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复旦大学  作者:郎遥远  页数:248  
Tag标签:无  

前言

知识分子的“跳蚤”式使命文人因言而立,也因言而喜怒哀乐,命运跌宕叵测。在一个尚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的国度,独立人格的文人命运不可测,独立思想的文章难免在禁与罚之间荡秋千。还记得那个面临无路时放声恸哭的阮籍吗?面对那穷途末路的荒凉感,他以最纯真的哭来对待命运。他的态度和他在山顶啸歌一样那么从容,那么真实,王勃便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的,他在哭,哭响了整个世界,却只是哭给自己听。还记得近现代史上勇于担当、敢于践行的知识分子吗?自谭嗣同,到秋瑾,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无不自抱必死之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誓以热血呼醒国人。太多太多的仁人志士死了,死在一种封建专制的刀刃下,却活在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记忆中。那些从容赴死的伟岸背影,留给中国历史一道光辉的地平线。而如今,中国社会已经迈入现代民主政治文明。一个独立思想的文人还是只有哭不得,笑不得么?必须察言观色,仰人鼻息么?难道就连千年前阮籍的那股猖狂,都已经不复?灵魂,风骨,正义,真理,问苍茫大地,归去来兮。看看当下中国一幕幕学界怪相迭现,学术腐败侵蚀原本圣洁的大学校园,不由得怀念民国时代的文人。民国文人既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士大夫,又扮演了冲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先驱。他们大都保持了与政府不合作或远距离的态度,所谓“为国家作诤臣,为政府作诤友”,印证了“学在民间”的真谛。民国文人在艰难时世中所创造的学术辉煌,让当下的知识分子汗颜。民国文人的学术功底、治学境界、文章功夫都是今人难以相比的。他们为后世的文人树立了道德文章的楷模。他们在社会演进中,体现出思想者的努力;在人生的坎坷颠沛中,显示出知识分子的精神力量。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中,他们饱受失败之痛和挫折之伤,但是,他们依然保持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书生本色,充当了思想文化的拓荒者和引领者。面对饱经战乱仍奇崛不凡的民国文人,和平时代的当代中国文人,就更应该铸造鲜亮的人格魅力。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匍匐在封建皇权下,苟且于世,跪着说话,已经太久了。而今,给了人站着说话的权利,也给了人说话的自由和写作的自由。既然己能“站着说话”,自然是腰杆笔直,自然是意气风发,何不“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盛世之下,公义难彰;贫富两极,合而难和。此起彼伏的弱势群体受欺,形形色色的特权阶层肆虐,更让我“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会情不白禁拍案,打翻桌上茶杯,愤怒随茶水四溅;也经常郁闷,彻夜失眠,数着窗外的星星。大文章无烟火气,真人品有圣贤心。耳闻目睹不平事,我常常怒火攻心,修不到“胸有雷霆而面如平湖”的上将军境界,难以写出“无烟火气”的大文章,自然也就算不上作家,只能算半个文人。但我励志自己,做一个有善心、有良知、有个性、有独立见解的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良知,是文人的立身之本。个性,对于文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一个性格平庸、性情虚伪的人,很难有什么思想和创见。我的时评,只是发表一个中国公民站着说的话。一个公民站着说话,有着人的尊严,有着知识的尊严,有着宪法的尊严,这也是正常民主国家的公民自由权利。我只是直抒胸臆,不须太多图谋考量;发表所思所想,不须过多政治顾虑,甚至根本不必要,因为那是政治家的事。我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个微弱的民间呼声而已。我只是“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就事论事罢了。谦恭领袖,善于倾听任何一个弱小的声音。傲慢之人,居庙堂之高,可听,可不听。我想,文章论道,见仁见智。文章之外,最可贵、最重要的是国家对公民言论自由的宽容度,是真理论辩的政治气场。对言论自由的宽容尺度,也可丈量出政治领袖的胸怀宽度。言论自由度,体现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条件,体现一个执政党的基本民主素养。善政之道,不因人废言,不因政设障,不因言获罪,不秋后算账。发表言论是捍卫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每个公民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言论自由权。每一个公民都需要捍卫宪法权利的认真耿劲和无畏勇气。我们勇敢一分,专制就胆怯一分,收敛一分,民主就前进一步,自由就扩大一步。一个人,如果奴才做惯了,就会卑躬屈膝,变得站直了说话都难。这是一些知识分子最悲哀的地方。在我看来,知识分子的使命有时就是一个跳蚤,虽然顶不起被子,但也要无畏无惧,让那些失德失范的人不得安宁,知所痛痒,有所收敛。草根未敢忘忧国。常在夜深人静之时,奋笔疾书,抒发胸中块垒,不觉通宵达旦。无他,只是出于一个普通公民对国家的热爱、对执政党的期待、对民族未来的希冀。我期盼人世间真善美,像春天的蒲公英,四处播撒;鞭挞假丑恶,像严冬枯枝,纷纷坠落。我期盼中国更进步,社会更美好,人们心情更舒畅。

