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沉思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上海交大  作者:叶永烈  页数:280  字数:32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书房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大本营”。本书作者叶永烈的书房具有不同于众的特色,他不仅拥有两个书房,而且还拥有一个用私家游泳池改建的藏书室,收藏了五万册图书。叶永烈的创作“大本营”规模庞大,是因为他作为纪实文学作家,收藏了在采访中得到的大批珍贵档案,大量的名人书信,上千盘已经成为“绝响”的采访录音带,还保存了十几万张他自己拍摄的照片。正因为这样,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沉思斋”,即“历史在这里沉思”。作者还进行“书房的革命”,用现代化的“文房四宝”武装起来,以高效率进行创作,出版了二百多部著作,总字数超过二千万字。本书不仅是作者书房的全方位扫描,而且也给读者在求知、写作、研究方面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记述了美国的9.11事件。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陈云之路》、《胡乔木传》、《美国自由行》、《星条旗下的生活》、《俄罗斯自由行》、《欧洲自由行》、《真实的朝鲜》、《今天的越南》、《樱花下的日本》、《我的台湾之旅》、《多娇海南》等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风铃声声 书房旅行记 我原本没有书房 斗室中的书桌 没有稿费的年月 突然分给我新房子 小小的“阳台书斋” 在“沉思斋”中沉思 荧屏上的“沉思斋” “探囊取物”的奥秘 “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游泳池成了“游书池” 我被当成“鞋店老板” 第一次投稿 写诗“发烧友” 第一本书的故事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曲折历程 “小灵通”手机拥有一亿用户 “雪藏”了26年的《追寻彭加木》 查清密探的来历 《陈伯达传》背后的故事 在中南海的采访 为梁实秋编情书选 我写《傅雷画传》 《“四人帮”兴亡》后面的小故事 在“9·11”发生时赶往纽约 找到失散20年的“孩子”我的特殊展品 新“文房四宝” 到电脑诞生地“朝圣” 小心翼翼捧回286电脑 “恨不相逢少年时!” 电脑“时装”不断更新 在美国领略网络的魅力 “伊妹儿”带来的喜悦 “多才多艺”的电脑 数码相机成了我的最爱书是知识大厦的承重墙 巴顿将军帮了我儿子的忙 好书伴我成长 “不动笔墨不看书” 书海常客 书自邮购来 我的读书方法 学问要专  读书要杂 “有恒为成功之本” 淘书之乐乐淘淘 在美国“泡”图书馆 在美国看蒋介石日记我的书房引起档案界的关注 “收藏自己”始于细心 我的主日记副日记 “绝版”的手稿库 西子湖畔寻回珍贵手稿 珍贵的名人书信库 长期积累的档案库 历史老人“凝固的声音”——录音带库 数以万计的照片 用废胶片编成的新书 奇特的收藏品——盗版书 另一道风景线——冒名伪书媒体频频光临 令人感动的读者 十次成为全国书市的嘉宾

章节摘录

  梁实秋与夫人韩菁清  一部厚厚的五十万字的《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印着“叶永烈编选”,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由台湾正中书局出版。  这本书在台湾引起注意。台湾的评论说,这些情书原本应由台湾出版,怎么反而由一位大陆作家加以编选,先在大陆出版,再“引进”台湾?由此可见,这位大陆作家的眼光是何等的敏锐……  其实,我能够为梁实秋编情书选,纯属偶然。  我跟梁夫人原本素昧平生。  记得,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先生病故于台北。那时,我正在上海图书馆港台阅览室查阅资料。管理员姚先生跟我说:“这几天,台湾报纸大量发表纪念梁实秋逝世的文章,你要看看吗?”