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出版时间:2003-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万生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事件与北朝政局发展的关系,论述了其契机、发展与影响,揭示了南北朝时中国的统一与事件的密切关系。

作者简介

  李万生,1960年生,贵州绥阳人。1985年在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峡西师范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9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目前正从事南北朝后期军事地理的研究工作。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三国鼎峙与侯景之乱一 引论——三国鼎峙·侯景之乱·研究视角二 侯景不能立足河南的原因附:侯景的氏族及相关问题三 东魏的攻击与侯景的败逃四 西魏权力结构对侯景的排斥五 梁魏通和及侯景乱梁原因别解六 小结第二章 侯景叛东魏的原因一 侯景叛东魏的历史原因二 侯景叛东魏的现实原因三 侯景叛东魏及其结果四 小结第三章 河南之地与三国之争一 河南的重要性二 三国争河南三 东魏保有河南的原因四 小结第四章 二国(东魏北齐与西魏)侵梁一 二国侵梁的背景(一)东魏北齐侵梁背景(二)西魏侵梁背景二 东魏北齐侵梁(一)淮南形势与东魏取淮北(二)东魏取淮南的三种情形(三)侯景破台城后的江北事态与东魏北齐取江北的困难(四)北齐侵江南、攻建康的失败及其原因三 西魏侵梁(一)柳仲礼的政治态度与西魏夺取汉东(二)剑北动荡与西魏取地(三)杨氏降魏与魏取剑南(四)西魏略取雍、荆等地史事的考察四 小结第五章 侯景之乱与周定三分一 引论二 侯景乱后西魏北周经济实力的增强(一)西魏北周之经济实力(二)对吕春盛意见的讨论三 侯景乱后西魏北周战略地位的提高(一)引言……

章节摘录

  贾显度《魏书》卷80《贾显度传》:“贾显度,中山无极人。……初为别将,防守薄骨律镇。正光末,北镇扰乱,为贼攻围。显度拒守多时,以贼势转炽,不可久立,乃率镇民浮河而下。既达秀容,为尔朱荣所留。”《北史》卷49显度传所记与此略同。按:史传不明记薄骨律镇乱的时间。依显度传,薄骨律镇乱于正光末。正光年号共有六年,第六年六月改元孝昌元年(525年)。既说是“正光末”,那就应该是正光五年或六年(524或525年)。今知北镇反叛起于沃野镇破六韩拔陵杀镇将,然后有叛军攻武川、怀朔二镇之事,《通鉴》以此二镇陷于普通五年(524年)四月。至此,沃野、武川、怀朔三镇皆陷,显见破六韩拔陵是从西向东发展。今又知武川、怀朔二镇陷前,高乎镇亦有胡琛起事。《通鉴》普通五年六月又言“魏自破六韩拔陵之反,二夏、幽、凉,寇盗蜂起”,是月秦州亦有莫折大提之反。薄骨律镇与夏州、高平、沃野一州二镇相邻。由此可知薄骨律镇有在正光五年(524年)乱的可能。《贾显度传》言显度“拒守多时”,“乃率镇民浮河而下”。所以,显度率镇民浮河而下既可能在524年,也可能在525年。可浮黄河而下的时间通常情况是约在四月至十月之间。所以,贾显度到达秀容既可能在524年四月至十月期间,也可能在525年四月至十月之间。甚至还可能更晚。  窦泰《北史》卷54《窦泰传》:“父乐,魏未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通鉴》普通四年(523年)四月叙杨钧为怀朔镇将;怀朔镇陷于普通五年四月。今无法确知泰父兄没于哪次战役,但泰得离镇,应在镇陷后。泰负父兄骸骨在四个月或五个月之内有到达秀容的可能,但也未必一定在八月到秀容。  不过,《通鉴》所记三人投奔尔朱荣的时间相差也不会太多。所以,考司马子如、贾显度、窦泰三人之事,一方面使我感到《通鉴》编者处理材料的精审,另一方面又使我明白也不能遽信其所定时间一定十分精确。《通鉴》是于叙(1)秀容人乞伏莫于聚众攻郡,杀太守,(2)南秀容牧子万于乞真杀太仆卿陆延于“秀容酋长尔朱荣讨平之”之后叙尔朱荣先世及本人情况,以及侯景等投奔尔朱荣事;应该认为是“史终言之”的文字安排,而不宜相信侯景投奔尔朱荣必是在普通五年八月。如前所言,侯景投尔朱荣的时间既可能靠前,也可能属后。因为破六韩拔陵之反在普通四年四月,至普通五年八月已有一年零四个月时间,以尔朱氏的实力,阴有大志,恐不在此时,而应在怀朔、武川等镇陷后就有了,甚至可能还要早。不过,可以相信侯景投奔尔朱荣是在尔朱氏欲成大事之初,这不会有大问题。  再看高欢投奔尔朱氏的时间。  《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孝昌元年,柔玄镇人杜洛周反于上谷,神武(高欢)乃与同志从之。丑其行事,私与尉景、段荣、蔡儁图之,不果而逃,为其骑所追。……遂奔葛荣,又亡归尔朱荣于秀容。”《通鉴》于大通二年(528年)二月叙高欢、段荣、尉景、蔡儁图洛周,奔葛荣,归尔朱荣事。由于是在追叙高欢与尔朱荣亲近之时叙之,因之虽不能据以肯定高欢等“归”尔朱荣必在大通二年二月,但衡以葛荣在526年八月才因杀元洪业而继鲜于修礼统众,独立发展此情况,可知《北史·神武纪》所言高欢“奔葛荣”,必在此后。所以,高欢投奔尔朱荣很可能在527年。只是具体月份日期无法确考。这样,可知高欢投奔尔朱荣距尔朱荣招豪杰已有三年左右时间。  现在该分别看看侯景、高欢与尔朱荣的关系了。  周一良先生已经指出侯景与尔朱氏有密切的关系。所据史料为(1)《梁书·侯景传》载:“景始以私众见(尔朱)荣,荣甚奇景,即委以军事。……生擒葛荣,以功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景自是威名遂著。”