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之歌

出版时间:1999-0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美】威廉·拉什杰,库伦·默菲  页数:307  译者:周文萍,连惠幸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纽约市斯坦顿岛海滨的巨大垃极山开始,作者揭示了垃圾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奥秘。垃圾是人类存在的万年物证,有如一面文明之镜,忠实地反映了社会变适兴衰和人类的生活风貌。它并不歌颂英雄帝王,而是诉说市吉小民的爱欲和怨恨。按照作者的观点,考古学考证的就是古埃及的垃圾,而我们今日所遗留下来的垃圾山,又会告诉后人多少我们的偏执和愚昧。本书以富于趣味性的思路和考古方法,详尽地考察了今天的垃圾,并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探讨了垃圾的问题,澄清了种种环保迷思与相关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争议。垃圾势必与人类长期共存,真正的了解才是解决垃圾困境的开始。

书籍目录

作者序言
第一部 垃圾计划简介
第一章 有啊,奇妙的好东西
第二章 垃圾与历史
第三章 知行不合一
第二部 掩埋场大观
第四章 深入未知
第五章 生物分解的神话
第三部 间奏:尿片与人口统计数字
第六章 垃圾人口普查
第七章 尿片大战
第四部 垃圾与未来
第八章 技术困境
第九章 环环相扣
第十章 推翻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垃圾十诫