他的这一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借阅那几天台湾各种报纸,并把关于梁实秋的纪念文章都复印下来。  回家后,我仔细研读了这些文章,使我转变了对于梁实秋的看法。  然而,看了台湾诸多纪念梁实秋的文章,使我对梁实秋有了真实的了解。我从那些文章中得知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在北京,1988年3月,我到北京对她进行采访。她曾去美国看望过父亲梁实秋(有一段时间梁实秋客居美国西雅图),谈了关于梁实秋鲜为人知的许多情况,也谈到她的生母在美国死于意外事故以及梁实秋在台北续娶韩菁清的经过。   我写出报告文学《梁实秋的梦》,记述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对于故土的浓浓的思恋之情以及他的晚年生活。这篇报告文学在1988年第六期《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中国潮”报告文学奖。  我把《梁实秋的梦》,寄给了在台北的韩菁清。  韩菁清的地址,是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告诉我的,不会有错。但是,信寄出之后,一年多没有回音。  我想,也许是这封寄自大陆、鼓鼓囊囊的信(信中装着《梁实秋的梦》发表稿),被台湾有关部门没收了;也可能是韩菁清不喜欢这篇作品,也就不予置理。  1990年元旦刚过——1月2日,夜九时,忽然电话里响起陌生的女声:“你是叶永烈先生吗?”她把“永”字,念成“允”声。  她说,她就是韩菁清,现住在上海衡山宾馆。她问我有没有空,能否马上过来一晤?  衡山宾馆离我家不太远。我随即前往。在那里的“总统套房”,见到了她。  她虽然已五十有九,年近花甲,但是做过多次整容手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轻。不过,她的化妆似乎太浓。她会讲上海话,但是讲普通话的时候带有一点湖北口音,所以总叫我叶“允”烈。  她一见到我,显出十分惊奇的神态:“你这么年轻?我的印象中,你是年纪很大的老作家!”  她说,梁实秋在世的时候,台湾《文讯》杂志按期寄赠。她当时在《文讯》杂志上就见到关于我的介绍文章,所以留下了“老作家”的印象。  她告诉我,那篇“大作”《梁实秋的梦》早就收到,很喜欢。以为反正很快要来上海,所以就没有写回信。想不到,由于她在梁实秋去世前,曾从台湾到香港,然后从香港“悄然”来过大陆,引起台湾当局不满,所以在梁实秋去世后,曾经被“禁足”——没有批准她前来大陆,所以拖了一年多才终于成行。  韩菁清是她的艺名。她本名韩德荣,湖北黄陂人。父亲是当地富贾,曾任湖北总商会会长。她小时候随父亲到上海,由于喜欢唱歌,不顾家庭的激烈反对,走上歌星之路。1946年当选上海“歌星皇后”。1949年出走香港,在那里成为影星。后来前往台湾。1974年,她邂逅丧偶不久的梁实秋,陷入热恋,翌年与梁实秋结婚。  我最初称她“韩女士”——因为我习惯于称韩素音为“韩女士”。后来,觉得称“梁太太”更合适些。最后,“定称”为“梁夫人”——因为据说在台湾人们都习惯于这么称呼她。  由于韩菁清曾被台湾当局“禁足”,加上她对某些大陆记者印象不佳,所以从此她来中国大陆总是避开新闻记者。用她的话来说,“那些大陆‘官方’的记者喜欢把自己要讲的话放到你的嘴巴里!”也就是说,有些关于她前来大陆探亲的报道,硬是把她没有说过的政治性的话,写成是她说的,在报道中登出来。她说,“那些大陆‘官方’的记者怎么不替我想一想,我是住在台湾的呀,你这么写,叫我回台湾之后,日子怎么过!”  她对我是个例外——正因为这样,我对她的采访,成了“独家专访”。  那天夜里,她跟我一口气谈了三个多小时。我告辞的时候,已经将近凌晨一时。  后来我才知道,她习惯于夜生活。所以,我几乎不在上午给她去电话,因为那时她正酣睡。  此后,我一次次采访了她。她隔三差五从台北来到上海。为了便于我的采访,她常常下榻于离我家不远的一家宾馆,与我以及我的妻子过从甚密。  我与韩菁清相识之后,倒觉得她很坦率,从不虚伪,待人真诚。她和我及内子一直保持很好的友情。她有不错的文学修养,阅历丰富,谈吐富有幽默感。  她是一个有着浓浓怀旧情感的人。每一回跟我相聚,她总喜欢挑选令她回首当年的地方。  