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未定的传统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维铮  页数:43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音调未定的传统》分为“述史”“记诤”“通论”“分论”“另说”五部分,全书是朱先生对“现状信而犹疑,将信犹疑的心态体现”。其中“述史”“记诤”,是对自居得天命的君主,对自许知天命的智者,通过比照他们的环境,学养和言行的复杂关系,试图从中揭示晚清历史的部分真相。“通论”和“分论”则是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和解读,旨在廓清传统,认识传统。“另说”则解答了当下沸沸扬扬的“大师”为何?谁可堪称中国文化的大师?尤其对海内外热衷表彰的大师,去伪存真。

作者简介

  朱维铮
1936年生,江苏无锡人。1955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后留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现为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
  著有《走出中世纪(增订本及二集)》、《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中国经学史十讲》、《壶里春秋》、《重读近代史》等。编校注释有《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章太炎全集》第三卷、《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等近百种。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初版小引
引言 音调未定的传统
 一 错杂的音调
 二 传统的力量
 三 普世的问题
 四 岂可“先立论、后求证”
 五 诠释的悖论
 六 没有一贯的传统
 七 现状的昭示
 八 逻辑内涵也不一致
 九 难说的本土传统
卷一 述史七篇
 从乾隆到嘉庆
 一 太上皇死了
 二 难破的坚冰
 三 在地球的那一面
 四 鸦片怎样由药品变成毒品
 五 如此庸主 洪亮吉案
 一 太上皇的遗产
 二 洪亮吉其人
 三 为什么“机局未转”
 四 世纪初的文字狱
 五 皇帝的罪己诏
 六 帝国依然静悄悄
 道光帝和他的首相
 一 “有胆有识”的皇帝
 二 盐枭首相曹振镛
 三 世仆总管穆彰阿
 “何敢自矜医国手”
 一 关于龚自珍之死
 二 关于龚自珍的新边疆观念
 三 关于龚自珍的药方论
 魏源:尘梦醒否?
 一 两首诗
 二 一部书
 三 这个人 “尸谏”
 一 以自杀谏君
 二 王鼎的死
 三 吴可读的故事
 四 非英雄的悲剧效应
 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
 一 学政诲士
 二 天子使者告生童
 三 《书目答问》的著作权
 四 张之洞“指示门径”
 五 清学史的提纲 
卷二 记诤七篇
 康有为和朱一新
 一 近代文化史的有趣文献
 二 康有为是秦始皇的“知己”?
 三 晚清公羊学的方法问题
 四 康有为受不了的两点批评
 五 《新学伪经考》初始效应的见证
 神州长夜谁之咎?
 ——析夏曾佑与宋恕的通信 忘却了的公案
 ——关于红学的索隐派
 从《实理公法全书》到《大同书》
 一 中国式的乌托邦论
 二 欧氏几何的思维方式
 三 自己吓倒自己
 四 寻求在古典中立足
 五 一个中间环节
 六 未完成的初稿
 七 破九界与张三世
 八 诉苦中的悖论
 九 未了的争论
 《民报》主编章太炎
 一 革命观的主线
 二 国家论的矛盾
 三 反满宣传的真相
 四 光复口号的涵义
 刘师培的脚印
 一 不变与善变
 二 刘师培与何震
 三 假如他像蔡元培所说
 四 盖棺未论定 辜鸿铭,生平及其他非考证
 一 知名度:在中国远不及西方
 二 复辟论:他在中心位置么?
 三 传奇的生平:连梁漱溟也上当
 四 文化保守主义:“是什么”仍待揭示
卷三 通论七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一 关于基本概念
 二 关于传统文化
 三 关于文化传统
 四 “证据只能由历史本身提供”
 文化的类型
 中国文化的历史及其他
 一 一个反比
 二 排毒与排外
 三 连续性与独特性
 四 分解与整合
 中国文化史的小史
 隔膜的理解
 何谓“人文精神”?
