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丁俊萍  页数:381  

内容概要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共分八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动力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等。

书籍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三大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四、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发性与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理论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理论  一、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一国两制”构想  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动力论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理论第六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第七章  “三个代表”思想  一、“在个代表”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始终人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党的建设理论的新发展第八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强调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步富裕又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自1998年以来,我们几位既担任“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又担任“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深感这两门课的教学内容是分不开的。如果把它们合成一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课程,将不仅使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充实,更具有开放性,而且也符合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之后,更坚定了我们的这一想法。于是,我们于2000年10月申请了武汉大学十五规划教材项目。随后,本书也列入了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我们在所申请的教材建设项目于2002年2月获得批准后,便在长期酝酿的基础上着手编写这本带有开创意义的教材。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终于问世。在本教材编写中,我们尽可能地吸收了理论界、学术界的已有成果,也融人了我们自己多年来教学与科研的成果及感受。虽然我们比较努力,但由于学识、水平、能力有限,再加上时间紧迫,书中必定存在着许多疏漏和不足,许多观点和看法不一定成熟或精当,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因此,恳请读者赐教,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并逐步加以完善。在此,我们也对支持本项目立项的武汉大学教务部,支持本书出版的武汉大学出版社,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由丁俊萍提出编写思路和大纲,由主编会同副主编共同讨论确定全书编写要点,然后各位作者分别撰写。具体分工如下:丁俊萍(绪论、第一章);刘燕(第二章第一、二部分);陈国清(第二章第三部分);宋俭(第三章);吴向伟(第四章第一、二部分);罗永宽(第四章第三、四部分);孙康(第五章第一、二部分)、罗重一(第五章第三部分);熊启珍(第六章第一、二部分);汤凯(第六章第三部分);刘新华(第六章第四部分);焦奎(第七章);李勤(第八章)。全书由主编丁俊萍、熊启珍统改定稿,其中对某些章、目作了较大的补充、修改,乃至重写。                                     编  者                                2003年7月于珞珈山

编辑推荐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很好用的一本书
  •   东西不错 、非常值得购买 书质量不错
  •   急需用考试书,物流相当给力
  •   讲的非常的详细 是一本非常好的教学书籍。
  •   考试用的。。。
  •   学习材料,必须的
  •   这本书内容确实很不错,值得一看,远远的物超所值!呵呵,送货的人也比较好脾气
  •   你们到现在还没把书送来我哭啊那是我考试急需的阿望快和我联系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这本书挺好,就是老了点。
  •   这是某所高校的博士学习参考用书,经典,但是趣味性差了点。
  •   有点泛黄,不过不影响使用
  •   考博参考书目
  •   字太密了 比湖南师大那本好
  •   不错就是寄过来的时候最好里面也有个东西包好怕路途压坏
  •   这本书很专业,而且纯理论研究的本身就是如此,可读性和趣味性非常一般,如果只是想学知识,这本书不推荐,用来考试复习到时可以考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