如,在国际饭店,她对我说,她当年在这里唱歌,是站在什么地方;在百乐门饭店,她则说她当年到这里如何报考歌星而力压群芳;她很爱去静安寺,因为她家是静安寺的老施主,每一回她都要跟我说起小时候拜持松法师为师的事;有几回,她带我去上海江阴路她的老家——那一幢洋房如今住着二十来户人家,她指指点点,真的如数家珍……  当然,她也有很鲜明的个性。她从小就独立生活,非常要强,靠着个人奋斗,走上港台艺坛。这样的经历,逐渐形成她在生活中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形成孤傲的性格。她的一位亲友曾说 :“她很难与人有自始至终的友谊,叶先生是一个例外。”  她过分要强,以致不去看病,连自己高血压都不知道,最后因高血压中风而猝亡。  她也有令我不解的地方:她是歌星,我却从未听到她唱过一支歌,甚至连哼几句都没有!她对我说,“我已经唱得太多,所以不想再唱了!”唯一的一次,是她从台湾给我带来许多她过去演唱的歌带。一边播放,她一边哼着,然后一句句向我解释含义,唱一句,解释一句……  通过多次采访,我为她与梁实秋传奇色彩的恋爱,写了一部纪实长篇,书名叫《倾城之恋》——借用张爱玲名作的篇名。  我把初稿寄给她。她给我写了这么一封富有文采又含义深沉的信:  永烈:  谢谢你寄来的初稿。  教授认识我时已七十三岁(引者注:她按虚龄计算),他逝时是八十六岁,十三年的恩爱岁月,虽然短了些,但留下了可歌可泣不可磨灭的回忆及一页流传的佳话和历史。我此生没有白活,直到如今我仍沐浴于爱河中,因为他永在我的心底。  1月4日(腊八)是他生日,我专程带来亲友们赶到北京为他庆祝冥诞,并想在内务部街为他焚些元宝。但文茜说那个小胡同内交通拥挤,不能随便点火,所以在文茜的住所楼下带了她祖孙三代焚香给教授,过年时不知她照做没有?虽是“迷信”随俗了一些,但是不如此作,我就是于心不忍。我们是患难夫妻(当时各方指责,简直是如临大难。那几个月两人精神上的煎熬,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比没钱过日子还苦!)有难同当,有福自然同享。他留下了《雅舍小品》的版权给我,我不能自己专享,所以每月坟上去一次,鲜花、水果、甜食、金银(纸钱)及香烛,一定要带给他。人嘛,“得一知已,死而无憾”。除了夫妻之情、忘年之恋之外,我想我们是最知已的。世上找一善解人意的人已不大容易,能像我和他之间的“了解”、“知心”,我看历代至今没有多少对。现实是很残忍的!但我能忍。我心中有他,就有一股力量。我能忍受许多女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我想这就是“纯情”与“爱”的力量吧?  从前在镜子上我写“世上没有真爱”,现在我拥有了真爱。那面镜子上的字,教授早已擦掉,房子也早转手了!  自上月14日回来,忙完了过年,就一直感冒至今。整天一个人三只猫,冷清寂寞不在话下!与在沪和你见面时你所看到我家的子子孙孙相聚情形,刚好成反比例。今后我会两头跑跑,过过寂静的日子,也过过热闹的日子。人生苦短,在我有限之年“云游四方”,多看看老友,也多认识几个新朋友。上次你提及的那几位我所崇敬的文人、画家,我一定去拜访他们,当然少不了你作陪。  我将来会将新婚一年的日记,慢慢整理好,让你过目后,交由你发表。稿费尽量争取后,再做有益的花费。慈善家我不够格。我常喜欢尽一点心意,为社会、为人类做一点事。  虽然我从歌从影,当年为旧社会人士藐视。认为是“娱乐”、“不成大器”!但我认为尽本能的做到,能给人健康的娱乐,有何不好?做人多苦,生下来就哭,死去时又哭,活在世上给人类一点快乐,是很可爱的。此行业除了有少数败类,多数人还是很高尚。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好有坏。我不明白封建时代对影歌一行,何以那么不尊重?直到我与教授结婚,人们的反对无非也是因为我“入错了行”!不过他们提起某教授的续弦下场极惨,那位女士却是一位中年的公务员,且恋爱多年才结婚的。他们的婚姻才是“盲目的恋爱”、“了解的分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人比人气死人”。我不懂为什么当年那般(班)文人雅士,都会有俗气的想法!扯远了,纸到尽头该收笔了。忘记先向你请安呢。你和你爱人都很健康快乐吧?从电话中听到甜美的声音,是她呢?还是女儿?代我问好。  致崇高敬意。祝一切如意。  菁清?  1990年2月15日    这一段话,是她的肺腑之言。对于她来说,一生中最大的一件事,莫过于嫁给梁实秋。当年,梁韩之恋在台湾掀起轩然大波。梁实秋的学生们甚至成立“护师团”反对梁韩结合。