 后顾与前瞻
卷四 分论五篇
 孔子与教育传统
 一 孔子与中世纪儒学教育
 二 寄希望于教育的孔子
 三 晚年孔子的教育思想
 四 卫道与明术
 五 中世纪候补文官教育
 六 儒学教育双水分流
 七 中世纪文化的一种缘饰
 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一 引言
 二 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三 耶稣会士向往中国
 四 基督教在华梅开三度
 五 十八世纪的相反记录
 六 马礼逊与太平天国运动
 七 从“教难”到“教案”
 八 “传教宽容条款”
 九 利玛窦的后继者们
 十 在华的自由派传教士
 十一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
 十二 剪影与参照
 清末的民族主义
 一 一个老问题
 二 谁当承其“咎”
 三 由“现状”引发的政治诉求
 四 孙中山的矛盾主张
 五 是不是种族主义?
 六 赘语
 晚清上海文化:一组短论
 一 华人怎样侵入租界
 二 中国都市史的一个反例
 三 近代上海的五种性状
 四 土特权变洋特权
 五 在祖国的外来人
 六 西化、半西化和上海式华化
 七 没有民主权利而有说话自由
 八 还有更多的疑问
 失落了的“文艺复兴”
 一 被忽略的事实
 二 幻想的由来
 三 章太炎模拟文艺复兴
 四 《国粹学报》
 五 胡适说整理国故
 六 五四青年的实践
 七 仍属虔诚的希望
卷五 另说五篇
 真大师的群体掠影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序
 一 名目很古也很新
 二 “大师”的界说
 三 现代大师的个性
 四 真大师的群体意义
 五 再现尚未完成
 《大师》与大师
 一 结缘《大师》
 二 何谓大师?
 三 大师的实例
 四 对《大师》创作的理解
 五 《大师》将有怎样的效应?
 六 “大师”应由谁封?
 谈《大师?陈寅恪集》
 又说“国学大师”
附:谈学--朱维铮答李天纲

章节摘录

版权页:尸谏中国古有“尸谏”之说。典出《韩诗外传》,说是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鱼,病死前立下遗嘱,命其子不可在正堂治丧,因为他生为人臣,“不能进贤而退不肖”;卫君去吊丧,得知此语,立即召蘧伯玉而贵之,同时黜退幸臣弥子瑕。《韩诗外传》因此称道史鱼,“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这则故事的真实性很可疑,这里不去说它。故事本身表明,所谓“尸谏”,在西汉经今文学家眼里,无非是臣子生前以言正君,不被采纳,死时命家属不依礼停尸,以引起国君注意而改正过失。但不知从何时起,“尸谏”的涵义,变成了把自杀当作谏君的最后手段。明嘉靖间海瑞上疏“骂皇帝”,事先预备了棺材,那是向皇帝表示不怕死,宁毙于廷杖之下,仍要危言谏君。后来杨光先在崇祯中舁棺上疏,控告首辅温体仁,不过是对海瑞的拙劣模仿,制造轰动效应以侥幸得官而已。但这都证明,迟至明末,“尸谏”仍不意味着自杀。岂知时至晚清,却出了以自杀为“尸谏”的两个著名人物,一个是道光朝的重臣王鼎,一个是光绪初的小官吴可读。二王鼎的死陕西蒲城人王鼎,嘉庆元年(一七九六)已中进士,点翰林。据《清史稿》说,他为人极重操守,“生平不受请托,亦不请托于人”。据《清史列传》所载他的履历,他由翰林院转詹事府,坐了多年冷板凳,只因无人保荐,直到嘉庆十九年才被皇帝发现是个人才,升为侍郎。从此在吏户刑工四部转来转去,至道光五年(一八二五)任军机大臣,显然由于他已成为帝国政府的首席财政专家。次年他便补户部尚书,时间长达十年多。王鼎主管户部的最大政绩是整顿盐务积弊。食盐专卖是清帝国税收的最大来源之一,也是官商勾结营私舞弊的主要渠道之一。王鼎首先清理了北方盐商积欠官府的债务,采取豁免旧欠、贴补运费等手段,使长芦盐务税收大增。但他的主要视线在两淮盐务。淮盐的产量质量均居帝国首位,无论官商民都看成是利薮,产运销各地的官吏、军人、专卖商及土豪、劣绅、黑社会,无不从中捞取油水,因而贪污最烈,盘剥最甚,关卡最多,走私也最猖獗,落到盐工和广大平民头上的负担也最重,国库收入反而有减无增。