章节摘录

  目录:  作者序言  第一部	垃圾计划简介  第一章	有啊,奇妙的好东西  第二章	垃圾与历史  第三章	知行不合一  第二部	掩埋场大观  第四章	深入未知  第五章	生物分解的神话  第三部	间奏:尿片与人口统计数字  第六章	垃圾人口普查  第七章	尿片大战  第四部	垃圾与未来  第八章	技术困境  第九章	环环相扣  第十章	推翻生活方式  第十一章垃圾十诫  书摘  人口漏算知多少  垃圾计划始于70年代早期,一开始是一项以物质文化及其"形成过程"为研究重心的考古实验。最初10年,整个研究焦点是放在多项与食物及其再制相关的问题上,最后却集中大部分时间与人力在了解掩埋场。垃圾处理技术及垃圾危机的本质等等。不过,在所有研究的努力中,人口统计问题的实际面与理论面都隐约受到关注(如果不是直接针对的话)。其中一个受美国人口普查局委托执行的重要研究系列,更是全心贯注在人口统计问题方面。  1986年,人口普查局派员到垃圾计划中心,解说一项目前人所皆知的问题:人口漏算。能被归入美国居民主流的人,大都在人口普查局制图人员统计图表的掌握之内。这些人要是不立即寄回他们的人口普查表,就难逃人口调查局人员登门造访之虞,但是,因为美国人口的流动性大,他们的住址也会频频变更,而且还有些古怪的美国人压根儿不愿意跟政府配合,因此总会发生一些问题。不过,近年来人口普查局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数百万民众:包括元正式身份证明的外籍人士。游民,还有力数不少的美国都市贫民区居民(尤其以男性为甚)--他们贫困潦倒,往往目不识丁,甚至在政府一再保证调查结果绝对保密之下,还是对人口普查心怀畏惧(如果知道有这回事的话)。  人口普查漏算之所以值得注意有多项原因,其中以财政因素最为耳熟能详--每年有350亿美金要依据人口普查局的户籍资料,由华盛顿汇到全国50个州去。不过,人口普查对选区重划,政府计划的实施,还有社会学家对国内事件的阐释,也都有重大影响。人口漏算并非新鲜话题,汤玛斯·杰佛逊在17年负责人口普查,就不太相信390万这个总数。他猜大概少算了10万人。漏算人口不断增加,引来朝野不少批评。到了1990年,美国人口普查据说就漏算了600万人,创下美国史上最高纪录。值得注意的是,人口普查局对这项可能的误差不但早有准备,而且还开发出一套落实到基层的勘误统计程序。人口普查局之所以会找上垃圾计划,就是想看看来自垃圾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足以用来校正一些问题地区的人口统计资料,尤其是那些坚信漏算大量少数民族裔成年男子的地区。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成年男子行踪之谜一直都是个大问题。文化人类学家查尔斯及贝蒂·华伦泰夫妇(Charles A. and Betty Lou Valentine)于1968年到1971年间做过一项研究。他们以"参与观察者"的身份长期住进费城贫民区的一处超高层住宅,结果发现许多他们确知属于这栋公寓家庭成员的男子都不在人口普查局的资料之列。据他们估计,未列入普查的男子占了61%。原因大多出于害怕福利机构。移民局或司法单位最后一定会看到人口普查局的问卷。提到人口普查局在这处住宅所做的努力,华伦泰夫妇写道:"根据该局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成年人口都是女性,但依人种观察而得的性别比却差不多是一比一。"  由于这类问题相当棘手,人口普查局决定请垃圾计划出马,查看手边已有的垃圾资料,看看是否能依社区垃圾大略重塑该区人口的年龄层与性别比。这项任务就交由谷政一这位在1981年从日本到亚利桑纳州州立大学攻读考古学研究所的垃圾计划研究人员负责,身为外国人,他跟美国文化之间刚好可以保有某种距离,类似现代考古学家和古代文明之间的距离。  对考古学家而言,借用垃圾来重建人口特性的概念既不奇特,也不罕见。考古学家常需面对的困境之一,就是必须知道某个古代社区的大小,却没有任何文献可供参考。事实上,这是最典型的考古学问题之一,考古学家也试过用各种不同的技巧来计算人口,而且有些还颇为笨拙。身兼考古学权威刊物《美国古物》(American Antiquity)编辑一职的亚利桑纳州州立大学考古学家杰佛·瑞利德(Jeffrey Reid)就说过:"考古学的人口估算法,只不过是把辨认出来的住屋,乘上某个猜测来的神奇的家庭人口平均数罢了。"  这个神奇数字来路不一,"比较文化分析"就是其中之一。举个例子来说,休伯·库克(sherburne Cook)和罗伯特·海泽(Robert Heizer)这两位考古学家,就曾运用人种学研究其他现存原住民社区的第一手资料,试着确定通常多少人会占用多大的室内面积。这当然要先假设近代原住民的住屋可以作为古代住屋的替代品。库克与海泽研究的家庭大小与住屋面积之间是否有普遍对应性存在是件考古盛事,却因气候差异而功败垂成:热带居民需要的室内面积要小于寒带居民。不过,库克后来还是写下一条勉强堪用的实验心得:在以古代楼板面积计算居民人口时,"前10个人,每人应以25平方英尺估算,然后每加一人,就再加100平方英尺"。  即使用的不是比较文化,也必然会涉及考古遗迹(小屋、火坑、破陶片、葬坑,还有整个遗址的面积)与原始制作者之间的比例。其中有些设计,例如克利斯蒂·特纳二世(Christy G.Turner)与罗瑞·洛夫葛伦(Laurel Lofgren)1966年的著名研究,还颇见巧思。当时这两位考古学家试着想确定史前阿纳萨吉(Anasazi)印地安家庭的大小。他们的做法是用食碗的平均容量去除煮锅平均容量。特纳和洛简单他说,就是将以上各类重量资料拿来与家庭大小资料对照,一户户做成图表,再分析得到的"散布图",看看有哪些种类的重量资料与家庭大小呈稳定、变化不大的正比关系。再进一步的细节恐怕就无趣多了:经过一大堆乏味的数字运算之后,得到的结果是"固态废弃物总量"及"塑料"这两项最具预测功能,于是就以这两项为基础做出变换公式。然而,由"固态废弃物总量"而来的公式却没有"塑料"公式那么可靠,因为整体说来,儿童产生的垃圾量要比成人来得少(成人垃圾约为儿童的1.45倍),以至于如果家庭的成人与儿童比例与这63户样品家庭差距过大,人口估算结果就会产生扭曲。塑料却不一样:在一定期间中,每位美国成年男女跟儿童产生的塑料垃圾都大略相等,而且通常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型物品构成(对典型个人来说,塑料在他每星期丢弃的7.4磅垃圾里,约占0.52磅)。塑料算是美国真正"人人平等"的垃圾。以下这则简化公式,就是塑料与人口之间的约略关系:  人数=0.2518x5个星期的塑料垃圾磅数  你或许不会想把这项公式拿来在家里运用一番--就如上面所写的,所需垃圾高达五个星期,即使只需留下的塑料部分(残羹剩饭则免了),需要的分类、清洗手续还是相当可观。此外,虽然这项公式用在单一家庭上也相当准确,但它事实上是以整个社区为设计目标,足以扭曲家庭人口数的个人偏好或其他"杂音"才能被整个社区的垃圾量抵消。就一个有一百多户住家的社区来说,由五个星期的垃圾量求得的总人口估计,其准确误差上下不会超过2.5个百分点。这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人口普查局本身的调查结果--而且在许多族群的实地调查上也都如此。根据人口普查局的乐观估计,1990年黑人男子的漏算率约为9.5%左右,西班牙裔男子则为6.2%。整个哥伦比亚特区的漏算率约为7%,另外许多社区还有更可观的人口漏算,掩藏在这项平均数字的冰山角下。  什么人就丢什么垃圾  不过,人口总数问题还只是人口统计的一环而已。年龄及性别又是怎样估计的呢?就如计划人员原先猜想的,这个问题更加令人头大。婴儿是最容易辨认的人口组成,免洗尿片就是他们的标志。而且婴儿使用尿片之多,正足以让它成为建立换算公式绝佳物品:尿片在家庭垃圾中出现的固定频率及数量,有助于抵消统计上的种种偏差。