反对者所反对的并不是两人年岁相差近三十,因为倘若梁实秋所娶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授,他们就会纷纷贺喜;反对者所反对的,就是因为韩菁清“从歌从影”,是个“歌女 ”,是个“戏子”!  后来,征得她的同意,她写给我的那封信,就用作《倾城之恋》的代序。  《倾城之恋》在两岸三地出版,她非常高兴。她说,“叶永烈的这本书为我彻底‘平反’”。这“平反”,是指她和梁实秋结婚时“护师团”们泼在她身上的污泥浊水。  为了帮我写好《倾城之恋》,她在家中翻箱倒柜,把她当年跟梁实秋恋爱时所有的情书和婚后的家书,从海峡彼岸带来给我。我曾对她说,你给我复印件吧,或者我复印后把原件还给你,因为这些原件太珍贵了。她却说,我带来了就不再带回去,放在你这里,比放在任何地方都放心。我完全相信你。这些信,本来是谁都不让看的。  我仔细地看了这批书信,以为在删去个别语句之后,完全可以出版。起初,她很犹豫,怕公开出版这些书信,在台湾又会招来闲言碎语。我再三“鼓动”她,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可谓“时过境迁”了;再说,书信中有许多“暗语”,只有她才能“注释”。幸亏她接受了我的建议,在她的亲自过问下,编定了《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一书,厚厚的五十万言。记得,那些日子,她就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幢宾馆里,要么见面商量,要么电话商榷,终于把一条条注释“敲定”。这本书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然后由台湾正中书局印行,成了畅销书。像这样道地的台湾“土产”,本应由台湾先出,这一回却颠倒过来,先在上海出,令台湾出版人士感到惊讶。其实,那是因为她看重上海,把上海视为故乡热土。  梁实秋并不注重信纸的“豪华”。他所用的是很普通的打字纸,很薄,没有印横线或方格,但他的钢笔字很秀丽工整,一行行如同稻田里的秧苗般。他的信一气呵成,几乎没有涂改。信末不仅写明月、日,而且写明年份以至“早五时”、“晚九时”。总是签署“梁实秋”三字,写情书时,有时署“秋”、“秋秋”或他的雅号“小汤米”。他的信分段落时,通常空两格,而不另起一行,以节省用纸,他旅居美国时寄航空信,信纸正反两面都写满字,以节省邮费。  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信大都编号,信纸的右上角写着号码(有时特地用红墨水写号码)。他要韩菁清在给他的信上也编号。这样,一旦有一封信邮递遗失,他便马上发觉。自然,信纸角上的编号,为我的编选工作带来莫大方便——一下子便把一堆凌乱的信按号码顺序排好。  梁实秋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与韩菁清热恋时,“天天见面,而且一见面就是七八小时”,却每天一见面便向她呈上一封情书。他并非拙于言辞的人,他是散文高手,书面文字往往能够表达口头难以表达的感情,所以他以潇洒的诗一般的信语言倾注于情书。如他所言:“我每天早起,趁你还在睡中,我必写信给你,然后面交你的手里。”  他当时从美国来到台湾,与韩菁清萍水相逢,坠入爱河。一个多月后,他必须回美,料理事务。恋人乍别,他的情书写得更勤了,通常“早晚各一封”,有时甚至“早中晚各一封”。他说:“情人不相见,纸笔代喉舌,绵绵、叨叨、喋喋,哪里有个完?”他给她写信,“这是我的生活必需的功课,也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情书频频似乎还不足为奇,毕竟他正在恋爱之中。然而,在婚后,每逢他去美国看望女儿,与妻子小别一个来月,依然鱼雁如梭。他仍每日一信,每信编号。  他的信,往往早上写一段,中午、晚上又写一段,翌晨散步时寄出,其实也相当于“早中晚各一封”。他的家信,如他所言:“睽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藉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我读他的家信,真切地了解他笔下的美国社会,一封封家信成了一篇篇旅美见闻。正因为这样,我以为他的家信比情书更有价值——当然,情书在表达他的情爱观方面又另有值得研读之处。  在他的一大堆遗札中,我忽地发现有几叠方格稿纸——他从不用方格稿纸写信的。