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建法 主编  页数:828  
Tag标签:无  

前言

  大约三十年的时间,文学理论接纳了众多的术语、概念、命题。各个批评学派的知识谱系纷然杂陈。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密集的理论生产可以告一段落,现在已经进入享用理论的时代。相反,理论的爆炸形成了另一个耐人寻味的重要现象。正如精神分析学派指出的那样,不竭的话语欲望恰恰意味了某种匮乏——如此繁忙的理论生产是否显示了何谓文学的共识始终阙如?人们甚至可以察觉,这种阙如导致的焦虑远远超出了文学领域。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学的政治规范与形式规范逐步完成。文学是革命的镜子、文学的工农兵方向或者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以及民族风格与民族形式,纷至沓来的命题汇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这些命题的权威不仅来自革命领袖的经典论述,同时还由此起彼伏的政治批判运动给予巩固。必须指出,这些规范的相当一部分已经超出理论范畴从而演变为种种具体的文化体制。例如,“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并非一个空泛的荣誉,作家协会组织以及职业作家的薪酬显然是维护这种荣誉的制度保证;“五四”新文学对于革命、民族、国家的功绩不仅铭记于文学史,大学课程表必须为之划拨相当的比例。因此,如果文学的功能、性质、特征、价值彻底重估,那么,争辩的范围不仅涉及诸种理论主张,同时将触动文化体制的全面修订。这时,等待这个答案的人遍布社会的各个层面——何谓文学?  20世纪以来,至少有四次“何谓文学”的争辩为文学史所铭记。首先,“五四”新文学运动终结了古典文学传统。雕琢、阿谀、陈腐、铺张、迂晦、艰涩——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不惮于用众多的贬义词抨击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运动主将把文学奉为“为人生的艺术”,“雕虫小技”开始被赋予历史重任。40年代之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革命的名义要求文学,“大众”和“工农兵”是文学必须围绕的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至今,又有两度火星四溅的争论形成了理论漩涡。80年代初期,人们力图将文学从政治的劫持中解救出来。文学不是口号与传声筒,文学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学就是文学本身。纯文学,文学自律,为艺术而艺术,不及物的文学,这些观念逐一登陆。人们试图强调文学的本质规定,从而抗拒政治以及别的什么对于文学的任意侵犯。另一轮的争论发生于21世纪之初,声势浩大的“文化研究”是这一轮争论的知识背景。

内容概要

  20世纪以来,至少有四次“何谓文学”的争辩为文学史所铭记。首先,“五四”新文学运动终结了古典文学传统。雕琢、阿谀、陈腐、铺张、迂晦、艰涩——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不惮于用众多的贬义词抨击古典文学。“五四”新文学运动主将把文学奉为“为人生的艺术”,“雕虫小技”开始被赋予历史重任。40年代之后,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革命的名义要求文学,“大众”和“工农兵”是文学必须围绕的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至今,又有两度火星四溅的争论形成了理论漩涡。80年代初期,人们力图将文学从政治的劫持中解救出来。文学不是口号与传声筒,文学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文学就是文学本身。纯文学,文学自律,为艺术而艺术,不及物的文学,这些观念逐一登陆。人们试图强调文学的本质规定,从而抗拒政治以及别的什么对于文学的任意侵犯。另一轮的争论发生于21世纪之初,声势浩大的“文化研究”是这一轮争论的知识背景。

