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评传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结  

内容概要

张衡是东汉中叶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他不拘于汉代经学的门户之见和浓重的神学困扰,能以自己的人格与方式处世治学,既博且精,在哲学、政治学、天文学、地震学、气象学以及机械制造、诗赋创作诸方面均作出卓越的贡献,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罕见的“通才”。本书改变昔人偏于一隅(科学或文学)之研究方法,而是着眼于东汉史实与张衡人生,通过对他在科学、文学等多方面所取得之成就的全面考察,作既综合融通、又擘肌人理的探讨,以透视其思想特色,并厘定其历史地位。本书具体论述戒矜躁,以避免对张衡学术成就褒贬失衡;研究视角求新创,以阐发张衡处经学与玄学之间所表现的新思想、新精神。

作者简介

许结:1957年1月生,祖籍安徽桐城,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工作,目前研究方向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辞赋研究两方面。已撰著并出版《汉代文学思想史》等著作七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哲学、文学研究论文近百篇。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引言
一、作为思想家的张衡
二、文理兼综的典范
第一章 政事渐损人灵多蔽
——张衡生活的时代
一、东汉中叶的社会政治状况
(一)内忧外患
(二)天灾人祸
二、经学交争与儒道互补
(一)经学神学化与圣学世俗化
(二)古文经学的兴盛
(三)自由学派的壮大
三、神学氛围中的科学与文艺
(一)创造与依附的纠葛
(二)情志与政教的矛盾
第二章 勤勉向学三才理通
——张衡的生平、著述、学养
一、生平事迹
(一)家世与童年素养
(二)游三辅入帝京
(三)勤劬的南阳主簿
(四)家居治学
(五)官拜郎中
(六)初迁太史令
(七)转任公车司马令
(八)复职太史令
(九)忧患侍中职
(十)凄凉河间相
二、著述考辨
(一)著录与整理
(二)政史类
(三)科技类
(四)文学类
三、师承与交游
(一)广采博取不拘一格
(二)交游唯贤切磋学术
第三章 儒道双修朝隐柱史
——张衡的人生哲学与婉曲心迹
一、尊道与崇礼
(一)“道”的人生实践
(二)“礼”的行为规范
二、玄儒人生风范
(一)“玄儒”释义
(二)玄儒境界
第四章 反宦非谶诤臣补衮
——张衡的政治改良思想
一、通古贯今的政治批判
(一)反宦
(二)非谶
(三)对内忧外患的历史反省
二、求治与畏祸的矛盾心理
(一)诤臣的端直
(二)明哲的韬晦
(三)官僚的软弱
第五章 不有玄虑孰能昭哲
——张衡的自然哲学观
一、从《灵宪》谈起
(一)《灵宪》题解与“灵”“虚”之辨
(二)玄·道·北极·太
二、自然哲学的宇宙论
(一)宇宙生成的假说
(二)宇宙无限的思想
(三)宇宙结构的理论
三、“象征”式哲学形态的因染与超越
第六章 数术穷天地
——张衡的天文学理论
一、总述
 ……
第七章 制作侔造化
第八章 传响诗骚 肇发新声
结束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灾异”“祥瑞”,充满了“神喻”。假如说在西汉之世儒者以《春秋》断狱(如董仲舒说)、以《诗》为“谏书”(如王式),往往也用“灾异”警世,其间更多的是人文思想,则随着帝国专制的强化、朝政的腐化以及经学自身的疲弱衰颓,这种始作“俑”的神氛至东汉在其人文精神不断丢失后变得愈加虚伪泛滥,张衡的政治、哲学、科学思想的卓越和局限,均与此学术氛围紧密相连。三是兴起于西汉末(哀、平时期)、至东汉初(光武、明、章时期)奉为国教的谶纬之学,使经学神学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张衡对“图谶”之说的坚决反对和对纬书中部分思想的汲取,既是当代在经学神学化过程中反神学思潮的突出反映,也标明了他出于特定时期之文化心理的某种选择(详本书第四章)。与经学神学化同步的是汉代“圣学”的世俗化道路。汉代统治者在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纳入帝国政治轨道的同时,也使先秦儒家“夫子贤于尧舜”(孟子语)的崇高品格与超世情怀失落,逐渐蜕变为谋身干禄的工具。据《汉书·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子弟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迄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又,《后汉书·儒林传论》:“自光武中年以后,干戈稍戢,专事经学,……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

编辑推荐

《张衡评传》荣获我国出版领域最高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获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规模最大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工程、国家重点图书选题规划项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衡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