以下就是估计社区婴儿数量的简略公式:  婴儿人口=0.01506x5星期的尿片数  做父母的只要把一除以1.01506(每个婴儿在五个星期内使用的尿片平均数量),保证会对数字之低大感惊讶。读者必需记住,这项公式只涉及(住家)垃圾中的尿片数量,并不等于婴儿实际的使用量。日间托儿所、购物中心及超市,还有路旁的垃圾筒里都找得到换下来的尿片。现在不少家长改用布尿片,更进一步压低了社区住家的平均用量。  不幸的是,并没有哪一项垃圾能帮助我们判断人口的男女或老幼比例,没有哪种垃圾像免洗尿片对婴儿一样,产生那么方便有力的作用。这并不是说男女(或老幼)不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给你四五袋五口之家垃圾,任何人都能猜上一猜--牙膏空管。尼龙丝袜。芭比娃娃。着色簿画页。安佛拉牌烟草袋。棒球卡的包装,还有其他林林总总,具暗示性的产品--而且猜出来的家庭人口结构往往八九不离十。不过,要靠差异不大的垃圾小山来建立起整个社区的人口比例,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更让人头大的是,一过了婴儿期,各种人口群与物质之间的相关性就没有那么可靠了。举例来说,以人口统计标记而论,婴儿免洗尿片称得上是"独家专用"--婴儿才会用到。当然,你或许也会在婴儿的祖父母或保姆之类人士的垃圾里找到几片用过的尿片,但并没有婴儿长住在他们家里。不过,至少尿片本身就能证明婴儿确实存在。(至少假设上是如此。当然,大家都知道除了免洗尿片之外,布尿片在佛罗里达州圣彼得堡市还遇过另一个对手。这位仁兄假冒尿片清洗中心的驾驶人员,挨家挨户把待洗的尿片偷个精光。当他在1987年被逮捕的时候--当时他衣服底下还包着尿片--警方在他的家中整整搜到370条尿片,全都洗烫干净,折叠整齐。)  然而,在区别男女或中老年人的时候,专用物品却变少了,反而是"相称"物品--例如丢弃式刮胡刀片--大增。这或许显示有属于某种特别人口群的家庭成员存在(例如刮胡刀片=成年男子),但事实却不一定绝对如此。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口群主要的专用或近于专用物品的丢弃频率都很不规律(这跟尿片又大异其趣),因此,就人口统计的目的看来,它们并没有多大预测价值。就拿老年人来说吧,一份《现代银发族》(Modem Maturity)杂志(美国退休人士联谊会会刊)就可能在客厅的咖啡桌旁躺上六个星期,然后才被扔掉(如果真想扔的话);具指标作用的处方药品通常要好几个月才吃得完,而空药瓶有时候还会一直摆在药柜里,没有拿出去丢掉。  虽然花了不少心力,不过最终证实,靠丢弃的玩具和包装的平均数量(每个儿童每星期2.25件),还有不要的童装和童装包装的平均数量(每个儿童每星期0.87件),也许可以得出一个儿童人口比例估算公式。成年女子人口比例估算公式也可以做得出来,主要是以丢弃的卫生棉包装(每个妇女每星?    书摘  如果你想找出100户至少养有一只猫,而且没有养狗的住家,以下就是你从他们的家庭垃圾获得的结论:如果一连收集五个星期的垃圾,你会发现有30%的这种家庭,这段期间的某一刻都丢过一份《国家询问报》。  如果你调查的是至少拥有一只猫跟一只狗的住家,来自垃圾堆的资料会告诉你:这些家庭里的猫绝对吃得比狗好。  观察一群西班牙裔住家,你会发现南瓜是最受欢迎的婴儿食品。在西班牙裔人口的婴儿蔬菜食品中,南瓜以38%的比率遥遥领先(在墨西哥跟中美洲,南瓜当主食的历史至少有900年以上),相反的,就英裔人口来说,最常见的婴儿蔬菜食品却是豆子(占所有婴儿蔬菜食品的29%),南瓜名列倒数第二,仅高于菠菜。  如果你想在家庭垃圾堆里找外带速食汉堡店和炸鸡店的遗留物,你会发现炸鸡的残骸约占所有外卖食品的35%。以重量而非骨头数量计算,要比汉堡遗迹有分量(后者只占外卖食品的7%左右)。  瞧瞧墨西哥市民丢弃的垃圾,你会发现:就比例上来说,郊区贫民吃的糖果比他们有钱的邻居还多,而以每磅单价而论,糖果却是墨西哥市内最昂贵的食品。以上所有发现,都反映出一些可靠的常态现象。这些现象之所以至少有一部分经得起考验,是因为废弃物反映的现象并不只牵涉到某个人,或某一小撮人的行为,而是为数甚众的广大群体。某个特定家庭或许会把买回来的炸鸡餐吃得片骨无存,或爱狗甚于爱猫,不过,这类特例却不足以盖过强大的主流趋势。总计起来,人类与垃圾之间的整体关联模式不但明显,而且相当固定--固定到甚至还具有一定特质。一定大小的群体会制造出哪些垃圾,量有多少,都可以一一预测。垃圾就此成为一项重要的人口统计工具,关于这点,我们在第三章讨论不明智消费与丢弃习惯,还有这些行为背后的特异心理时都已略为提过。不过垃圾之用还不止于此。在被问到宇宙的物理定律是否偶有不规律或反复不定时,爱因斯但回答说:"我绝不相信上帝会跟世界玩骰子。"自然科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它不玩骰子。垃圾学之所以能成立,也是因为至少在以超过一两户住家的垃圾量来考虑时,垃圾并不只是机率游戏而已。垃圾的累积与处理都遵循某些准自然法则(如食物垃圾第一定律)。由某方面来看,垃圾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这套系统的特性会因气候。季节和国家生产差额的增减而异。经济不景气时,固体垃圾洪流比经济蓬勃期略减(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拆除物尤其会大幅度减少),或许并非意外,夏季城市固体垃圾会变得湿些,因而会比较重;焚化炉因此大为苦恼,因为干燥而且干湿均匀的垃圾是它们的最爱。夏季是垃圾含宝贵的啤酒罐和汽水罐最丰的季节,也是垃圾中纸类和塑料比例最低的季节,因为炎热的天气会带来大量的庭院废弃物,建筑废弃物与拆除物。垃圾的性质也会随不同人类居住而异:也就是说,各区之间大相逞庭,但还是在可预测的范围之内。汽水罐较多,食物较少的垃圾袋,极可能是来自西班牙裔住家。含有大量"名牌"食品饮料外包装的垃圾,比较可能来自中等收入地区,而非富裕社区;富裕社区最可能丢弃的是不含酒精的低热量饮料和有品牌的一般食物包装。  眼前的问题显而易见--了解这一套人口统计工具到底有何意义?答案有两个,实际与理论各一。实质性的答案是,从垃圾得知的各种统计资料在行销、消费者研究、合理社区管理,以及其他必须对大群民众的行为细节了若指掌(包括隐私性较重的行为)的工作上,都具有多样功能。举例来说,某个城市的一家联锁超市为某种特定的清洁剂大做特价广告,历经数星期的垃圾采样会显示:(1)易受广告影响的家庭,占了多少百分比;(2)有购买这种清洁剂,而且立即使用,没有囤积起来的家庭百分比;(3)再购买的家庭的百分比;(4)购买后不满意,加以丢弃的家庭的百分比。在《美国行为科学家》(Americanal Behavior,scientist)杂志垃圾学专刊的一篇1984年研究报告中,蒙大拿州立大学管理与营销学教授米切尔·雷利(Micheal D。Reilly)就试着说明,垃圾本身在市场研究上具有的多样可能性。雷利以实例说明,不论任何产品,都可以利用垃圾资料来考察不同品牌使用者的品牌忠诚度。据雷利解释,只要观察偏好某一品牌的家庭,看看他们的垃圾中有多少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就不难做到这一点。在设定猫食为目标后,雷利发现,在九福猫食(9Lives)占明显优势的家庭的垃圾里,也找得到一堆其他品牌的猫食空罐。而且,跟主要购买其他品牌猫食的家庭比起来,九福家庭的"不忠诚"罐头数量更加可观。换言之,芮理的结论是,九福猫食的购买者显然忠诚度较低(本章开头提到的速食业行销资料及猫狗饲主资料,也来自雷利依据垃圾计划资料所做的估算)。  人口垃圾学实际应用的经典之作发生在30年代,当时拥有广大中产阶级读者的《周末晚报》(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想说服还没有在这份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康宝浓汤公司:罐头汤的主力买主并非富豪之家,而是一般的升斗小民。