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事典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何晓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10出版)  作者:何晓明 著  页数:1390  

前言

中国史书素重“记事”,也兼及“记言”, “五经”中最具史典性的《尚书》和《春秋》,分别以“记言”和“记事”为重心,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汉书·艺文志》)。中国史书形成纪传体(以《史记》为端绪,诸正史承袭之)、编年体(以《春秋》为端绪,《资治通鉴》光大之)两种主流体裁,其所载内容兼纳“记言”与“记事”,而又以“记事”为展开部。后来,在编年体的基础上发展出纪事本末体(以《通鉴纪事本末》为端绪,续有《明史纪事本末》等),更突出“记事”,形成一种按时序编排、以陈述事件经纬为使命的史书新体裁,其优长为“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决断去取,体圆用神”(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  史书重视记事,并非史家之偏好,而有其深沉的原因在:历史本来就是由事件贯穿而成的。所谓“事件”,略指历史上、社会上已经发生的大事情。脱离了事件具体而微的陈述,历史便陷于空泛。如果缺乏关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台儿庄之战”、“保卫大武汉”、“百团大战”、“重庆轰炸”诸事件的准确记述,便不成其为中日战争史。事件的孕育、诞生、发展、演变、消弭,前后事件间的起承转合,构成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如此,作为专门史一支的文化史亦是如此——波澜壮阔的文化史,由一系列文化事相的生成演化所构成,正是由诸如文字的发明、青铜器的制造、元典的创生、经学的兴起、科举制的推行、李杜诗篇的涌现、永乐大典的编纂、考据学的盛行等事相,方编织成逶迤多致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因此,我们可以沿用纪事本末体的体裁,通过前后递嬗的文化事件娓娓道来的叙述,达成色彩璀璨的文化史的呈现。当然,人是文化史的主体,事件由人的活动构成,述事必须见人,要见人的精神,但这人的精神又一定是通过事件的演绎透现出来的,所谓“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读者诸君案头的这部《中华文化事典》便是依纪事本末体之例编纂的一部贯通性的文化事相史典。

内容概要

  《中华文化事典》应当既具有工具工的物质,又具有学术著作的品格。作为工具书,它的内容应当客观、准确、精当、公允、平实;而作为学术著作,它在条目遴选、结构安排以及寓褒贬于叙事之中的写作规范内,又要尽量凸显中华文化及文化史研究的新进展、新成绩。《中华文化事典》实质上是一部以事为纲的中华文化史。对事相、事件、事物的关注,向来是中国史学的强项。  《中华文化事典》剪材精要,通过306例事相、事件、事物勾勒自先秦以迄民国的中华文化进程,观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诸层面,纵向层层递进,波澜起伏;横向条分缕析,此呼彼应,并且展示了中华文化由多民族共创,由内外因素互动涵化而成的特点,从而达成一部多维度的,又史迹清晰的中华文化事典。

