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出版时间:2003-8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瑛  页数:134  字数:20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  张道一  人们认识事物,从发生到发展、从表面到本质,都有一个过程,而且是一步一步地进行,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待实用性艺术和纯精神性艺术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历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艺术都带有实用的特点,因为要实际应用才创造了艺术,只是到了后来,事物多样了,思想也复杂了,纯精神的艺术才独立起来,但始终不能离开物质的载体。由于所载的是精神,是思想和意识,当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被划分开来的时候,便把非实用的艺术归为精神文化,时间久了,人们习以为常,好像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产生一种世俗的强分尊卑的思想,以为精神文化高于物质文化。却不知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还有一种未曾分解的综合性的文化,我们称之谓“本元文化”。也就是说,人类的文化从最早的意义上讲,是一元性的、原发性的、综合性的和未曾分解的,后来才随着社会的分工派生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但是,并没有因此使得本元文化解体,而是同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并存,共同发展,其具体的形态便是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在我国古代称作“百工巧艺”。它的历史虽长,行业虽多,经验也很丰富,只是  处于手工业时代,设计与制作的分工既不明确,发展也很缓慢,待到机器工业兴起,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工业生产已将手工业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因此,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向艺术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具体的要求,于是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形成一种新的专业,并由此可能出现精神与物质的新综合。  早在20世纪初,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向西方学习颇有成效,由于机器生产的需要,他们在东方率先建立起“图案学”。因为所用的名词、术语都是汉化的,我们读起来较方便,于是很快影响了我国,西方的设计新理念便转了一个弯子介绍进来。“图案学”所要解决的图形和方案,既有平面图案的构成法,也有立体图案的构成法,并且贯穿着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他的起步较高,只是在后来被人曲解,致使成为现在的纹样技法课。按理说,“图案”和“设计”两个词在英文中都译为“Design”,可是在我们竟出现了厚此薄彼,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工艺美术”一词的使用也是日本人在先。现在起用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看来与前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转换了角度,它与工业制造的分工与协作更加明确,也更贴近于文化。  当年的“图案学”与“工艺美术”并没有被否定,也不存在着新与旧或是与非的问题。图  案学仍然是一门无法取代的学问,传统手工艺的光辉永远也不会暗淡,只是范围有所缩小。“艺术设计”的提出,是应了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经济建设和商品市场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它是文化的,又是经济的。作为文化来说,设计艺术并非独立的艺术形态,必须经过制造才能最后完成,因而成为生产的前过程。在生产与消费之间,艺术设计不仅为产品塑造形象,同时也是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商品社会已经形成全球性的市场,艺术设计在中间起着很大的作用。过去的“图案”和“工艺美术”之所以推展不开,除了自身的不足之外,主要的是不具备客观的条件。现在的情况起了根本的变化。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设计与制造的关系也已理顺,加之我国已加入到世界贸易经济的行列,艺术设计必然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任何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教育,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向社会输送生力军的基地。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还处在初创阶段,有待于形成我们自己的教学体系,从各地普遍设立的专业来看,颇有“各路英雄齐上阵”的势头。这说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办学者的热心。所谓“乱”者,不外乎有各种不同的议论,包括对国外经验的取舍不一;论著与教材出了不少,其中也有巧立名目和哗众取宠的;内容有差,水平有别,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一个过程。大河奔流,怎能避免夹带一些泥沙呢?就像当前电脑软件的杂乱一样,经过检验、筛选和淘汰,存优删劣,也就会逐渐取得一致。  对苧艺术设计的教学,也同其他教学一样,过去有“三基本”的提法,即注重于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我看艺术设计也是如此,三个方面都应该配合好,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理论方面,要把“艺术”和“设计”的关系理解深透,进而说明它与生产、经济、消费的关系,如何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对于设计的历史,要明确借鉴的重要性,既应强调艺术设计与科技、生产在近现代的新结合,又不能割断历史,忽略古代手工艺对近现代设计的影响。在知识方面,不但要掌握与设计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也要具备文化的、经济的以及工学的有关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应该深入研究“图案学”,特别是其中关于形式美的法则,现在的所谓“三大构成”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人机工程学”,既要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思考,又须尽力补充中国人人体的数据;设计者应该善于使用电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工具,但又不能依赖电脑,离开电脑就不能动手、无能为力。总之,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有待于充实、完备和提高。对于现阶段的教材,既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也不必求全责备。高楼大厦总是一砖一瓦逐渐垒起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也需要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地提高。  对于本套教材的出版,我不敢说是最好的,否则就带有“王婆卖瓜”之嫌。其实,瓜甜与  否不必卖者吆喝,买者自会有所比较。但是有一点我敢肯定,这些书都是著者诚实的劳作,并且代表着许多年来教学的经验和心得;他们来自不同的院校,虽然所开的课程有别,但对艺术设计的见解比较接近;著书即使不成严格的体系,也是一个较完整的系列。这对当前的艺术设计将起建设性的作用,也为教学提供一套教材。  二○○二年国庆前一日于东南大学梅庵

内容概要

本套教材的编写力求科学性、艺术性、理论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统一,特别是在信息量上,强调量与质的统一,且注意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使之具有前瞻性。同时,还注重图文并茂、易于理解、深入浅出,可读性、可操作性强。     本套教材的读者群,主要是高等学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和从事设计工作的年轻设计师。他们,是中国的希望之星,是中国现代设计事业的未来和成功。如果本套教材能对他们的学习与事车的追求有所启迪和帮助的话,那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和欣慰。

作者简介

陈瑛,1960年出生,1983年7月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包装设计系教授、包装设计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包装教育协会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动画协会会员。长期从事设计教育教学工作及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论  一、构成艺术  二、平面构成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成美法则  一、条理与反复  二、对称与平衡  三、对比与调和  四、比例与尺度  五、重心与安定  六、节奏与韵律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象要素  一、形象的组成元素——点、线、面  二、基本形成的构成  三、基本形的各种排列、组合第四章  骨格  一、骨格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二、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  三、作用性骨格和非作用性骨格  四、可见骨格与不同见骨格第五章  重复构成  一、重复的概念  二、重复构成的形式第六章  近似构成  一、近似的基本形  二、近似的骨格第七章  渐变构成  一、渐变构成的概念  二、渐变构成的形式  三、渐变的基本形和骨格的关系第八章  发射构成  一、发身的概念  二、发身构成的形式  三、发峰骨格与基本形的关系第九章  特异构成  一、特异的概念  二、特异的形式第十章  对比构成  一、对比的概念  二、对比的类型第十一章  密集构成  一、密集的概念   二、密集的类型第十二章  肌理构成第十三章  空间构成第十四章  分割与打散构成第十五章  平衡和韵律构成第十六章  视幻与其他构成平面构成设计习作与范例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平面构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第一次光临当当网,买的第一本书,感觉不可以,对我的专业有帮助,不过书寄错了,虽然书名一样,可能是你们太忙,也可能我买的是一本,不太重视,希望你们以后注意,维护好公司的形象和信誉,但是这种快捷、方便的服务还是要感谢你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