这种情形,在道光即位后越发严重,一大原因在于世代包揽淮盐专卖的徽州“纲商”首领之一的曹氏家族,出了个首辅曹振镛。关于此人的政治作为,我已在前文指出。此人表面憨厚,实则按照中世纪任何时期的标准,都属于加剧政府腐败趋势的“奸相”之列。他在道光朝三十年的前半期,以首席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并且是道光帝为太子时的师傅的身份,敢于当皇帝面排挤同僚,可谓权势可畏,当然成了两淮盐务中官商狼狈为奸的保护神。王鼎要想整顿两淮盐务,即使稍微触及“纲商”,也无异于冒犯宰相家族的世袭权益,何况他的目标是取消“纲商”包揽淮盐产运销的特权。因此,当两江总督陶澍提出改革两淮盐务方案以后,如果没有王鼎在帝国政府中以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的职权从中主持并前往江宁共同策划,是不可能付诸实践的。那过程很复杂,简单地说,就是王鼎拉住了户部满侍郎宝兴,与陶澍共同提出整顿淮纲全局章程,用杜绝走私以确保税收并纾解民困的名义,打动了皇帝,使他同意裁撤两淮盐政,使“纲商”失去代代传承的权力依托,又同意把专卖权力分散给来自各省发给许可证的“票商”承包,使大盐商的垄断利益分散给相互竞争的小盐商,从而保证国库收入。此计果然奏效,道光中叶的两淮盐税年增以银百万两计,经济史家也由此盛称陶澍是这时代最出色的地方改革家,并且争论这一改革是否陶澍幕府中策士魏源首先提出的建议。但无论如何,在封疆大吏仍然仰仗专制君主鼻息的鸦片战争前夜,没有皇帝信用的财政大臣居间主持,任何整顿地方税收积弊的愿望,再良好也只能止于愿望。有趣的是曹振镛的反应。据《清史稿》曹振镛传,“世以盐业起家”,“及改行淮北票法,旧商受损,振镛曰:‘焉有饿死之宰相家!’卒赞成,世特以此称之。”但曹振镛真的从内心赞成这项改革么?有史为证,在改革章程被皇帝批准后,王鼎便“寻以失察捐纳房书吏蔡绳祖等私造假照,降二品顶带”,时在道光十年。次年初即被排出军机处,去署直隶总督,“恭遇五旬万寿,赏还一品顶带”,随即又因失察清河县民传播邪教,“镌一级留任”。直到道光十五年正月曹振镛死了,才在次月被任为协办大学士,上距他入军机已有十年。照帝国旧例,任军机大臣兼尚书,应该很快入内阁。但王鼎不但等了十年才获得内阁副职,还要再等三年,七十二岁了,才被皇帝授为东阁大学士,成为第二副首相,尽管那时作为军机大臣的资历,他已超过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和首席大学士潘世恩,堪称帝国政府最为元老的重臣。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鸦片战争发生,王鼎又成为主战论者。他的具体主张,已经于史无征。我们但知他在次年七月英国侵略军再度北犯闽浙沿海之后,作为帝国中枢主战最力的领袖人物,突然被皇帝派往河南,主持堵塞黄河决口的河工。道光帝和他的参谋总长穆彰阿,没有料到时隔半年,堵塞黄河决口的工程便合拢。皇帝也不得不明令取消上个月因河工险情而给王鼎的“革职留任处分”。皇帝更没料到,他派王鼎出督河工,同时命令已革两广总督林则徐往东河总督麾下效力,给两人造成了相处的机会。帝国政府现任的主战派领袖,与前任赴广东禁毒的钦差大臣相见恨晚。致使河工告成之后,年届七十五岁的帝国头号元老、政府三号重臣王鼎,悲林则徐的不幸,愤穆彰阿的卑劣,在皇帝面前力争不可与“英夷”议和,得到的回应却是皇帝说他积劳成疾而需要休养。对于毕生“忠贞致身”的王鼎来说,这无异是得到了皇帝下达的箝口命令。他要么尸位素餐,要么呈请退休,否则只能以死表示自己坚持忠君爱国的信念。看来王鼎选择的是末路。于是徘徊数日,他果然“闭户自缢”了。相传王鼎自杀前留有遗书,内容是控告穆彰阿,保荐林则徐。但他的政敌,似乎嗅觉更灵敏。道光帝信用的前后两任首辅,曹振镛和穆彰阿,在朝廷内都建立了效忠于己的班底,尤其重视在军机章京中安插亲信。当时最受穆彰阿宠任的军机章京陈孚恩,首先发现王鼎自杀。这个陈孚恩,似乎是自愿充当代穆彰阿监视王鼎的特殊角色。这也难怪。王鼎由河南回京,断定道光帝违反诺言,仍将林则徐充军伊犁,是穆彰阿暗中捣鬼的结果,于是每见穆彰阿必厉声诟骂,甚至在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面斥穆彰阿是当世的秦桧、严嵩。