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  作者:高志勇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独立评论》时期(1932年5月至1937年7月),在胡适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意义,也是胡适处于与现实政权、特别是与国民党蒋介石统治关系生涯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阶段。整理和探讨这个时期胡适政治思想的丰富内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政治行动)的分裂状况,对深化胡适及其政治思想的整体研究,对促进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及其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独立评论时期胡适政治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独立评论》时期的政治生态。《独立评论》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大兴起和西方民主在中国际遇十分不佳的时期,也是中国政局因救亡之需由分裂走向统一、言论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随着日祸加剧,民族危机愈益严重,民族主义由此而成为制控中国政治思想格局的主流;西方民主政治,因其理论的“修正”、西方世界的全面危机和德意日法西斯主义,更因无法满足中国的现实需要,而遭到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冷落;为救亡图存,国共两党开始逐渐捐弃前嫌,走上合作轨道,国民党蒋介石成为中国政权的代表。这种政治生态(语境),既是促进胡适政治思想发展的机遇,也是驱动胡适政治思想主题由自由主义转向民族主义的重要力量。

书籍目录

绪论一、胡适与《独立评论》二、研究旨趣三、研究现状四、研究思路第一章 《独立评论》时期的政治生态一、西方民主遭受冷落的际遇(一)西方民主在中国的风行(二)西方民主遭冷落二、民族主义的兴起(一)民族心理的激荡(二)抗日救亡高潮的形成三、国内政局转变的趋向(一)国内政治分裂的状况(二)国内政治统一的趋向第二章 胡适对日观的变化一、胡适对日观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关系(一)主张对日和谈(二)对日强硬态度渐占上风.二、胡适的民族主义品格(一)有限度的让步(二)胡适民族主义与汪精卫“大亚洲主义”比较第三章 胡适与国民党政治关系的转变一、胡适对孙中山政治思想的阐释(一)与孙中山关系的演变(二)对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评价(三)对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的理解(四)对孙中山政党政治思想的阐释(五)对孙中山政治思想来源的解说二、胡适与蒋介石政治关系的转变(一)与蒋介石政治关系转变的轨迹(二)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参政的影响三、胡适与汪精卫政治关系的变化(一)初步接触(二)关系趋向密切(三)关系裂变第四章 胡适的建国思想一、建设西式国家思想(一)民族反省思想(二)“充分的世界化”思想二、和平建国思想(一)创建与维护“社会重心”思想(二)政治统一而非武力统一思想第五章 胡适的民主宪政思想一、坚持民主政治、反对专制思想(一)“民主与独裁之争”中的民主派(二)中国无实行专制政治的必要与可能(三)民主政治是“幼稚园的政治(四)“好政府主义”的标准二、宪政思想与对“五五宪草”的批评(一)宪政的意义与本质(二)宪草初稿是“七拼八凑的百衲本”(三)有限宪政论三、民主政制建设思想(一)中国应实行联邦制(二)议会政治的意义(三)国民参政会应是“雏形国会”(四)权力的分立与制衡第六章 胡适的政党政治思想一、对政党政治的早期认识二、“无党政治”主张第七章 胡适的自由主义价值观一、关于人权与思想的自由(一)通过法治的途径保障人权(二)充分实现思想言论的自由二、个人主义价值关怀(一)五四运动的本质意义是造成了思想的大解放(二)个人主义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结语一、政治信仰上的自由主义品格二、政治行为上趋附极权主义(一)为民族危机与民族主义的情势所至(二)实用主义哲学与好政府主张的内在指向三、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主要参考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纵横捭阖,一度打败了国民党内的各种反蒋势力,基本确立起其在国民党政权中的地位,不过,这种地位因缺乏基本的中央向心力而极不稳固,国民党内部以“抗日”为旗号的倒蒋风波屡有发生。  1931年,与南京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广东国民政府打出了“以推翻独裁与抵御帝国主义之侵略,为对内对外之根本方针”的旗号②,进行反蒋运动。后在“一致对外”口号下,粤方以蒋介石“息兵下野”为条件,解散了广东国民政府,而蒋介石亦被迫释放此前被软禁的粤方首脑胡汉民和李济深,并于12月15日通电下野。但一个月之后,蒋介石与汪精卫达成了政治合作。1931年3月,蒋介石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新掌握大权,由此孕育了宁粤之间及蒋派与其他派系之间新一轮的权力纷争。  1932年5月《淞沪停战协定》签署后,胡汉民以抗日为号召,重组反蒋阵线,反对蒋汪的对日妥协政策。同年,他积极联络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华北等地的地方实力派,着手组建新的国民党,吸收“反蒋最坚决的人”③。对于胡汉民组建反蒋大同盟的行动,胡适明确表示反对。他说:“近几年来,大家滥用名词;明明是内战,偏叫做什么的革命,或叫做倒什么的革命。……凡用武力来伸张私人或党派的意见,凡用武力来谋政治纠纷的解决,凡用武力来压迫清除政治上的异己者,都是内战,都是应该废止。”④  1933年5月《塘沽协定》签订,南京国民政府对日妥协,胡汉民再次发出“讨蒋以抗日”的号召,得到粤、桂、闽实力派多数首脑的积极响应。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