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模式(上、下卷)

出版时间:2010-0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赵剑英,吴波 主编  页数:109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论中国模式(套装上下册)》关于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的问题,之所以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如此众多关注的目光,并不仅仅是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所引发和推动,而是中国改革开放行进了多年之后的自然结果。因此,国内外对于中国模式的热烈讨论不是一个偶然性的事件。随着中国模式所蕴涵更为深刻的话题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随着一系列争论性问题的逐步展开,中国模式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也进一步清晰。本文拟就关涉中国模式的几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大家批评。

书籍目录

论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问题(代序)/1一文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节选)/3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节选)/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节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节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9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节选)/17二总论陈奎元正确认识新中国60年/29王伟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开创/31朱佳木新中国两个3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2李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57程中原中国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68夏春涛一个多世纪中国的发展道路及其启示/79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94甘阳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119吴波社会形态与现代化双重视野中的中国道路/135让一克洛德·德洛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的问题构架/152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168三概念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189王庆五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与中国经验/200乔舒亚·库珀·雷默北京共识/214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250黄平“北京共识”还是“中国经验”/262林春承前启后的中国模式/281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286左宪民“北京共识”与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解析/296阿里夫·德里克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不应抛弃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遗产/305四内涵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317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经验”/332朱穆之关于中国模式问题/349李君如对“中国道路”的几点看法/357俞可平关于“中国模式”的思考/361张维为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367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371宋林飞“中国模式”的成功与未来/378田春生理解“中国模式”的制度视角/401马丁·雅克理解中国/410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413五政治李林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421房宁中国发展的政治模式/437潘维民本政治:中国的政治模式/448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面临的主要挑战/481胡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498徐勇社会动员、自主参与与政治整合——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60年研究/504翁杰明中国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519刘国新论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的制度安排/527蔡霞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及其思考/539汪玉凯中国行政改革:历程、战略与突破/546六经济魏礼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与前瞻/561刘国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创建/578卫兴华新中国60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巩固/591吴敬琏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论中国改革的市场经济方向/601常修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升论/617武力试论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三个重大问题/637张宇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经济学的视角/655王永钦等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679陈宪市场自由、政府干预和“中国模式”/702孙代尧渐进改革与制度演进——解读中国改革的一种视角/711周艳辉近期国外学者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724马丁·哈特·兰兹伯格保罗·伯克特解读中国模式/735七文化李景源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原理/747卫建林新中国60年和文化问题/755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文明复兴/766赵剑英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观/775侯惠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791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802“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研究”课题组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813郭忠义论中国经济奇迹的意识形态原因/836沈壮海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中国境遇与中国道路/845八比较吴元棵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63周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873秦宣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模式”——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s87张志伟世界性视野中的“中国模式”——现代中国学之政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899沈丁立全球与区域阶层的权力转移:兼论中国的和平崛起/909赵宏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925秦凤鸣“后华盛顿共识”与中国模式/937高柏新发展主义与古典发展主义——中国模式与日本模式的比较分析/945陶文昭中国模式的非洲效应/973尹倩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之比较/982马丁·雅克不要用我们的标准去评价中国/993九访谈艾昕“中国模式”的理论诉求——衣俊卿教授专访/999范勇鹏褚国飞“中国道路”任重而道远——专访王缉思教授/1007本刊记者改革开放30年中国模式的独特创造——访王东教授/1016本刊记者我宁可改革速度慢一点——对话甘阳/1024孙中欣哈佛“中国通”谈中国研究与中国模式——傅高义教授专访/1031范勇鹏李彩艳中国崛起的关键是加强民族国家建构——阎学通教授专访/1040张飞岸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更重要——郑永年教授专访/1049十个案李希光重庆梦与中国模式/1063编后记/1092

章节摘录

版权页:五 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的未来如前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自身道路的特殊性。邓小平说得很明确:“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更是明确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见,没有对特殊性的一贯强调,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就谈不上我们今天正在热烈讨论着的中国模式的话题。然而,围绕这一特殊性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错误倾向:一种是脱离普遍的特殊主义和经验主义,将这种特殊性推至极致就成为绝对的特殊论,中国模式于是成为了与普遍性毫不相干的东西;一种是陷入普遍主义的泥沼,将西方模式奉为圭臬,顶礼膜拜,而将中国模式定性为“特殊主义”。前面所言的诸如在中国模式的社会属性上的认识偏差和对新中国60年历史的认识断裂等种种错误,其根源正在这里。以全球视野思考中国模式,既要反对抽象地站在普遍主义立场,也要反对抽象地站在特殊主义立场,必须坚持具体普遍论,主张普遍与特殊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编辑推荐

《论中国模式(套装上下册)》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中国模式(上、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