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志成  页数:489  

内容概要

  《南开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是南开大学理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优秀论文汇编。全书从不同角度总结和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研究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高等教育和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与规律特点,体现了南开人对改革开放30年的深刻认识与深入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书籍目录

在社会改革的实践中推进哲学的改革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基本经验以科学历史观看待改革开放的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发展性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刍议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的当代启示改革开放与中国现代化的辉煌成就和光明未来改革开放30年:新南开崛起的历史中国政治发展30年成就与今后10年的任务30年来中国行政发展的回顾和展望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重点及其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以社会保障理念演变为例制度“关联性”的扩展及对中国的启示——对俄罗斯转型中制度移植的反思农村改革3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经济学30年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基本脉络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论争论30年中国经济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陈宗胜周云波任中国经济增长30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民营经济发展30年及其理论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对民营经济的新认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评述从“司库”到“银行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关于中国精算业的回顾与展望坚持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的几点认识改革开放30年与党的建设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述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制度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教育述评改革开放以来党政监察制度建设述评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3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从改革开放30年历史看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在变革与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嬗变之轨迹与规律研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欧关系: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30年与中日关系中美建交30年的历史启示30年来的中俄关系:从关系正常化到战略协作伙伴中德关系30年:回顾与展望论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国际背景和未来冲突后记

章节摘录

  三、关于行政发展的反思和展望  回顾30年来的行政发展,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自觉性。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事物运动一样具有内在规律。尽管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消灭和改变规律,但是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在不断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30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地认识和探索这一规律,并在其重要文件中提出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战略构想和实际举措,以引导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对政府行政的改革也是如此。因此,中国的行政发展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党和国家自觉筹划下的发展过程。行政改革的自觉性,保证了整个行政发展的合目的性。综观30年来的行政发展,呈现出步骤明显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第二,整体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要求不同的政府模式与之相匹配。两种政府模式之间的差异不是某些方面或者局部的差异,而是包括行政理念、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等多方面的差异。这样就决定了实行市场经济对于政府而言,不是某一方面和某一领域的变革,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进行全面再造,学术界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政府转型。尽管关于政府转型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在政府转型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方面尚需深入探讨,但是学术界基本认可政府转型是政府适应市场经济的建立而进行的全方位的深刻转变。政府再造或者政府转型涉及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机构改革,到后来的政府职能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治国方略转变、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等,政府的行政管理表现出一种多因素、相关联的整体性变迁。  第三,渐进性。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无先例可循;而且在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地域广阔的国度进行政府管理的系统改革,不能企求一蹴而就,只能在不断地认识规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使各方面的改革渐次展开。经济领域的改革如此,政治领域的改革也是如此。就政府的各项改革来看,至今还都没有完全到位,而只是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尚需时间予以完善,政府的行政管理也需要时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健全。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