为了驳斥康宝浓汤认为小康之家可能都自己煮汤的公开说法,《周末晚报》分别从费城的中产阶级社区和高级住宅区收集了大量垃圾,然后整个倒在地区民兵训练中心里面,开始找空罐头汤。结果跟康宝浓汤的假设恰巧完全相反--有钱人比中产阶级少用罐头汤,因为他们的佣人会用新鲜材料煮汤。相反,中产阶级空闲时间较少,而且也很少请佣人。从垃圾判断,他们对罐头汤的方便相当欣赏。  至于理论性答案,则在于垃圾提供了探讨"心理"问题的一道门径。前面提过,各种人口团体及次人口团体内心都埋有一些偶尔难以掌握,甚至从不为人知的暗流。以下就是一个小小的例子:1986年垃圾计划应美国赫兹公司(Heize,U.S.A.)之邀,在亚利桑纳州土森市从事有关美国婴儿食品消费的多方面研究。在偶然中,他们发现了一种奇特现象(垃圾计划的人员并没有刻意去找,他们起先甚至不知道有这种现象存在):有些受访的西班牙裔妇女会刻意想给访谈人员一种"她们都是用新鲜食物做婴儿食品"的印象。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先问接受垃圾分析家庭的成员以下这个问题(以英语或西班牙语询问):"在过去七天里,府上是否用过任何市面上贩卖的婴儿食品或青少年食品?"没有一位西班牙裔母亲承认自己用过半罐婴儿食品。然而,从西班牙裔住家收集来的垃圾里,婴儿食品空罐的数量却跟其他有婴儿的家庭不相上下。显而易见,西班牙裔母亲是依照理想的文化行为模式做答,但是,在这个所有西班牙裔妇女中有48%都投入劳动市场,根本没有时间准备传统餐食的社区,这种模式却早就名存实亡了。 书摘  好莱坞假设  以垃圾统计为根据的人口模式显然必须依赖一项假设--大体上来说,什么人就丢什么垃圾。人口普查局是以计算社区的总人口与社区人口的年龄与性别比例为目标,其中又特别重视成年男子的人数。垃圾还可以显示出收入与种族的差异。这些本章一开始都约略提到。  除了建立某些与贫富或种族事实相关,本身确实有其作用的物质关联之处,垃圾同时也能洞察某些心理问题。著名的"好莱坞假设"就是适当的例子之一。  "好莱坞假设"是垃圾计划工作人员的一项独家概念。要解说这项假设,迈可·雷利和亚利桑纳州州立大学经销教授米兰尼·瓦伦朵夫(Melanie Wellendorf)的一项垃圾研究就是现成的最好实例。他们研究的是种族同化过程中的"传统"演变模式--换言之,就是"进入新文化环境的移民,会展现出一种介于原住国与移人国盛行规范行为模式之间的文化风格"。他们的研究重点就放在食物消费的垃圾分析上面。  雷利与瓦伦朵夫特别研究墨西哥后裔,并以下面七种食品的消费行为为主要目标:肉与蛋、面包、果类、咖啡,不含酒精饮料、酒类及方便食品。在垃圾计划资料库的帮助下,这两位学者运用已修正的家庭人口数资料,画出各种数字图表,分别表示英裔美国人(土森市),墨西哥人(墨西哥市)、以及墨西哥裔美国人(土森市)住家这七种食品分别的每日平均消费量(以重量或容量表示)。这些食品又可分成各种不同细目(例如"面包"又可分为白面包与黑面包)。要注意的是,雷利和瓦伦朵夫当然已经先从许多研究报告中获悉,英裔的消费模式深受以家禽取代红肉。舍白面包就黑面包、少吃高糖果类食品、减少咖啡因的摄取、不喝含糖饮料、不喝烈酒,改喝啤酒和葡萄酒,而且常吃方便食品等强势潮流的影响。而这些潮流在墨西哥都看不到。  这项研究的结论却颇出人意料:墨裔美人的饮食习惯并非介于墨西哥人与英裔美国人之间--全然没有。研究预期英裔人口在所有食品种类上的总消费量都会超出墨西哥人,原因很简单,美国显然要比墨西哥富裕多了。但墨裔美人的消费量却表现出另一种极端。就拿牛肉消费来说吧:一般英裔家庭每天大约消费128克,一般墨西哥家庭少得多,但墨裔美人家庭却一枝独秀,高达189克。(垃圾计划最初提出的墨西哥人牛肉食用量简直少得离谱,每天每户只有2.9克。无疑这是因为墨西哥人大都在露天市场或小店买鲜肉,垃圾里找不到肉品标签。不过,虽然从这三种研究人口垃圾里的骨头重量比较看来,墨西哥人食用的肉类是超过标签所示,但跟原来的发现却相去不远。)一般墨西哥家庭每天饮用13.3克加糖汽泡饮料,一般英裔家庭是169克,墨裔美人家庭则是291克。墨裔美人家庭在咖啡与茶的饮用上也高过于其他两组族群,他们吃方便食品、蛋与高糖果类,白面包也都比较多。整体上来说,就食物而论,没有什么证据可以显示墨裔美人有受到时下讲究健康饮食的英裔生活的习惯影响,他们的同化取向显然并不在此。相反,墨裔美人似乎都朝着1965年左右,所谓重整前的英裔行为模式前进。雷利与瓦伦朵夫写道:"或许墨西哥裔移民有过度认同自己所知的早期英裔文化风格的取向。"他们接着又指出:"这种对美式生活的内化性概念,可能可以追溯到移民之前所接触的文化表征,还有移民之后接触到的大众传播与其他对美式生活的描述。"以上,简单他说,就是所谓的"好莱坞假设。"  雷利对垃圾计划也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同时检视了墨西哥与美国的中低收人家庭,以确定在社会地位与消费行为的关联上,这两个国家之间是否有明显歧异存在。这项研究的资料一方面来自土森、密尔瓦基与玛林郡社区的一千多份垃圾取样,另一方面也从墨西哥市取得上千份垃圾。就某些层面看来,两国的消费模式都遵循类似的低收入一一较高收入轨迹:墨西哥人跟美国人消费的乳制品。糖浆与蜂蜜、烈酒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不过,还是有一些特别差异存在。以罐头蔬菜为例,在美国,长期食用罐头蔬菜绝对是低下阶层的消费模式,以吃罐头蔬菜的频率来说,经济不佳的人约是富裕家庭的两倍(后者偏好新鲜蔬菜,甚至还专挑奇珍异果)。然而,每个最富裕的墨西哥消费者所吃的罐头蔬菜,却是较贫穷消费者的六倍以上,而且也是最常吃罐头蔬菜的美国人的三倍。同样的模式也出现在香烟消费上:在墨西哥,抽烟最多的是有钱人,而不是穷人--这跟美国恰恰相反。卫生纸也是如此:墨西哥富人每人使用的卫生纸不但几乎是穷人的两倍(由卫生纸筒的数量得知),而且还几乎是美国富人的六倍。当然,在墨西哥卫生纸常被拿来代替其他纸制品,不过,墨西哥富人对罐头蔬菜不成比例的偏好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们会特别喜欢抽烟?是不是墨西哥的消费模式正循着美国的旧路子前进,只是晚了几十年而已?换言之,墨西哥是不是在追随某个不断前进的目标?还是朝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目前尚无法解答。垃圾学在人口统计的运用上还是种新发明,目前的成就也还很有限。随着社会科学家与市场研究人员发现它在资料搜集上的价值--人们的生活可以不受骚扰,而且还可以免去所有研究与访谈几乎都无法幸免的偏见之苦--垃圾学的运用必然会一日千里。至于人口普查局?面对公元2000年的人口普查,垃圾计划当局显然已胸有成竹。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次激动人心和精确的研究,深入了垃圾这一主题的地理、历史、神话等各个角度。没有人会想到阅读关于垃圾的书能使人如此意趣盎然。——芝加哥论坛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垃圾之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至于读后感就是,知道了很多事实,很多新鲜的知识,很多我们以为是理所当然却不尽然或根本不搭界的事物。
       下列我要写一下部分书中有趣的结论,过中乐趣还得慢慢发掘~~~
       食品垃圾第一定律:饮食重复性越高,你所丢弃的食物越少。
       家庭有害废料第一定律:像清洁剂与去污剂这类经常使用的产品所制造的垃圾不多,而像接合剂这类特别买来完成某件特别工作的产品,却占家庭有害废料的绝大多数。
       掩埋场的塑料垃圾所占的体积远远低于人们所估计的数目,反而是纸类是垃圾大户。
      
