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教育创新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刘志超  页数:240  

内容概要

  《思想理论教育创新与实践》是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的汇集。全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实际问题,紧密结合高校特色和学生特色,着重阐述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新,为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在内容上,既有理论上的阐述以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总结以指导实际工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思想理论教育创新与实践》适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辅导员、研究生和大学生阅读,也适合于广大思想理论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刘志超,1951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现任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本人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并曾从事中国近现史、影视艺术教育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公开出版著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先后主持了《大学生诚信制度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研究》、《“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行为特征研究》等省、市社科基金课题项目。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高教学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等。

书籍目录

  导论事关高等教育全局的战略任务  第一章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第一节 领会精神实质,推进伟大事业  一、新的历史起点的一次重要会议  二、牢牢把握主题,深刻领会精神实质  三、抓好贯彻落实,开创工作新局面  第二节 党的十七大与“三个规律”的新探索  一、规律的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者对“三个规律”的研究  二、党的十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三、党的十七大对“三个规律”探索的新成果  第三节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一、出版发行《江泽民文选》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掌握《江泽民文选》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  第四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  二、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三、对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有深远意义  第五节 关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科学概括  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深刻内涵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三、增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自觉性    第二章 创新党的理论教育  第一节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产生及其精神实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三、要使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四、与时俱进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  一、当代理论工作者的时代风范  二、时代和社会对创新理论的渴求与需要  三、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任务  第三节 站在时代高度学习弘扬方永刚精神  一、站在执政党的高度学习方永刚  二、站在党的理论创新的高度学习方永刚  三、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学习方永刚  四、学习方永刚精神关键在于精神实质  第四节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属性及特点  二、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三、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四、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育人功能的途径    第三章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当代启示  一、《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坚定立场  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价值  一、价值与思想政治工作价值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哲学价值  三、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历史中的价值体现  四、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第三节 接受规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接受理论概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分析  三、基于接受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德与职业道德规范  一、道德的本质与功能  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第五节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一、塑造价值观念和爱国意识的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二、注重道德修养的欧洲思想政治教育  三、寓传统于现实的亚洲思想政治教育  四、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节 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践行上下工夫  一、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从各个领域深入阐述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机制  第二节 大学生诚信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构建  一、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  二、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三、培育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有效机制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二、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有效机制的对策  第四节 共产党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一、	先进性是指向明确、内涵丰富的科学概念  二、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建设  三、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实现途径  第五节 青年党员的入党动机与党性修养  一、入党愿望与端正入党动机  二、党性与加强党性修养  三、党员意识与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是全党的战略任务,更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我国高等学校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根本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性质和职责,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放到首要地位。  首先,教育者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尤其如此。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才能承担起教育他人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尤其如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们党理论探索的不断前进和创新,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并能够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体现和反映党的创新理论的要求。  其次,受教育者也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高等学校培养的大学生,最终是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不掌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在日益复杂的形势面前就可能迷失方向,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就可能背离党的宗旨和人民的要求。履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师职责,从做人的角度也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进而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我们才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

编辑推荐

  《思想理论教育创新与实践》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服务社会等重要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切实解决好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大学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想理论教育创新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