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写作

出版时间:2004-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中玉 编  页数:416  
Tag标签:无  

前言

  大学里要不要开“应用写作”或“大学写作”课,可能还未完全定论。现在有的开了,有的还未开。开了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开多少时间,有几个学分,开过一时又不开了,各种情况都有。怎样开的,已有的教材效果如何,是怎样在教的,有些什么经验教训,都缺少切实认真的讨论、研究、交流。媒体的有关报道却不时可以看到,有些情况着实引起许多人士注意,并且忧虑。  下面介绍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  江苏人才市场招聘遭遇尴尬  文科生写不好邀请函  人民日报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江苏省人才市场日前举行招聘会时,遇到这样一件令人深思的尴尬事。  江苏省人才市场此次拿出10个岗位面向毕业生招聘,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其中,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有十几张,尤其是在数家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更是令她“高人一筹”。招聘人员事后说,他们当时决定,如果这名女生考试通过,就录取她专门从事宣传工作,但结果大大出人意料。考试中,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面。  据了解,参加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  《新民晚报》2004年3月31日这个人才市场上此次拿出十个岗位,面向文科毕业的大学生招聘,在应招的大学生群中,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应考,其中有个名校新闻系毕业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每年都获奖学金。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多张,还有在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应该大有入选的可能,但却没有成功。因要她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而她却从要素到格式,都未能写好。参加这一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竟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竟没有几个能写出完整的邀请函”。虽然并不能算严重,只有十个岗位,七十多位注定不会成功,但对应招者总是一次挫折,且对文科毕业大学生一定颇出意料,是值得大学教育界深加反思、有所补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设定的情境条件下,当场考验一下文科毕业生试写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之类,并要求写得完整一些,毕竟不能说是苛求。而在超额竞争中,招聘单位显然无暇为每个未入选者找出所以受挫的原因,除各自反思外,直接负有教育责任的校长、老师们也是理当重视、改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迅速变化和越来越发展的生活与各种事业都需要大学生们至少具有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可以说,今后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必具备写一般的和某一专业需要的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我这不是指要大学生都成为一个精品文学家,也不是要成为一个某方面的高深科学家,而是一个有基本知识和某种专业修养的普通人。因为每一普通人都有不少社会关系,工作关系,经常需要不断说明、沟通、传达、申明……正式的还必须运用文字写作。而所有的文字写作,又还需要把握一些基础的写作方法、常识与技能,必要的研究、调查与训练。更重要的,是对思想品德、人格胸襟的修养,对世事、人情的关切与熟知。试想即使要完整地写好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希望达到你写信的目的,岂非除文从字顺、没有错别字外,还应具备符合客观、主观、事理、感情、可行、可能等各种憬悟、敏感在内的潜力?写作的本领,归根到底是要在洞明世事、通达人情,和认真学习、不断训练的实践与综合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而不是一朝一夕,光读点书就能迅速有成的。但大学如能开出这个课,教师如能教好这个课,学生如有机会学到并学好这门课,还是有积极作用,并可免走或少走弯路的。较适用的教材,需要能简明扼要地提供写作的一般原理,各种文件的写作特点,附有具体的例子。这个课的实践性特别要紧。写作原理是各种写作大致相通的,不必作繁琐、抽象、充满新名词、新概念以及许多新主义的空谈,这些有“文学概论”“文艺学”等课程去担当。帮助学生明白、理解基本的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取得共识的。概括性的知识传授,仍要选择一些真正名家名作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证实,而不是教师一个人介绍就能算数。讲得抽象,讲而不练,肯定不好。传授知识,一向只是教师教到底,由于缺乏质疑、讨论、互补,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多少印象。既置学生于被动状态下,当然引不起重视、兴趣。一定要多锻炼,就像规定情境下各自去习作邀请信、请假信、申明文之类。对不同的写法进行分组的讨论,既能鼓励习作,又便集体研讨,互相补充,收教学相长之益。把报刊上常见有关写作缺点的报道和讨论材料及时介绍给学生,教师越积极、认真负责,越能多方设法多样地指引学生的课外学习,这课外的各种活动对提高学生写好一般应用文字一定多有帮助。课外观感中所取得的营养,对“大学写作”这类课程的学习每有许多启发,这也是综合与实践结合的一种表现。许多大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唯恐露底、受讥笑,这可理解,也不必苛责,但越不写就更写不好,能力要从实践中成长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写作,重在表扬成绩,鼓励试作中有了进步的亮点,恐惧感会逐渐消失。这是我国古代教人写作早已取得的好办法,好经验。  这部书,是应复旦大学出版社之邀,两年来得到上海各大学任教“大学写作”课程多年的专家们一起协作编成的。已有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任务在通过学习文学名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文化精神以及应有的人文修养,实际上难以同时负起指导应用文字写作的职责,而需要由“大学写作”课较多分担这个任务。由这个课程,发挥综合性把握较广的立人知识,从实践过程中多多训练,多读多写,课内外结合,从一般应用文扩展到各自所学的专业写作,将来最好在参加工作时就能很快承担起写作任务,为适应今后的各种竞争做些准备,累积下经验和资料。文艺精品与各种学术专著是另类应用文,诚有巨大社会效益,各种性质、不同文体各有特点的更为大量的应用文字,实际每时每刻都在尽力推动促进着大大小小的工作、工程,起着不可或少的社会作用。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在精心著作大书的同时,必然也要写其日常人生中需要的书信、笔记等等,而且往往也有精品的价值。如此小大由之,各抒所见,各有其成,积小成大,才有共同伟业。为此我们虽尽点绵力,自感缺点仍不少,将再努力探索,更求实效。敬请各地专家、老师同志、大学生同学们指教、帮助。

