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  作者:《中华史文明史话》编委会 编  页数:99  

前言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青少年和其他普通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就是这样一部中国历史知识系列专题读本。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    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选题则努力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生活在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而来学习久已逝去的历史知识,经常会有人提出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籍的问题。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历史知识价值的阐释,是“以史为鉴”,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处理政务时借鉴历史的经验。历史知识这一功能,直到今天,依然存在,但并不是与每一个人都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社会普通民众,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我想,历史知识虽然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衣服穿,但却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基本营养要素。读史会使人们的头脑更为健全,智慧更为发达,情操更为高洁,趣味也更为丰富。    2009年4月4日

内容概要

  这套《中华文明史话》彩图普及丛书,注重知识准确性,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入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契合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

书籍目录

序引言一、原始社会服饰1. 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2. 原始人类的服装样貌二、夏商周服饰1. 夏代服饰2. 商代服饰3. 周代服饰三、秦汉服饰1. 秦汉服饰与职业的关系2. 秦汉服饰的面料与颜色3. 秦汉服饰的样式四、魏晋南北朝服饰1. 魏晋时期的服饰2. 南北朝时期的服饰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服饰五、隋唐服饰1. 隋唐服饰的发展背景2. 隋唐时期的冠服制度3. 隋唐时期的女装六、宋代服饰1. 宋代的服饰风尚2. 宋代的时装七、辽金元服饰1. 辽金元的服饰概述2. 各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八、明代服饰1. 明代服饰的总体特征2. 明代各阶层服饰特征九、清代服饰1. 清代服饰概览2. 旗装3. 漫话龙袍4. 清代后期的服饰改良浪潮十、民国服饰1. 中华民国的服饰革命2. 民国时期新的服饰规定结束语附录(中国历史年代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周代的社会经济在商代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政府专门设立机构对物质生产领域的纺织业进行管理,使得中国传统服饰制作的各个环节分工更加明确,服装的制作材料也更加丰富。服饰作为标识身份和规范礼仪的外在形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符合礼仪规范的制度,上到天子下至百姓都必须遵循自己阶级的服饰制度,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逐渐确定起来的。周代的服饰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非常大,服章制度就一直延用到清帝逊位,袁世凯复辟称帝为止。 从周代遗址出土的人形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周代的服饰虽然在形制上有简单有复杂,但是上衣下裳之间的区别已非常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周代服饰的衣袖有大小之分,又长又宽的服饰样式开始出现,当时服饰的衣领大多作矩式曲折直下,个性非常突出。人形文物腹部前面的斧头形状韦鞸,是用皮革涂上红色的颜料制成。另外,还有一种用丝绸绣上花纹的服饰样式叫做“绂”或者“赤芾”,之后的朝代都叫这种服饰为“蔽膝”。周代服饰既继承了商代服饰的特点,又影响了秦汉时期服饰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称呼服饰的专有名词“衣裳”,从这一时期开始已成为中国传统服装的统一称呼。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史话:服饰史话》介绍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源远流长,内蕴深厚的历史。从上古时期的兽皮、树叶,到后来的桑麻、棉、丝,直至如今的化纤材料等服饰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等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服饰史话/中华文明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