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奕华  页数:226  
Tag标签:无  

前言

  我,自然是“恨”香港的——“恨铁不成铜”的恨,也是陈异那阕《恨情歌》的恨。有段时间想到走,事实上也坐言起行,在某年的夏天,一个人流落某城,等候申请的回复。  要去领回护照的下午,也是一个人,我在使馆坐落的街角咖啡店叫了支可乐。当地的服务不像这里,汽水是瓶子跟玻璃杯一并上的,顾客还可以要求冰块。后来,我从使馆出来,再次路经咖啡店,心情因为申请的成功而轻快似生了翼,便在它的门口来回转了两圈。  签证是四年的,我却在第四个月便回了香港。之后,不是不想回去,而是一上飞机就有逃避现实之感——有待解决、处理的问题,统统不在另一头的目的地,所以才会把它当成偌大的被窝——累了,要做梦才爬进去。清醒的时候,当然全部留给香港。  正式居民的身份,如是在跟“她”聚少离多的情况下失效。去年夏天,我托朋友找回为我办申请手续的律师商议,她说:“放手罢。”——俨如一段婚姻的仳离。  对于“他乡”,我有丰富的感情,只不过我也知道,我更渴望香港好。  而,一些曾经在她身上得齐料的人们,都不再对这块地方抱有期望了——尤其当初的归属感,只是出于单纯的感性。于是,他们一边瞧她不起,一边剥削她的物资,并且随时作好离开的准备。

内容概要

  “等待香港”撷取了林奕华近二十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书名取材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只是被动地等待。香港是个同样荒谬的地方,香港以什么方式存在?还可以什么方式存在?  《永远的香港人》是“等待香港”系列的第一部,林奕华眼中的香港芸芸众生,小男人、小女人、世故少年、犬儒学者、师奶之城、欲望都市……个中也有几位英雄挺身而出,孤独的光芒显衬得这座浮华的城市愈益苍白。

作者简介

  林奕华,横跨剧场、舞蹈、电影、教育等不同领域的香港多栖创作人、批评家。中学时在香港丽的电视与无线电视任编剧。毕业后与友人共同组建前卫剧团“进念·二十面体”。一九八九至一九九五年旅居伦敦期间,自组“非常林奕华”舞蹈剧场。一九九五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剧创作,编导作品超过四十部,并与不同媒体、不同城市的艺术家及团体合作。一九九九年获香港艺术家年奖。近期舞台代表作有《张爱玲,请留言》、《十八相送 十八个与爱人分手的故事》、《半生缘》、《包法利夫人们》、《水浒传》及《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等,除香港外,表演足迹踏遍伦敦、布鲁塞尔、巴黎、新加坡、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重庆等各大城市。一九九四年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出任香港影展、柏林影展等多个海内外电影节评审委员。在数个香港电视与电台节目中担当主持或评论人。自一九九七年起至今担任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演艺学院人文学科讲师。其批评文章散见《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上海一周》、《明日风尚》、《号外》等各地报章杂志。

书籍目录

代序 恨香港Ⅰ 永远的香港人为什么我不是周星驰的fan?成为张艾嘉帮莫文蔚改名假王菲之名刘德华是下届香港特首,为什么不?为什么人人都想加入娱乐圈?情歌已死K歌时代新片开画的日子长剧永远的香港人仙蒂瑞拉的水晶鞋娼妓作为隐喻在水泥地上种花穿上符号香港圣人千年一次的作秀香港人喜欢的韦小宝最后一次庙会承认妒忌欣宜的没有几个《老港正传》:“被动”的香港香港是座孤儿院Ⅱ 香港靓女多不多Re-inventing Hongkong Women这幅叫“死神与少女”的画,让我想起张柏芝摩登女性小姐还是太太我太强有事钟无艳情人节你快乐吗?I Shop,Therefore I am香港靓女多不多?丑女启示Power is sex水着为什么女人不愿意长大戏剧里的女人女人就是女优女人仔师奶与娇妻师奶兵团攻陷香港拯救性感女人不坏假如明天我变成女人香港女人的百年孤寂样板香港女Ⅲ 从小香港人刘德华还是周星驰?大学生的八卦与功利谢霆锋启示录——给教育界当梅艳芳已成过去子女之爱知识分子的下场愚昧的“儿童”青年与权力“好学生”我不入大学,谁入大学罢考太好了进入十六岁等待香港十七岁学生族之适者与生存我不明白从小香港人Ⅳ 好Intellectual凡人与狗,不得进入《号外》震荡——从八月《号外》的“中文运动”说起大学讲师知识分子文化人何苦为难文化人詹瑞文反转香港剧场界附录 公开的情书