皇帝却一再优容,至多避席不听。这很可怕,万一皇帝听多了,转而疑心穆彰阿的确在玩弄他,那时首相及其党羽岂非一锅煮了么?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一(一八四二年六月九日),陈孚恩发觉军机六大臣,唯有王鼎未赴早朝。那时皇帝住在圆明园,军机大臣们照例随住园寓。陈孚恩立即奔往王鼎寓所,见其子王沆与家人正围着尸体惊哀失措。因为大臣自缢,在帝国政治生活中是大事,照例必须奏报皇帝派人验视现场,再向皇帝奏明死因,才可办理后事。这个机要秘书够大胆的,当下擅自命其家人解下尸体,亲自搜身,果然在衣带中发现弹劾穆彰阿的遗疏。他立即恐吓王沆,说是此疏必定越发激怒皇上,奏闻后别说王鼎得不到恤典,你这个翰林院编修也必定废弃终身云云。王沆害怕了,同意陈孚恩篡改遗疏,并向皇帝伪报王鼎暴疾去世。皇帝闻奏,据说也有点疑心王鼎并非正常死亡,但既然死者之子如此报告,而王鼎早过古稀之年,加以皇帝本人刚给这位老臣以重大刺激,他还能深究吗?于是道光帝对此深表震悼。当然,王鼎的后事是够风光的,追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恪,入祀贤良祠等等。可是王鼎“尸谏”的目的呢?道光皇帝甚至不知道或不想知道王鼎的真实死因,当然更不知道这位元老重臣是以死谏君。虽然王鼎的寓所就在圆明园边上,而且他为“尸谏”而自杀的消息霎时轰动京城,看来连道光帝预备立为储君的皇四子即咸丰帝也一清二楚,但似乎只有皇帝一人被蒙在鼓里。而不惜用戕害自己的方式,以期感悟这个皇帝改革他的政府班子,恰是王鼎“尸谏”的唯一目的。从这一点来说,王鼎是白死了。由王鼎“尸谏”获益的自然有人。首先是穆彰阿,他非但意外地除去了一个主要政敌,还意外地将此事瞒过了皇帝,他的首相宝座更稳定了。尽管这个稳定时期不到八年,随着老皇帝死去,穆彰阿也随之倒台。但对于除个人权势财富之外,什么帝国命运、生民疾苦,统统不在话下的首辅来说,八年还不够长吗?最大的受益者还是陈孚恩,他如此成功地导演了一出愚君丑剧,自然更受首相赏识,从此官运亨通,不过五年便爬上了军机大臣的显赫位置。他的故事还很长,在咸丰初虽因穆彰阿倒台而受到牵连,但没几年便东山再起,历居要津,到咸丰死时又成御前大臣之一,虽然“祺祥政变”使他从此结束了政治生涯,但那是后话。而他这时仅以相当于后世机要秘书的军机章京身份,敢于在皇帝眼皮底下如此弄权,切断皇帝与他的三辅之间的最后联系,不仅提供了何谓“一手遮天”的历史实例,而且令人更开眼界,明白君主专制体制的实际运转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从这一点来说,王鼎“尸谏”的失败和陈孚恩协助穆彰阿愚君的成功,真正获益的倒是晚清史的读者。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我看来,中国历史非但没有证明我们的国度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高曾乃至祖父辈,已经出现了文化隔阂,更遑论更遥远的时代或更阔略的空间的文化变异和交互影响的历史真相。  ——朱维铮

编辑推荐

《音调未定的传统》编辑推荐:什么是传统?有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当传统遭遇潮流,我们该如何自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音调未定的传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4条)

 
 

