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文地图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蔡天新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欧洲的遗憾    1    自荷马以降,欧洲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其他地方难以望其项背的,欧洲是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摇篮。可是,进入上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的衰退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欧洲内部,“有些社会比别的社会发展得好”——《地图的力量》作者丹尼斯·伍德的话依然适用。然而,正是不同国家迥然有别的民族个性、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多姿的欧洲。    法国小说家、《红与黑》的作者斯汤达在《拉辛和莎士比亚》一书里这样写道:“我们相信,巴黎一个晚上流传的笑话,比起整个德国一个月流传的还多”。对此,年长的德国诗人歌德并没有驳斥;反而赞赏有加,“法国人就像数学家一样,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能把它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并且立刻成为全新的东西”。尽管在拿破仑和希特勒时代,法国和德国相互侵略过,法德轴心说仍然是欧洲外交的—个重要环节。    在历史上,英国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或许比其他国家略多一些。可是,在音乐和造型艺术方面,盎格鲁—萨克逊人无疑要逊色许多。而在航海和探险领域,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则走在全欧洲的前列,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生活情趣也无可挑剔。与此同时,伊比利亚半岛却未曾贡献过哪怕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而在学术研究和引领时尚方面,意大利人是拉丁民族里唯一可以与法国人相抗衡的,后者只是凭借殖民地扩张和语言上的优势略占上风。    再来看看东方那个庞大的帝国。一方面,俄国19世纪以来的文学、音乐和芭蕾舞使得欧洲的知识界为之陶醉。另一方面,西欧甚至东欧对于俄国历来存有怀疑和惧怕。不久以前,前南斯拉夫的内战使得这个冷战时期唯一敢于对抗老大哥的国家一分为六(这种分裂趋势尚未得到遏止)。苏联和东欧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贪污腐败等丑陋现象,乌克兰、摩尔多瓦的性奴业严重损害了国家形象。即使在西方,爱尔兰共和军、意大利黑手党和西班牙埃塔组织也在危害国民的安全。    相比之下,那些意识形态淡泊、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多采取中庸立场的北欧和中欧小国却在过去几十年里悄悄地发展起来,成为今日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庶、最适宜于居住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或者地理偏僻(如内陆的高山之国——瑞士),或者气候寒冷(如冰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同时却产生了古代神话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并贡献出了相对于人口来说为数不少的世界级文化名人。    今天,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力量方面,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均要胜出一筹,甚至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已经赶超上来。正是这些新兴国家的崛起,让老牌的欧洲有了危机感,从中产生了凝聚意识和合作精神,欧盟、欧共体和申根组织的出现和扩张便是例证。以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成就——费尔马大定理的攻克为例,这一猜想是由法国人提出(基于古希腊人的一个定理),由德国人提供工具(一门新的数学分支因而诞生),日本人提供思路,最后由英国人(借用了美国人的工作场所)予以证明的。    2    13世纪60年代末,威尼斯少年马可·波罗意识到生活在欧洲的局限性,他得知父亲和叔父要去遥远神秘的东方,便请求带他一起去。在那部闻名遐迩的游记里,他用14页的篇幅描绘了人间天堂——笔者的居住地杭州,赞叹其为全世界最富丽堂皇的城市。可马可·波罗本人并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倘若他没有成为热那亚人的俘虏,没有向狱友讲述离奇的东方故事,他的经历就不会被后人所知,而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也会推迟若干个世纪。    相比之下,比马可·波罗早140年出生的克雷莫纳人杰拉德(Gerardof Cremona,约1114—1187)学识渊博,这位中世纪著名的学者同样意识到生活在欧洲的局限性,尽管他所在的伦巴第首府米兰那时和现在均是亚平宁半岛最富庶的城市。可是,杰拉德不如马可·波罗幸运,他渴望读到亚历山大的科学家托勒密所著《天文学大成》,却没有拉丁文译本,其希腊文原著也早已在基督教的野蛮入侵中被焚毁了,他本人又无法前往埃及探寻。    唯一仅存的是阿拉伯文版本,那是巴格达鼎盛时期由美索不达米亚学者从希腊语翻译过去的。于是,杰拉德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前往阿拉伯人的殖民地一古罗马时期的西班牙首府托莱多,在那里苦学阿拉伯文,并居留该地终生。他把包括《天文学大成》、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以及亚里士多德作品在内的90多种希腊和阿拉伯著作翻译成了拉丁文(当时欧洲学者通用的语言),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学术基础。    在翻译时代引进到欧洲的还有著名的阿拉伯数字,即我们从孩提时代就熟知的自然数的记号。作为人类最早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数在每个民族里都有自己书写方式的演变史,唯有阿拉伯数字这一方便记号为全世界普遍接受。阿拉伯数字最初源于印度,经过改造以后被9世纪巴格达的数学家花拉子密写进他的著作里,随着阿拉伯人鼎盛时期的远征传入到北非和西班牙。    这是一次漫长而有趣的旅行,印度人的发明在翻山越岭抵达阿拉伯首都巴格达之后,并不是通过君士坦丁堡(基督教的拜占庭是伊斯兰的死对头),而是绕道地中海南岸从伊比利亚半岛传入欧洲。这让我想起马可·波罗到中国的旅行,这位传奇人物在东方(包括旅途)生活了25年,也是经由北非和巴勒斯坦绕过了地中海,不过却是以相反(逆时针)的方向而已。    因此,当2003年春天,英美联军的坦克开进巴士拉和巴格达街头,数以干计的伊拉克平民百姓和士兵人头落地,我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在那漫长的黑暗时代,当欧洲人放弃对高尚的真理追求的时候,阿拉伯人悄悄地把那些从亚历山大城的余烬和残骸中拾取出来的知识重新加以注释和保存。随着中世纪的临近结束,欧洲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从毕达哥拉斯以来1300多年间积聚起来的人类理性的智慧之光被传递到了西方。    蔡天新    2011年春天