难道是他的文稿混杂在信件中?细细一看,这是奇特的日记式的信件:原来,那是妻子韩菁清去香港料理事务,短短数日,倘若寄信去,信到香港时她已回台北。怎么办呢?他就把自己在家的起居情况、对爱妻的思念,逐日写了下来。妻一到家,他头一件事便是把这日记式的信件面呈!他是一个既温情又专情的人,一直挚爱着妻。正因为这样,他把婚后的家书仍称“情书”——交流感情、倾诉爱情、寄托思念之情的书信。  梁实秋不仅勤于给妻子写信,据他的次女梁文蔷说,30年间他给自己写的信达1000多封!我访问过多位梁实秋亲友,也都说手头有许多封梁实秋的信。虽然无法精确统计梁实秋在漫长的85个春秋中究竟写了多少封信,估计起码有一万多封是不会错的。以一封信500字计算,有七八百万字之多,也许远远不止此数。  书信是作家的另一种形式的著作。在书信中,可以无拘无束地讨论各种见解,明明白白披露自己的心境,是“透视”作家极好的窗口。正因为这样,我编了《梁实秋·韩菁清情书选》一书,我以为这本书远远超出他与爱妻谈情说爱的范畴,而是梁实秋晚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和内心独白,既具有阅读价值、文字价值,也具有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这将是梁实秋一部特殊而又重要的遗著。  1994年9月23日,台湾作家谢武彰先生给我发来一份传真。那是前一天台湾《民生报》文化版的一篇报道,巨大的七个黑体字标题,使我吃了一惊:《韩菁清悄悄走了》!  报道一开头便写道:“文坛耆宿梁实秋的遗孀韩菁清上个月底因脑中风送仁爱医院急救,延至8月10日过世,年六十六岁……”  我简直难以置信。因为1994年4月间韩菁清在上海衡山宾馆跟我握别时的话音,仿佛还在我的耳畔回响:“过了盛暑之后,到上海来过中秋节。”那时,她看上去还是那么壮健。  台湾报道所称韩菁清六十六岁是不确切的。其实,她只六十三岁。女人的年岁通常是个敏感问题,尤其是像她这样的女人。我在采访她的时候,不便于直截了当地问她。我记得,她曾说过她命苦,因为她属羊——女孩属羊命运乖戾;她又说自己的生日是重阳节。据此,我就算出了她的准确的生日;属羊,意味着生于辛未年,用万年历算出辛未年九月初九,亦即公元1931年10月19日。  她听罢,哈哈大笑,说是我头一回查清了她的“年龄秘密”,因为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的公历生日——她向来是在重阳节过生日。从此,她除了在重阳节过生日外,每逢10月19日也要过一回生日,而且笑称这是“叶永烈用他的‘科学怪脑’给我算出来的生日”!  我深为她的猝逝而痛惜。我赶紧拨通她在大陆亲属的电话,他们居然都还不知道她的去世。我又连忙写了报道,传真到上海《新民晚报》,当天就登出了她在台北病逝的消息。

编辑推荐

  出版人利用工作之便,总是有机会跟令人仰慕的学者、作家接触,甚至走进他们的私家书房。经常被那种连排的书架、那种以书为壁的架势所倾倒,这是一种很震撼的体验,张口结舌,艳羡不已。也总是被作者摩挲着自己的爱书的神情所感动,他们对自己书房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谙熟于心,忆起读书写作的往事总是陶然自得。在他们的书房里,你就真的能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一种对文化的亲近和一种对读书的冲动。我很想把在这种书房里闻到的人类才智凝结的芳香传递给读者、传递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因书带来的乐趣。  公众人物,总是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他的经历、他的生活,往往成为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然而,一个学者、一个文人,他的日常器物、他的衣食住行,都不及他的书房能传达他的精神世界。书房跟人一样有强烈的个性,她横着,竖着,连接着,透露出主人的内心风貌。她与学者的学术生命、文人的写作生涯不可分割。要了解一个学者,进入他的书房,就好像是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上有天堂,下有书房”。对一个文人来说,一个他自己架构的书房真的就犹如天堂般美好。