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麦少美 孙树珍 主编  页数:124  

前言

  1903年是中国人独立设置幼稚园的开端,为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师范教育也走上中国教育的大舞台。幼儿师范教育诞生初期,师资、课程、教材均仰给于国外,但前辈幼师人从未停止过中国化、科学化幼师教育的探索,他们的不懈努力成为我们今天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幼儿师范教育获得了新生,一批独立设置的幼儿师范学校逐步成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基地,特别是《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的颁布,使新生的幼师教育在课程和教材领域开始走向规范化。经历了“文革”大风暴之后,幼儿师范教育再次焕发青春。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育部审定并出版了全国幼儿师范学校通用教材和培训教材,为恢复和发展幼儿师范教育,规范幼教师资培养、培训规格和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幼教师资学历层次上移成为大趋势,幼儿师范教育也基本完成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大部分三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或改为五年制,或并入高师设置学前教育系,原有的教材体系已不能适应办学要求,适应专科层次幼儿师范教育新发展的教材体系成为“空白点”。正是由于新教材的空缺,使得相当一部分学校只能沿用旧教材,或选择高师本科教材,甚至采用小学教育专业或高中教材,而这显然不符合幼儿师范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培养目标。教材问题成为制约幼儿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个“瓶颈”。  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对于教材功能的认识已发生深刻变革,教材不是“规范”和“控制”教学的工具,为教学服务是对其根本功能的重新定位。教材既承载知识和技能,更渗透思维方法的给予、认知结构的优化、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幼儿师范教育实现大专化的进程中,适时编写出版一套代表学前教育发展方向、体现幼教新理念、新思维和反映课程改革新成果的幼师系列教材,无疑将会为新时代的幼儿师范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2003年,正值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庆典,一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幼儿师范教育工作者,共聚上海,商讨教材建设问题,并达成编写五年制幼师新教材的意向。

内容概要

  本教材立足幼儿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实际,从课程设置出发,结合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和认知特点,基于对健康的最新认识,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引领下,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着重介绍了健康的一般理论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从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方面阐述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机制和具体方法。另外,本教材安排了许多学前健康教育领域的真实、生动、有趣的案例,供学习者分析、思 考与借鉴。  本教材既可供幼儿师范学校三年制、五年制学生使用,兼顾高等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可用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的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健康概述第一节 健康教育一、 健康的含义二、 健康的标志三、 健康教育的含义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 婴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二、 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三、 幼儿健康的标志四、 影响幼儿健康的因素第二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一节 婴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二节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一、 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二、 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第三节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一、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二、 选择幼儿健康教育内容应注意的问题三、 实施幼儿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原则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一、 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二、 0—3岁婴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方法三、 3—6岁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内容第二节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一、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的组织形式二、 幼儿身体保健教育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幼儿易患身体疾病的表现及预防一、 佝偻病二、 肥胖病三、 近视四、 弱视五、 龋齿六、 蛔虫病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 帮助幼儿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二、 帮助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三、 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四、 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性教育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二、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三、 学前儿童易患心理疾病的表现及对策第五章 学前儿童体育第一节 0—3岁婴幼儿身体运动发展与开发训练一、 0—3岁婴幼儿动作的发展与表现二、 婴幼儿游戏活动方案三、 婴儿体操第二节 幼儿体育活动目标一、 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二、 幼儿体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三、 具体体育活动目标的制定第三节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一、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二、 幼儿体育活动常用的基本方法第四节 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一、 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二、 幼儿体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三、 幼儿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第六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一、 教育评价的含义二、 学前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含义二、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五、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组织与实施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上述总目标体现了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第一,身心和谐。幼儿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特征;幼儿的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由于幼儿的身体健康与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的问题行为,只有身心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既保证身体的健康又保证心理的健康。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其中了解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并提高相应技能是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是体育锻炼的主要目标。第三,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对于健康心理学家以及健康教育工作者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鼓励、说服甚至迫使人们养成健康有益的行为习惯。因此,虽然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都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但幼儿健康行为的养成被视为幼儿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探讨幼儿健康行为建立、改变和巩固的一般规律是幼儿健康教育研究的重点。  二、各年龄班具体的健康教育目标  小、中、大各年龄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各有其典型特征,幼儿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对3-6岁的幼儿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例如,在进餐方面,对小班幼儿的要求是“喜欢自己进餐,爱吃各种食物”,中班是“学会使用筷子,正确使用餐巾,爱吃各种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大班的要求则是“动手整理自己的生活场所,养成良好文明进餐习惯,对食物的营养有初步的认识,具有初步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体现出低年龄阶段目标是高年龄阶段目标的基础,高年龄阶段目标是低年龄阶段目标的延伸和发展;同时,各午龄班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一)小班  1.学习洗手、洗脸、整理衣物,喜欢自己进餐、人厕、入睡,有一定的独立性,养成喝水的习惯。  2.了解自己身体各种感官及功能,知道身体不舒服时要告诉成人,乐于接受疾病的治疗。爱吃各种食物。接受成人有关的提示,学习避开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3.日常生活中愿意与人交往,知道轮流玩,初步体验与老师、小朋友相处、共同游戏的乐趣。  4.愉快地参加户外活动,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锻炼,自然协调地走、跑,并初步掌握跳、爬、钻、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二)中班  1.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使用筷子,独立有次序地穿脱、整理衣物、鞋袜和床铺,正确使用手绢、毛巾(餐巾)、便纸等,有做事的成功感。  2.了解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乐意配合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爱吃各种食物,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在活动中学会保护自己,对危险的标志与信号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3.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能与同伴合作,会谦让,能感受同伴的喜与忧。愿意参加各类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简单评价与同伴的行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