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文史论稿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耿世民  页数:53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西域文史论稿》古代内陆欧亚对于古代中外关系史的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古代中国与位于它东北、西北和北方,乃至西北次大陆的国家和地区的关系,无疑是古代中外关系史最主要的篇章,而只有通过研究内陆欧亚史,才能真正把握之。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既饶有学术趣味,也是加深睦邻关系,为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由此可见,我国深入开展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责无旁贷。

作者简介

耿世民,男,汉族,江苏徐州市铜山县人,生于 1929年11月28日,新中国第一代民族语文学家,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教授,国际知名古突厥语文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9年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贡献津贴的专家。1949—195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科,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转至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专业,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他毕生献身于民族语文教学与研究事业,于1953年创办了我国的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讲授《哈萨克语》、《现代哈萨克语语法》等课程,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1956—1958年,前苏联专家E.捷尼舍夫(Ė.R. Tenishev)受聘来中央民院突厥语研究班讲课时,任其助手,并承担该班的部分教学任务。1976年受新疆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委托,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古代突厥-回鹘语专业班”,担任主要教学任务,并编著了我国第一套系统的“古代突厥-回鹘语教材”(共八册,包括《古代突厥文碑铭选读》1册、《回鹘文献选读》2册、《黑汗王朝时期文献选读》3册、《总词汇》1册、《古代突厥-回鹘语文献语法》1册)。这个班的开办和系列教材的编写,为我国“古代突厥-回鹘语文学”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工作做出了贡献。该班学生中,相当部分已成为有成就的教授、专家。1985年起招收“古代突厥-回鹘文献研究”方向硕土研究生,1993年起招收博士研究生,为我国突厥语文学队伍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语言田野调查在其教学、科研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1952年曾赴新疆伊犁、塔城地区调查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1955、1956、1959年三次参加新疆少数民族语言调查。1956年在我国首次科学、准确地判断出阿勒泰地区的一小部分蒙古人所操语言是图瓦语,并在我国首次记录了该语言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后,多次前往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调查研究古代文献及维吾尔、哈萨克、裕固、撒拉等语言。这些材料的研究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耿世民教授除精通和通晓古代突厥、回鹘语及现代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卡拉卡勒帕克、塔塔尔、土耳其等多种古、今突厥语言外,还通晓英、俄、法、德、日等多种主要外语。
他的科研领域,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前为现代哈萨克语与古代突厥-回鹘语;70年代后期以来是以古代突厥-回鹘语文学(philology)为主,兼顾新疆古代语文、历史、文化和宗教学。近几年从事古代和田塞语与“吐火罗语”(古代库车-焉耆语)的学习研究。
他用汉、英、德、维吾尔、哈萨克等语文出版《维吾尔古代文化和文献概论》、《回鹘文研究》、《敦煌突厥回鹘文书导论》、《现代哈萨克语法》等专著20余部,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约请为该组织主编的《中亚文明史》第四卷撰写了《高昌王国》一章,受国际东方学协会之约请为该会主编的《突厥语文学基础》第三卷撰写了《突厥汗国》一章;用中文、维吾尔文及英、法、德、日等文字发表《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回鹘文(俱舍论)残卷研究》、《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等论文近200篇。首次直接从原文翻译出版了古代突厥文突厥汗国碑铭、回鹘汗国碑铭以及11世纪维吾尔著名学者尤素甫· 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另外,翻译出版了世界著名学者用法、德、英、日、俄等文字撰写的《高地亚洲》([法]伯希和)、《中亚简史》([原苏]巴尔托里德)、《古代突厥语法》([德]葛玛丽)、《西域文化史》([日]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等名著10余部。
