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林采英

出版时间:2004-0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秦牧  页数:226  字数:14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作家秦牧先生的代表作,书名寓意:在语言的“树林”里,采摘几朵鲜花。全书从如何掌握文学语言艺术表现手段的角度,系统全面地探索了文学语言艺术各方面的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写作成功的关键。本书古今纵横,逸话趣谈,熔理论、知识、趣味于一炉,是读者提高写作水平及文学鉴赏力的必读之作。

作者简介

秦牧(1919-1992),广东澄海人。著名散文家、作家。主要作品有:《长河浪花集》《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

书籍目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表达意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各国作家锤炼语言的故事热爱伟大祖国的美妙语言在自己脑子里建立一座语言仓库语言文字的传统势力语言感受的灵敏度语言大街上的一块绊脚石——艰涩流畅自然的文笔语言大街上的另一块绊脚石——含糊描绘事物的清晰度语言大街上的又一块绊脚石——啰唆谈简洁饱满的形象语言的宝库在当代人的口头上古代词语的生命力外来词的吸收和消化珍贵的民族共同语感情的火花和语言的喷泉驯服文字这头“野兽”生活知识和丰富语言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掌握文学语言的音乐美优美独特的性格语言譬喻——语言艺术之花叠字、排句的艺术魅力委婉语词和隐语论警语妙语如珠标点符号——文章中的无声英雄错字别字——书面语中的沙砾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法国作家中,福楼拜在写作上以严谨著称,他平均每历五年才能写成一部长篇小说。由于字斟句酌,有时一星期只能写成两页原稿。福楼拜对于语言的要求异常严格。他的描写格言是:“世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福楼拜曾经在文学创作上指导过莫泊桑。他告诉莫泊桑说:“要确切地描写事物,应该做到准确地用一个名词来作为称呼,用一个动词来标志动作,用——个形容词加以形容。因此,应该设法从无数的单词中选择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满足于找个近似的来应用,决不应该蒙混。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也不该采取,不要利用语言的戏法来逃避困难。”    在美国,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橱柜、床头、镜子,到处都挂着一串串的小纸片,形成了奇怪的装饰、原来这些东西是杰克·伦敦写作的参考资料。每片纸上都写着各种词儿、生动的譬喻和有用的资料。这个下层社会出身的作家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都能看到,以便记诵。杰克·伦敦为了深入了解英国贫苦者的生活,有一次特地远渡重洋到伦敦去,换上流浪汉的衣服,在衣角缝上一个英镑以备不时之需,然后混入东伦敦的贫民区去生活一段很长的时间,和贫困潦倒的最下层的群众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    “我在市‘打投办’工作,他在‘市压办’工作。我们家没有‘空调’,但是有一部‘彩电,。”        这样的句子,相信有不少人看了是莫名其妙,甚至火冒三丈的。它究竟说些什么呢?原来,它的意思是:    “我在市‘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工作,他在市‘压缩城市人口办公室’工作,我们家没有空气调节设备,但是有一部彩色电视机。”    看了这样的解释之后,相信有些人又会为之哑然失笑了。    那些洋八股气味十足的文字,夹杂着许多洋,字的音译(这在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曾经流行一时),也是使人渎了既头痛又混沌的。例如把“灵感”称为“烟士披里纯”,把“扬弃”称为“奥伏赫变”,把“无产阶级”称为“普罗列塔利亚”,把“资产阶级”称为“布尔乔亚”之类就是。这类语言现象现在已经大大减少了,但还不能说已经绝迹。    有些自然科学家的文章,引用专门名词太多,而又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随时随地作出必要的解释,读了也令人有印象含糊不清之感。优秀的科学普及读物作家写的东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要好懂得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处处考虑到读者的接受程度,对于比较专门的名词,随时作了解释的缘故。      从以上所说的看来,可见,有些人的作品,人们读后有印象模糊的感觉。那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是作者语文程度不够,或者思路不清;也可能是作者滥用了方言和压缩语;可能是作者叙事时粗心大意,马马虎虎;还有可能是作者“掉书袋”,用了文言文的艰僻词语,或者洋腔洋调,用了洋文法,生硬的洋字译音等等缘故。