       垃圾十诫(切记)
      1、勿将垃圾问题视同危机处理。
       2、不迷信不实万灵丹。
       3、乐意为垃圾处理付费。
       4、利用金钱诱导行为。
       5、切勿轻信象征。
       6、以大宗垃圾为焦点。
       7、购买再生和可再生的产品。
       8、鼓励小幅度调整家庭行为。
       9、不要太在意风险。
       10、教育下一代——清除迷思。
      
       顺便贴一下网上找的很详细的评论:http://jyw.znufe.edu.cn/hjfyjw/Article/2008-1/2008122143157840.html
      简介
      《垃圾之歌》一书从垃圾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待垃圾的种种行为并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探讨了垃圾问题的产生,广泛地讨论了垃圾与环保,以及其他垃圾问题引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争议。
      这次读书会围绕《垃圾之歌》,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大致上思路如下:一、以《垃圾之歌》为背景引出垃圾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二、垃圾这一严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超量索取和无限排放。三、以有限消费和循环利用为代表的价值观的转变。四、法律对此的反映: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例分析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垃圾处理产业及相关制度。
      组内分工:由伍婷婷对《垃圾之歌》进行内容总结并引出问题——垃圾成为废物还是资源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选择。郭欣从法律角度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思路。郭怡平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
      
