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新论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谷中原  页数:278  

前言

  我的知识兴趣是伦理学。早些年读过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这对我后来分析中国伦理关系的特性以及为什么会形成中国的“人情主义伦理”。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形成强大的“自我主义”,甚有助益,从此我也开始懂得社会学的重要,并且能悟出在中国研究社会学始终要以乡村社会为重点的想法,只因不是从事这个专业,也就没有更多的机会关注社会学研究知识状况。我院优秀学者谷中原教授告诉我,他写了一本农村社会学方面的教材,出于对社会学的那点点机缘和初识,我异常兴奋,想先读为快,正赶上该书要出版,通读全书,感慨几句,说点外行话,仅为“无知者无畏”吧。农村社会学是学者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农村社会而形成的一门应用社会学。这门学科在当代中国具有特别的研究价值。第一,直至今天,农村人口还是占世界的大多数,世界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农业社会,大量的农村社会问题需要学者进行研究,需要学者在研究的基础上为政府部门提出治理建议。第二,农业是母体产业,永远也是朝阳产业,农村社会也是人类社会的胞衣,一直孕育着、支撑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农村社会运行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工业和城市社会的发展状况。第三,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全面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农村建设问题、工业反哺农业问题、城乡一体化问题等各种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问题,都显得非常突出。第四,农村居民比较分散,农村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正式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需要对农村社会管理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才能找到农村社会善治方法。谷中原博士的这本著作是他多年从事农村社会学教学和科研的结晶,对农村社会进行了深度研究,值得肯定。

内容概要

  《农村社会学新论》系统地研究了农村社会特性、农村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农村社区、农村社会主体、农民行为、农村社会问题的防治、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建设等关乎农村科学发展的问题。该书以实践研究范式为手段,以促进农村发展为轴心,选择不同于以往农村社会学教科书的内容,结合收集的文献和作者开展的理论研究,阐述了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观点,内容新颖,是农村社会学理论体系的新探索。适合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相关实务工作者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农村社会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一、农村社会学的定义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二、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任务第三节 农村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条件二、农村社会学的形成途径三、农村社会学的发展与传播四、农村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农村社会系统的基本特性第一节 农村社会特性研究回顾一、国外农村社会特性研究二、国内农村社会特性研究第二节 农村社会系统的相关定义与特性研究方法一、农村社会系统的相关定义二、农村社会系统特性研究方法第三节 农村社会系统的基本特性一、农村社会的城市对比特征二、农村社会的历史对比特性第三章 农村社会的根基第一节 农村地理空间一、农村地理空间构成与特征二、农村地理空间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价值三、利用多功能农业经营方法改善和保护农村地理空间生态环境第二节 农村人口一、农村人口的构成与特征二、农村人口的社会价值三、从加速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高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第三节 农村文化一、农村文化的构成与特征二、农村文化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价值三、多途径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第四章 农村社区第一节 农村社区研究回顾一、国外农村社区研究情况二、国内农村社区研究情况第二节 农村社区的特点与类型一、农村社区的特点二、农村社区的类型第三节 农村社区的构成与演化一、农村社区的构成二、农村社区的演化第四节 农村社区建设一、农村社区建设原则二、农村社区建设内容第五章 农村社会主体第一节 农村社会首属主体一、农村家庭二、农村家庭的放大体三、民族第二节 农村社会经济主体一、农业经济组织二、乡村工业经济组织三、乡村三产经济组织第三节 农村社会管理主体一、政党组织二、乡村政权组织三、中国村民自治组织第四节 农村社会民力主体一、农村民间经济组织二、农民利益维护组织第五节 农村社会阶级与阶层一、中国农村社会的阶级二、中国农民阶级的市民化三、中国农民阶级的层化第六章 农民行为第一节 农民一、农民的定义二、学者对农民的社会特性的认识第二节 农民行为研究回顾一、农民行为特性研究二、农民具体行为研究三、农民行为变革致因研究四、农民行为促改策略研究第三节 农民行为的理论分析一、农民行为的类型二、农民行为的社会特点三、农民行为的变革第七章 农村社会问题的防治第一节 农村社会问题的理性认知一、农村社会问题研究回顾二、农村社会问题的特征三、农村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第二节 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例析一、农村人口问题二、农村贫困问题三、农村生态问题第三节 农村社会问题的防治一、制定农村社会发展规划二、建立农村社会问题预警机制三、持续开展农村社会问题防治教育第八章 农村社会发展的原则与模式第一节 农村社会发展概述一、农村社会发展的定义二、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三、农村社会发展研究观点综述第二节 农村社会发展原则一、农村社会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二、农村社会应坚持和谐发展原则三、农村社会应坚持低代价发展原则第三节 农村社会发展模式一、以农为本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二、以工为本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三、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发展模式第九章 农村社会发展的内源动力第一节 转换农民科技素质结构一、当代农民科技素质结构特点二、转换农民科技素质结构的动因价值三、转换农民科技素质结构的措施第二节 转变落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一、有限功能农业的缺陷二、多功能农业替代有限功能农业的理由三、有限功能农业转向多功能农业的探索第三节 大力培养农村经济能人一、农村经济能人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表征二、农村经济能人培养措施第十章 农村社会建设第一节 世界农村建设模式选介一、韩国农村建设模式:新村运动二、日本农村建设模式:造村运动三、中国台湾地区农村建设模式:富丽乡村运动四、德国农村建设模式:城乡生活等值化建设第二节 旧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一、乡村建设运动的背景二、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工作三、值得当代新农村建设借鉴的经验第三节 中国当今新农村建设运动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性质二、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内容三、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3.农村社区研究  这是由农村居民以共同体的形式进行生活的特征决定的。探索农村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农村社会,不能忽视农村居民的这种生存方式。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农村社区的特点和基本类型、农村社区的构成要素和演化过程以及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律。  4.农村社会主体研究  农村社会主要依靠农村社会主体来建设,农村社会主体是农村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的推动者。探索农村社会发展和建设规律不能忽略农村社会主体的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的首属主体、经济活动主体、社会管理主体、社会民力主体的构成以及在农村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介绍农村社会主体分化状况。  5.农民行为研究  由于农村社会的各种主体大多属于农民身份,农村社会的各种社会主体行为实际上要通过每个农民来表现,所以,农民的各种行为对农村社会运行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而农村社会学要研究农民行为问题。农民行为研究主要包括农民概念的确定和农民的社会特性分析、农民行为的类型和特性分析、农民行为的变化等问题。  6.农村社会问题防治研究  纠正农村社会运行中出现的错误,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等于为农村发展扫清障碍,为农村社会建设总结经验和教训。规范主体行为,有利于促使农村社会进入良性运行状态和科学发展轨道。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包括农村社会问题的理性认知、农村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其产生根源分析,介绍农村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社会学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一般般的教科书,体系还可以,内容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