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信用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蓝寿荣  页数:259  

内容概要

本书以信用法律制度为主线,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金融法学的学科体系以及包括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银行的保密义务、银行担保贷款、银行信用证法律性质和法律关系、信用证的独立性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证券法之证券含义等与之相关的有关基础性问题,全书既有对宏观理论问题所进行的高屋建瓴的论述,又有针对实际问题的深刻透彻的剖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蓝寿荣,1966年生于浙江武义,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商法方向带头人。武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湖北省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法学会仲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法学会法经济研究会理事等。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金融法学的学科体系  一  学科范式与金融的本质  二  金融法学学科的外部归属  三  金融法学学科的内部体系第二章  银行与客户  一  银行与客户的概念  二  银行客户的身份认证号码  三  银行的保密义务第三章  银行贷款与投资  一  担保贷款情况的个案调查  二  一个债务偿还的案例分析  三  收费权质押问题  四  房地产按揭制度  五  私人银行业务制度  六  风险投资与资本退出第四章  银行信贷与个人信用  一  消费信贷与个人信用  二  美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三  个人信用立法  四  失信惩戒制度第五章  银行信用证法律问题  一  信用证业务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关系  二  信用证的独立性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三  以色列法院的判例及其启示  四  信用证业务中的对外拒付  五  国际支付的法律冲突  六  信用证诈骗罪第六章  证券法之证券含义  一  构成证券法规定之证券的实质要素  二  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构成证券的分析  三  果园等不动产投资合同构成证券的分析  四  构成证券法调整之证券的例外第七章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  一  证券市场与信息披露制度  二  上市公司信息的公平披露  三  信息披露中的重大事实遗漏  四  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冲突  五  虚假会计信息的责任  六  信息披露中律师的义务  七  信息披露与新闻报道  八  信息披露与舆论监督第八章  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  一  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制度  二  上市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  三  外部董事与股权激励第九章  上市公司失信行为与证券市场信用建设  一  信用概念的简明界定  二  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失信的表现形式  三  加强证券市场信用建设的几点思考附录  作者近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金融法学的学科体系法学的学科分类、部门法的划分问题是法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自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分离于民商法,并成为国内法学体系的独立一支后,环境法等又纷纷自立山头。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将科技法作为独立的部门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学科分类自有其意义,“法律分类的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在相互比较中更全面地理解不同类别法律的特点和作用,进而使每一部法律都得到完善,建立起由不同类别法律相互配合、彼此支撑、功能互补的完整和谐的法律体系,完成法所承担的任务。”①法学体系本身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划分本身是为了深化理论认识,促进实践发展。一学科范式与金融的本质1.学科的内涵“科学与学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科学自身的规律决定学科的规律,科学发展决定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当然,学科的划分和学科的建设也不是被动的,它反过来影响科学的发展。”②清华大学蔡曙山教授的这一表述是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编辑推荐

《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信用:金融法专论》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信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