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战斗

出版时间:1993-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约翰·托兰  页数:596  译者:孟庆龙  
Tag标签:无  

前言

朝鲜战争为什么会发生?由于此前引起全球剧变的两次世界大战,从世界性意义上来说,朝鲜战争显得有些逊色,人们的兴趣也没那么大。过去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也厌恶这场战争。同诸多的美国人一样,由于被二战搞得精疲力竭,我在这场乏味的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中度过了郁郁寡欢的岁月。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本国和欧洲的复兴,对于介入东方事务的危险并无重视之意。在看了大量报道,会见了美国、英国、朝鲜、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许多当事人之后,我逐渐认识到这场战争在我国的历史上是非常独特的。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哈里•杜鲁门总统不宣而战,迅捷地采取了人们所称的警察行动,加入了这场冲突,劝说不大情愿的联合国批准了他的行动,并使15个国家参加了美国同北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在这场显然双方都很惨烈、使这个面积同犹他州一样大小的半岛被吞噬于狂飙之中,在这次残酷战争中,有400万生灵遭涂炭,其中有一半是平民。战争的第一年里,在取得诸如麦克阿瑟出人意料地在仁川登陆那样显著的胜利之前,美国人便遭到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尔后,当和平露出曙光时,杜鲁门硬要坚持自愿遣返所有战俘。此后两年,在和平谈判断断续续进行的同时,为了小小的领土变更,许多人葬身疆场。刀枪火海的战斗常常不时地同双方战俘营里发生的残忍的战争交织在一起。战俘营里的情况同样具有极大的戏剧性和高昂的赌注。在这段使人恼火的时期,美国领导人曾考虑使用核武器,核武器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引起了人们的不安。1953年停战协定最终签署时,引发这场战争的问题一个也没有被解决,遗留下来的只是仇视和分裂,至今仍有1000万朝鲜人被双方高度警戒的非军事区分隔两处,不能合冢团圆。这场美国第一次未能打赢的朝鲜战争,给美国留下了政治上的苦果,还使欧洲加速了重新武装的步伐,大大增加了军事预算,开了在警察行动中美国总统未经宪法批准指导一场没有宣战的战争的危险先例。本书试图就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见解。杜鲁门认为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密谋策划了这场战争是否正确?近期历史学家们断言美国唆使、怂恿南韩傀儡发动了这场战争是否符合事实?杜鲁门坚持战俘自愿遣返理由正当吗?中国共产党一直声称美国进行了生物战情况属实吗?被俘的美国飞行员是否在被洗脑之后承认他们曾投掷细菌弹?最后,这一仗打得值不值?朝鲜战争是一部值得纪念的、充满人类悲剧和洋溢着交战双方英雄们的英勇气概的传奇历史,是一部令人难忘的世界性的重要史诗。希望我所做的努力对我在1950-1953年时的想法作出修正。美国著名的自由摆稿人约翰·托兰先生的《朝鲜战争:冗长的战斗(1950-1953)》(中译本名为《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出版于1991年10月。托兰先生用他极擅长的纪实手法,向读者展现了发生在5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的全景。作者站在人道的立场上,指出美国进行的这场国际警察行动是“没有结果的、不受人欢迎的和毫无用处的战争”。参加本书翻译的有(按译文先后为序):王辛华、杜继东、毕健康、王丹妮、丁毅、孟庆龙、李庆红、李小宪、张俊义、谢闻歌、卢少忱、冯潇、李国彤、顾宁、俞金尧、李凉、曹宏举、田淑芳、孙峰等。葛振家等同志对书中不少朝鲜人名、地名的翻译工作给予了很多帮助;天津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华庆昭先生为本书的中文本早日问世费了许多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译者2007年8月