(2)《文苑英华》卷650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谓景:“叨忝名器,事出尔朱。”(3)《魏书》卷98《萧衍传》慕容绍宗檄梁文云:“侯景一介役夫,出身凡贱。身名沦没,无或可纪。直以趋驰便习,见爱尔朱。小人叨窃,遂忝名位。”(4)《文苑英华》卷645杜弼移梁文言侯景“鸣吠于尔朱之门”。(5)《北齐书》卷40《陆连子悦传》言“景本尔朱心腹”。我赞成周先生的卓见。我想补充的是,其一,除了以上五条材料之外,《梁书。侯景传》的材料也许更能说明问题。该传载侯景报高澄书有“初逢天柱(指尔朱荣),赐忝帷幄之谋”之语。此书虽为王伟所作,但必反映侯景之意,至少必反映侯景实情。有此材  料,即可进一步把侯景为尔朱氏心腹一点肯定下来。其二,侯景之所以与尔朱氏关系密切,实是因为他投奔尔朱氏早,是在尔朱氏开始招豪杰的时候,这样,再加上他的能力,他自然可以在尔朱氏阵营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三,侯景与尔朱氏的关系在尔朱荣、尔朱兆之间有变化。《梁书·侯景传》景报高澄书“初逢天柱,赐忝帷幄之谋”, “天柱”指尔朱荣无疑,因为尔朱荣于永安二年(529年)七月“为天柱大将军”⑧。这可见侯景在尔朱荣时地位之高。可是在尔朱兆时情形就有不同了:侯景任行济州事,远离中央,已不参“帷幄之谋”④。尔朱兆与高欢的邺城之战,侯景不仅没参加,而且无策应声援之事。这表明侯景在尔朱氏的阵营到尔朱兆时受到一定冷落。这种情况可能与尔朱氏在势力膨胀之后,要尽力把六镇豪杰排抑在权力外围,而把并肆之人安置在权力中央有关。不过,就是在侯景受冷落的情况下,他与尔朱氏的关系也还是比较密切的。因此,说他是尔朱氏心腹,也还是可以的。  高欢的情况与侯景不同。  高欢是先投杜洛周,再投葛荣,三才归尔朱氏,其时间不仅比侯景晚,而且其行为恐怕也会使尔朱氏怀疑。《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于欢“归尔朱荣于秀容”后接着写道:“先是刘贵事(尔朱)荣,盛言神武(高欢)美,至是始得见。以憔悴故,未之奇也。……”,①其实,高欢不为尔朱荣所重,应该有高欢是二易其主之后才投到尔朱荣帐下的原因在。高欢的行为难免使尔朱荣觉得其反复难养。北齐史臣写史,乃隐曲写之。关于高欢为尔朱荣所重的经过,《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所载亦颇为可疑:“……(刘)贵乃为神武更衣,复求见焉。因随(尔朱)荣之厩,厩有恶马,荣命剪之。神武乃不加羁绊而剪,竟不蹄啮。已而起曰:‘御恶人亦如此马矣。’荣遂坐神武于床下,屏左右而访时事。神武曰:‘闻公有马十二谷,色别为群,将此竟何用也?’荣问:‘但言尔意。’神武曰:‘方今天子愚弱,太后淫乱,孽宠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神武,乘时奋发,讨郑俨、徐纥而清帝侧,霸业可举鞭而成。此贺六浑之意也。’荣大悦,语自日中至夜半乃出。自是每参军谋。”这段文字,颇具传奇色彩,与唐代所传武则天御狮子骢有类似之处,不可尽信,不言而喻。高欢为尔朱荣所重,必不会如此简单。  可以肯定的是,高欢为尔朱荣所重,与刘贵疏通关系,有密切关系。除刘贵外,司马子如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起过作用。《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言欢微时与子如是朋友。子如既先投尔朱荣,这种关系为高欢所重,是完全可能的,因而子如为欢说话也是完全可能的。史不载此,恐与以下情形有关:子如因贪,曾经与高氏有过冲突,后来其侄司马世云又叛东魏,其子司马消难又叛投宇文氏;史臣有鉴于此,乃抹去其迹,以减少高氏惭德。  总之,我认为高欢为尔朱荣所重应有一个隐曲的过程,其方式必不如《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所载光彩简单。《北史·齐本纪上·神武纪》所载以下二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此问题:其一日:“尝在”(尔朱)荣帐内,荣尝问左右曰: ‘一日无我,谁可主军?’皆称尔朱兆。荣日: ‘此正可统三千骑以还。堪代我主众者,唯贺六浑(高欢)耳。’因诫兆曰: ‘尔非其匹,终当为其穿鼻。’乃以神武为晋州刺史。于是大聚敛,因刘贵货荣下要人,尽得其意。”其二日:“(尔朱)兆……遂以(葛荣众之流入并、肆者)(神武)委焉。……居无何,(神武)又使刘贵请兆,以并、肆频岁霜旱,降户掘黄鼠而食之,皆面有谷色,徒污人国土。请令  就食山东,待温饱而处分之。兆从其议。其长史慕容绍宗谏曰:‘不可,今四方扰扰,人怀异望,况高公雄略,又握大兵,将不可为。’兆日:‘香火重誓,何所虑邪?’绍宗曰:‘亲兄弟尚难信,何论香火!’时兆左右已受神武金,因谮绍宗与神武旧隙,兆乃禁绍宗而催神武发。”第一条材料中言高欢“大聚敛,因刘贵货(尔朱)荣下要人,尽得其意”。第二条材料中言“(尔朱)兆左右”“受神武(高欢)金”,颇堪注意。有此二材料,我颇疑高欢为尔朱荣所重也是通过使用以钱物疏通各种关系而达到目的的。这是一种曲折隐秘、不便公言的手法。而北齐史臣为了美言高欢事迹,讳隐其曾用贿赂方法以达目的之历史,乃留下使人颇为生疑的文字。  高欢投奔尔朱氏的时间比侯景晚。在其投奔尔朱氏之前,尔朱氏势力已相当强大,内部权力结构已有相当规模。在此种情况下,高欢只有通过隐秘、不光彩的行为才能迅速接近尔朱荣,以遂其将来的野心。而接近之后,越阶而居其他先投尔朱氏的人之前,占据要位,这种关系,高欢必然又难于处之了。这都是高欢难以为尔朱氏信任的原因。