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武汉大学  作者:张星久  页数:2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1840-1949)》主要介绍1840年到1949年之间发生的主要政治思潮和政治思想流派,梳理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总体演变脉络,并分析其演变的背景与动因,总结其中的思想成就与缺失。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运用当代政治学的知识成果,以及中西、古今对比的视野,分析在近现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国人的政治思维方式的特点,观察其在中国政治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地位,评判其得失;在首先读懂文本、尽可能准确呈现各种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内在逻辑的前提下,然后给出以理服人的分析和评价;在内容和材料选择上,力求做到既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又兼顾系统性。

作者简介

张星久,男,1956年生,山东成武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系主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先后出版《台湾政治风云》、《新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著作多部,发表了有关政治合法性、君主专制政体类型分析、儒家文化以及中国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系列论文数十篇,酷爱政治学的教学事业,执教二十余年,颇得学生的喜爱与鼓励。

书籍目录

总论第一节 传统思想的危机与中国政治思想的转型一、国际背景:西方的扩张与“西方的分裂二、国内背景:思想变革的内在动力与障碍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演变特点与基本线索一、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演变特点二、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的演变过程第一章 从龚自珍到洋务运动期间的思想冲突与演变第一节 龚自珍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一、家世、学术背景与经历二、龚自珍的社会批判思想与改革主张三、传承与过渡:龚自珍政治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二节 魏源“师夷”主张与洋务派思想的政治启蒙价值一、魏源“师夷”主张的政治意义二、洋务派思想的政治启蒙价值第二章 中国农民的“天国”理想与实践——太平天国领袖的政治思想第一节 基本的思想内容与特点一、“天国”理想与平等、正义思想二、实现政治理想和原则的具体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三、社会批判思想与实现天国理想的行动纲领四、《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后期主动向西方学习的意识第二节 关于太平天国思想与实践的评价与讨论一、太平天国思想的近代性与革命性二、太平天国领袖的宗教乌托邦思想对革命的利与弊三、对儒家文化的反叛与“路径依赖四、在把握理想与现实关系方面的深刻教训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发生与破产(上)——康有为的政治思想第一节 改良思想的先声一、改良思想的发生背景二、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第二节 康有为的生平及思想体系的形成过程一、家世、学行与“独好陆王”的早期思想二、出入佛学、西学与思想的危机彷徨期三、思想体系的形成第三节 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一、宇宙观与人性论二、“三世进化”的历史发展图式第四节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一、“入世界、观众苦”:揭露社会的种种苦难和不平等二、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三、康有为大同思想的意义与内在矛盾第五节 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一、改良变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二、如何“变”:变法的手段与方式第四章 改良主义思想的发生与破产(下)——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的政治思想第一节 梁启超“流质易变”的一生一、生平事迹梗概二、梁启超思想的“易变”及其象征意义第二节 梁启超的自由民权思想一、“我辈之公敌”:对专制制度的批判二、自由与民权思想……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及其流变(上)第六章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及其流变(中)第七章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及其流变(下)第八章 “五四”前后短暂传播的新思潮第九章 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第十章 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 第十一章 战略策派的文化形态史观与政治主张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章节摘录

版权页:胡适一方面不得不卷入政治;另一方面又化解不了学术的情结,对政治始终保持疏离感。为了刻意追求独立,有时不惜成为时代的落伍者,甚至面对全体民众的流行意识,他敢于逆流而动,甘作“人民的公敌”。比如,别人不要他参加段祺瑞卖国的筹安会,他偏要去看看有无发挥作为的可能;他两次进宫去会见溥仪;在抗战的一片高调中间,他偏偏唱低调,呼吁寻求外交解决,学生应该回到课堂读书,不应该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是政府和军队的事情。连崇拜他的一些弟子也觉得,他太爱和旧势力周旋了。从这一方面看,似乎是应了他自己说的话:以学者从事政治,既搞不好学术,又搞不好政治。他永远只能是一个在学术和政治两方面的“客串演员”。自由主义本身只是一种倾向,一种主张和平渐进的主张,这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发动起有组织的政治运动,更不可能以武力和军队来实现其政治理想,只能停留于宣传和呼吁方面。在20世纪一片喊杀声中,自由主义的呼声显得非常微弱和不合时宜。第三,中国的自由主义自身也有先天的不足和内在的矛盾之处。自由主义本身就是讲人道、讲解缚、讲反对和摆脱压迫的,而中国的自由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恰恰又是伴随着西方武力征服传人的,所以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先生还会打学生?究竟有没有普遍适用的自由主义精神?摆脱不了这种困窘,自由主义就无法吸引群众。另外,自由主义也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存在着冲突。从自由主义的精义出发,必然要求和平、人道和民族独立,而近代帝国主义不会自动放弃其在华利益。而且,在中国,自由主义本来就是以民族主义为条件和背景的,正是基于民族主义的需要,很多人才会对西方的观念感兴趣。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潮一样,、在很多人心目中主要是当作救国的工具加以认同的。所以,自由主义在中国的流传,主要是它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工具性价值而非终极价值,归根结底还是服务于现实斗争需要的。一旦它被人们发现不能产生实际的功效,一旦人们发现一种更能解释现实困境、明示未来前途的“主义”,自由主义就会黯然失色。

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1840-1949)》:普通高等学校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政治思想史(近现代部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