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与解释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宽锋  页数:218  
Tag标签:无  

前言

无论中国哲学还是西方哲学,政治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中国传统哲学直接源于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的探究,它首先关心的是“人事”、“救世”,为人间“治乱”,求取太平盛世的理想。“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哲学的基本主张。内在的修身养性可外化为安邦治国之术。中国传统哲学所追求的“道”首先是内圣外王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中国哲学致力于究天人之际,首先也是如何使个人与自然、与社会合一、和谐相处。政治哲学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面。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中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引进各种西方学术的热潮中,西方政治哲学引人注目。西方哲学从产生起就关注人和社会问题。从古希腊哲学家到19世纪初的黑格尔,哲学家们都把伦理道德、社会政治融进自己的体系。他们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学说与他们的本体论、知识论是相互渗透融会在一起的。他们一方面引导人们超越感性世界追求存在的原理和真理,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关注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在现当代,政治依然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德性、正义(公正)、自由、民主、权利、责任(义务)是各种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的热门论题。现当代的许多哲学家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兴趣甚至超过了对传统本体论、知识论的研究,而政治学家则把政治理论提升到哲学的、形而上的层面。政治哲学是当代西方学术界的热点之一。在它被引进中国以后,也越来越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点之一。

内容概要

本书依据作者所提出的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对中西政治哲学史进行了诠释和重构,这种诠释和重构同时也表现自身为一种政治哲学的整体性理论框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语。“导论”是对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的讨论和厘定,上下篇则分别对政治哲学的“论证性的概念框架”与“解释性的概念框架”进行了诠释和重构,“结语”对“论证”与“解释”之间的理论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论证”与“解释”是我们对“政治”进行哲学思考的两种基本方式,而通过“哲学地”思考“政治”,我们也成为具有反思意识的“政治动物”。

作者简介

宋宽锋,1967年生于陕西兴平。先后在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学习哲学,199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1997—2002年,主要从事西方哲学知识论的梳理和反观,并着力于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问题史考察的角度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2003年至今主要致力于政治哲学研究,《论证与解释——政治哲学导论》就是这一研究工作的思想总结。生活中日益自觉地信守“尽人事而顺天命”的圣贤教诲,而我的政治哲学研究的核心结论竟也与这一生活信条惊人地相似,岂不怪哉!

书籍目录

序  黄颂杰 导论:政治哲学史的诠释与重构   第一节  学术与政治   第二节  哲学与政治   第三节  政治哲学史的学术研究   第四节  作为概念框架的政治哲学   第五节  政治哲学的概念框架与日常的政治思考   第六节  论证性的概念框架与解释性的概念框架上篇  论证性的概念框架 第一章  政治哲学论证的可能性及其前提   第一节  实力政治观与政治哲学论证之可能性的质疑和否定   第二节  实力政治观批判与政治哲学论证之可能性的前提 第二章  事实与论证   第一节  作为论证性的概念框架的近代西方社会契约论   第二节  作为政治哲学合理性论证之基础的人性与自然环境   第三节  无知的事实与自由的论证 第三章  价值与论证   第一节  以“事实”为基础的论证性概念框架的理论缺陷   第二节  价值预设与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   第三节  价值多元与政治哲学合理性论证的困境   第四节  价值多元与作为终极目的的“功利” 第四章  “治道”构想及其合理性论证   第一节  “治道”概念的辨析与中西政治思想的差异   第二节  “治道”构想及其合理性论证的理路和根据 第五章  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与日常的政治思考   第一节  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的根据和性质   第二节  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与日常的政治合理性思考   第三节  论证性的概念框架的普遍性与日常的政治合理性思考的特殊性 第六章  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与历史哲学的转向   第一节  论证与苦恼   第二节  历史哲学的转向与政治哲学的合理性论证的扬弃 第七章  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及其条件和机缘   第一节  理想的构建及其实现的可能性问题   第二节  理想实现的条件和机缘下篇  解释性的概念框架 第八章  从论证到解释   第一节  由论证转向解释的缘由及其理路   第二节  政治生活的理解与解释性的概念框架 第九章  “常人”概念与政治生活现象的解释   第一节  “人性”的经验论解释与“常人”概念   第二节  “常人”概念与政治生活现象之理解的内在根据 第十章  常人社会与制度框架   第一节  制度框架与政治生活现象之理解的外在根据   第二节  政治生活现象的合理性解释 第十一章  制度框架创生的缘由及其历史合理性解释   第一节  制度框架创生的缘由及其方式   第二节  制度框架的历史合理性解释与制度变迁结语:论证与解释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节政治哲学史的学术研究如果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是一种学术研究,那么“学术”地研究政治哲学史的方式是什么呢?或者说,怎样的政治哲学史研究才是学术研究?在思考和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指出,以上第一、二节所分析的两种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都不是“学术”地研究政治哲学史的方式。当我们从以上所说的这两种“非学术”的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一种惯常的政治哲学史的“学术”研究方式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对政治哲学史的“史学式”研究。在这种惯常的学术研究方式之下,政治哲学史就成为广义思想史或观念史的一个类别。作为思想史或观念史研究的一个类别,政治哲学史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政治哲学思想演进历程的历史再现。这种“历史再现”内在地蕴含着两种有所不同的研究取向,其中一种研究取向就是试图呈现政治哲学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另外一种研究取向则是致力于政治哲学思想及其演进的外在“历史情景解释”。这两种研究取向各自也有其坚实的合理性之根据和理由。就前者来说,其根据和理由在于,政治哲学史不就是前后相承的一系列政治哲学著作吗?而任何政治哲学著作不都具有其内在的思想理路和思想逻辑吗?就内在的思想理路和思想逻辑而言,任何后来的政治哲学著作不都表现为对先前的政治哲学著作的修正和转换吗?而在内在的思想理路和思想逻辑的修正和转换中不是有轨迹和线索可寻吗?而就外在的“历史情景解释”的研究取向而言,根据和理由也同样充分有力。因为任何政治哲学著作都是存在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成果,而存在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政治哲学家的思想过程无疑会受到相应的历史情境的影响和限定,因而脱离相应的历史情境,我们就无法历史地理解任何政治哲学著作的思想内容和思想趋向。