如果缺乏群众观点,即使文化程度很高,有时仍然可能写出令人读了头痛,感到印象模糊的文章。    我们行进在“语言大街”上,得时时注意,不要被这块叫做“含糊”的绊脚石绊倒才好。    据说,法国的巴尔扎克写《高老头》时,稿纸上常常有泪水的湿痕,写到高老头死了的时候,他甚至痛苦到滑倒在地。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写到书中主角死亡时,悲哀得坐在地上痛哭。这样真挚热情的作家,自然是可以写出精警的语言和优秀的作品来的。    反之,我们也接触到一些作品,它们即使在写到人物情节高潮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精彩动人的语言。作为读者的我们,总感觉那个作家是没有真挚性格和强烈感情的。在“节骨眼,的地方,他们也写不出几句奇峰突出,震撼人心的言语。他们像是比较平庸的跳高选手,当横竿向上挪动,放到比较高的高度,他们想跳跃而过的时候,就总要碰跌横竿了。换句话说,这样的作家总是不能引导我们走进作品中的情节境界,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其喜怒哀乐,更无法激起我们感情的巨澜。可见,文学语言的运用不完全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它和作者是怎样一个人,格调如何,关系很大。究竟他是热烈真挚的呢,还是冷淡虚假的呢?这总是耍在作品里流露出来,瞒不过明眼的读者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窟窿。”这些俗话谐谑有趣。如果我们不拘泥于从字面去理解,而是掌握它们的精神的话,那么,也可以说,在某一程度上,它们也说出了语言运用上的一点道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干狗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呼呼风声,百干齐作;又夹百干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这是清代人林嗣环所写的《口技》一文中精彩的片段。从这短短几行字中,传神地表现了当时口技艺人的精湛本领。    如果说出色的口技艺人用一张嘴就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复杂声音,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优秀的作家,应该能够用一杆笔就写出纷纭错综的事象,表现出各种各样人物的性格。    文学,在对作者的许多要求中,有一项,就是要求作者能够写出独特的性格语言。    这里所说的“独特语言”,可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本人在直抒胸臆、叙事状物时的独特语言,也就是具有作者个人风格的语言;二是写各种人物言谈的时候,写谁像淮,能够表现出他们的个性特征。    这两方面的性格语言都是不容易写好的。如果严格来说,写各种人物的个性语言,比写自己的个性语言,尤其要困难。因为表现自己性格的语言,只要情真意切,出于肺腑,而且文笔有一定水平,就可以写得出来;但是要写四面八方人物的个性语言,却必须“世事洞明”,理解各式各样的人物,熟知“个中三昧,,才行。各种人物,由于思想、气质、教养、爱好和生活道路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个性。阶级立场相同和近似的人,自然共性多些,但是差异仍然是非常之多的。即使是同一个家庭出身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我们观看话剧的时候,有时可以碰到这样的场面:如果古人讲了一句今人才会讲的话,或者今人讲了一句不是他那种身份教养的人所能讲的话的时候,往往惹来哄堂大笑。这时,并不是戏剧情节本身有什么好笑,而是剧中人物,脱离了他的个性,完全由剧作者安排他像机器人似的讲话了。观众的笑声,事实上也就是对作者的一种批评。    优秀的作家,特别是小说家和戏剧家,总是能够生动地写出各种具有个性的人物语言的。高尔基曾经称赞过巴尔扎克,说读他的作品,只读各种人物的对话,就可以想见各种各样人物的风貌和举止。    我国的著名古典小说,像《红楼梦》、《水浒》·等,写人物对话,真是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它们各各写了那么多人物,贵族小姐,老爷太太,丫环使妈,草莽英雄,尽管每一方面,都人物纷繁,但是各有各的性格。《红楼梦》写贾母的贴身侍婢鸳鸯,平时好像很温顺,实际上却具有烈火一样的性格。当好色的贾赦看中了她,要迫她做妾,四面八方,也包括她自己的家里人也来施加压力的时候,鸳鸯责斥她嫂子道:“怪道戌日间羡慕人家的丫头做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着他横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热了,也把我送在火坑里去。我若得脸呢,你们外头横行霸道,自己封就了自己是舅爷;我要不得脸,败了时,你们把忘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去!”又对诱迫她的人这样斩钉截铁宣告道:“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地娶我作大老婆,我也不能去。”这些话就都是有棱有角,显示了一个烈性女子的性格,充分地抒发了她的愤慨沉痛之情的。    