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

出版时间:2004-1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伟林,严冀  页数:377  
Tag标签:无  

前言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在2003年,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了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地位,并把它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类似于发达国家出现过的城市问题,又生成了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特殊的城市问题(比如如何解决城市下岗工人的就业、土地开发和土地置换、农村城市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住房建设、城市交通和环境等)。与气势磅礴的城市化浪潮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的城市经济学发展相对落后。  这就需要加强学习。怎么学?这有一个方法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子思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之法。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作为中国学者,研究应以中国的城市问题为导向,也要有世界视野,力求言之有物。如何“言”?本书尝试以新古典经济学作分析工具,来趣味盎然地讨论城市经济问题。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只是城市经济学课程讲授中的部分内容,尚有城市就业、城市教育、城市贫困、城市犯罪与治安、城市社区、城市衰落与创新等专题。几年来,我为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开设城市经济学(硕士学位专业课),选课的学生有01级、02级、03级硕士研究生,这是一个优秀的“学习型组织”,除了我本人讲课以外,还安排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上讲台,或讲理论逻辑、经验观察,或进行探讨辩论,思想激荡,集思广益,教学相长,其乐融融。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都是本书的培育者。本书的写作者是周伟林、严冀、郝前进、孙富敬、葛乾达、毛信真。当然,需要特别指明的是,本书虽由我主要负责,但严冀和郝前进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出色的工作和锐气给本书带来了令人振奋的薪意。

内容概要

  从19世纪开始,全世界的城市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内,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发展速度,尤其是我国自1978年之后的二十多年中,城市发展之快更是惊人。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是众人所公认的,在城市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学界、企业界和政府人士的共同关注。  《城市经济学》作者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诠释城市经济的各个元素。全书共分城市经济学导论、城市集聚经济、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城市的经济增长、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城市住宅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物流、城市的环境与污染、城市政府等十一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第一节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1.1 城市和城市经济学1.2 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第二节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2.1 城市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2.2 城市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2.3 本书概要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第一节 城市的出现1.1 从农村到城市: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1.2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1.3 动态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第二节 城市集聚经济———实证研究和应用2.1 集聚经济的存在性2.2 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2.3 中国城市的集聚经济第三节 集聚经济研究前沿3.1 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3.2 外部性和城市形成3.3 规模报酬模型第三章 城市企业区位理论第一节 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论1.1 韦伯模型的基本框架1.2 韦伯模型:比较静态分析1.3 韦伯模型和城市的发展第二节 企业区位模型———理论的扩展2.1 中间区位原理2.2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2.3 穆斯区位模型第三节 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前沿3.1 引论3.2 制造业企业选址理论3.3 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第四章 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第一节 中心地带理论与城市体系1.1 中心地带理论1.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理论第二节 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2.1 外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2.2 内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2.3 异质家庭的城市体系模型与城市收入差异分析第三节 城市体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3.1 对规模—等级规则的再回顾3.2 城市体系理论和规模—等级规则3.3 城市体系的随机增长模型:规模—等级规则的另一个解释第五章 城市的经济增长第一节 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1.1 经济基础模型1.2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1.3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第二节 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的讨论2.1 增长乘数效应分析2.2 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2.3 城市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效应第三节 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3.1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3.2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第六章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第一节 城市土地1.1 城市土地的涵义1.2 城市土地的特征1.3 城市土地的分类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原理2.1 投标租金模型2.2 投标租金模型的修正2.3 对投标租金模型的批评2.4 密度梯度曲线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空间结构3.1 城市内部地区分类3.2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理论3.3 其他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第四节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4.1 国外的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4.2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运作的基本模式第七章 城市住宅经济第一节 城市住宅市场及其基本特征1.1 城市住宅的基本模型1.2 城市住宅的特征及其对基本模型的扩展第二节 城市住宅的区位选择2.1 住宅区位理论2.2 居民住宅区位选择原则第三节 城市住宅市场均衡3.1 住宅市场需求及其决定因素3.2 住宅市场供给及其决定因素3.3 住宅市场调节过程的复杂性3.4 住宅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第四节 住宅市场的传导机制4.1 迪帕斯奎尔惠顿模型4.2 住宅市场的传导机制4.3 迪帕斯奎尔惠顿模型的修正第八章 城市交通第一节 城市交通现状1.1 中国城市交通现状1.2 发达国家城市交通现状1.3 中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第二节 城市的交通需求与供给2.1 城市的交通需求2.2 城市的交通供给第三节 交通拥挤的经济学分析3.1 交通拥挤的经济学分析3.2 交通拥挤的政策反应与措施第四节 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分析4.1 出行者如何选择出行方式4.2 规划者如何选择交通模式第九章 城市物流第一节 物流专业化影响下的城市物流网络1.1 城市物流的专业化演进1.2 物流专业化的收益1.3 城市物流网络与物流专业化第二节 城市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变迁2.1 城市工业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变迁2.2 城市商业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变迁2.3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物流网络第三节 城市物流网络的决策与效应3.1 城市物流网络的决策3.2 城市物流网络的外部效应第十章 城市的环境与污染第一节 城市环境和城市环境问题1.1 城市环境1.2 我国城市环境状况第二节 城市环境污染原因分析2.1 环境问题本身的外部性2.2 产权分析法(PropertyˉRights Approach)2.3 制度对环境问题反应的失灵2.4 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2.5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的薄弱第三节 环境政策分析3.1 经济激励手段3.2 有利于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手段3.3 命令控制型手段3.4 不同手段相对优势的比较第四节 城市环境保护和发展模式4.1 “先污染、再治理”发展模式4.2 “边发展、边治理”模式4.3 以发展环保产业为主导可持续发展模式4.4 现实中城市发展的选择第十一章 城市政府第一节 城市政府概述1.1 城市政府的类型与层级1.2 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政职能第二节 城市财政的收入与支出2.1 城市财政的收入2.2 城市财政的支出第三节 城市财政问题及其政策选择3.1 城市政府的最佳预算规模和财政缺口3.2 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政策选择城市经济学人名索引附录1:国外城市经济学核心期刊简介附录2:国外城市经济学推荐书目

章节摘录

  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从19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围绕城市经济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这个相对年轻的学科领域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们知道,经济学的方法论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规范主义(Normative)和实证主义(Positive)。前者回答这样的问题:经济体的结构应该怎样组织才能够达到高效率?这一类的研究方法,一般是通过严格的经济学模型的推演来得出如“完全竞争型的市场是有效率的”等理论命题。相比之下,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则是要利用现有的资料,来论证现实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且运行过程和规范主义理论的描述是否一致。  城市经济学范围内的实证主义研究框架主要由以下5个步骤组成:  (1)对现有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  (2)进一步修正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3)建立能够解释城市问题的模型;  (4)结合数据来估计经济模型内的参数,并检验理论假说的准确性;  (5)利用模型进行预测和政策制订等等。  不过,在实际的经济研究中,研究者会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工作的重点:例如,他们有时会结合现实经济中的情况来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修正(上面的步骤1、2和3),也可能使用那些已经被广泛接受的模型来做出经济预测(上面的步骤4和5)。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量实证研究推动了理论模型的修正过程,但是在城市经济学中很多早期的模型与最新的模型都在很长的时间内处于共存的状态,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哪些模型是更好的。比如,本书的第五章第一节系统阐述了两类城市经济增长基本模型:经济基础模型和凯恩斯的城市乘数增长模型,从需求的角度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解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