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政治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蒋学模  页数:578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是今年4月出版的《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的姐妹篇。加上将于稍后出版的由伍柏麟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高级政治经济学。它是上海市教委学位办公室委托编写的研究生教材。这个项目是1997年立项的,足足花了4年时间到现在才出版。这主要是因为,承担编写任务的同志都工作头绪很多,十分繁忙,各章的稿子都是挤出来、逼出来的。初稿出来以后,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改和统稿才得交付出版社。  从学术渊源上讲,这部高级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是198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从1987—2001年,14年间,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进展,社会主义各国有进有退、迂回曲折的演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拿本书与1987年的那本书比较,不难发现,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变化,正是世界人民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在理论上的反映。本书各章绝大部分都是在结合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写的,但1987年版本中的个别章节,如原由胡汝银写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和罗首初写的“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与对外经济开放”,其中基础理论的某些部分,在本书的相应章节中仍被保留下来,这是应该说明的。  本书各章的编写分工,按章次顺序为:蒋学模第一章、第十五章,刘申有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张克难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李慧中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刘逖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王克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黄宝平第十八章、第十九章,丁志明第二十一章,李国荣、赵蕾第二十二章。我们几个主编副主编的分工是,张克负责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篇八章的组稿,李慧中负责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篇六章的组稿,王克忠负责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篇八章的组稿,张晖明协助我从事全书的统稿工作,并增写了第九章的第四节“现代物流和物流产业”,王铮参与了这一节初稿的写作。我们的统稿工作只在三个方面做了点事。一是全书理论观点的统一,二是全书写作规格(章、节、目、注释、图表)的统一,三是全书文字规范化。至于各章中理论观点达到的深度和理论的表述方式,对于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是不可能做到统一的。所以我们这部著作,像1987年那本书一样,只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年轻的学科的探索,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衷心欢迎经济理论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徐惠平、张宇宏为审稿花了大量劳动,在此谨表感谢。

内容概要

  是高级改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的本体论,共分为三大篇,即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篇,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篇和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篇。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篇主要论述社会主义的劳动、商品生产、生产目的、经济效益、生产的调节机制、生产中的政府和企业、生产中的劳动就业和个人收入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社会于义流通过程篇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价格基础、价格体制、货币与货币流通、资金融通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篇则包括研究对象、国民收入的创造和分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地租、人口再生产与生态环境再生产以及对外经济开放等。《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适合经济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阅读。

书籍目录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篇第一章社会主义劳动第一节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的观点劳动一般、生产商品的劳动和雇佣劳动--社会主义劳动是摆脱了剥削的联合计酬劳动--对马克思的观点的评论第二节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劳动的理论--斯大林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的观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的特点第三节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所有制--权钱交易也是对劳动成果的非法侵占第二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及我们的理解--对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原因的分析--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进步性第二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点和价值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观点--斯大林观点的影响及评价第三节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本质规定性及表现形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本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表现形态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现实基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主要途径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第四章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经济效益的涵义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经济效益与时间节约规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多层次性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第三节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速资本周转--加强企业管理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第一节社会经济资源按比例配置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普遍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社会劳动的按比例分配与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节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对社会生产的调节市场机制的涵义及其作用形式--计划机制的涵义及其作用形式--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比较及其方法论问题--市场与计划各自的作用边界及其内在关联性第三节计划经济经典模式和传统模式的再认识经典计划经济模式的再认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再认识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形成--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六章社会主义生产中的政府和企业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职能--社会主义政府的双重经济职能--在政资分开的前提下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二节企业性质比较和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确定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性质--传统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国有企业经营改革历程的简要回顾第三节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安排和内部治理结构--资本委托代理关系与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在现代公有产权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七章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劳动就业和个人收入第一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形式和途径关于“间接结合”与“直接结合”的讨论--“有效结合”及其与“直接结合”的关系--就业机制的转换和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几个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第二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实践模式的历史定位--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几个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第三节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收入差距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第八章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涵义和目标经济增长的涵义与度量--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目标第二节经济增长方式的两种基本类型第三节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量的增加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开发投资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第四节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两个根本转变的关系--制度(体制)、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理论的整合--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一致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篇第九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第十章社会主义价格基础第十一章社会议价格体制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第十三章社会主义资金融通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与垄断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篇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研究对象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创造和社会总供给的形成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第十八章社会主义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第十九章社会主义国家和宏观调控第二十章社会主义地租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人口再生产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第二十二章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与对外经济开放