内容概要

本书由国内多所知名大学长期从事写作教学和研究的专家、教师,根据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讲授经验,并在充分吸取现有各种相关教材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力合作,精心编写而成。旨在通过深入浅出、切合实用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使大专院校各专业学生掌握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中文写作知识,从而锻炼并提高其写作能力和水平。作为大专院校的通用基础教材,本书所述内容虽然涵盖广泛,涉及文学、议论、新闻、财经、司法、科技及行政、事务、生活、礼仪等各类文体的写作基本要领和方法技巧,但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易教易学,并辅以生动明了的相关例文、格式,不仅十分适合文、理、工、医、农等各专业公共写作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可作为满足一般社会之需的自学读本。

作者简介

徐中玉,1915年生,江苏江阴人。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毕业(1939),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毕业(1941)。历任中山、山东、复旦、同济、沪江诸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科研究所所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作家协会

书籍目录

编写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写作的历史与意义   第二节 大学写作的基本内涵和本书体例   第三节 写作的基本性质及其特点   第四节 写作训练的基本途径第二章 文章构成要素   第一节 材料   第二节 主题   第三节 结构   第四节 语言   第五节 标题   第六节 标点   第七节 修改第三章 文章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叙述   第二节 描写   第三节 议论   第四节 抒情   第五节 说明第四章 文学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文学类文体概述   第二节 小说   第三节 诗歌   第四节 散文   第五节 报告文学第五章 议论性文体写作   第一节 议论性文体概述   第二节 杂文   第三节 政论   第四节 文艺评论第六章 新闻写作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消息   第三节 通讯   第四节 新闻特写   第五节 新闻调查报告   第六节 广播电视新闻稿第七章 财经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经济合同   第二节 广告   第三节 经济报告第八章 司法类文体   第一节 起诉状   第二节 上诉状与申诉状   第三节 答辩状第九章 科技类文体写作   第一节 科技文章概述   第二节 科技论文   第三节 科技报告   第四节 科普说明文第十章 行政类公文   第一节 公文概述   第二节 行政公文的种类和格式   第三节 行政公文的撰写   第四节 公文的审核和修改第十一章 事务类文体   第一节 调查报告   第二节 总结   第三节 计划   第四节 简报   第五节 规章制度第十二章 生活类文体   第一节 生活类文体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私人信函   第三节 礼仪文书