  •   这是一本讨论“传统”的书。由书的命题可知,是一部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侧重点在于探讨其中的变异。多年来,受庸俗而武断的历史教科书影响,人们心目中的文化传统,似乎自孔子以来,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就是一以贯之、一成不变的。本书以“音调未定”来形容其不断的变异,颇有新意。一代经学大师朱维铮先生,于病榻中亲自校录,字字弥足珍贵。上篇泛论文化传统,下篇提供近代文化传统变异的例证。作者以中国历史作为背景,认为中国历史非但没有证明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该书挑战了人们以往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上的诸多陈旧的观念,例如中国文化即等同于儒家思想、中国存在一以贯之的传统等。由于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在描述、分析历史事件的同时,为我们思考何谓“传统”,提供了新颖的角度。若说思想的启蒙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再创造,那我们当今所讨论的走向未来的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音调未定的传统。传统的调子未定,正是传统最大的意义所在。存在于变化中的文化,正是由于他们的复杂与看似异端而富有全体性的社会、历史意义。联系当今不同年代的人之间难以填平的“代沟”,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变动不居自然不难理解。总体以观,本书内容丰富,论证精详,新见迭出,于研究者固为重要参考,一般读者亦可开卷有益。本人史识不丰,两天时间阅读一过,感到受益颇多。尤其对何谓传统、如何看待和讨论文化传统、历史研究与现实的联系等问题,有了比过去清晰的认识。今后思考某一问题时,还要细读有关篇章。关于如何认识“传统”,作者有一段极精彩的议论:“毫无疑问,传统是一种巨大的惰性力量。但也毫无疑问,惰性力量并不等于反动力量。我曾把传统比作人体的免疫机制。免疫机制的作用,就在于保护人体功能的稳定、平衡,在正常状态下可以抵御致病菌毒的入侵,否则将使人体处于无抵抗状态。如今仍令群医束手的艾滋病,就属于综合免疫功能缺乏症。然而,当人体处于疾病状态,需要输入血液或者移植健康器官,那时如何克服自身免疫机制对于异体的抗拒排斥功能,则又使群医为难。作为一种惰性力量,传统犹如免疫机制,属于社会的特定功能,本身无所谓好或坏,无所谓精华与糟粕;至于它起的作用是好是坏,需要发扬还是需要抛弃,问题也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社会是否健康,或者患了哪种疾病。” 吸收精华、剔除糟粕之类的说法一向被视为真理、奉为圭臬,不想在这里被轻轻击碎了。批孔子、批宋江、批历史上这个那个的政治运动,原来都是社会患病,让古人吃药。作者同时又指出“倘若现状变得不堪忍受,倘若由现状受惠的那些群体也变得好像沉舟上的老鼠一样纷纷窜向安全地方,人们追究昏暗破碎的现状的成因,发现阻滞社会更新的保守、怠惰、无能、颟顸、庸猥、自私等等表现,而拒变斥异正是传统的本能。在这样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为了改变现状,人们在批判旧制度的同时,对传统表示义愤,施加攻击,也是很自然的事。”关于国民性,当今社会有不同声音,其中叫的最响的当是“劣根性”一说,朱先生关于“国民性”有这样一番描述“中国人自古就分成两大族类。在清朝皇帝面前顿首自称奴才的已做官吏的或想做官吏的那一小群人,不论仇洋、惧洋或媚洋,注目的焦点在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但居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和城市的普通居民则不然。祖辈相传的经验,尤其是在满洲皇帝脚下二百年生活的经验,使他们对于任何官方权威,都采取一种奇特的怀疑论态度,尊而不信,疑而不言,敬而远之,行而反之。畏惧官府又认定官府乃污垢渊薮,崇拜王法又相信天网必有隙可乘。”这种“奇怪的怀疑论态度”,如今不是还普遍存在么?其所以存在,固然有古老传统的影响,难道不也是这些年来的新的“经验”所造成的么?总之,全书内容风格都是朱先生的一贯主张,窃以为“记诤”部分最是精妙,有关龚魏康章等人的生平学术的论述亦恰如其分。需要注意的是:书中引文或字词有不少生僻不常见者,最好可以及时查查字典。先生临别之作,堪称佳作。唯一的不足是印刷讹误有,不过很少了。