这里有他捧读的爱书,有他把玩的经典,有他工作的助手,有他呕心的大作。文化人之快事不外两件,一件是:有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另一件是:来灵感时,进书房运作文章,笔力曲折,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这两件事,简而化之,即读书与写作,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书房。要接近一个文人,莫如进入他的书房,细察他精选的书目,品味他阅读后的圈点,了解他的学术成长史,感悟他写作背后的故事。  从社会角度讲,书房是当今社会最有文化的部位之一。营造书香社会,书房的建设任重道远!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间很有特色很有文气的书房,那么社会价值取向、文化传承、青少年的教化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让中国人开始经营自己的书房,让国民在各个角落重新捧读厚重的图书,这是我们的向往和梦想。  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策划了“名人书房”丛书。所邀请的作者都是传奇式书房的主人:某作家把游泳池改造成屋顶书房,因订做的书柜太多而被木匠师傅误解为鞋匠老板;某学者把先进的图书馆藏设备搬回家,5万册图书蔚为大观;某先生几易居所,只因新书兴旺发达,无处栖身……  这套丛书不仅讲述名人的书房进化史、读书乐闻、藏书经历以及名作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此套书的出版,弘扬一种打造书房的全民意识、一种阅读明智的崇高精神。当每个人都能像威尔逊那样认为: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当每个人都能像本丛书的作者叶永烈、江晓原、钱文忠等先生一样行动:房子装修,厅小点卧室小点,没有关系,书房一定要大,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是处处飘着书香、个个带着文雅的美丽新世界了。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成鄙夫。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书房”,感受名人心中的天堂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在这里沉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上有天堂,下有书房”。文化人之快事不外两件,一件是:有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另一件是:来灵感时,进书房运作文章,笔力曲折,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这两件事,简而化之,即读书与写作,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书房。要接近一个文人,莫如进入他的书房,细察他精选的书目,品味他阅读后的圈点,了解他的学术成长史,感悟他写作背后的故事。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成鄙夫。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书房”,感受名人心中的天堂吧! 出版人利用工作之便,总是有机会跟令人仰慕的学者、作家接触,甚至走进他们的私家书房。经常被那种连排的书架、那种以书为壁的架势所倾倒,这是一种很震撼的体验,张口结舌,艳羡不已。也总是被作者摩挲着自己的爱书的神情所感动,他们对自己书房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谙熟于心,忆起读书写作的往事总是陶然自得。在他们的书房里,你就真的能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一种对文化的亲近和一种对读书的冲动。