先后有6部(篇)论著获得中国社科院、国家民委和北京市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其中《大唐西域记校注》(合著)一书除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等数项一等奖外,还获得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最新的一次获奖(2004年)是他的论文集《维吾尔古代文献研究》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此外,曾多次应邀赴国外著名大学的突厥学、中亚学、东方学、宗教学中心讲学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德国的波恩大学、梅因茨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日本的京都大学,土耳其的安卡拉大学等等。历时较长的出国讲学研究有四次:1981—1983年在德国的哥廷根大学、波恩大学,1987年在波恩大学,1991—199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1992—1993年在波恩大学。并多次出席国际上有关突厥学、中亚学、阿尔泰学、东方学、考古学、摩尼教、景教以及“丝绸之路”方面的学术研讨会,他为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受到与会者的赞赏。
世界公认的古代突厥语文学奠基人、世界古代突厥语文学泰斗、国际乌拉尔-阿尔泰学会主席冯·加班(A. von Gabain, 汉名葛玛丽)教授,在评价他时说:“过去我们曾为日本同行在研究维吾尔古代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其中最著名的是羽田亨教授,他发表了许多有关中亚语文学和历史学方面的论著。现在我们的中国同行也在研究中亚和古代维吾尔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耿世民教授。……耿世民教授可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家Philologe’。在此较短的时间内他发表了众多的有关中亚突厥-回鹘(古代维吾尔)语文献、佛教和摩尼教以及现代哈萨克语方面的论著,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关于中亚和古代突厥语文的知识。我们衷心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行取得更大的成果并继续和加强这方面的国际合作。”(原载欧洲《中亚学报Central Asiatic Journal》1989年卷33)
由于耿世民教授在古代突厥语文献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92年被世界著名学术机构之一的德国洪堡基金会(Humbodt-Stiftung) 授予“国际知名学者奖”。这是一项非常的荣誉,至今中国获此项奖的仅二人(另一位为理科学者)。
世界阿尔泰学最高学术机构国际阿尔泰学常设会议(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简称PIAC)2000年在比利时彼特斯海姆举行的第43届年会上,在他本人未出席的情况下一致通过决议,将该年度的PIAC金质奖章授予他,以表彰他在阿尔泰学、突厥语言学,尤其是古代突厥语文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PIAC金奖是世界阿尔泰学界的最高奖项。该学会成立50多年来,至今只有20余位学者获得此奖。他是迄今获此奖项唯一的中国学者。这两项大奖标志着耿世民教授的学术成就已获得国际学界的普遍承认,从而为我国在阿尔泰学、突厥学研究方面为国家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2000年10月20日,土耳其共和国阿塔土尔克文化语言历史最高研究院语言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举行会议,一致通过决议,选举耿世民教授为该语言研究院荣誉院士,以表彰他在突厥语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耿世民教授1953—1979任助教,1979年任副教授,1985年任教授,198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历任教研室主任,院、系职称评定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民委职称评定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阿尔泰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维吾尔古典文学和十二木卡姆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历届副会长、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中国《福乐智慧》研究会理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阿尔泰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新疆通史》编委、土耳其大型丛书《突厥民族》编委、国际摩尼教研究会名誉顾问,美国哈佛大学《突厥学报》顾问,土耳其《突厥语研究》、《现代突厥语研究》、《突厥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研究》顾问等职。(中央民族大学 哈萨克语言文学系)