      发言摘要
      《垃 圾 之 歌》
      《垃圾之歌》的二名作者均为人类学家,从1971年开始参与长达二十余年的“垃圾计划”此项研究计划,使用机具在不同的垃圾掩埋场挖出不同年份的垃圾,将其一一记录分析。阅读本书最大的乐趣在于——颠覆一般人对垃圾既有的观念。研究结果发现,许多与一般人所知迥异的“真相”。比如说,大家总以为有机物质在掩埋场中,必然会遭到细菌分解,化成堆肥。参与计划的人类学家们却发现,实验室中生物分解的美好想象,在垃圾场里是不存在的。十几年前的热狗仍完好如初地从垃圾场底部挖出,不止热狗,连香蕉都像昨天咬过一口才丢掉似的。掩埋场内部所进行的生物分解实在少得可怜,卫生掩埋场好比是金字塔,而里头的垃圾的确也如木乃伊──千年不坏。
      人们以为现代科技及高度物质化是带来垃圾暴增的罪魁祸首。作者提供另一思考的角度:无论是现代或古代,都有垃圾暴增的问题。澳洲的原住民每到所居住环境垃圾已堆积成山时,便开始进行迁移;而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中东地区的古城,也曾发现疑似使用过一次即扔掉的蚬型陶具(好比现代的免洗餐具!)。看来从古至今,人类制造大量垃圾的本领,如出一辙。
      我们透过垃圾了解祖先们的生活,而我们的后代透过垃圾了解我们的生活。人类势必无法完全消灭垃圾,唯有更多的了解,去除无谓的恐慌与误解,运用科技减少垃圾处理的污染,世世代代才能继续与垃圾“和平共存”。
      