内容概要

地图不仅可以是陆地、海洋、城市等等地理元素的集合体,它还可以是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小说人物的群像。在都柏林过“布鲁姆日”;游走在以数学家命名的巴黎街道;探访英格玛-伯格曼终老的法罗小岛;在斯洛文尼亚的墓地里朗诵科索维尔的诗歌……蔡天新所著的《欧洲人文地图》尝试用小品文集粹每一个欧洲国家(作者仅漏访一个)的文化精神,并配合私藏图片及国家简介构成关于这个国家的人文地图,《欧洲人文地图》可视为一本极具个性、独一无二的旅行手册。

作者简介

蔡天新,浙江台州人,山东大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是一位诗人、随笔和游记作家,著有诗集《漫游》《幽居之歌》、随笔集《难以企及的人物》《在耳朵的悬崖上》、旅行记《与伊丽莎白同行》《南方的博尔赫斯》、童年回忆录《小回忆》等10多部作品。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并有英、法、西、韩、斯拉夫和土耳其语版的诗集、散文集出版。自幼喜欢画旅行地图,近年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他在上大学的路上第一次见到火车,如今足迹已遍及5大洲94个国家和地区。

书籍目录

代序  欧洲的遗憾
西欧
爱尔兰:夏日最后的玫瑰
英国:欧洲体外的心脏
荷兰:郁金香与绘画大师
比利时:医生和炼金术士
卢森堡:异乡人的土地
德国:来历不明的才智
法国:优雅和勤勉
摩纳哥:蝴蝶与王妃
北欧
丹麦:美人鱼的故乡
瑞典:电影明星和导演
挪威:自古天才多磨难
芬兰:穷国致富的典范
冰岛:神话与鹰
南欧
西班牙:传奇与冒险之乡
葡萄牙:探险家的乐园
安道尔:山谷里的天堂
意大利:地中海的宠儿
梵蒂冈:艺术品的收藏所
圣马力诺:石匠和车神
马耳他:骑士和浪子
塞浦路斯:爱神的故乡
中东欧
瑞士:永久的中立国
奥地利:音乐之乡与豌豆
列支敦士登:远离海岸线
捷克:波西米亚人的领地
斯洛伐克:西方的斯拉夫
波兰:肖邦的祖国
匈牙利:自由与爱情
罗马尼亚:候鸟的聚散地
前苏联地区
乌克兰:演奏家的摇篮
摩尔多瓦:大海近在咫尺
白俄罗斯:平原上的十字路口
爱沙尼亚:仲夏夜之梦
拉脱维亚:宝剑与诗歌
立陶宛:消逝的大公国
巴尔干
希腊:文明的兴衰之地
阿尔巴尼亚:地中海的孤儿
保加利亚:字母与玫瑰
塞尔维亚:皇帝与水果拼盘
黑山:最年轻的国家
克罗地亚:潮湿的新月
斯洛文尼亚:白马与音符
波黑:战争与和平
马其顿:名师和高徒
土耳其:色彩斑斓的火鸡
后记