书籍目录

1  我与维吾尔学2  阿尔泰共同语与匈奴语 2.1  阿尔泰共同语 2.2  阿尔泰比较语言学研究 2.3  关于匈奴和匈人(Hun)及其语言问题3  突厥汗国(552—745年) 3.1  突厥的起源 3.2  突厥汗国的形成和分裂 3.3  第二突厥汗国 3.4  突厥汗国的社会制度和文化4  古代突厥文碑铭的发现和解读研究5  丹麦学者汤姆森与古代突厥文字母解读6  古代塔里木盆地文化述略 6.1  绿洲间的交流 6.2  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6.3  塔里木盆地的交通路 6.4  文化的状况 6.5  东西文化的接触 6.6  外来文化与土著居民 6.7  古代文化的衰落 6.8  西域探险和考古学7  新疆古代民族语文的发现和研究 7.1  新疆古代民族语文的发现 7.2  新疆古代民族语文的研究8  论对汉唐时期新疆塔里木盆地古代民族与语文的研究 8.1  吐火罗语(吐火罗学,Tucharology) 8.2  和田/于阗塞语(和田塞学,Khotan-Saka Studies) 8.3  开展古代西域语文学研究的意义9  古代车师-焉耆、龟兹语——“吐火罗语”的发现与研究 9.1  资料 9.2  关于“吐火罗”名称 9.3  语言 9.4  简短的结语10吐火罗人及其语言11  古代和田塞语12  古代新疆塔里木盆地民族和语言考 12.1  甲种吐火罗语的(自己)命名问题 12.2  TwYry:甲种吐火罗语别的(外部)称呼问题 12.3  关于Kucha(库车)一名 12.4  Kucanne iscake 12.5  谁是SAKA-RAJA(塞王)? 12.6  结语13  若干古代突厥语的考释 13.1  qid 13.2  alp 13.3  kiyeli14  高昌回鹘王国15  试论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和近代维吾尔族的形成 15.1  回鹘西迁前塔里木盆地的一般情况 15.2  回鹘西迁后塔里木盆地民族的融合及现代维吾尔族的形成16  中国吐鲁番、敦煌出土回鹘文献研究 16.1  历史背景 16.2  对回鹘文献的研究17  唆里迷考 17.1  唆里迷一名的提出经过 17.2  前人对唆里迷一名的研究 17.3  唆里迷当在焉耆的佐证18  中国近年来关于摩尼教的研究 18.1  新疆地区新的考古发现和对回鹘摩尼教、摩尼教文献的研究 18.2  内地新的摩尼教遗址和文物的发现19  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 19.1  摩尼教及其传人回鹘地区 19.2  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的释读20  一件吐鲁番出土摩尼教寺院被毁文书的研究21  回鹘文主要文献及其研究情况 21.1  回鹘文的来源及其影响 21.2  回鹘文文献研究简况 21.3  现存主要回鹘文文献22  维吾尔佛教文献 22.1  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22.2  佛教在印度境外和新疆的传布 22.3  维吾尔(回鹘)佛教文献的发现和研究 22.4  回鹘文主要佛教文献23  古代维吾尔语说唱文学《弥勒会见记》24  回鹘文“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译释 24.1  碑文的发现及其意义 24.2  碑文的释读25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残卷研究26  回鹘文《八十华严》残经研究(续)27  扬州景教碑研究 27.1  景教在突厥人中的传播 27.2  扬州景教碑的发现 27.3  扬州景教碑的释读 27.4  注释28  喀喇汗王朝与喀什噶里的《突厥语词典》29  察哈台语文献述略 29.1  15世纪 29.2  16世纪 29.3  17—18世纪 29.4  19世纪30  试论维吾尔语书面语的发展 30.1  古代维吾尔语书面语的特点 30.2  西迁后中古维吾尔语书面语的特点 30.3  近代维吾尔语书面语的特点 30.4  结束语31  现代维吾尔语及其研究32  金帐汗国(哈萨克历史研究)33  金帐汗国克普恰克哈萨克语文献研究(一)——《库曼语汇集》34  金帐汗国克普恰克哈萨克语文献研究(二)——《乌古斯可汗传说》35  金帐汗国克普恰克哈萨克语文献研究(三)——《爱情书》等 35.1  《爱情书》 35.2  《蔷薇园》 35.3  《天堂之路》 35.4   其他作品 35.5  金帐汗国的敕令36  哈萨克族的语言和文字37  试论中国哈萨克语方言的划分38  哈萨克文化述略39  维吾尔学大师葛玛丽(Annemarie von Gabain)教授逝世10周年40  德国的吐鲁番学研究41  法国的维吾尔学耿世民教授简介及著作目录主要参考书目录索引