内容概要

  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先生的《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叙述那场残酷战争的历史著作。作者从朝鲜战争揭幕战——三八线冲突写起,以准确、生动而幽默的笔调,对美军增援朝鲜、汉城失守、大田兵败、釜山外围战、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坠入毛泽东的陷阱、长津湖溃败、血腥大撤退以及中国人的第三次战役、三八线附近的防守与进攻等战争具体过程,进行了刻画和描述。同时,对围绕着战争展开的和平谈判、战俘营里的战斗、麦克阿瑟被革职、李奇微的对策及李承晚造反等内幕活动也作了大量披露与分析。作者力图从“世界公民”的角度,透过美国普通士兵的眼睛观察、反映朝鲜战争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约翰·托兰

书籍目录

前言序言第一部 六月里的七天七夜第1章 战争时刻第2章 “不管怎样,我们挡住了这帮家伙!”第3章 “炸桥啦!”第4章 “我们的军队连一天也坚持不了啦!”第二部 胜败难卜的战斗第5章 “给,喂你们两把土吧”第6章 兵败大田第7章 一个二等兵掌握了指挥权第8章 “将军,真是又混乱又凄惨!”第三部 釜山外围战第9章 洛东江之战第10章 形势糟透了第11章 仁川第四部 回师之路第12章 “这是小意思”第13章 跨越两条河第14章 攻陷汉城第五部 中国谜团第15章 越过三八线第16章 “来了好多好多中国人”第17章 死亡行军第18章 毛泽东设下陷阱第19章 功败垂成第六部 长津湖第20章 坠入陷阱第2l章 两线溃退第22章 “在阴间你无法扩大力量!”第23章 血腥大撤退:冲过“夹击岭”第24章 “我们要拿出海军陆战队的样子撤出这个地方”第七部 进攻与反击第25章 脱逃第26章 “你爸爸出事了”第27章 中国人的第三次战役第28章 “那老头也会使我们脱险的”第29章 李奇微在行动第八部 “这次战斗是联合行动”第30章 “珍妮,我们终于要回家啦!”第31章 战俘第32章 中国人的最后一次攻势第九部 通向和平的崎岖之路第33章 开始谈判第34章 “一场全然徒劳的战争”第35章 “我赞同李奇微的立场”第十部 集中营里的战争第36章 朋友乎?敌人乎?第37章 “一塌糊涂”第38章 “我被迫成为这些战争贩子的工具,受命投掷了细菌弹”第十一部 战争与和平第39章 “艾克能赢得这场战争吗?”第40章 李承晚造反第41章 和平时刻后语致谢资料来源译后话编者的话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六月里的七天七夜第1章 战争时刻(1950年6月24-25日)1950年6月24日,夜色阴沉,苏式122毫米榴弹炮、76毫米大炮和自行火炮已部署在三八线。150辆苏制T-34坦克和9万人的战斗部队小心翼翼地向前运动,进入最后的攻击阵地。这些部队全都是经苏联军事顾问训练而成。朝鲜人民军早已摆好突袭南朝鲜的阵势。在三八线另一边,处在前线的是韩国4个兵员不足的师和一个团。数月以来,不断有警告说会有一次重大入侵发生。但是,流言和警报太频繁,以致使前线的这些人们以为这又是一个太平无事之夜。从乡村招募来的韩国士兵们已放假15天回家去帮助收割庄稼。数量上已经处于劣势了,韩国的前线在这个夜晚又危险地兵力空虚。“狼来了”的喊声太经常了,使得一些前线司令官们放心前往汉城的韩国军队司令部庆祝军官俱乐部的隆重开业。出席的还有国防部的大多数高级军官们。这件灯红酒绿寻欢作乐之事,后来让人想起偷袭珍珠港前夕在檀香山的军营宴会上的某些美国人。他们在周末之夜也是如此这般。在军官俱乐部,有许多美国人出席,包括美国大使约翰•J.穆乔。他出生在意大利,在拉丁美洲干过差事,而且在舞会上备受欢迎:他可是一位50岁的单身汉,总用一只眼睛瞟着女士们:他在舞会上就爱唱西班牙情歌。他个子不高,却使人有宽宽的双肩上立着一个大脑袋的印象,头发乌黑发亮,略有几根灰白,总是打着蝴蝶结更使他显得整洁俊俏。