内容概要

  独立时评家郎遥远新作《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推崇理性和法治原则,彰显不断完善的现代政治文明和蓬勃发展的公民文化。
作者以独立眼光剖析当代中国社会公共事件,以分析透辟、说理犀利名世。更有不少时评,笔触幽默生动,鲜辣可口,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为之一动。作者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富有创新精神,既不盲从西方自由化,也不死板僵化,反对固步自封,真正体现当代知识分子“为共和国做合格公民,为党和国家作诤友,为弱势群体做侠客”的优秀品质。他以理胜,以诚胜,故感人深。相信这种时评风格,必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有益于培养公众非情绪化的理性思维能力,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中国迈向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

郎遥远 独立时评家 资深策划人
曾任《新经济论坛》杂志总编、《中国民营》杂志常务副社长、《世界华商》杂志总策划。现任北京、杭州、沈阳三家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多家浙商上市财团独立董事。系凤凰网知名观察家、中国选举网专栏学者、天涯社区名家专栏作家、光明网理论专家、《长城月报》杂志专栏作家、《时代商报》专栏作家。
首部时评集《草根,不主义》被亚洲周刊》评为2009年度时政类畅销书。

书籍目录

名家寄语
 自序 知识分子的“跳蚤”式使命
上集 灵与肉的拯救
 “中状元”的高考与“赶大集”的高考
 莫演义当代“焚书坑儒”
 《挟尸要价》是一只道德苍蝇
 网络舆论不能未审先判
 文化挠痒?时评扎针?政论刮骨
 当代实力派作家之殇
 “娱人丑星”折射中国文化沉沦
 民意被“知识阶层情绪”代表了吗?
 思想巨人,首先是人格巨人
 我选“慌”为2010年度汉字
 新闻联播世界和网络评论世界
 高举中国民主的光明火炬
 人格和报格
 应对舆情能力是一张民主试卷
 伍皓的“言论官司秀”
 媒体莫为“眼球”失“公心”
 国内思想时评类网站的生存之道
 铁观音兄,你何时被“双规”?
 名博贵在“第三只眼”
 草根博主与省委书记面对面
中集 权与法的博弈
 舆论监督守望政治文明
 “竞争性选拔”的民主亮色
 网民是公民的另一张脸
 “人民”请退休,“公民”要上岗
 莫分“左右”,只唯“民主”
 思想文化的摆渡者
 二十个美好梦想
 谁是中国民主的最大潜敌?
 从邓小平晚年的两个梦想谈起
 “接班人”请给“合格公民”让道
 反腐是全社会的最强音
 官场两面人
 官腔美学
 行政失范的道德浮标
 官老爷和“小白菜”还要敌对多久?
 崇高信仰不能成为政治木鱼
 官员问责岂能成为一场秀
 “忠臣”只是“官本位”的良种
 “官场恶质文化”八角兽
 低碳脸谱的荒唐政治秀
 “亿元小学”比“豪华政府”看上去更美
 慈善司长辞职为什么孤独?
 国家审计不能成为“司法哑弹”
 “史上最牛公函”
 驰名商标为何混进那么多群众?
 灾难中的文明和文明中的灾难
 “全国哀悼日”的反思
下集 善与恶的扬抑
 “霹雳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中国缘何成了精神病大国?
 诚实是名利场最好的枕头
 崇文宣武缘何“被东西”?
 驳“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莫让三聚氰胺演变成“民心结石”
 楼市是中国经济一张浮肿的脸
 政府官员的“帮办经济学”
 强拆背后的“铁三角”腐败
 中国霸王银行的强盗哲学
 “美国信用低于中国”的冷笑话
 “孙悟空故里”荒诞剧的正解
 巨无霸投资缘何“养蚊子”?
后记 思想,给了人全部的尊严
  