章节摘录

  所谓罗布地方,就是横卧在古代罗布泊广大湖床的部分,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的地方。该盆地的沙漠,也是以沙丘起伏为特色。在含盐分很多的荒地上,呈现着分散的台地群的地貌,取代了以前的盐碱沙漠。然而,当古代罗布泊面积大的时候,在这里的商业都市楼兰是繁荣的。这个都市北通焉耆和库尔勒诸绿洲,南通湖南面的米兰和媾羌,东有干线与敦煌相连接,形成了最古的西域北道。罗布地方,在塔里木盆地内又成为十字路口,而且是十字路的中枢。它不仅是东西交通的要冲,而且也是北方的游牧势力和南方的山岳势力交错的地点。对楼兰遗址的重要性,应从这样的大局出发深入认识。  6.4文化的状况古代塔里木盆地,以这样一种姿态处于亚洲的十字路上:该盆地本身和它的外观并非一致,它不是一元的,同时从四方到达的力量也有差别,其达到的范围也各不相同,因此该盆地的文化是多元的。譬如,一般的提法是,以库车为中心的文化称北道文化,而以和田为中心的文化称南道文化。但是在南道的罗布地方的文化是特别的,北道的吐鲁番文化(高昌文化)也属不同的类型。另外喀什噶尔、莎车文化也似有不同,由于未进行调查,目前尚不能说什么。但是像北道的焉耆、库尔勒的文化,因为各有特色,所以研究者们的意见更加分歧了。  然而,若寻求它们之间的共性,那就只能认为上述那些文化与帕米尔以西的文化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塔里木盆地的地形虽然呈东面开阔西面被封锁的C字形,但在民族和文化上则恰好相反,与西方相近而与东方远。现在假定将印欧语诸族分布的东端比作V字形,并把V字横着重叠到表现地形的C字上,这个问题就可看得很清楚。的确,这个横放的V字,有如雅利安民族及其文化从西方打入亚洲民族及其文化圈的一个楔子。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现已知道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居民使用印度系古代文字书写文献,其所用语言也属于印欧语系。但是,在南道和北道的居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南道使用的语言为属于东伊兰语的于阗语,北道为在印欧语系中占特殊地位的龟兹语和焉耆语两种。于阗、龟兹、焉耆分指现在的和田、库车、焉耆各绿洲,这些名称是中国人根据于阗国、龟兹国、焉耆国的土语所记的原名。在一个盆地中语言上的这种差异,是与前述文化上的地方性差别一致的。但是应该指出,住在古代西域北道的居民,虽系印欧语民族,但他们的语言与伊朗和印度的不同,而明显地接近于欧洲的意大利一凯尔特语。这种情况表明,可能在远古时代,即目前还不能根据物质文化探知的古代,就有一支流动的、散布在亚洲内陆的印欧系民族流落到这片亚洲腹地的盆地中而成为孤儿,构成古代西域人的源流之一。但是另一方面,流行于南道的于阗语,也称东伊兰语,是伊朗人语言的近亲,这说明帕米尔诸山绝不是不可逾越的壁障,而恰恰暗示出它起到了连接东西方的媒介作用。和田特产的玉(软玉)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遗址中就是一个例证。同样,那种认为帕米尔至少到希腊化时期仍是西方世界之极限的看法,也很肤浅。帕米尔的山道,我们认为不论是在希腊化时期或其之前,都从来没有妨碍过东西两侧人们的来往通行。  ……

编辑推荐

为了联合全国内陆欧亚学的研究力量,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内陆欧亚学这一新学科,繁荣社会主义文化,适应打造学术精品的战略要求,在深思熟虑和广泛征求意见后,编者决定编辑出版这套《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这本《西域文史论稿》(作者耿世民)是其中一册,包括中国吐鲁番、敦煌出土回鹘文献研究;回鹘文主要文献及其研究情况等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域文史论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本书约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讨论所谓“吐火罗语”命名的合理性,言其虽被泛泛接受,却仍是个待考待定的问题,尤其是真正的吐火罗语被法国人考古发现以来,这个问题便一直处于凸显状态。而学者之间的争论,或公或婆,难定于一尊。若用较为科学的名称“古代焉耆语”、“古代龟兹/库车语”来分别指称“甲种吐火罗语”和“乙种吐火罗语”,啰嗦且不论,还给人以一种感觉,好像它们是二种不同的语言。其实二者的差别,在我看来,大概只相当于北京话和河南话之别,而决非如某些学者所言,可以看作是二种彼此独立的语言。现状既然如此樊然淆然,我的看法是,不如干脆以中国古籍里的旧名,称此民族为“犬戎”,甲种吐火罗语为“犬戎语甲”,乙种吐火罗语为“犬戎语乙”。这个金发碧眼、深目高鼻的民族,曾经杀死周幽王姬宫涅于骊山之下,掳走不笑花褒姒而窜大漠之中;残破镐京于兵燹,逼走平王迁洛邑——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又浓又重的一笔。且名之“犬戎语”亦合音训,可以从传统音韵学和印欧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得到合理的阐释。但限于亚马逊所能给我的评论空间,此处已无法展开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