章节摘录

  例如,目标时限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主要产品产量或产值的增量等等。这样,就可以从总体上反映经济增长在特定时限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  2.对经济增长率的规定。在对经济增长的目标实现和所要达到的水平值做出规定之后,也就规定了经济增长在该阶段中的发展速度或增长率。以什么样的速度扩大再生产,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依照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选择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在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度量经济增长基本指标的时候,必须剔除价格变动的因素。由于国民生产总值是用不同时期的数值计算的,如果按照现行价格计算,得出的增长率只是名义的增长率。而按照某一既定时期的不变价格计算,得出的增长率才是实际的增长率。通常,对于经济增长率的规定,应该采用实际的增长率。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同样不能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不同年份的经济增长率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可以灵活调整的。但是,为了达成特定时限内一定水平的经济增长目标,理应对一定时间区段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做出大致的规定。  3.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定。对于经济增长水平值的规定,只是表示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成果或产出,但并未反映同一时期内未取得这些成果所要付出的代价或投入,而同样的产出增量可以是极不相同的投入增量的结果。鉴于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是高效率的增长,经济增长的目标就不仅应该包括预定的产出增量指标,还应包括预期的投入增量指标,以便通过投入产出的比较、耗费和成果的比较,力图以最小的耗费达成预定成果,或者以既定耗费取得最大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不同的要素投入组合方式及经济增长的方式做出合理的抉择。对此,我们以下还要专门展开论述。  4.对于经济增长目标方向的规定。这是对经济增长目标状态的质的规定,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规定。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经济增长的方向实际上是各不相同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本体论》,是今年4月出版的《高级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总论》的姐妹篇。加上将于稍后出版的由伍柏麟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构成一套完整的高级政治经济学。它是上海市教委学位办公室委托编写的研究生教材。这个项目是1997年立项的,足足花了4年时间到现在才出版。这主要是因为,承担编写任务的同志都工作头绪很多,十分繁忙,各章的稿子都是挤出来、逼出来的。初稿出来以后,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修改和统稿才得交付出版社。  从学术渊源上讲,这部高级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是198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但是,从1987—2001年,14年间,东欧剧变,苏联瓦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大踏步进展,社会主义各国有进有退、迂回曲折的演变,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拿本书与1987年的那本书比较,不难发现,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变化,正是世界人民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经验在理论上的反映。本书各章绝大部分都是在结合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写的,但1987年版本中的个别章节,如原由胡汝银写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竞争和垄断”和罗首初写的“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与对外经济开放”,其中基础理论的某些部分,在本书的相应章节中仍被保留下来,这是应该说明的。  本书各章的编写分工,按章次顺序为:蒋学模第一章、第十五章,刘申有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张克难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李慧中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刘逖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王克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章,黄宝平第十八章、第十九章,丁志明第二十一章,李国荣、赵蕾第二十二章。我们几个主编副主编的分工是,张克负责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篇八章的组稿,李慧中负责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篇六章的组稿,王克忠负责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篇八章的组稿,张晖明协助我从事全书的统稿工作,并增写了第九章的第四节“现代物流和物流产业”,王铮参与了这一节初稿的写作。我们的统稿工作只在三个方面做了点事。一是全书理论观点的统一,二是全书写作规格(章、节、目、注释、图表)的统一,三是全书文字规范化。至于各章中理论观点达到的深度和理论的表述方式,对于一部集体编写的著作,是不可能做到统一的。所以我们这部著作,像1987年那本书一样,只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处于形成过程中的年轻的学科的探索,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衷心欢迎经济理论界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徐惠平、张宇宏为审稿花了大量劳动,在此谨表感谢。  蒋学模  2001年7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级政治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