章节摘录

版权页:应对舆情能力是一张民主试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榜单显示,重庆打黑风暴名列榜首,“上海钓鱼执法”和“河南杞县钴60事件”垫底。这两个垫底案例,无一不是政府官员漠视新闻舆论监督的反面样板。在排行榜中最后一名的河南杞县钴60事件中,当地政府在事发后一拖再拖,引发全县民众恐慌大出逃。杞县政府的做法,其实是遵循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有事先瞒,尽量缩小知情面,政府最核心的人士,知道最多的实情,依次按照级别高低,信息度递减,到公众这里甚至就是封锁消息了。说白了,就是压制舆论监督的老套路。说穿了,就是一种只对上级负责,毫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官本位”专制心态。目前我国尚未有新闻监督方面的立法,以致现在的新闻多是报喜不报忧;事实不清,导向不明,甚至出现“新闻审判”、“新闻误导”情况;新闻记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伤害新闻工作者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官员不把新闻监督真正放在眼里,长期习惯于欺瞒封堵的新闻处理方式。对新闻监督的奴化、弱化和边缘化,遂使一些政府官员在面对舆论监督时,缺失基本的民主政治素养和危机应对策略。在公众事件爆发被网络媒体广为曝光后,往往束手无策,先遮后瞒,丑态迭现。此次人民网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其实就如一张执政品行试纸,检测出当下政府部门的民主素养和执政道德水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重视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党和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提高执政和行政效率、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对待舆论监督应该有宽广的胸襟。然而,当前仍有相当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尊重,只愿报喜,不愿报忧。在实际工作中既不重视,也不支持,更不配合,或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拒绝、抵触记者采访相关问题,或直接滥用权力压制批评,干涉舆论监督。一些领导干部不但不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反而千方百计掩盖真相,推卸责任,对举报者乃至实施舆论监督的媒体从业人员施以打击报复。凡此种种,尽管表现在极少数人身上,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民主与法制社总编辑李明信曾感叹,现在的舆论监督处境尴尬,关键是舆论监督的环境问题。该社出版的《民主与法制》杂志和《民主与法制时报》,常常是采访的记者还没回来,成批的说情者、告状者、反映情况者就已通过在京的各种关系捷足先登,目的只有一个:灭火。说情人多数受领导指派,其中不乏当地的宣传干部,声称只要不发稿,“有什么要求只管提”。一次谈不成,就两次三次地磨,不达目的不罢休。动用的关系中,既有媒体方面的熟人、同事,也有他们在领导机关的老乡、朋友。有些关系人不问是非曲直,只要“受君之托”,就尽“忠君之事”。有时从权力部门来电话打招呼,干预某个稿件,也弄不清是组织意见还是个人意见。于是问题变得复杂化,本来正当的舆论监督,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常常“流产”。被批评方虽然信誓旦旦“回去彻底整改”,但事实上,那些违法乱纪、危害环境、侵害民生之类的行为,往往依然如故。这无疑是极不负责任的。舆论监督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是否欢迎舆论监督,是对我们是否相信群众、一心为民的检验。舆论监督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支持舆论监督,是对我们是否出于公心、从善如流的检验;舆论监督可以帮助我们改进工作,是否接受舆论监督,是对我们是否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任的检验。新闻舆论的崇高意涵在于维系社会公义和团结精神,在于传播资讯、启迪真知、提升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层次。