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报道概论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贺宛男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财经专业报道概论》一书的第二版,二版改名为《财经报道概论》。2005年初,复旦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一套“复旦博学·新闻业务高级教程”,作为新闻教学和科研的辅导教材,承蒙不弃,出版社诚邀我作为财经报道领域的撰稿人。在复旦新闻学院李良荣教授以及责任编辑章永宏先生等人士的帮助指导下,此书终于2006年4月成稿,并于当年8月出版。此书出版后,一些新闻院校财经专业的师生和财经媒体的实务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给了我很大鼓励,同时也指出了诸多不足。2008年春,此书有幸被评选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章永宏先生一再催促我修订后再版。而这两年来,又正逢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内外财经媒体和财经报道的地位日显重要,原书很多内容巳跟不上形势发展,遂干2008年10月以雷曼破产为标志的金融危机后动手改写。二版在一版的基础上作了很大改动。在结构上,采取从“大”到“小”的写法:即从宏观调控写到财经报道的七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和公共产品市场,七要素中重点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有七个子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信托产品市场、权证和衍生品市场、资产证券化和风险投资市场,股票市场又是其中的核心。这样从要素,到资本,再到股市层层切入。在材料取舍上,尽量选大众化的市场,如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票据市场等个人投资者较少涉及的就少些或不写;反之,因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等已为投资公众所耳熟能详的部分,就多花些笔墨。另外,房地产市场、黄金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因公众关注度极高,也设有专门章节。在各大专业市场的前面用了四章,分析财经媒体的趋势、财经报道的特色以及财经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在行文上,则尽量多找一些案例,互相印证比较,以供实务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内容概要

纷繁复杂、专业性极强的财经报道领域,不仅让新闻记者望而却步,新闻教学人员也颇感棘手:从何着手? 《财经专业报道》(第二版)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它的系统框架提供了财经领域的“概念地图”,它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基本的“财经眼光”,它的中国特色提供了“本土经验”。  新版作了很大改动——  在结构上,采取从“大”到“小”的写法:即从宏观调控写到财经报道的七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和公共产品市场,七要素中重点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有七个子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信托产品市场,权证和衍生品市场,资产证券化和风险投资市场,股票市场又是其中的核心。这样从要素,到资本,再到股市层层切入。  在材料取合上,着力对大众化的市场如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黄金市场和人力资本市场等,进行详细阐述。对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票据市场在等个体投资者较少涉及的市场则一笔带过。  在案例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经典的且具可读性的案例,相互印证,以期实际功用。  本书适合于财经记者编辑提升业务能力和财经新闻专业教学使用。  本书配有详细的教学课件,选用本书为教材的老师可来函索取。

作者简介

贺宛男,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任《解放日报》记者、主任记者;《新闻报》采访部主任、金融财税部主任;《上海证券报》编委,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杂志副主编;《新闻报》编委、新闻总监、总主笔等职务,现为《新闻报》高级记者。同时为多家财经媒体专栏作者。 
  贺宛男从事新闻工作逾30年,长期从事经济报道,尤其是财经报道。1989年开始进入证券报道领域,1990年7月(即中国股市诞生前半年)创办了全国媒体第一个证券专栏——《新闻报》证券市场专栏;1994年1月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上市公司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刊物——《上市公司》杂志。个人主要从事上市公司评论、金融创新以及证券市场制度和法制建设研究,十五六年来撰写了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公司评论、政策评论、市场评论、财经评论等数千篇。著有《证券市场导游》、《证券投资技巧》《家庭投资百窍》、《业绩:成长与重组》、《中国股市投资手册》、《证券法与股市新理念》、《化妆舞会——挑开百家上市公司面纱》、《财报全库》等十余种。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原版序言绪论 从经济报道向财经报道演变第一章 上升期的财经媒体第二章 财经记者大视野 第一节 三驾马车:GDP是这样拉动的  一、投资和城市化  二、消费和消费升级  三、出口和世界工厂 第二节 三者关系: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一、国民收入分配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 第三节 两大调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第三章 财经报道信息源:七大要素市场第四章 财经报道的四大特色 一、牢记两个上帝(投资者和消费者),为信息不对称中的弱势群体立言是财经记者的天职 二、数字说话——定量比定性更重要 三、信息传播的第一时点概念 四、独特的信息处理方法:做故事、做调查、做数据、做观点第五章 证券和传媒天生不可分 一、信息和信息流动——判断证券价值的唯一尺度 二、专业知识——从千万个匿名交易中走出来 三、复杂的与众不同的游戏规则 四、传媒监督——阳光底下无罪恶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七大子市场 第一节 股票市场 第二节 债券市场  一、企业债和公司债  二、可转换债券  三、可交换债券  四、可分离债券  五、集合债券和定向募集债券 第三节 基金市场  一、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二、阳光私募  三、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第四节 信托产品市场  一、信托关系的当事人: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  二、信托财产  三、信托投资的特点  四、信托的种类 第五节 风险投资市场  一、PE和VC  二、中国本土风投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四、私募股权信托  五、风投,媒体最青睐的领域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  一、什么叫资产证券化  二、美国次债:资产证券化的鼻祖  三、资产证券化并非一无是处 第七节 衍生品市场第七章 股市第八章 公司第九章 财报第十章 并购第十一章 房地产市场第十二章 黄金市场第十三章 人力资本市场第十四章 财经报道出现理财化趋势参考文献附录:相关财经网站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上升期的财经媒体同财经报道基本上是因投资者的“到来”而到来一样,中国的财经媒体也发端于证券媒体,包括三大证券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以及少数综合类媒体开设的证券专栏。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有了证券市场的开设,有了证券和资本市场的报道,才使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此后,财经报道又从以投资者为核心受众的小财经(包括证券新闻、金融新闻、公司新闻、产经新闻等),扩展到包括政经新闻的大财经,进而又扩展到广义层面的、足以影响经济一切领域的泛财经。在此基础上,综合性财经媒体(或称商业媒体)应运而生,21世纪初诞生和崛起的三大财经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同国际上财经媒体的足迹颇为吻合。1889年《华尔街日报》创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也是报道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创立30年后,其发行量最高才5万份,报道领域和读者群体主要局限于金融圈内。经历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后,《华尔街日报》进行了根本性改革,将报道范围扩大到商业、经济、消费者事务以及影响商业活动的所有领域,很快成为美国第一家全国性商业日报,其报道范围从资本市场发展到货币与投资,又深入到个人金融、旅游、电子和汽车,乃至非商业新闻和文化领域,发行量稳步突破100万、200万大关,跻身美国三家最有影响的报纸之列(另两家为《今日美国》和《纽约时报》)。