章节摘录

  编写前言  大学里要不要开“应用写作”或“大学写作”课,可能还未完全定论。现在有的开了,有的还未开。开了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开多少时间,有几个学分,开过一时又不开了,各种情况都有。怎样开的,已有的教材效果如何,是怎样在教的,有些什么经验教训,都缺少切实认真的讨论、研究、交流。媒体的有关报道却不时可以看到,有些情况着实引起许多人士注意,并且忧虑。  下面介绍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  江苏人才市场招聘遭遇尴尬  文科生写不好邀请函  人民日报 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江苏省人才市场日前举行招聘会时,遇到这样一件令人深思的尴尬事。  江苏省人才市场此次拿出10个岗位面向毕业生招聘,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其中,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有十几张,尤其是在数家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更是令她“高人一筹”。招聘人员事后说,他们当时决定,如果这名女生考试通过,就录取她专门从事宣传工作,但结果大大出人意料。考试中,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面。  据了解,参加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  《新民晚报》2004年3月31日这个人才市场上此次拿出十个岗位,面向文科毕业的大学生招聘,在应招的大学生群中,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应考,其中有个名校新闻系毕业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每年都获奖学金。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多张,还有在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应该大有入选的可能,但却没有成功。因要她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而她却从要素到格式,都未能写好。参加这一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竟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竟没有几个 能写出完整的邀请函”。虽然并不能算严重,只有十个岗位,七十多位注定不会成功,但对应招者总是一次挫折,且对文科毕业大学生一定颇出意料,是值得大学教育界深加反思、有所补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设定的情境条件下,当场考验一下文科毕业生试写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之类,并要求写得完整一些,毕竟不能说是苛求。而在超额竞争中,招聘单位显然无暇为每个未入选者找出所以受挫的原因,除各自反思外,直接负有教育责任的校长、老师们也是理当重视、改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迅速变化和越来越发展的生活与各种事业都需要大学生们至少具有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可以说,今后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必具备写一般的和某一专业需要的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我这不是指要大学生都成为一个精品文学家,也不是要成为一个某方面的高深科学家,而是一个有基本知识和某种专业修养的普通人。因为每一普通人都有不少社会关系,工作关系,经常需要不断说明、沟通、传达、申明……正式的还必须运用文字写作。而所有的文字写作,又还需要把握一些基础的写作方法、常识与技能,必要的研究、调查与训练。更重要的,是对思想品德、人格胸襟的修养,对世事、人情的关切与熟知。试想即使要完整地写好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希望达到你写信的目的,岂非除文从字顺、没有错别字外,还应具备符合客观、主观、事理、感情、可行、可能等各种憬悟、敏感在内的潜力?写作的本领,归根到底是要在洞明世事、通达人情,和认真学习、不断训练的实践与综合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而不是一朝一夕,光读点书就能迅速有成的。但大学如能开出这个课,教师如能教好这个课,学生如有机会学到并学好这门课,还是有积极作用,并可免走或少走弯路的。较适用的教材,需要能简明扼要地提供写作的一般原理,各种文件的写作特点,附有具体的例子。