新闻舆论以本着建设性和理性和平包容的精神,来满足大众和社会的需求,而基于这种精神就允许多元化和可选择性。新闻舆论的价值,就在于保障舆论监督的“人民性”,在于保障现代宪政文明的真谛,在于人民有其自由话语权和媒体选择权,在于集中民智形成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更在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防止政府滥权腐化。更加开放的新闻舆论环境,还将有助于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回想2008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衰荣并存。正因为我国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新闻自由政策,让西方国家了解更真实的中国,才逐渐消除谣言和偏见,赢回了世界话语的主动权。广大网民对公共事件的自由表达,也让西方国家更多了解我国的真实民意,以至于发出“不怕中国官媒,只怕中国网民”的慨叹,得到了西方媒体的普遍理解和由衷尊重。特殊情势下的“新闻自由”,不但没有让我们国家易了江山,变了颜色,相反大大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的观感,让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而相对宽容的网络论坛、博客,更让广大网民的民意、民议、民怨找到一个沟通管道,从而揭露打击了官场腐败和社会丑恶,彰显了公平正义,弘扬了真善美,凝聚了人心。西方国家每年在很多国际场合,都会以此攻击我国的民主人权状况,而我国也会以西方国家尚存的人权缺憾和新闻自由缺点来回敬一番。在大国博弈的新世界形势下,西方国家以价值观为博弈武器,围堵打压中国是他们的一贯战略伎俩。但是,西方国家的诘难之处,有时往往是我国政治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沉疴顽疾。在历史上,思想专制从来没有产生过任何积极的作用,它只为权势阶层散布谎言提供绝对自由,而剥夺的是公众讲真话的自由和权利。在缺乏自由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新闻舆论的价值就更加弥足珍贵。故此,不管西医还是中医开的处方,只要治病救人,就是好药方。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过于无知和充满偏见的话,就必须关心我们这个国家的新闻舆论环境。真实的新闻才可能给我们以言论的自由,而不是思想禁锢;真实的新闻才能把我们变成公民,而不是奴隶;真实的新闻才能把我们带向光明,而不是一片黑暗。西方新闻自由并不完美,甚至存在重大缺陷,这并不能作为我国新闻业可以缺失公义性和充满话语霸权的借口。当今互联网提供了一个自由多元的公众话语平台,网络已成为当今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当今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新闻舆论监督已经逐步成为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一个事件往往从网络率先披露,继而不仅有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陆续跟进,还有都市报以及境外媒体参与滚动报道。特别是在网络,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政府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不敢再像过去一样有恃无恐,不敢再缺席、失语、妄语、诳语。因为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亿万网民的口。这正是新闻舆论监督彰显的巨大威力。官员对舆论监督的承受力,不仅仅是一个民主素质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提升党的有效执政能力、增强执政党合法性的大问题。从根本上说,官员对舆论监督承受力的提升,既取决于官员的开明、宽容和民主素质,更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度与力度。十七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样的潮流面前,自觉增强对舆论监督的承受力、主动调整对于舆论监督的心态,当是明智之举。