      垃圾自古有之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星球,就开始制造垃圾,人是垃圾的制造者。祖先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多少垃圾,我们不清楚,但我们知道垃圾曾给许多古代城市带来了灾难。当时一些城市的景况是垃圾遍布、污水横流,城市卫生状况恶劣。由此引起的瘟疫迅速地传播,导致了一些城市的衰落。
        人类通常采用的非常便捷的垃圾处理方式——顺手一丢,使得有的城市成了地平面不断上升的城市。《垃圾之歌》一书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从事青铜时代特洛伊城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布里根(C.W.Blegr n,在挖掘过程中发现同一建筑物每一层面的地板上都丢满动物骨头和零星废物;可见,古人处置垃圾的办法并不是把惹人厌恶的堆积物清扫掉,而是用泥土加以掩埋,并重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板——眼不见为净。从层次分明的地板看来,许多家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地板往往增高到不得不把屋顶加高或重新开一个门的程度。当然,最后建筑物必须整个拆除,原来的墙体打掉,充当新房子的地基。于是,中东的古代城市往往建立在比周围平原高出甚多的大型土墩上。1973年,美国商业部环境研究室的土木工程师查尔斯·古那森(Charles Gunnerson)计算出特洛伊城由于垃圾堆积,海拔高度每世纪升高1.43米。
        当人类成为定居者后,就开始面临垃圾问题。因为古人为了追踪猎物或寻找可供利用的农作物必须经常迁徒,人们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居,垃圾也就不会太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定居以后,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詹姆士·奥康诺(James F.O. Connell)所说的“居室固定后,要搬的就是垃圾,而非人类。这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开始和垃圾作战,寻找处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均生产的垃圾量也越多。而且,垃圾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在一些发达国家,废电视机、旧冰箱、旧汽车等都成了垃圾。美国人均日产垃圾1。8千克,平均每年生产的垃圾达44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1。6亿吨。如果用垃圾车装满,接起来可以环绕地球500圈。上海日产垃圾近万吨,每年全国年产垃圾共近亿吨。垃圾越来越成为各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在随意丢弃、堆放的垃圾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细菌,就会进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江河湖泊、大海,还有蓝天,威胁着我们人类本身。也就是说,垃圾为害的路有三条,通过天、地、水(大气、土壤和水体)来污染环境。
      垃圾随意堆放,垃圾中的污染物质就会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吸附进入土壤、通过渗滤或地表径流进入水体。进入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物,通过人的呼吸、饮水进入人体,对人造成危害;土壤里的污染物通过人们接触土壤和食用被污染的衣产品危害人的健康。另外,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也可通过蒸发、沉降、扬尘、沉积、渗滤等方式相互传递、交*污染。
      千年来,尽管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但人类处理垃圾的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倾倒、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源。
        
      垃圾中的宝贝——资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怎样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人类无限的发展?那就必须让地球资源能够持续地循环再生。资源能够变成垃圾,那幺我们能不能把垃圾变成资源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
        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我国目前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约6~33万公顷。而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我国已有将废塑料还原炼轻燃油的技术,轻燃油可以用做能源,这既让废塑料得到了重复使用,也减少了白色污染;但因为不能回收到足够的废塑料,这一项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炉灰等经过改造可以做成建筑材料。菜叶、果皮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再生利用加工成绿色肥料,许多垃圾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
        有专家计算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如下:废纸约1500吨,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约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废塑料,约1500~2000吨,若回收炼油,理论上可节约50万升无铅汽油、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三万多辆小轿车驾驶100千米;废泡沫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约石英沙100万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长石粉90吨,煤炭15万吨,节电60万度;废织物600吨,可用于造纸等;废金属180吨;废电池约30万只,其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后可从中提取锌、铜和二氧化碳。
      如果我们的子孙都像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像天外怪兽一样去掠夺其它星球,那地球资源的轨迹就必须是一个圆圈,可以循环再生。垃圾分类回收是地球资源循环再生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垃圾不分类回收就是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魔鬼;分类回收就是造福于人和自然的宝贝。现在我们找到了答案。
      
      让垃圾成为魔鬼还是变成宝贝,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我们每个家庭的选择。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法律问题的探讨
      
      通观人类以往的垃圾处理方法,无论是填埋、焚烧、堆肥,都着眼于使废弃物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长远的还是暂时的。某些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只是使污染物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决定了某一物种的生存必然会产生相对于它自身来说是废弃物的物质和能量,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它也必然通过与自然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对自然造成影响,但是人类的活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类需要的、能加以利用的,就从自然取走,人类不需要的、无法利用的、有害的丢还给自然,而不考虑自然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自私的人类行为蕴含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自然仅仅是物质世界,是无知无觉的物质集合,自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存在的,其存在本身不具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无节制地掠取资源,追求物质享受,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超量的索取和无限制的排放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垃圾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显然科技的进步并没有更多地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上。
      
      在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面前,发达国家率先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发展受限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方法。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它要求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循环经济的要点是把人类的生产行为纳入到自然循环中,使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核心理念是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循环经济思想实质上蕴含着这样一种生态性的经济伦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反对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割裂开,反对人类自有改造自然能力以来的无节制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废弃物的行为,反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以一种理想化的资源闭路利用为美好前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枯竭为目的,导向性地规定在立法中。日本和德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作为循环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在相关的立法中,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关于废弃物的种类,我们把它分为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因时间关系这里只对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作出分析。某项废弃物的处理能形成产业,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技术上能达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并再利用的目的,二是有利可图。废弃物处理产业涉及到三方利益: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处置废弃物的企业,从废弃物处置活动中客观上受益的公众。法律对这三方权利义务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废弃物处理的结果和环境治理的效果。
      
