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评传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昭信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全面记叙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康熙帝的思想渊源及其在位61年的诸多业绩;着重总结他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宗教、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思想、政策和策略。他毕生致力于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整饬吏治,振兴文教,平定叛乱,统一边疆,抗击外适度入侵,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继承满族、汉族传统文化及其他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并在治国安邦,以实政为务的务实思想,不仅推动清代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也丰富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本书在充分肯定传主成就时,亦随时指出局限与不足。

作者简介

孟昭信,1931年生,辽宁省法库县人。1949年毕业于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6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现为吉林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康熙大帝全传》、《明清政治制度述论》等书,以发表论文《试论张居正的考成法》、《清初逃人法试探》等数十篇。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背景篇
 第一章 长白山之子和新兴满族的传人
 第二章 出生在明清鼎革的非常时期
 第三章 少年天子的成长
业绩篇
 第一章 调整中央机构,理顺君臣、满汉关系
 第二章 划一地方建制,撤销三藩
 第三章 统一台湾,开海贸易
 第四章 抗击沙俄侵扰,保卫东北边疆
 第五章 实现蒙古各部的统一管辖
 第六章 南巡治河与团结江南士大夫
 第七章 改革赋役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第八章 重视学术的发展与科技成就的应用
 第九章 老有所为,进兵安藏
思想篇
 第一章 崇儒重道,经世致用
 第二章 实心实政,谨终如始
 第三章 天下大权,当统于一
 第四章 端本澄源,源清流洁
 第五章 王道二字,即是极妙兵法
 第六章 用兵之道,要在乘机
 第七章 注重农桑,量入为出
 第八章 施惠工商,限制矿业和外贸
 第九章 因俗宜民,扶持贫弱
 第十章 各行其道,道法归一
结语
索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多尔衮密切注视着关内政局的变化。早在三月十六日,从锦州解送的逃人口中得知,宁远一带人心恐慌,纷纷南逃,便预感中原将有巨变,入关时机已到。于是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准备出征。四月初八日,顺治帝福临亲御笃恭殿,授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奉命大将军印”,敕令“代统大军,往定中原”,“一切赏罚,俱便宜从事”。次日,多尔衮率大军出发。 四月十三日,师次辽河地方,多尔衮“以军事咨洪承畴”,并派人往召正在盖州温泉疗养的范文程(1596~1666)。这时中原的形势是:农民军于三月十九日攻陷北京,崇祯帝已死,明朝灭亡。农民军追赃索饷,骚扰百姓,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宁。这对清王朝来说可谓天赐良机。清已不必与明朝争天下,而是与灭明的农民军比高低;已不是侵掠明朝土地,而是为明朝臣民报君父之仇。这个出师借口,可以争取原明朝官兵臣民,为我所用,共同对付农民军。多尔衮与洪、范研究的正是如何战胜农民军。洪承畴(1593~1665)认为“流寇可一战而除,宇内可计日而定”,建议:“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扫除乱逆,期于灭贼。有抗拒者必加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州县,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范文程分析,农民军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捂绅,拷掠财货,士忿矣;掠人赀,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在他起草的《谕明吏民檄文》中声称:“义师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汝害。”颇能笼络人心。 四月十五日清军到翁后(今辽宁阜新一带),接到明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1612~1678)求援信。吴三桂一度投降李自成,后听说农民军追赃助饷,挟打其父,夺其爱妾,便复叛回驻山海关,宣布反对大顺农民政权。并以割让土地为条件,请清军出兵,直人中协、西协,即从喜峰口、龙井关、墙子岭诸处进关;自率所部从山海关(东协)出击,“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

编辑推荐

《康熙评传(套装共2册)》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系列之一,由匡亚明主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康熙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值得一读,好好研究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