后记

思想,给了人全部的尊严本书收录的,是我在2010年写的时评文章。这是继时评处女作《草根,不主义》后,出版的第二部时评集。从2008年春在凤凰网开了第一个博客,到今天已坚持写博两年多了。我把博客当作一个人的“议会”,坚持以独立风骨、不泯良心、爱国热血为理想和道义勇敢发声。我曾写了一首羊羔体小诗明志:“即使黑夜/没人看见我愤怒的脸/但我/还是要对那一切丑恶和伪善/冷对横眉。”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思想需要交流,需要在切磋甚至批判中,拨清迷雾,走向真理。像尼采那样的天才写作,笔端也依然昭临着跨越的回声;像凡·高那样疯癫的巨匠,心底也依然渴慕着那美丽的知己。我要衷心感谢凤凰新媒体副总裁兼凤凰网总编邹明先生、凤凰博报主编吴德强先生;感谢天涯社区主编应剑群、祁袆博、何小手、杜若、俊采兴驰等各位富有才华和激情的年轻编辑朋友;感谢中国选举网编辑磬无语、吉庶、马卿;感谢博客日报创办人季无牙先生;感谢新浪评论主编陈泰然;感谢光明网编辑黄原;感谢共识网编辑袁训会;感谢联合早报网、南方报网、千龙网、人民论坛、雅虎评论、腾讯论坛、博客中国、中思网、价值中国、《东方之子》等网站的编辑朋友;感谢为我开辟专栏的《长城月报》总编朱顺忠先生和副总编詹敏先生;感谢转载我文章的海外华文媒体;感谢信孚研究院对我文章一直的抬爱。没有这些媒体热心荐读,拙作恐难广被海内外网友们关注,也恐难有这两本时评集的顺利出版。这些令人尊敬的媒体,都是我的精神家园。心中有无限的感情,也有无限的感恩。网络论坛和个人博客,就如一扇文明的窗,普照着真理良知的阳光,吹拂着民主自由的春风,不断培育着中国公民社会茁壮成长。我曾写道,一个优秀的媒体,不仅仅是国家权力的看守者,社会正义的彰显者,也应该是读者(网友)的心灵伴侣,哪怕只是相伴一段历程,也要留下最难忘的闪光印记。当然,我更要特别感谢复旦大学出版社,特别感谢常务副总编孙晶博士、本书责任编辑史元明博士。孙总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修改意见。史博士是一位非常负责任的年轻编辑,很敬业,很用心。在此,敬致鞠躬谢忱。从《草根,不主义》的草根时评,到《主张》的独立时评,真切记录了我在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段思想苦旅。如果这本时政文集,让读者触摸到点滴的进步,那不是我个人的进步,而是中国的进步。思想是一把剑,越磨越有穿透力。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先行者,承受着肉体和精神苦难,带来了照亮黑暗的熊熊的思想圣火。思想者们常如同凤凰涅椠一样,焚烧自己,然后在烈火中永生,留给后人一个崭新的世界。思想的无穷力量,给了人全部的尊严。遇到愤懑困顿之时,总想起雪莱那句名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最后,真诚感谢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此书,真诚感谢许许多多网友浏览我的博文。郎遥远2011年1月8日谨记于杭州