  •   自从购买了朱先生的《走出中世纪》《走出中世纪二集》《重读近代史》后,深被朱先生的文笔和学识折服。今见此书就豪不犹豫的下了单子。当今象朱先生这样写书的人不多了,写书只为糊口。而先生的书似我国老传统,有扎实的学养基础。所以见意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多读一些朱先生的书。
  •   音调未定的传统,很好,作者讲的很到位
  •   中国历史非但没有证明我们的国度存在过自孔子以来便一成不变的传统,而且只能证明所谓传统总在发生时空连续性的变异。就是说,我们和我们的高曾乃至祖父辈,已经出现了文化隔阂,更遑论更遥远的时代或更阔略的空间的文化变异和交互影响的历史真相。作者的这个话恰恰点到了中华文明的软肋上。遗忘和扭曲、歪曲和肆意篡改恰恰是我们遭遇历史问题的首要大敌。
  •   朱维铮先生的深沉思考,别开生面,如 传统文化 与 文化传统 之不同
  •   朱先生最近热衷增订,除了这本《走出中世纪》也出增订本了,而且朱先生喜欢出论文集,我从未见过他的专著。
  •   老先生于去岁归西,令人扼腕叹息。他的《走出中世纪》,《走出中世纪续集》,《重读近代史》我都买下了。老先生的思想有独到之处,读读受益匪浅。我打算书读过之后,留给儿子。 上海 李璟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了解传统,触摸历史
  •   读大学时,就对朱维铮教授很崇拜,本书虽是历史著作,但很通俗,很实在,适合大众阅读。推荐!
  •   朱维铮先生的力作,其中虽然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仍尊重先生学识与学养
  •   此书观点不盲从、论述极见功力,充分反映了朱维铮先生优秀的人品和学养
  •   非常喜欢朱维铮先生,可惜走的太早了。现在咱们的教授们还有几个能称为个性知识分子(骂粗口的孔某不算知识分子,只能是识字又无知的人)。
  •   该书著者朱维铮先生已于2012年3月10日去世,所以购买此书,纪念他的学术贡献。
  •   朱维铮先生的书还是可以拜读的!
  •   读历史书,就应该读批判试的历史书,而不是读阿谀附会,人云亦云,不像有的人或为了显示与众不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史学大家。
  •   因为《南方周末》与《南方人物周刊》的介绍知道了作者。太多知识臣服于权力的事例让人不胜唏嘘。环顾世界,自诩的文明古国多么苍白、无味!无论怎样,有一个观点已经在我的阅读中浮出脑海,在历史的演进中,族群确有优劣之分,虽尚未有结论,但中华亟待迎头赶上。这本书,需要用心的多读几遍。
  •   朱教授的观点观天下
  •   朱教授的遗著。
  •   朱维铮是很特立独行的学者
  •   不错不错,朱先生的书
  •   先生一路走好
  •   看了这本书,懂了很多道理
  •   送货及时,包装很好,书的品相很好!
  •   不怎么看的懂
  •   喜欢,终于再版了!
  •   老师推荐,大家作品,大气,浑厚
  •   名家心血之作,送人,感觉还好,书本美观大方,封面设计很好。
  •   学会思考,不在听风是雨
  •   从书中可见朱老严谨治学研究的态度
  •   像是论文,不过挺好。
  •   冲着作者来的,怀念他。
  •   正统,值得一看
  •   这是帮朋友买的书,听说不错。很好。
  •   很期待快点阅读
  •   很好,细细品读
  •   泽被后学之巨作
  •   朱维铮先生以其惯用的犀利、深邃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与我们传统看法不一样乃至对立的一面,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可开眼界,富视野,斯人已去,其书尚在,真可感叹太上立言之重要。
  •   传统是什么,什么是传统?看似伪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个问题,值得研究!
