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分析

出版时间:2002-1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咏华  页数:31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传播学领域,媒介分析作为一个大的研究部类,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其地位日益凸现,但研究稍显匮乏。这在国内尤其如此。《媒介分析》的出版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媒介分析》综合了国外著名的传播学学者英尼斯、麦克卢汉、威廉斯、梅罗维兹、贝尼格、桑德拉·鲍尔-洛基奇、丹·席勒等人的媒介理论,阐述了一系列重要命题:如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技术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等。《媒介分析》还对我国的媒介研究状况和媒介发展现状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其实证研究的方法,很有现实意义。  《媒介分析》体例清晰、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既可为研究者用,亦可作为研究生的进阶教材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媒介技术与传播学第一节 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与现代大众传媒业的崛起1.符号层面的重大突破2.从近代印刷术的诞生和推广到印刷传媒向大众化进军3.现代大众传媒业的全面问世和(大众)传播学的孕育第二节 从传播学的正式确立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问世1.传播学的诞生2.电视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大众传播研究的推动3.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问世第三节 信息传播新技术和社会学家贝尔等人关于信息化社会的理论1.传播新技术、新媒介2.贝尔的理论3.未来学家托夫勒和奈斯比特等的理论第四节 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热与新形势下的媒介研究1.近年来国际传播学界的传播新技术研究热2.传播学界正在开拓的研究新课题3.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新思考第二章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第一节 英尼斯的理论简析1.传播媒介的偏向性2.传媒的时空偏向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3.英尼斯媒介理论的若干特点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及其同莫尼斯理论的联系1.“媒介即讯息”2.“媒介是人体的延伸”3.“冷媒介”与“热媒介”4.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联系第三节 麦、英两氏的理论贡献及局限性1.贡献一:开创新的研究传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2.贡献二:提出大胆创新、富有启迪意义的观点3.缺陷:唯技术决定论、概念界定不清等第三章 威廉斯的媒介观第一节 大众传媒研究: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2.文化制品同社会制度之间的联系3.科技发展和应用的社会历史分析第二节 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意向的关系之研究1.对拉斯韦尔模式的批评2.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批评3.富有思辨色彩的有关意向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之观点第三节 威廉斯的媒介观的长处和缺陷浅析1.批判精神、实事求是的研究立场和向前看的研究态度2.著述严谨,学术影响深远3.在决定论问题上的旗帜不够鲜明第四章 梅罗维兹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之后的媒介研究第一节 梅罗维兹的媒介理论的渊源与要点1.理论渊源2.主要论点之一:情境应被视为信息系统3.主要论点之二:不同行为的分离取决于不同情境的分离4.主要论点之三:电子传播媒介的普及促成情境型式的变化第二节 梅、麦理论之比较1.考察方式2.表述方式3.对社会变化的媒介技术动因论的解释第五章 电脑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国外学者的媒介研究第六章 我国的媒介分析第七章 媒介发展、传播新技术的影响及其与社会背景之相互作用——以我国内地若干城市为例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后记附录:麦克卢汉著作出版年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媒介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