媒体关注与评论

郎遥远先生真诚客观地发表见解,无论草根言说还是独立评说,都“站着说话”,勇于践行宪法赋予的公民言论自由权,将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中国迈向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  ——著名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教授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新的思想解放才能推动改革的突破,才能取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以一个公民的独立思考,为中国进一步思想解放而呐喊。这是一种才智,也是一种胆略,更是一种责任。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  周瑞金(皇甫平)温和的表面背后有着无比刚烈的内心,犀利的语言之下又饱含关爱之情。这就是我这位老朋友的特性。文如其人,是为荐。  ——浙江大学校长助理、舟山市政府副市长  朱世强教授思想的力量。祝贺《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出版。  ——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家  曹景行网民容易疯狂,臣民容易骨轻,公民呢,像郎遥远这样,既谦卑又自尊。  ——北京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吴稼祥《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民主的“风声”,声声入耳。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麦家一个赤诚的人,一本赤诚的书。祝贺《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出版。  ——世界摄影大师、荷赛金奖获得者  卢广郎遥远先生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理想的人。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感,对民主、宪政、法治的使命感,使得他不断勇敢地发出“一个站立说话的公民”声音。他的草根时评集《草根,不主义》和独立时评集《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都是我们时代的尺子和镜子。  ——著名政论家、《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秦朔当代中国处于融入世界、复兴文化、创新全球的历史拐点,既要全面补好工商文明的课,又要稳健走上生态文明的路。  《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旨在彰显中国不断完善的现代政治文明和蓬勃发展的公民文化,以一个独立知识分子的立场,敏锐深刻地评论中国,当属“全面补好工商文明的课”,致力构建生态环境文明和生态政治文明相融的和谐世界,达到真正意义的共和政体。  ——著名战略思想家、中国名博沙龙副主席  钱宏《塔木德》书里说:人类的智慧凝于笔尖,诗文篇篇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你手中的笔不过五寸,威力可比国王的权杖。郎遥远先生的笔下,凝聚着自由、平等、理性的智慧,而任何有知识的人都不会贫穷,每一个读者都将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著名教育家、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信力建多一个人真诚地表达,这个国家就少一个说假话的人。每一个人都自由言说,这个国家就不会出现专制制度。锐评,是虚拟的锋芒与犀利,它鞭策我们社会改良与进步。  ——著名文化学者、信孚研究院研究员  吴祚来遥远兄是《长城月报》的专栏作家,也是我的好朋友——虽未谋面,但常谋其文、拜其作、读其人。遥远兄的文笔隽秀但不作秀,观点犀利但不莽撞,思想深刻但不固执。每每签版时看到“郎遥远”三字便莫名兴奋和激动,兴奋始于新的观点文章,在其隽秀文笔之下再次诞生;激动在于,又可以荡涤一次思想的沐浴。遥远兄可谓“胆大心细脑子活,文美字金观点深”。  ——香港著名时政刊物《长城月报》总编  朱顺忠我们总是在左与右的争论中,忘了最初提出的问题。激愤与戾气制造出新的矛盾,忽略了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中国人喜欢“讲政治”,很多讨论变成争论,只是对方给不给面子,而不是讨论话题对或错。中国需要什么声音?凤凰网名博郎遥远的书,可以给你一个参照。这本书是一种情怀,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最真诚最简单的修身齐家心怀天下的样本。  ——凤凰网博报主编  吴德强阅读郎遥远文章,文笔优美、话题开阔只是其次,关键是他用独特视角打开思考的大门,他能从众所周知的问题中,精准挑出一根骨头,又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敢于力透纸背地洞穿真谛。说真话好难,难在季羡林口述历史“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的言说尺度,也难在郎遥远所抱持“力求说真话”的文人使命和公民意志。  ——天涯社区聚焦、时评主编  应剑群郎遥远先生是一个冷眼热心的时评家。我一直关注并欣赏他的精彩时评,可说是他近年心路见证者之一。他既不同于很多在自娱自乐和看热闹的“博客”,也不同于限于模式束手束脚的“评论员”,不但鞭挞丑恶现象,而且敢于提出问题,细心的剖析,还开出自己的“药方”。马克思说:所有的哲学家都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但是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郎先生就是一个具有灼见的思想者和具有胆略的行动者。  ——新浪网评论主编  陈泰然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思想换不来钱财,但思想却有无穷价值,而且思想可以穿越现在、指向未来。思想家常常因为落寞而痛苦,也常常因为落寞而更加深刻和敏锐。祝贺郎遥远先生新作《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面世,相信他的独立识见,一定会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相信历史会给一个思想家应有的尊重。  ——《博客日报》创办人兼总编  季无牙

编辑推荐

《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独立时评家郎遥远新作《主张——郎遥远锐评中国》是当下中国一部思想自由、论说真实、阐述理性、文风犀利的时评集。不可多得,不可不读。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若批评不真实,则自由无意义。若批评不理性,则真实无意义。“良知理性”趋于人道,“公民主张”助推善政。国民理性的培养,不仅需要公民个体的自我省思,更需要国家民主法治的日臻完善,让整个社会充满公平与正义的阳光。全球20家最具影响力思想时评类中文网站联袂推荐,联合早报网、新浪评论、雅虎评论、千龙网、凯迪社区、博客中国、博客日报、价值中国、腾讯论坛、中思网,凤凰博报、天涯社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人民论坛、南方报网、强国博客、环球博客、中新网、中华网、共识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主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我很喜欢郎遥远的书,许多老师们不会教的知识可以透过他的书学到,看他的书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   观点很犀利,很独特,有一定的思想性
  •   书拿到手看了下序言,非常好,强烈推荐。。。
  •   一般。观点不鲜明,太暧昧
  •   如果当下中国电视、报纸的理性反思和真实可能有风险,而“剩下感动和飘扬”正符合官方意识形态和潮流所需,怎么办?幸好还有网络,有像独立时评家、华人网络名博郎遥远这些敢于直言的声音。
  •   作者是有良知有智慧的知识分子,读他的书,让你深入了解中国杂乱社会现象后面的本质。 很好的文章,机智锐利。值得一读。远胜过郎咸平的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