书籍目录

南帆序言:理论的焦虑阎连科写作最难是糊涂卷一 信仰与写作韩少功文学:梦游与苏醒张炜精神的背景阎连科魂灵淌血的声响李锐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张承志十遍重写《金牧场》王安忆小说如是说林斤澜论短篇小说苏童短篇小说,一些元素格非中国小说与叙事传统余华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李洱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迟子建心在千山外阿来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林白时光从我这里夺走的。你又还给了我铁凝长篇小说创作中的四个问题范小青别一种困惑与可能蒋韵我们正在失去什么东西寻找小说的兴奋点艾伟对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的反思残雪美、距离及结构——卡尔维诺的《宇宙连环画》读书笔记卷二 阐释与挑战孙郁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蔡翔日常生活:退守还是重新出发——有关韩少功《暗示》的阅读笔记李庆西卑微人生的破茧之旅——王安忆小说《富萍》阅读笔记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从巴赫金的民间理论看《兄弟》民间叙事李静未曾离家的怀乡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贾平凹的不规则看法王尧道器之间的《太平风物》王德威革命时代的爱与死——论阎连科的小说王光东意义的生成——张炜小说中的“主题原型”阐释张学听格非《人面桃花》的诗学张学听苏童与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南帆笑声与阴影里的情节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张光芒比写作立场更重要的是发现真实的能力——评尤凤伟长篇小说《衣钵》姚晓雷乡土呈现中的一种知识分子批判赵慧平说宗璞小说的“本色”创作施战军独特而宽厚的人文伤怀——迟子建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王鸿生洪佳惠信仰与写作——北村和史铁生比较谢有顺比权力更广大的是人心——我读范小膏的《女同志》陈晓明不说,写作和飞翔——论林白的写作经验及意味胡传吉世俗烟火与兵荒马乱的叙事伦理——论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卷三 批评的秩序卷四 对话的可能

章节摘录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原文是很优美的中文,我的朋友艾伦用很优美的英文翻译出来了,我希望英语读者在品尝艾伦优美的英文时,可以想象中文的美丽。然后我希望英语读者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历史,这和西方人的生活有所不同。最后我真正希望看到的,就是英语读者能够在这本中国小说里读到他们自己的感受,或者唤醒他们记忆深处的某些情感。  Marx:《在细雨中呼喊》在某种程度上符合成长小说的模型,比如,它描述一位被异化的年轻叙述者对性的探索,以及他尽量逃避让他窒息的家庭生活的经历等情节。但同时,另外还有一个儿子用他父亲的尸体作武器这样的超现实主义情节。这本书离现实到底有多近或者多远?  余华:事实上从写作开始我就不希望这是一部成长小说,虽然它具有成长小说的模型,我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叙述方式表达出更加广阔的内容,所以我也写下了作品中“我”出生前的故事。我坚信一部优秀的小说在叙述上应该是自由的,应该有时候离现实很近,有时候又很远。我觉得《在细雨中呼喊》做到了这一点,它和现实的关系就是这样,时远时近。  Marx:您的早期著作的实验风格曾经引起争论,后来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就转变到较传统的叙述方式。在这个演变过程当中,《在细雨中呼喊》的位置是什么?它与您的其他作品的关系是什么?  余华:中国的批评家们曾经津津乐道我从《在细雨中呼喊》以后的改变,讨论我的写作风格为什么越来越朴素了。他们研究我的时候连我的儿子也不放过,说我是当上了父亲以后才变得朴素起来。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我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变化是,从写作《在细雨中呼喊》开始,我发现虚构的人物会有他们自己的声音。这是我以前写作短篇小说所没有的经验。短篇小说篇幅太短了,我还来不及听到人物自己的声音,故事就结束了。长篇小说就不一样了,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倾听虚构人物的声音,这是很奇妙的,写作进入到美好状态时,常常会感到笔下人物自己说话了。然后我意识到,虚构的人物其实和现实中的人一样,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作者应该尊重笔下的人物,就像尊重他生活中的朋友一样,然后贴着人物写下去,让人物自己去寻找命运,而不是作者为他们寻找命运。于是我的写作就会不断地出现意外,这是《在细雨中呼喊》给我带来的乐趣,从此以后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写作的乐趣。后来完成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让我不断扩大了这样的乐趣。现在当我回想起自己以前写下的人物时,我常常觉得他们不是虚构的,而是曾经在我生活中出现过的朋友。  Marx:您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很多外文。您现在写作时,心里是否考虑到国际读者的兴趣和需求?  余华:不会考虑国际读者的兴趣和需求,就是中国读者的兴趣和需求我也不会考虑,因为我无法考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