这个课的实践性特别要紧。写作原理是各种写作大致相通的,不必作繁琐、抽象、充满新名词、新概念以及许多新主义的空谈,这些有“文学概论”“文艺学”等课程去担当。帮助学生明白、理解基本的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取得共识的。概括性的知识传授,仍要选择一些真正名家名作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证实,而不是教师一个人介绍就能算数。讲得抽象,讲而不练,肯定不好。传授知识,一向只是教师教到底,由于缺乏质疑、讨论、互补,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多少印象。既置学生于被动状态下,当然引不起重视、兴趣。一定要多锻炼,就像规定情境下各自去习作邀请信、请假信、申明文之类。对不同的写法进行分组的讨论,既能鼓励习作,又便集体研讨,互相补充,收教学相长之益。把报刊上常见有关写作缺点的报道和讨论材料及时介绍给学生,教师越积极、认真负责,越能多方设法多样地指引学生的课外学习,这课外的各种活动对提高学生写好一般应用文字一定多有帮助。课外观感中所取得的营养,对“大学写作”这类课程的学习每有许多启发,这也是综合与实践结合的一种表现。许多大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唯恐露底、受讥笑,这可理解,也不必苛责,但越不写就更写不好,能力要从实践中成长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写作,重在表扬成绩,鼓励试作中有了进步的亮点,恐惧感会逐渐消失。这是我国古代教人写作早已取得的好办法,好经验。  这部书,是应复旦大学出版社之邀,两年来得到上海各大学任教“大学写作”课程多年的专家们一起协作编成的。已有的“大学语文”课程,主要任务在通过学习文学名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们的文化精神以及应有的人文修养,实际上难以同时负起指导应用文字写作的职责,而需要由“大学写作”课较多分担这个任务。由这个课程,发挥综合性把握较广的立人知识,从实践过程中多多训练,多读多写,课内外结合,从一般应用文扩展到各自所学的专业写作,将来最好在参加工作时就能很快承担起写作任务,为适应今后的各种竞争做些准备,累积下经验和资料。文艺精品与各种学术专著是另类应用文,诚有巨大社会效益,各种性质、不同文体各有特点的更为大量的应用文字,实际每时每刻都在尽力推动促进着大大小小的工作、工程,起着不可或少的社会作用。大学问家、大科学家在精心著作大书的同时,必然也要写其日常人生中需要的书信、笔记等等,而且往往也有精品的价值。如此小大由之,各抒所见,各有其成,积小成大,才有共同伟业。为此我们虽尽点绵力,自感缺点仍不少,将再努力探索,更求实效。敬请各地专家、老师同志、大学生同学们指教、帮助。  徐中玉  2004年4月5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编者前言  大学里要不要开“应用写作”或“大学写作”课,可能还未完全定论。现在有的开了,有的还未开。开了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开多少时间,有几个学分,开过一时又不开了,各种情况都有。怎样开的,已有的教材效果如何,是怎样在教的,有些什么经验教训,都缺少切实认真的讨论、研究、交流。媒体的有关报道却不时可以看到,有些情况着实引起许多人士注意,并且忧虑。下面介绍最近看到的一则报道:  江苏人才市场招聘遭遇尴尬  文科生写不好邀请函  人民日报 80多个文科毕业生竟没有几个能写出一份完整的邀请函。江苏省人才市场日前举行招聘会时,遇到这样一件令人深思的尴尬事。  江苏省人才市场此次拿出10个岗位面向毕业生招聘,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其中,南京某知名大学新闻系的一名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显示不仅几乎每年都获得奖学金,且获奖的各种荣誉证书的复印件有十几张,尤其是在数家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更是令她“高人一筹”。招聘人员事后说,他们当时决定,如果这名女生考试通过,就录取她专门从事宣传工作,但结果大大出人意料。考试中,有一题是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这名女生在正文部分将素材罗列了一下,不仅题目没有“邀请函”字样,文章也没有抬头,时间、地点则被移到了“备注”里面。  据了解,参加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  《新民晚报》2004年3月31日  这个人才市场上此次拿出十个岗位,面向文科毕业的大学生招聘,在应招的大学生群中,经过筛选,八十多人入围应考,其中有个名校新闻系毕业女生特别出众,自荐材料每年都获奖学金。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多张,还有在报社实习发表的厚厚一摞作品,应该大有入选的可能,但却没有成功。