章节摘录

  Ⅰ 永远的香港人  为什么我不是周星驰的fan?  因为我不是灰姑娘,我不需要玻璃鞋。因为我不指望被神仙打救,所以我不迷信童话。因为我已看得太多太多的荷里活电影,我对公式化的梦想成真已非常厌倦。因为如果我不想做这些幻想的奴隶,我便必须从童话世界走出来,鼓起勇气面对被童话说书人形容为十分可怖、丑陋的现实世界。因为现实世界纵然千疮百孔,但不见得会比那刻意被愈描愈虚幻的童话世界更恐怖。因为童话其实不仅用来哄孩子入睡,它还可以把成年人如你和我催眠。作为一个中国(香港)人,我已经够自卑和没有自信了,我最需要的是学习脚踏实地和进步,而不是再多看几部周星驰的电影来麻醉或暂时忘记我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自我憎恨。我如果不想做一个后现代阿Q,我首先要停止幻想自己也有“特异功能”。  由《赌圣》到《少林足球》,大部分周星驰所扮演的角色看上去都是平平无奇,其实是真人不露相——若不是天生神拳,就是拥有神腿。而这些角色的际遇又总是万变不离其宗:先是怀才不遇,饱受欺压,继而忍无可忍,最后天赋的神力会助他反败为胜,从此平步青云。这条方程式和《仙履香缘》(Cinderella)如出一辙,所以我一直都说周星驰就是灰姑娘的男装版。而当男性观众在看《赌圣》、《新精武门》和《少林足球》时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投射,其实与女性观众在看《仙履奇缘》时是一样的——周星驰情意结之于男性,就是灰姑娘情意结之于女性。  灰姑娘和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最为相似的一点,便是她和他(们)都要“忍辱负重”。但周星驰所谓的“屈辱”,往往只是跟钱有关。没有钱,一个人便没有力量,连站都站不起来。《少林足球》的那群落难少林子弟,虽然口口声声“理想破灭”,电影却从头到尾没有交代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究竟为何物,更不知道如何破灭。是发扬少林精神失败吗?但在世界各地不是一直有人在推广少林?还是要把少林精神推向更高层次?如果后者是他们的“理想”,我便无法理解打赢片中的球赛对于达致这个抽象的目标有何作用。但我完全明白球赛的结果将是他们能否脱贫的关键,所以观众才会紧张比赛的输赢——谁不关心一百万奖金花落谁家?  有钱才能“兑现”别人的尊重,没有钱便不是“人”,因而不论受过多少挫折和自我否定,只要赚到钱,自我感觉随之亦会变得良好——是实际利益让这一群少林子弟重拾信心,而这也正是《少林足球》派给观众的定心丸。  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幻想”的价值明显比“理想”更高——当现实不过是由各式各样我们不想承受的暴力所堆砌而成。而偏偏这些“残酷的现实”又是周氏电影中让人看得最“过瘾”处之一,当中除了包含虐人的刺激,也有自虐的快感:“一个追求理想的人合该受到变态式的身心折磨。”可以的话,我们当然会想尽法子少吃这些“因为追求理想”而得到的苦头,多尝甜头。因为这样,“理想”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往往不是被扭曲,就是空口讲白话居多,实际有所作为却少之又少。最佳例子是《喜剧之王》的男主角,他的所谓“坚持理想”,更接近是对客观世界失去观照能力的喃喃自语,痴人说梦。假若像他般似是精神有问题多于理性地处理自己的梦想也算是“坚持理想”,我认为周星驰对理想若不是有所误解,便是明褒暗贬,拐个弯把它揶揄羞辱。  但是你别说,我怀疑“丑化理想”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庞大的市场,可是由于中国人对理性——不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对自己的要求,仍然有着太多莫名恐惧和抗拒?除了是对外在环境的期望,“理想”同时也是“自我”的一幅自画像,所以热衷于“丑化理想”的人,有可能也是在宣泄对丑陋的自己的怨恨。如果这个说法成立,我们不免要问:为什么中国人会认为自己“丑陋”?是潜意识在作祟?还是有意识地自我轻视?其中一个“自丑”的原因,会不会是我们一方面太过依赖外国人的价值标准,但又坚持不肯承认自己老是追求外国人的认同?  《少林足球》最后的一场戏,是“把少林武术发扬光大”的周星驰和赵薇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大块周刊封面的广告板底下,是一大群中国人分别用“少林功夫”来剪草、泊车、追巴士——看着用高科技拍成的这个“生活化”得带点愚蠢的场面,我不禁发出以下的感慨:(一)“少林功夫”并不是什么精神、哲学或艺术的领域,而是一种换取方便的手段。说到底,实用才是中国人恒久追求的最高价值标准。(二)尖端科技早已帮助人类实现许多不可能的梦,而在上述片段中,少林功夫却被用来反科技。这叫我想到中国人既要与文明世界接轨同步,却又必须靠夸大自己的“特异功能”来突显民族的优越性和迎合国际市场。像这般自相矛盾和兜兜转转的路,我们面前到底还有多少条,还要走多久?  成为张艾嘉  自1997年开始,我一直替香港大学的通识教育部策划及主持课程。有时候因内容需要,我会邀请嘉宾出席跟学生面对面作交流。最近一次是张艾嘉。当天的题目叫“成为张艾嘉”,目的是借张亲自讲述她的成长经历,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有关“成为”的概念。