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出版时间:2004-0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乐黛云  页数:21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探讨及对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历史性回顾;二是深入探讨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三是对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和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提出“互动认知”、“和而不同”等纲领性的意见,显示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与精深的理论功力。

作者简介

乐黛云,1931年生于贵州,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全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1984~1998)、深圳大学中文系主任(1984~1989)、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原理》(1987)、《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1987)、《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跨文化之桥》(2002)等。

书籍目录

1 比较文学的国际性与民族性2 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3 文化冲突与文化自觉4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文学研究5 互动认知:文学与科学6 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7 中西诗学对话中的话语问题8 文化对话与世界文学中的中国形象9 世界文化对话中的中国现代保守主义——重估《学衡》10 中西跨文化文学研究五十年附录:我的比较文学之路编后记:面向世界的对话者

章节摘录

书摘    中国的老庄哲学也是以相对主义为其重要的思想原则和认识原则的。庄子明显地以相对主义的思想原则来对待当时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庄子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现象,其形态决不固定,并以此否定事物的规定性。在他看来,小草茎与大屋柱、美与丑、宽大与狡诈等等都无多大区别。他指出人爱吃牛羊肉,鹿爱吃草,蜈蚣爱吃,蛇,乌鸦爱吃老鼠……所谓味的正邪无不依认识主体的感觉经验而定,而主观感觉又不能不受自己存在的条件的限制,也就是不能不“囿于物”。“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柬于教也。”总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做到的。    总之,相对主义认为知识是随着心智的局限性和认知条件的变动而改变的,因此不可能有绝对正确的知识;人只能通过心智的思维和知觉的方式来认识客观世界,因而只能把握一物对他物的关系,而不能把握对象的实在本性。推而论之,某个人、某个集团认为是正确和善的东西,在他人或其他集团看来也可能是错误和恶的。真和善的标准不能不依存于人的主观心智和社会环境,因此也只能是相对的。    无论古今中外,相对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破除传统保守思想,抵制宗教独断专横,反对教条主义都起过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它割裂相对与绝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亦有自身的局限。    文化相对主义是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的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强调人类学应更属于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坚持人类学应以“发现人”为主要目标。他们认为:每一种文化都会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也就是说,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任何一种行为如信仰、风俗等等都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不可能有一个一切社会都承认的、绝对的价值标准。在文化相对论者看来,过去的社会学、人类学往往用民族自我中心的偏见来解释不同民族文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理由,即以调查者自己群体的价值标准来评价别的民族文化,这本身就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相对论者又不得不承认完全中立和超然的观察立场也是不可能的。这一悖论始终是文化相对主义者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奇(Melville J.Herskov“s)认为人们各有不同的文化系统,无论是人类学家还是社会学家都是这些系统中某一文化的产物。他从他的文化中继承了一整套原始的、关于世界和其他问题的下意识的假设。这些假设不仅影响到他的本土文化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影响到当他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去研究其他文化时的种种看法,即便是貌似公正的一些量化性的调查,如关于)Q的智力调查等,也都不能不带有明显的调查者自身的文化色彩和特殊文化内容。因此,文化相对主义者强调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别,尊重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强调寻求理解,和谐相处,不去轻易评判和摧毁与自己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强调任何普遍假设都应经过多种文化的检验才能有效。赫斯科维奇指出,文化相对主义有三个不同的方面:方法论方面、哲学方面和实用方面。作为方法论,文化相对主义坚持一种科学原则,研究者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事物的客观性,他不会去评价他所描写的行为模式或者想法去改变它。他更多的是设法去理解在这种文化中建立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决不以另一参照系的框架去对之进行解释;文化相对论作为哲学来看,与文化价值的性质有关,同时也与一种从形成思想与行为的文化力引发出来的认识论有关;从实用方面来看,就是将以上的哲学原则与方法论广泛应用于各种跨文化场境。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方法论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认识论有联系,而按照一定的方法论原则收集起来的数据和资料又会促进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相对主义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文化相对主义产生以前,对待不同文化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最优越。例如古代中国统治者就认为自己位居中央,对于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视为异端,或称为未开化的野人,或称为类同禽兽的蛮夷,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灭绝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采取的也是这种态度。孟夫子提倡“用夏变夷”,引经据典地推崇“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也与此相类。第二种是从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承认其他文化的某些方面的价值,或加以吸收,或因猎奇而欣赏,或作为珍稀而收藏并据为已有。鲁迅曾经指出:“赞颂中国固有文明的人多起来了,加之以外国人……其一是以中国人为劣种,只配悉照原来模样,因而故意称赞中国的旧物;其一是愿世间人各不相同以增自己旅行的兴趣,到中国看辫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丽看笠子,倘若服饰一样,便索然无味了,因而来反对亚洲的欧化。这些都可憎恶!”这第二种,其实是一种文化掠夺的态度。第三种则是经过冲突后,吸收他种文化,以补自己之不足,如中国对印度佛教的吸收,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等等。    3.比较文学研究将更加深入文化内层。  20世纪,文学研究经历了从外缘研究转向文学本体研究,又从文学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这样两次重要转型。显然,在新的世纪,文学与文化的相因相成将成为未来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跨文化文学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将以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学研究的成果为文学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而成为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对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又必然为比较文学研究开创新的局面。    文学是表现文化现象最敏锐的部分,是研究文化现象最重要的资源;另一方面,只有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才能对其文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20世纪后半叶,德国关于“异”(fremde)的文化讨论和有关描写“异”的文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难于弥补的精神创伤,人们普遍感到世界和心灵的空虚,而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原罪意识又常迫使他们去寻求一种外在的拯救和寄托,这样的文化背景就产生了一系列描写“异乡”、“异国”的作品。