后记

从事财经报道,是我新闻从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在中国,“财经”长期与“新闻”无缘。不要说大学的财经专业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取消、被停顿,就是在新闻领域,也是只知有“经济”而不知有“财经”,财经报道真正走上新闻舞台,只是在1992年小平南巡,明确指出“证券交易可以试,错了,关了就是”以后才开始的。正因其崭新且历史短暂,财经新闻给从业者提供了太多的学习和挑战机会。也正因其崭新且历史短暂,从事财经新闻很容易出成果,也极易犯错误。还是因其崭新且历史短暂,以前谁也没有学过,进入这一领域的媒体人只要舍得下工夫,很有可能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当然,也因其专业门槛相对较高,很大一部分人往往会知难而退、浅尝辄止乃至半途而废。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财经记者?是我日夜思索、孜孜以求的梦想和夙愿。1990年5月问,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刚刚从北京来到上海的尉文渊先生。当时三十刚出头的尉文渊已内定上海证券交易所首任总经理,尉来找我的目的很明确:想尽快推出一份证券报刊。他说,1990年内他要做三件事: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建证券业协会;创办一份证券报。我当时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何交易所尚未开办,作为首任总经理,工作千头万绪,最先想做的竟是办报,而且在两年多后创办的《上海证券报》尉文渊还要亲自担任总编辑。后来在实践中才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证券和媒介竟如此天然不可分割。当时我只是根据自己在报界多年的经验,认为要在半年时间创办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几无可能,比较可行的是在现成的报纸上开辟一个证券专栏,这份报纸发行量不能太大(因为小平尚未发表南方讲话,证券还是极为敏感的领域),但也不能太小,最好在金融界有一定影响,我建议放在我从业的《新闻报》。尉同意了我的看法。就这样,1990年7月3日。全国第一个证券专栏在上海出版的《新闻报》诞生,比当年12月9日开业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早了近半年。

编辑推荐

《财经报道概论(第2版)》适合于财经记者编辑提升业务能力和财经新闻专业教学使用。《财经报道概论(第2版)》配有详细的教学课件,选用《财经报道概论(第2版)》为教材的老师可来函索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经报道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好书,与胡润峰的《财经新闻报道与写作》相对,稍逊了一些
  •   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学基础,本书看起来就很容易。由于财经报道无所不包,而其中又有很多定式,所以读这本书之后,我读财经报道的时候不仅读内容,也看结构。有的报道很规范,有的就比较凌乱。
  •   作为财经记者,最基础的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集体学习用,最实用的财经报道书。
  •   老师推荐的,还不错的一本书i
  •   浅显易懂~
  •   我拍案叫绝了……
  •   对新入行的记者很有帮助
  •   第二版深了好多,喜欢第一版的基础点
  •   如果能将一些专业知识加以通俗化解读就更好了
  •   一本好书,但个别概念的定义同主流有一定偏差。但很受用。
  •   总体来说,还不错,一直想买这本书,还挺满意的。但是送货速度太慢了
  •   买这本书还不如去买经济学原理。
    报道例子少得可怜,关于新闻报道方面的内容也很肤浅,倒是经济学的知识,全书百分之八十都是的,不推荐新闻系的同学看,完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去百度文库下载知识点了。
  •   下订单后的第三天就收到书了,非常快!今天上来写评论,就发现这本书暂时无货了。真幸运!这本书是《财经专业报道概论》的第二版,第一版粗略的看过,但当时没有买。现在要从事财经媒体工作了,就买了这本第二版。和第一版相比,修订的部分多达20万字,加入了很多最新的财经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媒体从业者来说,可读性极强,很容易吸收,而且内容涵盖广泛,涉及财经新闻的方方面面,是一本自学的好书!
  •   封面弄脏了一块,纸质还不错
  •   刚拿到手就浏览了下,很有阅读的冲动,前段时间刚自学完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再来看这本应该会有个不错的读书经历。推荐!
  •   本书专业性挺强的。一般纸媒的财经报道估计都用不到的。但是里面介绍的知识,作为一个经济人也都有了解的必要。作为新闻工作者,可以把它当作拓宽自己知识面的读物。要赞一句的是本书的文风很好,作者在语言运用上很有功力。
  •   我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看了觉得不错才从网上买的 跟图书馆的书差距好大 开本很大而且薄 图书馆的开本小而且厚
  •   财经报道入门读物,学习中
  •   书不错,新的。老师指定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