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研究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德坤,张晓兰 著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感到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开放性、超前性、实践性和全面性。
  本书共四章节,内容包括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生平、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历史贡献。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马德坤,男,1975年3月生,山东单县人。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7年获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9年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现为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人文艺术系主任、副教授,兼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先后在《东岳论丛》、《社会科学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教材3部,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2项。张晓兰,女,1981年7月出生,山东潍坊人,历史学硕士,山东财政学院东方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史,出版《无畏的奥巴马一两党制上的美国》、《梵高的激情与孤寂》等多部著作,并在《黑龙江史志》、《中国商界》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参与河南社科联的《19世纪英国的霍乱与河流污染》等项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清末历史变局
 第二节 清末教育改革
  一、教会教育
  二、洋务教育
  三、维新教育
  四、清末新教育
  五、晚清山东教育
第二章 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生平
 第一节 鞠思敏的生平
  一、家世与教育
  二、投身革命
  三、兴办教育
  四、反帝爱国、支持学生运动
 第二节 王祝晨的生平
  一、家世与早期教育
  二、外出求学
  三、投身教育
 第三节 范明枢的生平
  一、家世与教育
  二、振兴教育
  三、抗日救国
 第四节 于明信的生平
  一、家世与教育
  二、投身教育
第三章 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鞠思敏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思想
  二、教育改革思想
  三、无不可教育之人,无不可造就之才
  四、重视乡村教育
 第二节 王祝晨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思想
 第三节 范明枢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思想
  二、教育改革思想
  三、重视劳动的思想
  四、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五、乡村教育思想
 第四节 于明信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救国思想
  二、家庭教育思想
  三、无为而治的学校教育思想
 第五节 山东四大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开放性
  二、超前性
  三、实践性
  四、全面性
第四章 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的历史贡献
  一、推动了山东教育观念的更新
  二、推动了山东教学方法的改进
  三、推动了山东教育体制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四、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
  五、奠定了地方志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1930年王祝晨辗转来到聊城三师任教,又因批评南京政府被迫辞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王祝晨正在济南一师任教务主任,为支持学生请愿,遭到当局的深忌。1932年春天,济南各校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遭逮捕,王祝晨也被当局视为“准共产党员”,解除主任职务。1933年2月,应一中校长宋还吾邀请到学校担任伦理课兼做指导员,这时他的历史课已经完全渗透着唯物史观,教导学生要认识真正的中国历史,不然就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误人歧途。1934年2月,济南学生不顾韩复榘的血腥镇压,联合起来,组成“济南文化救国联合会”,反对蒋政府的不抗日政策,“一二·九运动”爆发,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呼吁一切热爱祖国的人们,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斗争。1936年10月9日,济南各校联合举行“鲁迅先生追悼会”,王祝晨发表演说,鼓励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以此激励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刻苦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学生徒步南撤,于鄂西郧阳、均县一带会合,被教育部定为“国立湖北中学”,王祝晨任教于此校,为师生讲授文化知识,宣传抗战形势。同年12月,王祝晨到西安省立高中执教。1938年3月,他任“教师服务团”委员,领导山东流亡师生。武汉失守,又率领数千学生徒步入川,在川北绵阳建立国立第六中学,度过了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国山东四大教育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