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陈莉  页数:3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着现代人的世界分裂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个部分,大学生的生活也被分裂为两个世界:“日常生活世界”和“学业世界”:“学业世界”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作业、自习等围绕“课程”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而“日常生活世界”由个体的衣、食、住、行,以及交友、消费、娱乐休闲等“非学术性”活动组成。自近代赫尔巴特开创“科学”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这两个世界是各不相干的,并且“学业世界”是高于“日常生活世界”的,教育学只关注学生的“学业世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被认为是琐碎的、无意义的而受到漠视。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界定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变迁  一 社会主义改造:前17年的大学生组织  (一)H大学学生组织的组建  (二)前十七年H大学学生组织的变革  (三)对前十七年间大学生组织的反思  二 彻底的无政府主义:“文革”时期的大学生组织  (一)一位“红卫兵”的口述历史  (二)对“文革”时期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反思  三 走向多元化:改革开放时期的大学生组织  (一)70年代末官方学生组织的重建  (二)80年代初学生社团的繁荣和传统学生组织改革  (三)80—90年代初大学生组织的调整和新发展  (四)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学生组织的反思  四 小结    第二章 聚焦学代会  一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背景  (一)H大学学代会的历史  (二)学代会的筹备情况  (三)我的入场资格问题  二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进程  (一)入场  (二)会议日程  三 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后续调查  (一)学代会各相关人员的反应  (二)H大学校学生会第二届主席团换届事件  四 研究参照:W大学学代会  (一)W大学学生会的历史  (二)W大学学代会活动方式  (三)局内人的比较  五 对H大学第二届学代会的解读  (一)影响学代会的外部因素  (二)影响学代会的内部因素  (三)学代会:“形式化的政治活动”    第三章 团、学组织的纵向剖析  一 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现实界定  二 班级中的团、学组织及班组织建设  (一)班组织的形成  (二)班组织中的团、学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班组织中的“显性”结构  (三)班组织中的“隐性”结构  (四)班团、学组织的总体特点  三 院系中的团、学组织及院系文化的形成  (一)院系团学联的产生  (二)院系团学联的组织结构  (三)院系团学联的行动系统  (四)院系团学联与院系文化建设  (五)院系团学联的总体特点  四 校级团、学组织及组织系统整合  (一)校学生会组织结构与职能  (二)校学生会与院系学生会之间的整合  (三)校学生会与校团委之间的整合  五 小结    第四章 学生组织系统的横向剖析  一 学生社团与社团联合会  (一)学生社团的发展  (二)社团联合会的形成和学生社团的管理  (三)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形式:案例说明  (四)社团发展特点及对社团管理的思考  二 学生创业与发展团队  (一)BY作坊:“做自己喜欢的事,与团队一起成长”  (二)1)团队:“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  (三)关于学生团队的思考  三 同乡会  (一)同乡会的形成与组织结构  (二)同乡会的活动方式  (三)同乡会的影响  (四)同乡会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五)对同乡会的反思  四 网络学生组织  (一)网络学生组织的形成和活动方式  (二)网络学生组织的特点  (三)对网络学生组织的反思  五 小结    第五章 学生组织网络与大学生社会的形成  一 大学生组织与大学生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二)不同类型学生组织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  (三)学会选择——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 大学生组织与大学生社会  (一)大学生社会的形成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的特点:学习化与非政治化  (三)大学生社会与大学组织的整合  三 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特点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价值内核  (三)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  四 小结  结语以“适应”为主的大学生组织管理策略  致谢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研究的方法论:解释学  大学生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充满了变动不居的因素,难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精确剖析,也难以达到纯粹的客观。因此,本研究选择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进行交流、对话,以理解、解释研究对象为目的的解释学为方法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解释学取向承认人与人类社会的历史性、时间性,强调人在阅读、生活、交往过程中的体验、理解与属于个体的经验解释。体验、理解与解释是解释学的核心概念。  由于解释学本身所具有的对人的精神、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解释学方法论在教育学研究中受到重视似乎是理所当然。现代解释学的奠基人狄尔泰也许就是把解释学方法应用于教育学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88年发表《论普遍性教育科学的可能性》,把自己的“精神科学方法论”运用于教育学,反对海尔巴特的普遍教育学,他认为绝没有超越时空而适合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普遍性的教育学,绝没有可能建立自然科学般的纯然经验的教育学,只能建立基于精神科学的考察方法的教育学。①这种强调个性、特殊性的教育学解释学取向在狄尔泰之后经众多学者的努力在若干教育学研究领域得到应用、发展,如斯普朗格和李特的“文化教育学”、O.F.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韦伯的“社会行为教育社会学”等。其中解释学作为一种教育研究取向在当代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发展最引人关注。  社会学大师韦伯虽然很少直接进行教育学研究,但是他的社会学思想对整个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影响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他一开始就把社会学定义为“一门关注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并因此关注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因果性说明的科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大学生组织的社会学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