觉得,真正的好小说能够帮助人们看清生活的真相,哪怕那是极其丑陋而污浊的。
      
       后来,想到这本书,我也说不清为什么,突然的不幸,找不到凶手的灾难等等,在脑子里转来转去,最后是“爱是唯一的理性”——这不知道是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一个句子,被我和这本书联系起来。爱是唯一的理性,有点好莱坞,但是我很喜欢。
      
       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当然,爱是唯一的理性。也许如此罢。
  •   她的书这么好看,给了五星。
    别说估计这种题材我不会喜欢,有免疫力了。
    你以后要是有机会出版个什么文章合集之类的东西,我觉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题目翻译成中文。
    算了,一切随你。
    我老娘叫我去盖楼了。
  •   哈哈,这次我说,你读着试试,估计你还是不会喜欢。
    我也发现了,不知不觉写的很多东西都英文冠名……
    盖楼?什么火星语?
  •   我也在一旁呐喊助威,内心深深希望班赶快消失
    这多么残忍啊
  •   好吧 看了第二本之后我后悔了……
  •   最近一段时间,看了一些莱辛的小说,短篇看得多一点。在我看来,莱辛的小说比帕慕克酷多了。
  •   莱辛像个斗士,有点鲁迅的意思,帕慕克就太像个文化人了,写的文字感觉不到锋芒。
  •   莱辛的短篇极好.
    但帕慕克偶也非常喜欢.有时,不用锋芒在外,也还是有力量的.
  •   你写的让我很想读这本书:)
  •   通常说
    爱更多的是感性而非理性
    或许这里的爱属于大爱、博爱
    而通常所说的爱仅仅指的爱情?
  •   正在看,美好的幸福刚刚开始……
  •   是呢 幸福总是不那么理所当然呢
  •   当幸福不那么理所应当时,我该怎么办?一直是失望大于希望。
  •   “爱是唯一的理性”来自《相约星期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