书籍目录

一、先秦时期1.中华文化的传说时代2.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的形成3.农牧分野与夷夏之辨4.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的发育5.婚姻制度的嬗变6.夏文化的创生7.文字的发明与演进8.青铜器的制造与使用9.盘庚迁殷10.武王伐纣与周公东征11.成康之治与平王东迁12.巫史的文化活动13.周代宗法制的建立及瓦解14.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15.西门豹治邺16.土阶层的崛起17.百家争鸣18.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19.《诗经》的编集20.《尚书》的编订与流传21.《周易》的问世22.《三礼》的编撰23.孔子删订《六经》24.《春秋》及其“三传”的问世25.孔、孟、荀与儒家学说的创立26.老、庄与道家学说的创立27.墨子与墨家显学地位的形成28.法家的崛起29.《孙子兵法》的创作30.屈原与《离骚》31.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32.足球的起源——蹴鞠33.先秦区域文化的发育34.各国变法运动3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二、秦汉时期1.秦始皇统一中国2.长城的修筑3.焚书坑儒,以吏为师4.郡县制取代分封制5.察举与征辟制度的实行6.徐福东渡7.《吕氏春秋》、《淮南子》的编撰8.《黄帝内经》的问世9.《山海经》的问世10.汉初布衣将相之局11.汉初黄老之学与“无为而治”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3.汉代经学的今古文之争14.谶纬之学的盛衰15.司马迁作《史记》16.刘向、刘歆父子的校书活动17.王充撰《论衡》18.《四民月令》的编撰19.白虎观会议20.盐铁专卖与贤良文学会议21.汉赋蔚为大观22.张骞通西域23.汉匈关系与昭君出塞24.丝绸之路的开辟25.王莽改制26.许慎作《说文解字》27.汉代医学的成就28.蔡伦造纸29.东汉太学清议与党锢之祸30.门阀士族与九品中正制31.佛教传人中国32.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三、魏晋南北朝时期1.王学与郑学之争2.魏晋玄学的发展3.曹魏兴屯田4.建安文学的成就5.北朝的诗歌创作6.五胡内迁与胡汉文化的碰撞7.苟勖编《中经新簿》,经史始分8.葛洪著《抱朴子》9.梁武帝佞佛10.常璩著《华阳国志》11.刘劭撰《人物志》12.徐陵与《玉台新咏》的编选13.贾思勰撰《齐民要术》14.颜之推撰《颜氏家训》15.《世说新语》与晋人清谈之风16.寇谦之对道教的整顿17.门阀土族制度的盛衰18.魏晋南北朝的文论成就19.敦煌石窟的开凿20.刘徽著《九章算术》21.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22.祖冲之的数学成就23.王羲之的书法艺术24.北魏孝文帝改革25.范缜发表《神灭论》26.龙门石窟的修建27.郦道元作《水经注》28.昭明太子编《文选》四、隋唐五代时期1.大运河的开凿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3.科举制度的创立4.隋朝三教并用5.“四部分类法”的创造6.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7.《唐律》的修订8.制定《大唐开元礼》9.唐太宗令修《氏族志》10.南衙北司之争11.府兵制的盛衰12.藩镇割据与正朔意识的淡化13.两税法的实施14.陆德明撰《经典释文》15.孔颖达撰《五经正义》16.刘知几撰《史通》17.陆羽著《茶经》18.杜佑撰《通典》19.《六祖坛经》的问世20.长安有“胡气”21.遣唐使与中日文化交流22.武周代唐23.唐玄宗“开元之治”24.李白、杜甫与唐代诗歌艺术的高峰25.韩、柳古文运动26.元、白新乐府运动27.新文学体裁变文的出现28.传奇小说的产生29.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艺术30.儒佛道三家御前论辩31.僧一行发起天文测量,修订《大衍历》32.玄奘西竺求学讲学,著《大唐西域记》33.鉴真东渡日本34.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传人中国……五、宋辽金元时期六、明清时期七、民国时期

章节摘录

如上所述,三皇五帝是战国秦汉间人们对于古史系统的一种理解和排列,未必为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可能是一个历史时代或某一部落联盟的象征。这些传说对研究我国上古时期社会情况具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后世传说中有将三皇五帝神化的情况,已近于神话,和历史实际有了较大距离。唐宋以来已有一些学者对古史传说提出质疑。唐人刘知几、宋人刘恕至清人崔述,都曾对三皇、五帝、十世之说予以澄清。近代以来学者们对古史传说又提出了新的认识,先有康有为作《孔子改制考》,其《上古茫昧无稽考》认为战国诸子借托古改制,臆造古史。被誉为“20世纪新式中国通史的第一部成名作”的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初名《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共三册,上册出版于1904年,1906年三册出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33年商务辑印大学教科书,该书被列为《大学丛书》之一,改名为《中国古代史》)第一章,把三皇五帝称为由“上古神话”构成的“传疑时代”,将三王、五帝、九皇及盘古、三皇、十纪等说,一律视为抵牾不足信。1923年顾颉刚先生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他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中指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他举例说周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又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鉴于传说中古史的这种经历,顾颉刚总结说:“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论古史书》一文发表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古史的大讨论,在思想学术界掀起了一场革命,旧有的古史体系被摧毁。大多数学者把三皇五帝时代列入史前史的范围,黄帝、尧、舜为原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也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人们也开始重新认识、深刻反省传统史学,用新科学方法重建中国的古史。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事典》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化事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前几天还有货,怎么那么快就卖完了?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围绕中国文化发展来展开,特点非常显著,一是具有辞典性质的广度,同时也有比辞典更充实的深度。就全书拟定的三百余事典而言,基本上囊括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因而具有辞典性质,可供读者置于案头以备检索。二是具有文化普及功能,但也融合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中华文化事典》在行文上以平实、流畅为目标,适合一般文化层次的读者群,具有文化普及的功能,同时,作为一部大型的文化史著述,《中华文化事典》也有自觉的学术追求。比如,“佛教传入中国”条,作者先列举了关于佛教传入中国时间的多种传说,在逐条进行辨析后论定:“传说虽多,但从现有的史实根据来推断,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大致年代,应该是在西汉末年和东汉初年之间,公元一世纪初叶前后。”作者随即又从文献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再如,“乾嘉学派的兴起”条,作者考察了从清初到乾嘉学派形成的历史,分经学复兴、经学沉潜发展、乾嘉学派形成三个阶段论述了乾嘉学派兴起的过程,勾勒了从“经学”到“考据学”的发展脉络,这种对乾嘉学派的历时态考察在同主题的研究中颇具特色。在全书中,诸如此类的学术追求尚有不少,体现了作者们严谨的治学风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