章节摘录

爱尔兰:夏日最后的玫瑰    爱尔兰仅有400多万人口,居住在海外的侨民却多达:3000多万,这一点比起印度支那半岛的老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后者的人口400多万,旅居邻国的同胞却有2000多万。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喜好迁移,原因却不尽相同,一个被大海环绕,另一个远离大海。爱尔兰人和邻近的英国人虽然居住在欧洲的最西端,却没有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先驱。或许,生活在海岛的人民更期望过安逸的日子,他们所向往的是陆地而不是未知的海洋。    直到19世纪中叶,爱尔兰人才与英国人、德国人一起组成了移居美国的第一批欧洲人的主体,尤其在纽约一带较为集中,以至于爱尔兰的国庆日(3月17日,以把基督教传入爱尔兰的民族使徒帕特里克命名)极其罕见地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法定节日。同时,有一首曲调忧伤的爱尔兰民歌传遍世界,歌名浪漫之极,叫《夏日最后的玫瑰》,它与当今红极一时的u2摇滚乐队风格相去甚远。爱尔兰人的黑啤也跟着遐迩闻名,他们的酒吧随处可见。    除了圣巴特里克节以外,爱尔兰还贡献出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即布卢姆日(Bloom's Day),这是都柏林出生的詹姆斯·乔伊斯通过写作《尤利西斯》创造的神话,可以说是一部小说诞生了一个世界性的节日。这部小说讲的是主人公布卢姆、他的妻子玛莉恩和一名教师迪达勒斯这三个人物在1904年6月16日这一天漫游都柏林街头所发生的事情,这一天已成年轻人浪漫约会的日子。    每当布卢姆日来临,全世界不计其数的旅行者会涌向都柏林,市政府和市民也会做好各种准备,让大家充分体验都柏林人一天的生活。小说女主角的原型是乔伊斯夫人诺娜,她在故乡戈尔韦的娘家故居因此也被辟为博物馆。而西南的港城科克曾被命名为“欧洲文化首都”,我也因此得以参加此城一年一度的诗歌节并游历爱尔兰。直到20世纪初,从欧洲开往北美的船只大多要在科克作最后的停靠,包括踏上不归路的邮轮“泰坦尼克号”。    正如奥地利人在音乐上的成就可以与德国人媲美,爱尔兰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可以与英国人相提并论。斯威夫特、王尔德、萧伯纳、叶芝、贝克特、希尼和乔伊斯,这一串闪闪发光的名字犹如北斗七星辉耀在天空,而爱尔兰的人口仅有英国的十六分之一(奥地利人口不足德国的十分之一)。为了出人头地,这些作家都各自来到伦敦或巴黎闯天下,并且使用英语或法语写作。    除了18世纪的斯威夫特和尚且健在的诗人希尼(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一度中风)以外,其余五位都客死异乡。以讽刺小说《格列佛游记》闻名的斯威夫特终日幻想着航海,与此相对应的是,他年轻时就患有梅尼埃尔氏病,一生伴随着周期性的昏眩和呕吐,只好滞留在岛上。晚年的斯威夫特因中风失去语言能力,最后被宣布生活不能自理,他死后下葬在都柏林的圣巴特里克大教堂。    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爱尔兰文学几乎是一片空白,直到1856年秋天,奥斯卡·王尔德和萧伯纳才双双降生在都柏林,两人相差仅17天。