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丽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爱尔兰文学有着辉煌的历史与传统,先后走出过许多世界著名的优秀作家,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有4位。对爱尔兰文学的研究也一直是我国外国文学界关注的重点。但相对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其他国别的外国文学研究,爱尔兰文学的研究在我国还比较薄弱,目前看到的由我国学者发表的研究专著,除研究乔伊斯、叶芝、辛格等文学大家的专著之外,只有陈恕先生的《爱尔兰文学》(2000)和何树先生的《从本土走向世界——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研究》(2002),与爱尔兰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极不相称。对于爱尔兰大房子小说的研究则几乎是空白。其实也不奇怪,尽管爱尔兰大房子小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国外对爱尔兰大房子小说的研究也只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方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陈丽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美国南方文学,但对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集《金苹果》的研究却触发了她对爱尔兰现代诗人叶芝,乃至爱尔兰文学的兴趣,从此开始关注爱尔兰文学。2004年以来,先后在《当代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等国内一流的外国文学研究刊物上发表论述爱尔兰文学的论文多篇,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为她今后的爱尔兰大房子小说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内容概要

本书以流畅的文笔挖掘料20世纪爱尔兰大房子小说重新繁荣背后的文化原因,并重点对大房子文化符号、房主的身份认同与英—文化的接受等爱尔兰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作了专业的评论研究,对爱尔兰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均有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大房子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大房子的历史与现实  一、英—爱优势阶层地位的确立  二、英国治下的爱尔兰:大房子的风尚  三、危机四伏的19世纪  四、动乱年代与大房子的今天 第二节  大房子小说的历史与现状  一、早期的大房子小说  二、大房子小说的现代繁荣  三、大房子小说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革命前的大房子  一、土地革命的挑战  二、中产阶级的威胁  三、英—爱优势阶层男性权威的丧失  四、身份认同之惑第二章  “大房子”文化符号的解读 第一节  孤立与冲突的象征 第二节  衰败与包袱的象征 第三节  文化式微与差异的象征  一、式微文化的象征  二、异质文化的象征第三章  大房子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对身份认同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重塑英—爱优势阶层形象 第三节  重写爱尔兰“他者” 第四节  优势阶层女性的身份诉求第四章  大房子与英—爱文化遗产 第一节  文化论争:关于爱尔兰特性  一、凯尔特复兴与去英国化  二、英—爱知识分子的文化主张  三、神龛既定:民族主义的历史“真经”  四、挑战真经:修正主义历史观 第二节  天鹅之歌:叶芝的英—爱文化情结 第三节  叶芝之后:当代大房子小说结论参考文献附录一 On Cutting Down the Old Thorn at Market Hill附录二 大房子小说年表附录三 重要人名英汉对照表附录四 插图目录及出处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大房子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大房子小说的历史与现状  一、早期的大房子小说  玛丽亚·埃奇沃思的小说《拉克伦特堡》一般被公认为最早的大房子主题小说。杨必先生早在1953年就将该书译成中文,并将书名改为《剥削世家》。她的依据是“Rack-rent这个字,是重税盘剥或逼租的意思。作者因为要形容这一家人世世代代用各种手段剥削农民,所以在姓氏中就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虽然通过书名可以看出作者对英-爱外住地主世代残酷剥削农民的谴责态度,但在根本上,埃奇沃思担忧的是英一爱优势阶层的经济滑坡和权力衰退。这一阶层的颓势早在《联盟法案》通过之前已有蛛丝马迹。敏锐的埃奇沃思希望能够以暴露问题的方式唤醒本阶层人士的关注,从而“试图说明那些新贵们如能革新洗面,那种领导权还是可能保持住的。”埃奇沃思的想法未免天真,但她的小说开创了大房子小说的传统。她将大房子置于叙述舞台的前景位置,通过它的变迁来反映爱尔兰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以后的大房子小说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原型(archetype)。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写的很好 很细致的介绍了爱尔兰的大房子文化 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