如50年代德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高特福里特·本(Gott—fried Benn)就写过一本诗集,题名《柏劳》(Palau),柏劳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那里没有现代化,没有时空观念,只有神话、非理性和神秘,这些都与当时西方文化的失落感密切相关。在西方文化繁荣时期,情况与此相反,人们寻求的不是“异”而是“同”,他们最想发现的是与他们自己的文化相同,而足以证实其文化的“普遍性”的东西。“求同”是想达成一种意识形态的统一,“求异”则是为了追寻足以逃避现实的乌托邦。从意识形态到乌托邦,形成一道从繁荣到失落的文化的光谱,而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着这一文化光谱的不同光区。这只是举例而言,对于以“跨文化文学研究”为核心的比较文学学科而言,文学与文化的关系自然是核心的核心。    4.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    在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补、互证、互识的过程中,语言的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它不仅决定着跨文化文学交往的质量,而且译作本身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体系,也是比较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由于异质文化交往的发达,比较文学的翻译学科不能不面对语言差异极大的不同文化体系,文学翻译的难度也大大增加ㄑе氤霭嬖俅慰涨胺比佟>莨兰疲?978年至今,我国法学著译?实上,翻译不仅是文化接触的中介,而且也反映着不同文化之间极其深刻的差异。距离遥远的跨文化文学研究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比较文学将更向跨学科方面发展。    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从来就是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20世纪以来,无论是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其他艺术等各方面都有新的开拓,特别是文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引起了文学研究界广泛重视。20世纪初,进化论和弗洛伊德心理学曾全面刷新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二战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熵的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及其在文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有增无减。预计在未来的2l世纪,这方面的研究会有更大发展。   结语    总之,文化相对主义虽有自身的弱点,但它支持了一个文化多元共存的新时期。在这一新时期,曾经长期封闭,备受压抑,但却极富特色,并为全世界最多人口所拥有的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将在全世界处于举足轻重、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化多元共存的基础上,必将实现多种文化的互看、互识、互补、互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向世界呈现自己,并积极参与对人类新文化的创造,世界期待着从中国文化视野出发写成的《世界文学史》、《世界文艺思潮史》,中国也期待着从他种文化视野出发写成的《中国文学史》、《中国文艺思潮史》。这样持久的平等对话与交往无疑将为比较文学和各国文学研究提供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是,与过去主体观察一切,决定一切的原则相对,突出了“他者原则”;与过去强调确定性、“普适原则”相对,突出了不确定的“互动原则”。总之是强调对主体和客体的深入认识必须依靠从“他者”视角的观察和反思。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诗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由于观察者所处的地位和立场不同,他的主观世界和他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也就发生了变化。因此,要真正认识世界(包括认识主体),就要有这种“外在观点”,要参照他人和他种文化从不同角度对事物的看法。有时候,自己长期并不觉察的东西经“他人”提醒,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这种由外在的观点所构成的“远景思维空间”,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面向世界的对话者    当今中国的比较文学正日益走向成熟,成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一门显学,也毫无愧色地成为国际比较文学界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比较文学的崛起,是8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文学界的重要事件,它使长期以来以西方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真正具备了东西方合作对话的现实可能。而这一切,都与乐黛云教授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经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80年代以来,乐老师先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香港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学府研究讲学,1990年还获得加拿人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二十多年来,她一方面频繁往来于海内外学界,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殚精竭虑,奔波操劳,可谓功勋卓著;另一方面又以大量扎实的研究工作,将中国比较文学稳步推向深入。她撰写和主编的著作,几乎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比如她撰写的《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英文版)、《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比较文学简明教程》等著作,还有她主编的《独角兽与龙》、《世界诗学大辞典》、《中西比较文学教程》、《欲望与幻象》、《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丛书》、《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中外文化比较丛书》、《海外中国博士文丛》、《北大学术讲演丛书》等等,都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有的已成为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乐老师最早在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方面的精湛研究是众所周知的,她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早已成为后来者无法绕开的学术标高。随着研究的深入,乐老师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展。近年来,她除了继续推进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之外,主要致力于两方面的研究,一是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二是由比较文学跃升为跨文化背景下的比较文化研究。    在比较文学中,理论从来就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附庸,如何在中西诗学对话中发展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一直是乐老师思考的问题。她指出,对不同民族文化和文学理论的研究最容易把比较文学学者凝聚在一起并进行有效的对话。当代诗学在比较文学中占有着核心的地位。现代意义的诗学是指有关文学本身的、在抽象层面上展开的理义研究。它所研究的是文学文本的模式和程式,以及文学意义(文学性)如何通过这些模式和程式而产生。它应提供一整套能说明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以及判明其历史地位的原则和方法。它不仅研究文学所反映的一定的文化历史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容如何在作品中得到反映,即如何被形式化。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形式的运作,包括形式、技巧的使用和转化,以及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体系中文化意义产生的不同方式和程式(《比较文学的国际性和民族性》)。比较诗学在中国曾经走过弯路,而现在从西方和中国的理论中各取一个片断进行比附的做法以及把双方完全对立的思维方式已被超越。大家感到最为急迫的是如何在中西诗学之间建立话语中介,使双方都能以自己的面目平等对话。    ……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乐黛云教授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的代表作,探讨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当代比较诗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比较文学的文化转向以及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本书见解独到,自出版以来便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以及各界的好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