王尔德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尔兰才子,他是诗人、剧作家,兼写童话和小说,在伦敦社交界和艺术界以才智和浮华闻名,《笨拙》杂志乐于以他为讽刺和挖苦的对象。作为唯美主义艺术的代言人,王尔德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后来因为同性恋入狱服刑。到法国不久,其优雅的言谈和风度又征服了上流社会。    有一年夏天,我在巴黎的拉雪兹公墓拜谒过王尔德,他是最受少女喜爱的作家,墓碑前摆满了鲜艳的玫瑰,在名人汇聚的墓群里备受公众瞩目,仅次于波兰作曲家肖邦,这又一次令我想起那首古老的名歌。这一切当然与王尔德英年早逝有关,当他于1900年患急性脑炎去世之时,大文豪萧伯纳的成名作《恺撒和克娄巴特拉》还没有上演。萧后来多活了50年,他留给世人的形象是一个白胡须的老翁。    英国:欧洲体外的心脏    从地图上看,英国是欧洲文明中一个较为边缘的国家。有意思的是,英国人称欧洲大陆为欧洲,也就是说,他们有意把自己排除在欧洲之外。    在欧洲历史上,英国的声望和地位迟迟才得以确立,并且主要是通过一位保守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来完成。她签订了爱丁堡协议,和平解决了与苏格兰的纷争,后者以格子裙、风笛、威士忌、高尔夫,热情好客以及层出不穷的创造发明享誉世界。她还结束了与法国的战争,使两国的关系有所改善。在无法避免的与西班牙的冲突中,一举击败了无敌舰队。她在位期间,英国诞生了莎士比亚和培根,后者是科学新时代的先驱人物,英国人还进行了许多实用的探险活动。总之,随着英国在历史舞台上的出场,欧洲的鼎盛时期来临了。    远离大陆使得盎格鲁—撒克逊人耽于幻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英国那样产生过如此众多的大诗人,仅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盛行的年代里就涌现了华兹华斯、司各特、柯勒律治、拜伦、雪莱和济慈。远离大陆也使得英国人(在伊丽莎白一世之后)建立起十分强大的海军,这让他们在后来的海外领地大掠夺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英语已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而美国的出现则使英国成为一个既骄傲又尴尬的父亲。    毫无疑问,莎士比亚和牛顿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人。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他们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地位也是首屈一指的。并且由于牛顿的学术生涯全部在剑桥度过,使得这座大学的风头最终压过了老对手牛津。在这两个人之后,狄更斯和达尔文又是不可小觑的一对,他们不仅同名(查尔斯)并以同一个字母D作为姓氏的开头,两人出生的年份和经历也几乎一样。年轻的时候,达尔文在南美海上漂泊了五年,狄更斯则在北美和欧陆流浪了6年。1859年,他们的传世之作《物种起源》和《双城记》双双问世。    P6-13