后记

美国著名的自由摆稿人约翰•托兰先生的《朝鲜战争:冗长的战斗(1950—1953)》(中译本名为《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出版于1991年10月。托兰先生用他极擅长的纪实手法,向读者展现了发生在50多年前的这场战争的全景。作者站在人道的立场上,指出美国进行的这场国际警察行动是“没有结果的、不受人欢迎的和毫无用处的战争”。参加本书翻译的有(按译文先后为序):王辛华、杜继东、毕健康、王丹妮、丁毅、孟庆龙、李庆红、李小宪、张俊义、谢闻歌、卢少忱、冯潇、李国彤、顾宁、俞金尧、李凉、曹宏举、田淑芳、孙峰等。葛振家等同志对书中不少朝鲜人名、地名的翻译工作给予了很多帮助;天津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华庆昭先生为本书的中文本早日问世费了许多心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译者2007年8月

编辑推荐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试图就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见解。杜鲁门认为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密谋策划了这场战争是否正确?近期历史学家们断言美国唆使、怂恿南韩傀儡发动了这场战争是否符合事实?杜鲁门坚持战俘自愿遣返理由正当吗?中国共产党一直声称美国进行了生物战情况属实吗?被俘的美国飞行员是否在被洗脑之后承认他们曾投掷细菌弹?最后,这一仗打得值不值?朝鲜战争为什么会发生?这场美国第一次未能打赢的朝鲜战争,给美国留下了政治上的苦果,还使欧洲加速了重新武装的步伐,大大增加了军事预算,开了在警察行动中美国总统未经宪法批准指导一场没有宣战的战争的危险先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漫长的战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从另一角度审视朝鲜战争,不错
  •   恩,和王树增的结合起来看最好。
  •   太像流水帐了,让人没兴趣一口气读下去。借给百无聊赖的朋友看,也很快被还了回来。
  •   排版就有问题 少了10多页 还有竟然发给我别人用笔画过的烂书
  •   最让人影响深刻的是,美国总统,将军的儿子,是必定要上前线的。算一算,两代罗斯福的儿子,三剩一,和凌空爆炸。肯尼迪,和老布什都在太平洋海里泡过,被人救过。吃蛋炒饭的就没那么稀奇了
  •   是本很值得收藏的书,以后有时间看吧。
  •   我觉得写的一般般吧,很平淡的一本书。
  •   这书就和盗版一样品质,错字病句满篇,真不知道再版它除了提价还干了什么?书得内容尚可,原版应该很不错。可惜了,落在这帮二手翻译和无能出版商手里。
  •   在看完凤凰台的记录片之后,看这本会发现两个不同的角度美国人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其的先进武器优势终将发挥威力。而最后的战役中,同样的寸土必争的理念并不被西方人所认可。这些都和传统的中国观念不同。不如国内的纪实文学写得修辞华丽和感情充沛。闲暇时对比看看尚可
  •   约翰 托兰描写的朝鲜战争,值得一看。
  •   托兰的书,只要不涉及日本,基本都很公允。
  •   换个角度看朝鲜战争,细节描写精彩。
  •   了解朝鲜战争必备的一本书可以和王树增的结合看,可惜没货了
  •   与我们的史书和史观不同,西方优秀的作家更注重细节、重视材料的全面和真实,观点的独立和客观,从而展现了战争中,在我们的史书中一直以来被忽略的两个方面:战争的复杂和混乱。... 阅读更多
  •   宏大的历史观,切入点确是经历其中的一些小人物或者说普通人。典型的西式历史叙述法。不过有血有肉,尤其有大量美国社会、高层其时的背景细节。印证着看、思索着看,还是不错的。
  •   关于朝鲜战争,一直只能看到、听到正面的声音,听听另一面的声音很有必要!
  •   好书,了解朝战的首选!
  •   美国人眼中的战争
  •   早就听说这本书了,很好
  •   漫长的战斗:人眼中的战争
  •   翻译、校对水平一般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