我很想把在这种书房里闻到的人类才智凝结的芳香传递给读者、传递给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希望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这种因书带来的乐趣。  公众人物,总是成为大众关心的焦点。他的经历、他的生活,往往成为媒体追踪报道的对象。然而,一个学者、一个文人,他的日常器物、他的衣食住行,都不及他的书房能传达他的精神世界。书房跟人一样有强烈的个性,她横着,竖着,连接着,透露出主人的内心风貌。她与学者的学术生命、文人的写作生涯不可分割。要了解一个学者,进入他的书房,就好像是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上有天堂,下有书房”。对一个文人来说,一个他自己架构的书房真的就犹如天堂般美好。这里有他捧读的爱书,有他把玩的经典,有他工作的助手,有他呕心的大作。文化人之快事不外两件,一件是:有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另一件是:来灵感时,进书房运作文章,笔力曲折,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这两件事,简而化之,即读书与写作,都发生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书房。要接近一个文人,莫如进入他的书房,细察他精选的书目,品味他阅读后的圈点,了解他的学术成长史,感悟他写作背后的故事。  从社会角度讲,书房是当今社会最有文化的部位之一。营造书香社会,书房的建设任重道远!试想,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有一间很有特色很有文气的书房,那么社会价值取向、文化传承、青少年的教化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让中国人开始经营自己的书房,让国民在各个角落重新捧读厚重的图书,这是我们的向往和梦想。  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策划了“名人书房”丛书。所邀请的作者都是传奇式书房的主人:某作家把游泳池改造成屋顶书房,因订做的书柜太多而被木匠师傅误解为鞋匠老板;某学者把先进的图书馆藏设备搬回家,5万册图书蔚为大观;某先生几易居所,只因新书兴旺发达,无处栖身……  这套丛书不仅讲述名人的书房进化史、读书乐闻、藏书经历以及名作背后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想通过此套书的出版,弘扬一种打造书房的全民意识、一种阅读明智的崇高精神。当每个人都能像威尔逊那样认为: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当每个人都能像本丛书的作者叶永烈、江晓原、钱文忠等先生一样行动:房子装修,厅小点卧室小点,没有关系,书房一定要大,那么,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是处处飘着书香、个个带着文雅的美丽新世界了。  田园有真乐,不潇洒终为忙人;诵读有真趣,不玩味终成鄙夫。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书房”,感受名人心中的天堂吧!
  •   名人书房中的一种,写得饶有意味。既写了书房的变化,又写了书后面的故事,还有作者读书的经验之谈。
  •   名家的书房和阅历就是的不一样
  •   很好的书,催人奋进。向叶永烈先生学习!
  •   “读史使人明智”
  •   对作者很感动
  •   给老公公买的 他很喜欢,印刷和质量都不错,内容自然不用多说了
  •   文艺青年必读之
  •   送给姥爷的,他喜欢叶永烈的书。
  •   挺喜欢老叶写的书,这本书讲老叶写作的故事,读后很有启发。
  •   书的内容还没看,只是翻了一翻.但能确定是本好书.只可惜书角折损严重,品相受损,令人郁闷.
  •   送给朋友的,很好!
  •   好像没什么收获。
  •   个人觉得不怎么样,文人气太浓,迂腐唠叨墨迹,缺乏学人的睿智感,给人启迪不多,不如江晓原的《老猫的书房》耐看,信息量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