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与文心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维强  页数:460  字数:386000  

内容概要

  维强就读于北师大,毕业后也一直在做与教育有关的工作,亲历了这些牛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与大变动。发展主要指教育规模的扩大与提升,作为从业者,他也享受到了具体成果;变动则体现在内里精神上,非此道中人或许感觉不深刻,天天与之相伴的维强,则不能不心怀隐忧。也许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迫使维强深入思考教育问题。近年来,他读了大量与教育相关的书,目的之一是试图梳理中国现当代的教育思潮起落、教育实践得失,尤其希望通过教育家个人的言行与命运,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或能找出明天的方向。  收入《史思与文心》中的《学林新语》的写法,近于孔子学生替自己老师整理出来的《论语》,言简意赅,却深得神韵,只有浸溺其中的人才能随手拈来,即成文章。  维强《学林新语》涉及的教育家,人数之多、范围之广、牵扯内容之丰富,几乎可以当作一部另类的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来读。

书籍目录

序一 你在传统的何处?
序二 文心思史
序三 教育精神
书林意境
 英国画家笔下的大清帝国城市
 长夜笛莫吹裂
 东西看南北味
 启功老先生口述的历史
 清末民初乡村教育冲突
 学术上的老人与海
 秀州贩书
 发明的国度
 雁斋的书灯
 利季娅被开除出作协
 南方的河——柯平文化散文阅读札记
 文化散文的“满纸烟岚”
 “此时此刻中国语境”里的思想随笔
 生活在世界
 “诸艺未废,随缘耳!”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温暖的秋阳——布克诗歌《秋天日子》赏析
 情到深处的寂寞——布克诗歌《原以为你不会今天来的》赏析
 刀子嘴豆腐心
 卢敦基的读吏随笔
 乡土散文《芙蓉旧事》
 东君的散文
 大路朝天来去自由——“消费性散文”札记
 “江南文化散文”札记
 在书林里散步
剪灯新话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
 郭嵩焘说“洋务”
 陶行知先生致浙人的两封公开信
 钱玄同先生教大学
 马一浮休休有容
 儒将蒋百里的“学法”
 人之师陆志韦
 “海归”翁文灏
 居之安
 陆宗达教授的美食趣味
 “中国文化之典型”——沈曾植
 落花水面皆文章——西湖风景在陈从周先生的散文里
 “旧时月色”——流在近世文化人散文里的西溪
 1921年春天的画卷——芥川龙之介写西湖
 在新的和旧的之间——青木正儿说西湖
 文明的普及化和教育的多样化——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笔下的南宋杭州“教育生活场景”
 “离心力”是如何产生的——《李宗仁回忆录》阅读札记
 曹聚仁战地采访诸记阅读札记两则
 学林新语
听涛偶记
 “影响力”
 散文的“心态”
 说“散文”
 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写散文的从容心境么
 文学和文化的“生物多样性”
 由《陌上轻尘》想起的几句话
 “对话”
 不言收藏
 龙须杂记
 南京两日记
 哀乐中年
 国际的眼光?世界的怀抱?社会的关怀
 学术?期刊?影响力——写在《美育学刊》创刊之际
 “惩戒权”
 “当代中国教育家”杂说
 自主招生与“同城待遇”
 冰山理论?博览群书?文化养成
 时评札记
 若有所思:关于媒介的札记
 关于语文规范的札记
 一个样本和若干分析
 传统与返本开新——阅读社史的一个札记
 四个词组和一段话——《教师周刊》琐记之一
 书香书香——《教师周刊》琐记之二
 从“浙派名师”到“浙派教育家”——《教师周刊》琐记之三
 草根草根——《教师周刊》琐记之四
附录一
 《书林意境》自序
 《蓟门黄昏:元史随笔》后记
 《扫雪斋主人:钱玄同传》后记
 《太白之风:陈望道传》后记
 《尚未远去的背影:教育文化名人与杭州》后记
 《教师的智慧》编后记
附录二
 江南犹有读书台
 周维强和他的《书林意境》
 游思于文林
 背影的力量
 西湖人物温故情——《尚未远去的背影》阅读札记
 教育智慧需多种成分滋养——读《教师的智慧》有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
 周维强:书评家不是文化霸主
后记

章节摘录

  张五常尝言:“任何世事,可以从很多个不同的角度看。科斯以‘成本’看世界,我以‘需求’看世界,但大家结论十之八九都是相同的。所以……对经济理论要简略全面地知道,但更重要的是要集中而深入地对某部分(或小部分)操纵自如。”张还说:“没有……理论基础,你本领再大也不容易写得出一篇可取的论文。这好比建造房子,你不懂得用工具,从何建起?天下的工具数之不尽,你不可能件件皆能。与其每件一知半解,倒不如选一两件自己可以控制自如的。”(《博士论文是怎么写成的》)。张在另一篇文章《价格理论快要失传了》里综合雅伦和弗里德曼的看法,说:“复杂的世界以复杂的理论解释,其成功机会几于零;复杂的世界是要以简单的理论才有机会解释的。”这两句话可以视作张五常风格的自注。更进一层说,“简单”不是脑子少根筋,而是大数学家华罗庚讲的治学的更高境界:由博返约。也即近世大学问家王国维讲的“蓦然回首”这一做学问的最高意境。这是大家才有的手腕。一个人没到那个境界,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强作解人;另一方面说,一个人没到那个境界,也不可以以为人家也没到那个境界。旁征博引固然不错,清通简要尤为难得。我们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前者是大师之作,飘逸不群;后者是哲学教授的教科书,引经据典,面面俱到,两者境界迥然有别,你能要求罗素必须写得跟梯利一样么?  张五常经济学散文里经常说到他与经济学大师科斯、弗里德曼等人的交往。学界掌故里好多有趣的东西,吉光片羽,远胜过高头讲章。谓予不信,有张五常《科斯的雨伞》、《瑞典观礼记》、《论创见》、《屡败屡战易,大胜从容难》、《学术文章》、《对经济学的发展失望》、《何谓学者》、《从蒙代尔看六十年代的芝大经济学者》诸篇为证。大学问家钱玄同阅人无数,腹笥广博,二三十年代的北平,钱玄同与黎锦熙每喜清夜剪烛,快谈近世学人掌故。黎笔录作“世说燕语”。可惜这些笔记后来毁于战火。要不然,我们的学术史里会增添多少饶有趣味的细节。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史思与文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