      现实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如果废弃物的处理无利可图,则无人投资,如果有利可图则产生废弃物的企业不愿意无偿向处理废弃物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原材料来源不稳定也是制约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而产生废弃物的企业认为废弃物作为一种资源,其产生的剩余收益应当在本企业和处置企业之间分享。从表面上看,废弃物处理产业存在三方主体和两条利益线:生产企业排污——处置企业处理——公众受益;生产企业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出让——处置企业加工获利——公众客观上获益。这两条线索似乎都是正确的,能够体现各方的价值追求。但是,它忽视了隐藏的一种价值需求,自然环境自身的价值。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以人类需要为尺度,人类活动中往往因为它不直接表现为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它的存在。自然的内在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生态、遗传、美学价值和它作为生态系统存续的基础的价值。自然一旦作为一个有其自身价值的主体被承认,我们就不能将自然仅仅作为客体来任意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应纳入法律关注的范围。回头来看规范废弃物处理行为的法律,设想法律将自然的内在价值也纳入法律平衡协调的利益关系中。那么,(1)生产废弃物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对于不能自行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对自然有一种损害的危险。如果不积极处置,而是长期储存,随意排放,这种损害就会成为一种现实。在没有一种强制其为污染行为支付成本的制度的情况下,这种污染就由公众来承担,并且不可避免地损害了自然的内在价值。(2)处置废弃物的企业: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加工获利。由于其从事的活动的特殊性,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客观上具有公益性。(3)公众:废弃物处理活动客观上保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作为纳税人代表的政府也应当以积极的协助行为促成这一活动。比如投资政策方面的鼓励等。(4)自然:在这种法律关系中自然的内在价值需求体现在哪里?我们认为应当体现在法律对危害自然内在价值的产废企业的义务性规定上,法律规定企业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则衍生出另一项义务,污染者付担,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有义务为废弃物的处理付费,这种付费可以表现为缴纳排污费上,当然也可以表现为让渡出废弃物的剩余受益上。因此,当生产企业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已无法对废弃物作任何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时,该企业有义务无偿将其提供给废弃物处理企业,或者通过对排污收费的标准的修订,使企业在经过利益衡量之后,选择无偿出让废弃物的剩余收益这一成本较低的行为。这样一来明确了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的义务和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肯定。
      
      上面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立法的一个方面做出讨论,还有很多问题未解决(1)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原料来源问题:原料来源不足如废弃物较为分散,收集成本高的问题。(2)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其处理仍然是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的范围内,对这部分废弃物的处理费用怎样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分担。(3)因为未成为现实的环境损害而加重产生废弃物者的义务是否合理。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的法律规制困难重重,但是应该看到这是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的趋势,2004年10月初,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一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但对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并没有作明确说明。最为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该草案的出台时间还没有确定。虽然还比较模糊,但毕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也许这些进步和反复其实都只是反映了环境保护和经济膨胀冲动的相峙局面,对于现在中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的观念贯彻到立法、行政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的发展。
      以市场经济规律为由掩盖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公益性,势必影响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在环境保护领域过分信任市场如同在经济领域过分信任市场一样,最终只能导致失败。
  •     今天cctv-10的读书节目是推荐一本名叫《垃圾之歌》的书,这本书的亮点就是从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垃圾。每个年代的垃圾都是不一样的,什么样的形态和内容都可以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人口分布。什么样的人不会扔垃圾的呢,像拉登那样的!
      
      有一群这样的科学家,把垃圾从掩埋场挖出来,从考古的角度分析记录垃圾。
      http://www.juanjiepan.com/reading/497.html
  •     书买了很久,与格调一起在水木书房买的。
      
      刚开始买它是因为alternative丛书,简单翻了几页,考证另辟蹊径;从我个人角度讲将,如果一本书能给人有2%的知识拓展的话,值得读一下,况且这类知识不会过时。
      
      后来没事时又翻了几次,发觉相当趣味:把一门枯燥的学科,讲得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意趣盎然,又有大量例证,把人带入了一个垃圾考古的现场,读它宛如是一次神秘而又身临其境的探索。
      
      
      而后我没事时总会拿出来翻上一番,总会有些感触:
      环保、考证、生活方式......
      
      一言以蔽之,书有所值(前提是你沉下心来读一读)
      
  •     一本介绍通过对垃圾的研究,探究历史变迁,生活水平,兴趣爱好的书。
      
      云淡以为,垃圾是人类的另外一张名片,研究一下一个人生产的垃圾,便知道这个人的生活方式了。
      
      茶余饭后,静静的看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大量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别有一番滋味。
      
      好像是大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买来的这本,看过之后时常用到书中提到的部分理论。比如,要想在一个社区开设便利店,先分类记录这个社区的生活垃圾,从而可以判断出社区的人口结构,消费层次、习惯等,社会调查可以信口胡说,但是垃圾是讲真话的。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我刚看过今天cctv-10的读书节目。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