再加高欢又有能力,愈使人疑嫉之,从而不能为尔朱氏信任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胡绳同志倡导和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组成编委会,从全国每年毕业并通过答辩的社会科学博士论文中遴选优秀者纳入《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项工作已持续了12年。这12年所出版的论文,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学位论文水平,较好地实现了本文库编辑出版的初衷。  编辑出版博士文库,既是培养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带头人的有效举措,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积累,很有意义。在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之前,我就曾饶有兴趣地看过文库中的部分论文,到社科院以后,也一直关注和支持文库的出版。新旧世纪之交,原编委会主任胡绳同志仙逝,社科院希望我主持文库编委会的工作,我同意了。社会科学博士都是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年社科学者是我们社会科学的未来,我们有责任支持他们更快地成长。  每一个时代总有属于它们自己的问题,“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研究带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包括博士在内的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密切关注、深入研究21世纪初中国面临的重大时代问题。离开了时代性,脱离了社会潮流,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就要受到影响。我是鼓励青年人成名成家的,这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但问题在于,什么是名呢?名,就是他的价值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果没有得到社会、人民的承认,他的价值又表现在哪里呢?所以说,价值就在于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回答和解决。一旦回答了时代性的重大问题,就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你也因此而实现了你的价值。在这方面年轻的博士有很大的优势:精力旺盛,思想敏捷,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但青年学者要多向老一辈学者学习,博士尤其要很好地向导师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的优势,研究重大问题,就有可能出好的成果,实现自己的价值。过去12年入选文库的论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当前时代的重大问题呢?纵观当今世界,无外乎两种社会制度,一种是资本主义制度,一种是社会主义制度。所有的世界观问题、政治问题、理论问题都离不开对这两大制度的基本看法。对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论述;对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学者也有过很多研究和论述。面对这些众说纷纭的思潮和学说,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从基本倾向看,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政治家论证的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长期存在的“必然性”;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当然要向世界、向社会讲清楚,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一定能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一定能通过社会主义来实现全面的振兴。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用自己的理论来解决,让外国人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是行不通的。也许有的同志会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外来的。但是,要知道,马克思主义只是在中国化了以后才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样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教条主义是不行的,东教条不行,西教条也不行,什么教条都不行。把学问、理论当教条,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