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章迪平  页数:167  

内容概要

为科学地评价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探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寻找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将视角对准市场经济较为发达、流通产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大省——浙江,通过建立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对浙江省的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特征分析,并与经济发达或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省市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实证研究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流通产业关联、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成功经验,提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本书由章迪平著。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研究思路与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全书结构
第三节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五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流通产业组织研究综述
二、流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三、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四、技术进步与流通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五、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综述
六、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二章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理论
第一节流通、流通产业和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流通的含义
二、流通产业范围的界定
三、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含义
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內涵与重点
第二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相关理论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三、产业经济理论概述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体系
第一节相关研究述评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简要评述
第二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全面性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可比性原则
五、可操作性原则
第三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
一、发展指标
二、结构指标
三、效益指标
四、环境指标
第四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方法
一、因子分析的概念和思想
二、因子分析模型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描述统计分析
一、发展指标分析
二、结构指标分析
三、效益指标分析
四、环境指标分析
第二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现状评价
一、浙江省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估算
二、浙江省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子分析
第三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理论模型
二、平稳性检验
三、协整检验
四、回归分析
五、误差修正模型(ECM)
第四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省际比较分析
一、发展指标省际比较
二、结构指标省际比较
三、效益指标省际比较
四、环境指标省际比较
第五节本章结论
第五章流通产业关联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相关研究回顾
第二节流通业投入产出分析
一、浙江省流通业投入产出表
二、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分析
三、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效应分析
四、最终需求对流通业的诱发效应分析
五、流通业的就业效应分析
第三节流通业产业特性的省际比较分析
一、产业关联比较分析
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分析
第四节本章结论
第六章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第二节流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一、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流通产业结构高度化
第三节流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浙江省流通产业结构现状
二、浙江省流通产业及其内部结构效益分析
第四节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动态考察
一、流通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二、浙江省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第五节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相关研究述评
二、流通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及其测度
三、计量模型及回归结果分析
第六节本章结论
第七章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一、所有制结构
二、所有制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第二节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历程与动因
一、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的阶段特征
二、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动因
第三节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增长绩效实证研究
一、国內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评述
二、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增长绩效实证分析
第四节本章结论
第八章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及国际经验
第一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一、流通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迫切需要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统筹迫切需要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三、改革开放与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四、流通业地位和作用的凸显迫切需要流通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第二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
一、提高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
二、推进流通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保障
三、大力培养和引进流通人才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
四、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
五、倡导绿色商业与绿色物流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环境支撑
第三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国际经验
一、依靠科技进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及网络系统
二、调整与优化流通产业结构,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
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推进流通方式现代化
四、注重流通企业经营创新与流通体制创新
五、适时制定与调整流通产业发展政策
六、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强流通业专业人才培养
第九章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一、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结论
二、流通产业关联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结论
三、流通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结论
四、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结论
第二节政策建议
一、以提高流通产业效益为重点,不断推进流通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
二、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一步推动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
三、以营造扩大内需的消费环境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结构
四、以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为抓手,完善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
五、以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为途径,不断提高流通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第三节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以营造扩大内需的消费环境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结构  流通产业结构是随着生产、消费、技术发展而不断演变的,流通领域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流通业结构的优化也推动着生产、消费、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演变,并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先导因素。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更多需要消费拉动,消费拉动需要通过流通,而流通业态的变化和商品结构的变动则是由消费结构决定的。为此,第一,应合理、有序地推进城市化,注重增强城市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提高人们的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加快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同时,要不断推进流通业的市场化改革,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秩序,通过加速市场化进程带动流通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第二,批发零售贸易业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要改变简单的提供运输和仓储等服务方式,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加快新兴流通业的发展。第三,进一步实行市场准人开放化,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国有经济进入流通业,形成与国有流通企业相互竞争的局面,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的综合质量。  四、以深化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为抓手,完善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调整  首先,政府要认真研究国有流通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去留问题,积极鼓励具有一定实力的大中型流通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连锁和联合等形式,连小成大,引导和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经营规模大、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和企业集团。其次,要继续优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环境,支持民营流通企业做强做大,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优化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重构现代批发体系,积极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及时调整零售餐饮业的业态结构。第三,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流通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发挥“示范效应”,在为内外资流通企业构建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族流通企业的扶持力度,创造流通企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