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翻译探索

出版时间:1998-07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金隄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的内容包括新序:摆脱桎梏,追求完美、《等效翻译探索》原序、第一部分:等效原则的探索、翻译学与等效论、论等效翻译、文学翻译中的等效原则、Send是“送”吗、“YES”的苦恼与乐趣、灵活用词,准确达意、第三部分:准确与通顺的关系、不是鱼和熊掌、谈翻译的准确性、第四部分:《尤利西斯》翻译实践中的追求与探索、神韵论——“信、达、神韵”的矛盾统一、《尤利西斯》的思路、不准招贴、第五部分:附录。

作者简介

金#1921年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曾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任教。八十年代初以来先后应邀任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校访问研究员。现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主要译学专著有《论翻译》、《等效翻译探索》等。

书籍目录

新序:摆脱桎梏,追求完美
《等效翻译探索》原序
第一部分:等效原则的探索
一、 翻译学与等效论
二、 论等效翻译
三、 文学翻译中的等效原则
四、 Send是“送”吗
五、 “YES”的苦恼与乐趣
六、 灵活用词,准确达意
第三部分:准确与通顺的关系
七、 不是鱼和熊掌
八、 谈翻译的准确性
第四部分:《尤利西斯》翻译实践中的追求与探索
九、 神韵论——“信、达、神韵”的矛盾统一
十、 《尤利西斯》的思路
十一、不准招贴
第五部分:附录

章节摘录

  鲁迅在这个问题上表现了文学家的直觉。他也曾经考虑不同程度的读者需要不同文本,但他把读者分成了“很受了教育的”和“略能识字的”甲、乙两大类之后,却断然表示:“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①他的文学家的敏感,使他一提出这问题就清楚地意识到,为了适应某些特殊读者的需要而编写的文本,已经不能算是原著的替身。  另一种特殊文本是专为语言对比而制造的译文,往往是逐字逢译。对于这一类译文,人们不可能也不指望从中获得文学的享受,它根本就起不到文学作品的作用。  有的名著有许多不同译本,例如莎士比亚和荷马就是如此,但这些都不是按照不同对象而生产的文本。20世纪文艺研究的一大成就,是大大地加强了对接受者感受的认识,重视这一感受对作品涵义的影响,如朱光潜说:“同一事物对于千万人即现出千万种形象、”罾这种认识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作品的理解。但尽管莎士比亚在1000个英国读者眼中等于1000种不同的莎士比亚,客观上存在的只有一种。任何一个译者都只能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各种不同的感受,加以严格的分析鉴别,然后吸收其中一切合理的成分用以丰富自己的理解,以期译文的各种不同读者也能获得各种不同的感受。当然,不论是多么精彩的译本,总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解和表达又会有所变化,所以只要原著本身是值得翻译的佳作,一般说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会出现新的译本。但是对每个译者来说,他总是尽他的能力产生一种最接近客观存在的那种原著的译本,这在他来说就是和原著同样独一无二的作品,和原著同样面对整个社会的作品。  社会上的人们尽管可以按文化程度划分层次,但他们的语感却基本上是一致的,否则社会就会解体。面对社会,掌握一般读者的基本语感,也就是对他们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知识范围、思想感情的倾向性心中有数,知道话怎么说才能使一般读者获得恰如其分的感受,这实际上正是任何作者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译者要取得成功,同样也必须拥有这一项基本功。作者的这一项基本功,虽然来自长期艰苦的磨炼和观察,在创作实践中往往以直觉的形式出现,因为他是用母语和读者进行思想交流,语感是完全自然的,没有干扰;而译者却在与读者交流的同时,还在不断地运用另一语言即原语的语感,因此除非十分警惕,很容易在译文中带进不  符译入语语感的东西,从而给读者造成不自然的或是错误的印象。这种干扰的最常见的后果是不通顺的语句,但是文学是依靠想象、诉诸感情的艺术,所以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可以造成异样效果的东西。仍以“亲爱的”为例,下面是一部著名英国小说中的两封信:  译者把两封信的开头都译成“亲爱的……”,就是明显地混淆了两种语感。在英语社会的共同语感中,dear是一个用滥了的词,所以在两封口气完全不同的信中可以通用,区别在于第一封信中的my。在汉语社会的共同语感中,情况却大不相同。表示人间关系的属有代词是可有可无的,而“亲爱的”却是一个分量很重的词。如果译者尊重这一语感,那么第二封信显然应该改用类似本文开始时提到的其他译法,以免使人误会写信人与收信的女士有什么不寻常的关系;如果译者认为汉语在“亲爱的”这一词上的语感已经在外来语影响之下产生了淡化趋势,那么第一封信中的译法就应该设法加强,以免冲淡原有的亲密涵义,而这一点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写信人虽要分居,却并未改变多年夫妻生活中形成的亲密称呼习惯,这正是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都有关系的一个微妙处。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译文总的说来质量很好,译者显然功力深厚而经验丰富,其所以产生这一类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显然是因为他没有严格按照译入语的共同语感制造译文。问题虽然不大,但是影响气氛,而文学作品的情趣与气氛,是对读者产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文体与效果——一次试验性调查  文学翻译家和评论家无不重视情趣韵昧,这是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之一。但是,怎样才能传递接近原文的风格韵味,却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移植原文的形式特征,如句子结构、语序排列、文字的色彩、各种修辞手法,尤其是诗歌中的规律性形式特征,包括章节句行的安排、节奏和韵律等等。一个极端是尽量照搬,例如英译荷马史诗要用英诗中本来没有的每行六音步的格式(hexameter),汉译莎士比亚也要在本来无所谓音步的中文诗句中力求每行五音步,甚至是五个抑扬格音步。另一个极端是根本不管原文形式,采用译文读者习惯的民族形式,甚至将诗译成散文。两个极端之间又有许多折中办法各有其不同程度  的选择。这两大倾向的优劣,向来是文学翻译界一个争论的焦点。  在译品问世之后,读者的感受如何是一个社会上的客观存在,因此按理说是可以用调查方法加以测定的。根据这一设想,我利用李白《静夜思》的多种译本作了一个试验。这首在中国几乎每个识字的儿童都会背诵的名诗,特点是内容极其简单而诗意异常浓郁。内容简单不一定好译,正如傅雷说的,“我觉得最难应付的倒是原文中最简单最明白而最短的句子,”①《静夜思》就是一个简单而难译的典型。但是这难处主要在于情调神韵,翻译中由于搞错内容而影响效果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小,因此比较容易集中研究文体修辞的作用。事有凑巧,去年年底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李白(静夜思>英译赏析》),作者赵甄陶在文中举出他所收集到的八种译本,作了颇为精到的分析,同时提出自己的译本作为对照,重点在于说明保持原诗简练风格的重要性。此文材料丰富而见解精辟,但对读者感受的考虑不明显,我取文中的九种译本,编成一套调查材料向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请教,材料中这样说:  请您阅读一首中国古代名诗的下列九种译文。每种译文旁的四个字母表示该译文最终数行(即下半首诗)使您感受诗意的程度,请您读后标出其中之一:  A——毫无诗意(不起抒情诗作用);  B——略有诗意;  C一一颇有诗意;  D——十分感人(您很喜欢这一译文)。  译者都是名家,在反映原诗风貌问题上采用了各有特色的技巧,正好提供了一个全面研究的色谱。为了避免读者受翻译家名字的影响,调查表内不标示译者姓名,只有九个序号。  调查表发出之后,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几位热心朋友的帮助下,共收到25份答案①,其中有一半以上还附加按语说明理由,有的还附上一些其他诗篇作为比较。这些答案和按语数目虽然不算太多,却已经展示了一个丰富的读者心灵世界,细微而真实地反映了怎么样的译文引起怎么样的感受,为什么某些译文能激发或不能激发诗情,非常有价值。以下是一个扼要的介绍: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原来的第七种译文在调查表打印过程中遗漏一字,虽然这一遗漏凑巧对文字并无重要影响,但如果据此评论有欠公允,因此现 在删去第七译文,按八种译文加以统计和分析。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新序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艾,景况壮观。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这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  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强国之路为契机的。  世界在前进,中国在前进。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大乐章里,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定了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样,操作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从经济学观点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从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入超”地位,介绍中国和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到翻译对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的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级出版机构,二十多年来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也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肩负着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教师、从业人员、学生和广大翻译爱好者多么殷切的期望。  面对着我国又一次兴起的翻译高潮,铭记着翻译事业的崇高  使命和我们对翻译界朋友的责任,我们在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的基础上,郑重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我们的想法是:加强自主策划,体现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继续及时反映译学研究、文学翻译和翻译教学最新发展趋势,同时更多地关注科技翻译、法律翻译、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等领域的实务,加强针对性,提高实用性,外译中与中译外并重。我们寄诚挚的期望于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希望朋友们帮助我们实现初衷,继续有所奉献于我国新时期的翻译事业。  编者谨识

