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无意识

出版时间:1999-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页数:297  字数:262000  译者:王逢振,陈永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批评研究中心主任。詹姆逊是目前西方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他的著述和研究“引导着美国人文学科的方向”。詹姆逊的总体化规划建立在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正是在此,詹姆逊对文化文本所作的细腻分析,对文化和历史的辩证关系的残酷思考,对语言、物化、主体、阶级和经济生产的差异性描述,最终融化在一条汹涌的马克思主义河流中。《政治无意识》是詹姆逊的最重要著作,它将马克思主义的阐释理论推至某种无与伦?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连同它局部的微观性,在本书中,都奇特地同一种总体性连接起来,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潜在的力量、诱惑和魅力所在。

书籍目录

政治无意识和文化阐释(前言)
前言
一 论阐释:文学是社会的象征性行为
二 魔幻叙述:关于文类批评的辩证运用
三 现实主义和欲望:巴尔扎克和主体问题
四 真正的愤懑:乔治·吉辛“实验小说”中的文类断裂和意识形态素
五 传奇与物化:约瑟夫·康拉德小说的情节建构和意识形态的封闭
六 结论:乌托邦和意识形态的辩证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但这些不同的美学——即我们刚刚描述为连续性和断续性、同质性和异质性、统一和分散的美学——也可以根据它们提出阐释的内在和超验性质来加以掌握和区别。无论对错,总体化的批评已在糟糕的意义上先验地呈现出来,即是说,就其阐释内容来说,已在文本之外的领域和层面上引起人们的注目。我们已经看到,这些显然外在的操作然后又被拉回到辩证的框架中来,而后者则在扩大,被系统地总体化了。因此,可以认为,这种阐释,一方面包含着超验的时刻,同时又预先把那个时刻看作是纯粹临时的外在因素,并为了使其圆满而要求一种运动,直到那种显然外在的内容(政治态度,意识形态的资料,法律范畴,历史的原材料,经济过程等)最终被拉回到阅读的过程之中。纯粹内在批评的理想显然不是后结构主义所独有的,而是从较老的新批评开始就成为众多批评方法的主导。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里论证,这种意义上的内在批评是一个海市蜃楼。但是,阿尔都塞阐释的出新之处,尤其是它在马舍雷作品中的发展,可以用相当不同的方式加以系统阐述,并可以解作演绎的操作。从这一观点出发,作品或文本便不是被插入人们认为是产生于这种或那种形式或风格的先前时刻的生成过程之中;也不是“外在地”相关于至少初时作为超越它之外的东西而给予的基础或语境。相反,作品的证据是据其形式和逻辑的、尤其是可能的语义条件来质疑的。所以,这种分析涉及材料的假设重构——内容,叙事范式,风格和语言的实践——这些都必须事先给出以便让那个特殊文本得以在它独特的历史特性中生产出来。

编辑推荐

《政治无意识》:知识分子图书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无意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詹姆逊的书不错的,一个很好的关于现代主义的一本书,他在中国的外国文学届挺有名的
  •     看到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句子。
      
      没错,就是这版本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第196页
      
      第二段:
      “所以,大海正是吉姆用来沉思陆地枯燥乏味的散文的地方,这种散文被称作资本主义普通工厂里的日常生活:”
      
      散文。散文?
      
      觉得肯定是翻译错了,找来英文原版,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10页
      
      “So the sea is the place from which Jim can contemplate that dreary prose of the world which is daily life in the universal factory called capitalism:”
      
      果然是prose,不查大部头字典了,就来个度娘词典:
      
      prose[英][prəuz] [美][proz]
      
      n.散文;单调,平凡;枯燥无味的话,无聊的议论
      
      vt.用散文写,把……改写成散文;平淡无趣地写;啰啰唆唆地讲
      
      ——————————————————————————————
      
      好了,我说完了。
      
  •     本书主要两大阅读障碍:
      a 需要对西方历史、哲学、政治、文化、文学方方面面具有总括性的把握,杰姆逊假设他的对话者是和他一样熟知这些的人。
      
      b 杰姆逊怪异晦涩的修辞方式,相信对于英语使用者也是一大挑战。比如说,长达十几行的长句。
      
      因此读完一遍下来,只能把握他最基本的立场和最细碎的某些论点,而无法真正读懂、读通。
      
      甭管怎么说,杰姆逊有至少两点值得表扬:
      
      1 他是个科幻小说爱好者,经常说着说着就把“SF”弄出来讨论问题了
      
      2 他最终落实的讨论对象是文学,或说文学的阐释。他对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非常熟悉,对于文学修辞的历史变迁之洞察的敏锐也令人赞叹。
      
      总之,
      1 这本书是很有启发的,提出了不少重要的问题,值得一读。
      
      2 但是,杰姆逊本人的文风,尽管可以视为一种政治性论辩所需要的修辞策略,但终究太怪异了,怪异到了——用罗蒂的批评来说——自绝于人民的地步。
      ————————————————
      
      附:读中译本的话一定要对照原文,译本有五大令人叫绝的“神译”:
      
      1 把 “拉康”译成“福柯”
      2 把 “历时”译成“共时”
      3 把 “17世纪”译成“19世纪”
      4 把 “康德”译成“康拉德”
      5 把 “加里波第”译成“加里巴尔迪”或“葛里巴尔迪”(同一段中都不统一)
      
      还有一些地方,存在原文中整行原文丢失的情况。至于断句错误一类的,就更不用说了
  •     有些书的译本,好比一个很不着调的向导,领你找一位世外高人,带你每走上十步,可能有六步是正确方向,还有四步就是逗你玩了。比如下面这本,满是莫名其妙的句子,以我这种门外汉的水平都能看出翻错了。大概是在99年第一版之后,2011年第二次印刷时根本就没有做过任何修正吧。有些译者啊,真让你无语。
      ————
      另外,杰姆逊老头你就不能写点正常人好翻译的巨型么
  •   晕,这个王逢振 还号称“老友詹姆逊”呢……
  •   的确,詹姆逊的书太难读了
  •   把 “拉康”译成“福柯”。。。。。。。。。。。。。。。。。。。。。。
  •   還怎麼能讀下去
  •   不是翻译莫名其妙,而是原书就很艰涩难懂,一个句子中间插三四个破折号。。。
    如果你懂英语的话,建议你中英文对着看,有的地方中文能明白,有的地方英文能明白。。。不过要想全明白,还得参照很多其他人的书,太庞大了。。。
  •   我是对照着看的。原文晦涩,翻译也离谱,见我下面的乱评。五大神译足以称得上“莫名其妙”了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75516/
  •   哎,反正这学期我是被这本书折磨的够呛,能明白百分之二十就不错了。我觉得那三个阐释视域还有点用,可是后两个视域实在不好操作啊。。。
  •   这东西膜拜的作用大于实际操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