《水浒》中,写武松临离开阳谷县,和兄嫂告别时,因为他知道潘金莲是喜欢和人勾搭的,就用隐语“篱牢犬不入”劝告她自重。他的话激起了泼辣刁蛮,极无教养的潘金莲大发雷霆。书中写她当时骂武松的话是这样的:“你这个腌臢混沌!有什么言语在外人处,说来欺负老娘!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哨哨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的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人屋里来,有什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人来?你胡言乱语,一句句都要下落!丢下砖头瓦儿,一个也要着地!”短短一段话,就酣畅淋漓地表现了潘金莲的刁蛮性格了。    能够写出一两个人物的个性语言,还不算了不起的本领。有些出色的作家,写人物的群像,个个都活灵活现,一批批的,都使人有近在眼前,如闻謦欵之感。像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姚雪垠等作家,就可以说是达到这样的境界。    作者使用本身的个性语言,虽然难度稍逊于前者,但也十分重要。能够使用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语言写作,是一个作家臻于成熟的标志之一。有一些聪明而又细心的读者,对这类作家的作品,往往可以不看作者名字,只读作品,也能猜中出自何人手笔。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后记《语林采英》,是《艺海拾贝》的姊妹篇。它和我从前写的那本书不同之处,在于它比较集中探索了语言艺术的问题,而不是泛谈文学技巧。本书的主要部分曾经在广东的《作品》杂志连载了一年,发表时,用的就是《探索文学的语言艺术》这样的标题。    《语林采英》这个书名,不待说,就是:“在语言的‘树林’里,摘几朵鲜花”的意思。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语言,因为文学如果不运用语言,任何丰富的形象和复杂的思想都是没法体现出来的。因此,高尔基这样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虽然任何著作都需要使用语言,但是在对语言的讲究上,文学的要求可以说是最高最高的了。    我国历代的文论诗话,对于文学语言的问题,一向都是认真对待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愕奈淖郑性幼判矶嘌螅值囊粢?这在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曾经流行一时),也是使人渎了既头痛又混沌的。例如把“灵感”称为“烟?历代这类论诗绝句,都说明了生动、简练、新鲜、优美的语言,对于文学创作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古今中外,各国的优秀作家,那些比较优秀和成熟的,除了具备其他的必需条件外,无不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下一番苦功。他们最初跨进文学领域的时候,总是得在语言的“雄关”之前,经过一番苦战,击退了“艰涩”、“贫乏”、“粗疏”、“单调”、“繁冗”、“呆板”等等拦路“强人”,杀出关去,才能够跨上阳关大道,进入荡荡平川。因此,各国作家艰苦锤炼语言的故事,如果有谁汇编起来,很可以构成一部大书。他们有的向各式人等学习语言,把精彩的说话都记在本子上,随时翻阅,有的跟在行人背后,或者走进下等酒吧,细听人们谈话,默记心头;有的在自己的房间墙壁上到处贴满了记录生动口语的卡片,随时接触背诵;有的把文章写好之后,大声朗诵,一连几回,甚至十次八次地修改。他们能够用生动活泼、准确鲜明、形象饱满、优美动人、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文学语言,历历如绘地描绘复杂事物,曲折自如地表达思想感情,几乎没有一个不经历过艰苦攀登的历程。我们看那些作家的各式各样的语言风格,有的像清澈的溪涧,净净琮琮地流淌;有的像浩瀚的江河,浪花光涌地奔腾;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喷泉,看来各有各的妙处。但是,为了锤炼语言,他们在各各都下过一番功夫这一点上,我想却是一致的。    任何部门的学问,不探索下去则已,探索下去,都有一个深邃的境界。不必谈太大的事情了,就是一头动物,一只昆虫,一片金属,一粒原子,探索下去,道理山址这样。其所以如此,因为,正像植物的根,是向四面八方伸展一样;对各种事物,探索下去,也总有它们复杂的“根”,也总得牵连到其他方面的事物。语言艺术的运用,自然也是博大深邃的学问。在这本小书里,我本着微薄的力量,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点滴经验,从语言宫殿的旁边,探首望一望它广阔宏伟的景象。它主要是给初学写作者阅读的,更进一步走进宫殿的深处,就要靠读者们自己的努力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林采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读起来有点晦涩,这是秦牧语言一贯风格,实际意义不大。
  •   会慢慢地欣赏的,老作家的作品。
  •   前不久,购得此书,觉得老先生的文笔不错,很有启发,可以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