编辑推荐

  认识到翻译于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翻译对于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保证其职业生涯顺利成功方面近宝贵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甚至少年人成了翻译的爱好者,他们要求学习翻译、研究翻译,有的立志投身翻译,他们需要高水平的、切合实用的翻译研究及学习读物,使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等效翻译探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7条)

 
 

  •   想了解等效翻译的话,先不要去看奈达什么的原版书,因为这种理论性的东西直接看英文比较慢,这本等效翻译探索很薄,又是中文的,很容易上手。
  •   将等效翻译理论解说的明白易懂,很好
  •   金老的作品对有志于学习中英翻译的十分有用
  •   这是金隄老师的大作。虽然没有能够也有幸见到他本人,但是可以通过读他的等效理论来缅怀他。
  •   对翻译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   老师推荐的~~~~学翻译的值得一看~~~~
  •   非常好的一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不多说,一句话,做翻译的得看。
  •   翻译名著。
  •   有点年头的书,老师推荐的,正在学习中
  •   金隄老师的大作,当然很好。
  •   这本书很好,以前借来看过,这次有机会买一本很高兴.
  •   拿来很有用,而且实惠!
  •   正在看,觉得有用。
  •   帮留学生买的,当当的长尾不错。
  •   這個系列的書都很好,大家睿言,值得一讀再讀!
  •   比在书店便宜
  •   书的质量很好,只是等了两个多星期,不过确实超值
  •   写毕业论文那会儿老师推荐的结果也没怎么用不过想搞翻译的这本书应该是必看的吧
  •   内容还可以,就是看起来太破了
  •   内容还没来得及看,不过粗略翻了下,感觉还不错
  •   一个顶俩。
  •   还没认真看,应该是本不错的书!
  •   书的送货速度比较快,就是送来的书有点脏,不过还好。
  •   发火速度很快,赞一个还没看完,等看完再评吧
  •   理论型的,还可以。
  •   我要了10本,服务还不错,只是书有点旧,还有很多灰尘。希望以后有所改善。
  •   还没开始看呢,不过这书很经典,而且这套书只有当当有货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