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冯年华 等著  页数:187  字数:227000  

前言

  未来学家约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务业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娱乐和旅游业的发展。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旅游业已经成为继信息革命之后的“第五次浪潮”,将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中国,旅游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的迅速崛起,已经构成我国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各省市竞相培育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将旅游业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来发展,西部11个省份毫无例外地将旅游业作为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优势产业。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上,旅游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并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就不能不进一步强化区域内及区域间优势互补和要素整合,加强区际之间的合作,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无论是从国际视野还是从国内发展来看,旅游业都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这种区域性,既与资源、要素等旅游供给的区域性分布有关,也同旅游需求的区域性形成相连,空间上表现为向心的中心地理结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旅游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市场就必然有竞争,因此旅游业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竞争。旅游业的竞争,既有旅游者之间选择旅游地的竞争,旅游经营者之间争夺客源的竞争,也有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之间对旅游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的竞争,因此,旅游业的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空间互补性,旅游活动的空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文化内涵的相对一致性,正和博弈的区域旅游合作同样是必然的。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旅游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是强调旅游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旅游发展、区域旅游总体形象构建的内在要求,更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

内容概要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是区域旅游系统各要素和旅游活动在竞争与合作空间内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是区域旅游空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要素配置方式的有效重组,是基于区位条件、政府政策导向和区域经济实体的具体经济活动等的空间自组织过程。本书从分类、利益要求、利益冲突及协调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从内、外驱动力两个角度,综合运用博弈论等方法阐述了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基本动力机制,从多角度构建其运行及保障机制。此外,结合长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证,提出了该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竞与合发展战略。    本书可作为旅游行业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研究者的参考读本,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参考教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概论  第二节  国内研究进展  第三节  国外研究进展第二章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基础  第四节  系统科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区域旅游竞合中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一节  区域旅游利益相关者及其分类  第二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实现途径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  第四节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第四章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机制  第一节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驱动力  第二节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运行保障机制第五章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模式  第一节  空间组织模式  第二节  产业组织模式  第三节  区域旅游企业的竞合模式第六章  区域旅游竞争力  第一节  区域旅游竞争力定义和体系  第二节  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概述  第三节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实证第七章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第一节  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节  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  第三节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节  区域旅游竞合战略第八章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法律保障机制  第一节  法律保障机制的内涵与体系  第二节  我国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法律保障机制现状  第三节  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热点法律问题第九章  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概况  第二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对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且对21世纪仍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现象。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积极参与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随着对外开放向深度发展,中国也已成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有多种,一方面是由于这一历史现象比较复杂,难以比较完善的表述;另一方面是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至今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基于不同的经济理论进行研究,难免会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处于较快的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只能通过把握它的本质特征,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或区域间实现最佳配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功能人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分析。  在国外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并最先得到认可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他建议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我国学者也从状态和过程方面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陈剩勇(2004)等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建立在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许多奇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构成某一共同区域的各个部分之间通过主动合作实现的自觉经济融合,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这种跨国性经济区域集团是地缘纽带加上文化的向心力作用再佐以利益均沾心理而形成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的目的都是一样:通过逐步取消妨碍各国或各地区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障碍,建立一个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内的统一市场,充分发挥各国或各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实行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内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繁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