  •   传统,有时候只是我们今天的选择。只是,我们真的就选择对了吗
  •   没有孤立地思考,又回到原点,始在哪?终在哪?传统在拿?现在又在哪?相对于何?时间,空间,所以还是要弹下去,我弹故我在
  •   朱维铮的观点可视为一家之言,个人觉得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
  •   代表朱维铮的视角,理论。
  •   朱先生大作,推荐大家一读
  •   朱先生去世之后才想起他的书来,读他的书算是对他的纪念吧。
  •   历史杂谈
  •   很有逻辑,可是我看都不太懂
  •   我值得拥有的书,可惜没有给我送来。
  •   帮同事买 的,应该是不错的书吧
  •   书是正版书,内容很值得一读
  •   我想的太完美,,,还是有收获哈,哈哈开个玩笑。
  •   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了,很满意
  •   刚翻阅了第一章,初步感受是作者对历史现象的评论有点多。虽然可以相信这些评论属于作者在掌握了大量史实后的感言,但作为历史书籍,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应该多叙述,少评论为宜,尤其是带有太多感情色彩的评论。
  •   朱对满清的愤恨已经超出了一个学者应有的限度,大多数情况下他研究的对象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了了的几个如龚自珍等不知何德何能入了他老法眼。开始还觉得是被什么民族屈辱文人节操烧坏了脑袋,其实想多了。朱有时候给人感觉就那么回事儿,期待什么德知志行的统一人物无疑是精神分裂。好了,假如你读过他其他的书,或多或少会有那么点无奈。
  •   还真不错呀
  •   这是一本很有启发意义的好书。 初版《音调未定的传统》,于一九九五年三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被列为“脉望”总策划的《书趣文丛》第一辑。此次再版,朱先生对初版内容作了增订修改:改订目录篇次;新增相关篇目;改正误植;复校引文;恢复部分附注;在若干篇末添加附释性说明。因而再版更加便于阅读,更加科学规范。该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很强。朱先生眼光独到,思想很有创见。另外,本书的装帧不错,略黄的纸张看着舒服而不刺眼。
  •   书的作者朱维铮先生3月11日撒手人寰。这本书是他去年带病仍然坚持的修订的。书拿在手里,从装帧到纸张,再到印刷,都精良得无可挑剔,可见出版之用心。有网友评论说,自己的大学老师在两年间近现代史水平更上一层楼,是因为阅读了这本书。它是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不可错过的好书。
  •   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谄媚于恶政,不屈从于俗学
  •   内容风格都是朱先生的一贯主张,尤其以“记诤”部分最是精妙,有关龚魏康章等人的生平学术的论述亦恰如其分,书中引文或字词有不少生僻不常见者,最好可以及时查查字典。印刷讹误也有,不过很少了。先生临别之作,确当一读,若有所得。
  •   如题,内容有些艰涩,放弃了。。
  •   2011年第一版的,朱先生的文字都很好读。是看了《重读近代史》后买的,对了解朱维铮的史学观有很大帮助。
  •   过去的历史是什么?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不是,从一点点的史料出发,推出史实,找出历史的原因,这是朱先生给我最大的启迪
  •   看到它,就想起了自己的青春。当年就是看着这批书,忽悠身边的初恋女友。那时候的女生,没有那么多物质可追求。
  •   看完再写详细的。觉得还可以
  •   还没开始看,但是翻了一下内容,挺喜欢这风格。
  •   朱师的大作,当然要好好读了
  •   我的大学近代史老师的硕士研究生的导师,就是朱维铮先生。平时上课就听老师提起朱维铮先生的人品,可惜了,英年早逝。近几年死了很多有思想的人,劳思光、高华、朱维铮,真是可惜了
  •   朱教授的一个问题就是,作品虽然严紧但都有些 散文 化了,不成体系,所以给人的感觉是 不成气候的!其实很启发人,尤其是前一段时间看《重读近代史》,对老毛“两炮轮”的抨击,确实很有意义!
  •   相见恨晚,影响深远,值得一读。随身携带着读。
  •   传统二字不只是回忆过去的是与人,而是抱得怀疑的精神,研究每一件事。我们已经失去了求是精神好久,不知我们还能找回吗?希望每一个看完此书的人能醒过来。
  •   标题很吸引人内容也还不错
  •   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不可不读的好书
  •   送货很快,书包装很好,价格实惠,超值了。
  •   很实惠的书,1111买的,还没有看
  •   音调未定的传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