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09(第三辑)

出版时间:2009-9-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杜骏飞  页数:33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今日的全球社会,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合作对于工作过程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越来越多的跨国组织与跨国公司依靠跨文化团队来作战略思考、创造新产品、作出决策以及回应危机。这些临时性的团队常常囊括了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拥有与众不同技术才能的个人(Early&Peterson,2004)。  此外,为了回应所谓的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机遇,科技的合作与组织过程也在逐渐转变。组织变得越来越有弹性,并以虚拟、无疆界或者网络团队为特征(Nemiro,2002)。组织正在利用新的技术,尤其是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图通过虚拟合作提升其表现(Holaban,Aronson,Jurkat,&Schoorman,2004)。

书籍目录

专题:海外学子论文  媒介形态在跨文化虚拟合作中的影响  社交网站的使用与其社会心理影响——社会网站使用行为与互动偏好对青少年社会动机、人格特质及社会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观点  网络媒体与公共决策的理性  网络传播中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新媒体研究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冲突论文  生意人的神杖:手机的现代性意义  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  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    ——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    BBS社群实名注册制研究    ——以南京大学小百合BBS为例研究生专栏  网络BBS论坛政治讨论中的左右意识形态与派别划分    ——基于“强国论坛”与“猫眼看人”的对比研究  互联网是否消除了公民参与的性别差异?    ——对“天涯杂谈”和“猫眼看人”BBS版面讨论的探索  三种互联网社会软件对个人社会关系建立的作用比较  广电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策略探析    ——以英国广播公司“创造性的未来”计划为例  百度危机之行业失范分析关键词分析  网络经济  SNS网站:网络世界的“生活平台”  嗅觉媒介:开发与设想媒介经验  从新媒介“十七大”专题看重大主题报道“融合新闻”    ——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网络媒介、手机媒介“十七大”新闻专题为例  北京奥运会期间门户网站奥运报道分析  互联网时代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空间的拓展  ——以中央电视台新媒体发展为例的创新模式研究文献  2008年我国新媒体研究综述  多元和自由的对话    ——2008年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综述

章节摘录

插图:基于网络传播的新兴语境,很多学者对传统传播学领域中的理论假设和理论模型做了批判性的深化和修正。石长顺和周莉对电视涵化理论的线性模式提出了批评,指出新兴的媒介形态将对这种单向的、整体的线性相关假设提出质疑和挑战,因为新媒体技术使电视观看时间计量模式和参与和接受模式都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而各种社会因素的介人也使传统的涵化理论不得不面临转向。正如他们阐述的,“新媒体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非线性、非对称和抵消涵化的传播效果”,(石长顺、周莉,2008)观众的批判性使其对电视内容的接受方式和认知程度都产生了态度分化,传统的电视涵化效果将面临消解和颠覆。因此,将观众主动性、新技术和媒体形态转换纳入分析框架的新型涵化理论模型将具有更高的阐释力和宽容度。1983年,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传播的第三人效果》,构建了相应的“第三人效果假说”,该假说认为受众倾向于高估大众传媒信息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禹卫华以“网络恶搞”为切入点探讨了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内容中是否存在戴氏所说的“第三人效果”认知和后续相关行为。研究发现,“网络上的确存在‘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后续行为。与传统媒体的研究不同,在新媒体框架下,受众的涉入度对‘第三人效果’认知与后续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禹卫华,2008)。很多学者认为,作为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理念,Web2.0在很大程度上将公众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从传统媒体中解放出来,并为以往受到政治权力和商业机构控制的舆论环境提供了改善的契机。但这一理论假说在国内学界尚未得到实证性研究的支持。周葆华以传统的“创新扩散”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研究框架,对公众利用Web2.0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和意见表达的实际状况和影响因素做了调查性研究,“在描述层面上勾勒了目前中国(以上海为例)在Web2.0知情与表达上的接受比例与使用程度”(周葆华,2008),并验证了“新媒体权衡需求”概念的有效性。该研究在对“使用与满足”理论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效度检验中发现:“感知流行”对Web2.0工具的采纳和使用具有显著影响,“感知特征”缺乏独立的净影响。

编辑推荐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3辑)》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09(第三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一些文章很有参考价值,对于研究网络传播的人有较大帮助
  •   好吧。。。我承认可能是我选的书都太冷门了。。。整个感觉就像是放了很久。。。内容最重要。。。只要对论文有帮助,就是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