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高等教育研究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季诚钧,徐少君,李旭  页数:274  字数:289000  

前言

  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口约10亿,共有53个独立国家和1500多个民族,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非洲局势发展总体平稳,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一体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不断增加,非洲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有所上升。  中国是非洲国家的好朋友、好伙伴,中非传统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中非双方就互有了解,并开始间接贸易往来。1405-1433年,明朝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其中四次到达东非沿海,至今肯尼亚等国还流传着郑和下西洋的故事。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非关系新纪元。1956年5月,中国同埃及建交,开启了新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国曾大力支持非洲人民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在非洲国家赢得独立后,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维护主权和尊严、真诚无私地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赢得了非洲朋友的尊重和信任。中非友好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中非人民的友谊与日俱增。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中非双方领导人共同关心和亲自推动下,中非关系在传统友好基础上呈现新的全面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正式成立并召开首届部长级会议,这在中非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论坛逐步发展成为中非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2004年和2006年,胡锦涛主席两次访问非洲,同非洲领导人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内容概要

本书是“非洲国家高等教育国别研究”重点项目的子项目研究成果。对埃及高等教育做出了全面客观深入的梳理和叙述。本书分七章分别介绍了埃及高等教育的历史、现实背景、发展状况、体制结构、质量保障、宗教高等教育和埃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

作者简介

  季诚钧,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151”第二层次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已出版《大学课程概论》、《大学教学概论》、《大学屙牲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等著作三部,在《教育研究》、《新华文摘》、《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徐少君,男,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洲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曾在《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  李旭,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教育文献精读和综合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以及教育部教育援外培训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非洲教育和跨文化交际等。曾赴南非、埃及做专题调研,且在《比较教育研究》、《西亚非洲》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深入了解非洲,增进中非友好  ——《非洲研究文库》总序前言序言全球化背景中非洲高等教育的本土化(代序)第一章  埃及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古代埃及高等教育(公元前3100一公元前332年)  第二节  中世纪埃及高等教育(公元前332一公元1798年)  第三节  近代埃及高等教育(1798—1952年)    第四节  现代埃及高等教育(1952—2000年)  第二章  埃及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埃及地理  第二节  埃及政治  第三节  埃及经济  第四节  埃及文化习俗  第五节  埃及基础教育  第六节  埃及科学技术第三章  埃及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第一节  埃及高等教育政策演变  第二节  埃及高等教育学制  第三节  埃及高等教育的特点及成因  第四节  埃及高等教育的问题及措施  附录:曼苏拉大学通讯和信息工程专业学士学位课程计划(2006/2007学年)第四章  埃及高等教育体制及结构  第一节  埃及高等教育体制的变迁  第二节  埃及高等教育结构与管理体制  第三节  埃及私立高等教育第五章  埃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第一节  埃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背景  第二节  埃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措施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基金计划——HEEPF  第四节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认证计划——QAAP  附录1:埃及中长期高等教育规划纲要(2000年2月13—14日国家HEEP会议)  附录2:QAAP评估和认证的基本框架第六章  独具特色的宗教高等教育  第一节  埃及宗教历史与宗教教育地位  第二节  爱资哈尔大学及宗教教育理念  第三节  走向世俗化的埃及高等教育第七章  埃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埃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历史  第二节  当代埃及高等教育国际化  第三节  埃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分析  第四节  埃及与我国的高等教育交流附录:埃及大学简介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二、萨达特执政时期的埃及高等教育(1970-1981年)  1970年纳赛尔总统因病与世长辞,副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Mohamed Anwarel Sadat 1918-1981年)继任总统。萨达特对纳赛尔时期的战略进行了通盘调整,实现了发展战略的转换,由集中和内向战略向外向战略转变。外向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1974年萨达特所提出的“开放政策”上,其主要精神是引进外资和技术,发挥私营部门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埃及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同纳赛尔时期一样,萨达特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政治因素,而不是教育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一时期,埃及高等教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①:  (一)推行大众化高等教育  萨达特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与纳赛尔时期迥然不同,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纳赛尔认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一代能传播和领导泛阿拉伯主义的人,而萨达特则认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民粹派埃及人,而不是泛阿拉伯主义精英分子;在教育对象上,纳赛尔时期,顾及更多的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利益,高等教育带有一定的精英教育性质,大学录取率仅为50%,学生中中产阶级的子弟占85.5%,工农子弟仅占11.4%,而萨达特时期,施行大众化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实行开放政策,即向城市下层阶级及农村和各省人口开放。1971年初,萨达特发布命令要求大学和高等院校录取所有的中学毕业生,同年埃及在教育部专门成立了新的招生管理机构——招生管理局(Admission Authority)。按照萨达特总统的指示,各科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50分的中学毕业生都可进高等院校学习。招生分批进行,名牌大学首批招生,最低平均分理科为68分,文科为62分(学医平均为98分,学工稍微低些),接着是二流院校招生,平均分理科为58分,文科为55分,剩下的考生进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学习。1975年埃及有121856名中学毕业生,其中有1 19644名学生被录取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录取率为98.2%。1976年教育部部长表示,60%的中学毕业生都可上综合性大学,其余的则可进各类高等院校。大学的学院迅速增加,1972年埃及有165个大学二级学院,1976年为185个,1978年为210个。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埃及高等教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