因要她根据素材写一则邀请函,而她却从要素到格式,都未能写好。参加这一考试的80多名考生拟出的邀请函,竟绝大部分“缺胳膊少腿”,“竟没有几个能写出完整的邀请函”。虽然并不能算严重,只有十个岗位,七十多位注定不会成功,但对应招者总是一次挫折,且对文科毕业大学生一定颇出意料,是值得大学教育界深加反思、有所补救的一个问题。因为,在设定的情境条件下,当场考验一下文科毕业生试写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之类,并要求写得完整一些,毕竟不能说是苛求。而在超额竞争中,招聘单位显然无暇为每个未入选者找出所以受挫的原因,除各自反思外,直接负有教育责任的校长、老师们也是理当重视、改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会走上工作岗位,迅速变化和越来越发展的生活与各种事业都需要大学生们至少具有一般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可以说,今后没有一个人可以不必具备写一般的和某一专业需要的较好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我这不是指要大学生都成为一个精晶文学家,也不是要成为一个某方面的高深科学家,而是一个有基本知识和某种专业修养的普通人。因为每一普通人都有不少社会关系,工作关系,经常需要不断说明、沟通、传达、申明……正式的还必须运用文字写作。而所有的文字写作,又还需要把握一些基础的写作方法、常识与技能,必要的研究、调查与训练。更重要的,是对思想品德、人格胸襟的修养,对世事、人情的关切与熟知。试想即使要完整地写好一封邀请函,或请假信,希望达到你写信的目的,岂非除文从字顺、没有错别字外,还应具备符合客观、主观、事理、感情、可行、可能等各种憬悟、敏感在内的潜力?写作的本领,归根到底是要在洞明世事、通达人情,和认真学习、不断训练的实践与综合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而不是一朝一夕,光读点书就能迅速有成的。但大学如能开出这个课,教师如能教好这个课,学生如有机会学到并学好这门课,还是有积极作用,并可免走或少走弯路的。较适用的教材,需要能简明扼要地提供写作的一般原理,各种文件的写作特点,附有具体的例子。这个课的实践性特别要紧。写作原理是各种写作大致相通的,不必作繁琐、抽象、充满新名词、新概念以及许多新主义的空谈,这些有“文学概论”“文艺学”等课程去担当。帮助学生明白,理解基本的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取得共识的。概括性的知识传授,仍要选择一些真正名家名作的具体内容来分析、证实,而不是教师一个人介绍就能算数。讲得抽象,讲而不练,肯定不好。传授知识,一向只是教师教到底,由于缺乏质疑、讨论、互补,往往枯燥乏味,留不下多少印象。既置学生于被动状态下,当然引不起重视、兴趣。一定要多锻炼,就像规定情境下各自去习作邀请信、请假信、申明文之类。对不同的写法进行分组的讨论,既能鼓励习作,又便集体研讨,互相补充,收教学相长之益。把报刊上常见有关写作缺点的报道和讨论材料及时介绍给学生,教师越积极、认真负贡,越能多方设法多样地指引学生的课外学习,这课外的各种活动对提高学生写妤一般应用文字一定多有帮助。课外观感中所取得的营养,对“大学写作”这类课程的学习每有许多启发,这也是综合与实践结合的一种表现。许多大学生对写作有恐惧感,唯恐露底、受讥笑,这可理解,也不必苛责,但越不写就更写不好,能力要从实践中成长起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写作,重在表扬成绩,鼓励试作中有了进步的亮点,恐惧感会逐渐消失。这是我国古代教人写作早已取得的好办法,好经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编大学写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尤其是应用文写作,很有用
  •   写作课要用的书,就是没塑封听郁闷的,是不是教科书都没有塑封啊~~~
  •   买回来只看了序和目录 如果大学生毕业了 连应用文都不会写 确实悲哀
  •   老师基本都在上面讲述,里面的内容也很适用
  •   可以没用上。
  •   书收到了,物流好,发货速度好
  •   正版书籍,质量很好,推荐大家购买
  •   书是正版的,很好,推荐给大家!
  •   按老师要求买的书,但上课几乎不看,老师都是用其他PPT形式上课的,所以也没认真看过·~·
  •   好东西就是好   这么容易就能找到*
  •   很好的经典教材,受益匪浅!
  •   书还可以的 理论知识啊。
  •   这本书需要静静地看,细细地读,方能有效,确实比较适合21世纪大学通用基础教材这个说法,非中文系的,只要认真地字字句句品读,加上练习,假以时日,相信会有进益。
    这本书的语言文字也较通俗易懂,本身就值得学习。
  •   对于日常写作很有帮助,各种文体,类型均有介绍,有一定的帮助
  •   课本用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