后记

多年以前的一个秋日,我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情景,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蹒跚学步的婴孩从我面前走过。我忽然发现,母子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维系着。事实上,她的心无时无刻不随着婴孩的脚步跳动。相对于母爱的伟大,这一点原本也极其平常,可我却不经意想到了一个名词和一个形容词的搭配:“体外的心脏”。    后来,大约在1995年,我看到一幅欧洲地图,又回忆起了这件往事。在涂成淡蓝色的英吉利海峡一侧,一个小巧的图形正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王国。我没有因此写成一首诗,却收获了一则小品文《英国:欧洲体外的心脏》,在谈到英国人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之后,我也谈到了他们在音乐和造型艺术方面的不足。    毫无疑问,在一篇千余字的文章里谈论一个国家是桩危险的事情,无论这个国家的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还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另一方面,它又极富挑战性,想到以往只有西方人用这样的口吻谈论我们,内心有了一种莫名的快感。这是一本没有任何范例可寻的随笔集,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我凭借自己的观察和喜好努力完善之。    在我开始这项历险记不久,《杭州日报》下午版试发了几篇初稿。后来,在《南方都市报》王来雨先生的约请之下,有了把欧洲一扫而光的勇气。再后来,我又得到了《地图》杂志几任主编及其他友人的勉励。承蒙浙江大学出版社和启真馆的厚爱,这些文字连同挑拣过的照片、地图和图像汇集成了册。    曾经在许多个夏天或冬季里20余次造访欧洲,游历了所有46国中的44个(未访的塞浦路斯实属亚洲版图),包括一些袖珍小国,以及像萨拉热窝、斯科普里、都拉斯和瓦尔纳那样偏远的巴尔干城市。迄今为止,我很少谈及这些旅行,本书的出版也算是一个纪念了。与此同时,对于自己居留更久的美洲,也有了某种精神上的期待。    本书的一个写作思路是,对于西、南欧诸强,尽量挑剔出一两处不足或缺陷,而对于那些新兴小国,则努力发掘其优点。不当或遗漏之处在所难免,望请各位读者批评、补充。完成书稿之后,欧洲却接连传来不幸的消息。先是挪威首都奥斯陆郊外的血腥残杀,接着是英国首都伦敦的持续骚乱,无疑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发生的最令人震惊的事件,或许也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    蔡天新    2011年9月,彩云居

编辑推荐

《欧洲人文地图》的作者蔡天新曾经在许多个夏天或冬季里20余次造访欧洲,游历了所有46国中的44个(未访的塞浦路斯实属亚洲版图),包括一些袖珍小国,以及像萨拉热窝、斯科普里、都拉斯和瓦尔纳那样偏远的巴尔干城市。本书是这些欧洲之旅的随笔集。作家用自己的视角看待欧洲的历史和今天,通古论今,给人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欧洲人文地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地图不仅可以是陆地、海洋、城市等等地理元素的集合体,它还可以是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小说人物的群像。在都柏林过“布鲁姆日”;游走在以数学家命名的巴黎街道;探访英格玛-伯格曼终老的法罗小岛;在斯洛文尼亚的墓地里朗诵科索维尔的诗歌……蔡天新所著的《欧洲人文地图》尝试用小品文集粹每一个欧洲国家(作者仅漏访一个)的文化精神,并配合私藏图片及国家简介构成关于这个国家的人文地图,《欧洲人文地图》可视为一本极具个性、独一无二的旅行手册。
  •   这本谁会让你对欧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自荷马以降,欧洲为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是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欧洲是古代希腊、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摇篮。可是,进入到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欧洲的衰退也是有目共睹的。即使在欧洲内部,“有些社会比别的社会发展得好”,《地图的力量》作者丹尼斯·伍德的话依然适用。然而,正是各个国家迥然有别的民族个性、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多姿的真实的欧洲。 推荐读者一读,还可以学到一些数学知识。
  •   了解人文欧洲的好书
  •   这是我喜欢的一本书
  •   这是我想要了很久的一本书。
  •   书质量很赞,就是内容有点少了,能够再详尽介绍下就好了
  •   很好看,不过内容较少,挺贵的
  •   好书。拿到后,孩子很快看完,我们也陆续看完。长知识。
  •   很实用,很多彩图,就是有点旧
  •   一般讲欧洲的书的模式,都是那几个经典的地方融合那几段耳熟能详的经典传说或者故事
  •   难以想象一个数学家有如此浪漫的诗人情怀。
  •   描写很细致 但每国文字太少 有附彩图 可惜了...
  •   内容不错,但是价格太贵!
  •   就还好吧 没什么意思
  •   说实话,挺失望的。打开书,读了第一行,就崩溃了!请问”自荷马以降“是神马意思啊?!最后是捏着鼻子读完的,内容既少又空洞,不敢想象去了那么多次欧洲,竟然出了本如此的烂书!唉,数学老师就是数学老师,还能指望他什么....,总之,这是我近年来买的最烂的一本书!后悔至极!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奉劝各位别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