却没想到在筹备讲座期间,有人竞提出疑虑:你有把握我们的学生都知道谁是张艾嘉?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只差没把“有有搞错?”说出口。但冷静下来,才知道这问号并非完全没有理据和多余。因为香港人的记忆力本来就不“好”——是历史做成还是社会的错,这里既没有足够篇幅只好不作讨论。加上张一向有着“不知道算是台湾人还是香港人”的尴尬身份,也就使她在本地文化的重要性上,多了一抹暧昧色彩。如果上面两个说法仍叫你摸不着头脑,或觉得我在有意无意间用了“政治化”的角度来解释新一代香港人对她的陌生,那么,下面的理由应该直接得多:(一)她虽然演过港产片,但没有唱过广东歌;(二)她从没演过无线电视剧(即是没进入每个香港人的“家庭”);(三)她的形象很中产(包括她所灌录的国语唱片的概念);(四)她已经五十岁了(虽然看上去像三十多一点)。  四点之中,我想以最后一点最容易被人接受为“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张艾嘉是谁”的原因。不过,有趣的是,当“成为张艾嘉”讲座进行到观众发问的环节,在众多踊跃举手的(女)学生当中,竟然全都是二十出头,而且,一张口都是普通话发言。这似乎说明了“代沟”并不怎么存在于张艾嘉和从大陆来的年轻人之间,反倒是香港二十几岁的一群却对她蒙蒙眬眬,有关她的联想,最近的也只是六七年前的《心动》,连她前年拿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的《天长地久》都印象全无。更叫人惊讶的是,在座中竞有人连她的儿子曾遭绑票都不知道。  那么轰动的新闻都没有听说,可见已经不是张艾嘉够不够红的关系,而是香港年轻人对于演艺人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其实主要还是靠“匙羹饲养”(spoon-feeding)而不是自动自觉地吸收。或,事情可以反过来看,“匙羹效应”不只存在于大众与演艺圈之间,它根本就是香港人的成长模式,近年甚至出现了愈是年轻的香港人愈是缺乏个性的普遍现象。这些年轻人当中,纵或有人有机会因投身演艺圈而变身万众仰望的星星,然而他们的气质也不会因位置变了而有所提升——他们不过是从被喂饲的一方变成匙羹,一切言行还得听从利用他来喂饲大众的那只手。  要在香港取得“大众”的认同以至欢心,我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这个人的出身最好是中下阶层,即“草根”。香港最受落的明星偶像中,可以说没一个不是类同的背景,近年的例外可能只有陈奕迅。然而他的高官父亲的贪污案件,又可能替他重新“拉近”了大众与他的距离——有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金钱诱惑的面前,原来还是“平等”的。大众除了因为子不应承父过的原因同情陈奕迅的处境,这桩事件多少也会淡化了一直以来他那留学英国,会唱意大利歌剧的“番书仔”形象,让他稍稍变得地道香港人一点。  香港的演艺圈虽然不至于是香港社会的真实写照——你甚少会在港产片以至电视剧中看见“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但是,你却可以说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反映:这社会其实没有“中产阶层”。表面上有着中产收入的香港人,当中许多的价值观念仍然是由草根的心态来操控。所以,香港电影人纵使对晋身荷里活有着再多的幻想,他们暂时都只能充当荷里活制度的工具,例如在技术上协助,而不是自成一派,如鱼得水。美国是以中产阶级为支柱的国家,如果不能摸透他们的中产心理,香港人(中国人)只能拿他们的钱来拍他们想看的电影——永远的动作片、武侠片。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他很有辩才——既同闲杂人等辩,也与自己辩,什么都有道理,什么道理都可以在他这边。看林奕华的文章,我庆幸世界处处都是“不对”要是一切称心如意,大概他不会拿起笔来,气急败坏地写,如泣如诉地写。  ——迈克

编辑推荐

  第一个将香港形容为孤儿院的人如果是天才,我很乐意饰演拾人牙慧的蠢才。  上帝创造女人,但不包括“香港女人”。  大学,为何不是培养更多有承担感和道德勇气的学生(及学者),而是替犬儒与机会主义者制造了温床,或避难所?  年轻,如果就是必须与一个无时无刻不想把自己摔倒的巨人进行徒手搏击,请问一切自命“青春”的成年人,可会愿意为了体会这种感受而放弃手上所持的权柄和武器不用?  当幻想遇上幻想,幻想只有破灭。现在那么多人愈谈恋爱愈对“对象”失望,愈对“对象”失去乐观和信心,便是因为睁着眼睛地盲饿。  我认为“戆居”是不足畏的,甚至,当人人都视蚀底如死,少几个“精明”的,多几个没所谓的,反而是社会之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等待香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
  •   香港是什麼對一些人來說她又意味什麼。
  •   家长里短
  •   香港的味道
  •   这一系列都非常好
  •   送来的书好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