后记

从第一次拟定本书的题目至今,已经整整七年的时间过去了,本书也是我过去七年的时间里从事政治哲学研究的思想总结。我已尽力系统地表达了我的所思所想,但其中可能尚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某些具体的论述和细节的阐发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本书所涉及的论题和内容较为繁复,我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常有顾此失彼之感。我把它呈现于大家的面前,以便使本书的缺陷变得明显和突出,从而使我能够更好地自觉于这些缺陷,并修正和完善它。书稿完成之后,我的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黄颂杰教授,在百忙之中审读了书稿,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批评意见和修改建议,并欣然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是我尤为感激的。另外,在这里我也想对我的学生们表达谢忱。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我曾先后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四届本科生和外国哲学专业的四届硕士研究生,开设了“西方政治哲学史”和“近现代西方政治哲学”的课程。为学生们讲授西方政治哲学,与学生们讨论政治哲学,不仅为我的思绪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且他们的疑问和批评性的想法,也不断地促使我进行再思考。本书第五章第三节,就是在与我的硕士研究生张祖辽同学多次讨论“导论”中所阐发的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之后,而决定增写的。最后,我原本想把本书题献给我的妻子郝娟女士,以感谢她这些年在我们繁忙而又凌乱的生活中所付出的辛劳,但想到在一个逐渐忘却了思想为何事和何物的时代,一本政治哲学的著作也实在算不了什么,于是作罢。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著作的独到之处,首先在于它并不限于西方政治哲学,而是融中西哲学于一体;更有创意的是,它并非对中西政治哲学作一般性的介绍或评述,而是依据一种政治哲学史的研究方式,尝试对中西政治哲学进行“诠释”和“重构”。这种尝试无疑是十分大胆的,但绝不是任意的、无根基的凭空想象,而是在对中西政治哲学进行整体透视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诠释”和“重构”的尝试,具体表现为“政治哲学的论证性概念框架”与“政治哲学的解释性概念框架”的提出,全书就是围绕这两种“概念框架”展开论述的。这种研究方式和进路显然不同于对政治哲学的惯常的“史学式”的研究方式和进路。后一种研究方式致力于对政治哲学思想演进历程的“客观再现”或“客观解释”,这样的研究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具有“无法根本化解的内在局限”,那就是它不能从根本上建立和阐释作为研究对象的政治哲学史与研究者当下对“政治”的哲学思考之间的意义关联,也不能展开和实现政治哲学的概念框架与日常的政治思考之间的意义关联。  ——黄颂杰

编辑推荐

《论证与解释·政治哲学导论》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证与解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没的说,像宋老师这样扎实做学问,对做人和做文都非常认真的人已经不多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聆听智者的哲思和声音,这本书不容错过!宋老师讲课,一支粉笔足矣!什么PPT,提纲讲义,都是浮云。把道理说出来,把问题阐释清楚,以厚积薄发给人以启迪,向宋老师致敬!!!
  •   独到,深刻,非常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