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姜异新  页数:214  字数:230000  

前言

我们这一代人怎么也绕不过去五四的。那段历史还不到百年,可是已经模糊不清,许多往事已被悬置在学院的话语里。一种是静静的学理的演绎,一种是带着生命体验的思考,那些存在早已变成碎片闪现在不同的群落。我总觉得五四的文化对今人有着隔膜的地方,我们现在已不易理解那时候的语境了。学院派的研究虽已很多,但多是学理层面的思考,似乎与当下的生命体验没有关系,那就真的不易走进那代人的心里了。我读到姜异新的论著,被一些段落吸引了,觉得这是用生命书写的文字。她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戊戌维新、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有80年代新启蒙这三次启蒙运动的把握带有复杂的心绪,对启蒙主体精神的嬗变、启蒙策略的缘起与调整、启蒙话语的奠基与流变等进行了极具纵深感的文化比较。作者首先对“启蒙”这一词汇追根溯源,从中发现中西思维方式源头上的差异,然后将中西启蒙运动视为两种不同的动态过程,大胆破除各自的启蒙神话,最终从人类主义的高度总结出启蒙的本质乃是一种自主质疑式的辩证思维方式。她以此为方法切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次革新高潮,从中探究其现代转型的内在理路,特别对经典作家作品的个案进行细致的个性化解读。然而,她又不断地警惕自己会陷入自我设置的话语圈套,又以文学情感和审美的思维回切抽象的启蒙运动,从中挖掘出二者一系列内在性的多重关系。我知道,质疑的力量已经使她在打量任何历史现象时都不断地解构和否定自我。这种对思想史与文学史的互动把握是有独到的学术眼光的。

内容概要

本论著以“自主质疑式”的启蒙辩证思维来观照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戊戌维新、五四新文化运动、80年代新启蒙这三次启蒙高潮,尝试用慢镜头的方式聚焦并放大中国文学现代转型参与启蒙的内部思维过程,对二者之间的互动共生,展开宏观跳跃式史论和微观切片式的比较研究。期间结合主流启蒙话语的流变、多样启蒙形态辨析和经典文学文本个案解读,作家群落分析,分别从求同的思想史与求异的文学史视野论证了启蒙与文学应彼此沟通,互为方法。

作者简介

姜异新,女,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曾获第四十一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奖。2007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系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与同时代人研究。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鲁迅研究月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中国图书评论》、《博览群书》、《书屋》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文化随笔六十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高校教育文摘》、《读书文摘》全文转载,参与国家课题四项,参编《鲁迅年谱》、《鲁迅译文全集》,合著《最后的浪漫——20世纪90年代文学研究》等著作多部。

书籍目录

序导 论第一编 戊戌维新与晚清文学改良 第一章 文化中心意识与晚清文学的介入精神   启蒙主体:在游离与介入之间  启蒙阵地:寻找介入的突破口  启蒙新说:弥合传统文化裂隙的黏合剂 第二章 使用传统反传统,使用反传统实现传统   晚清白话文运动  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第三章 《新中国未来记》与“改造国民性”话语奠基第二编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一章 文化原罪意识与五四文学的救赎精神   鲁迅的深沉忧患  周作人的超然幽暗  胡适的方法实践  陈独秀的激进情怀  五四文学的救赎精神 第二章 “全面反传统”策略与五四文学革命  “全面反传统”的创造与限度  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与局限  《女神》中的两个赤子形象 第三章 五四多样启蒙话语形态辨析   鲁迅的生存启蒙:“讲授痛苦”,还是“承受痛苦”  胡适的语言启蒙:由“通过语言”到“在语言中”  周作人的生活启蒙:化在文学中真情地求活  陈独秀的革命启蒙:难以抹杀的神性之维  《阿Q正传》与“改造国民性”话语的错位性第三编 80年代新启蒙与“文革”、“文化”两大话题文学 第一章 文化精英意识与新时期文学的受难图新色彩  复出作家群  “文革”后作家群  知青作家群 第二章 “传统再寻觅,,策略与“文革”、“文化”两大话题文学  “文革”话题文学  “文化,’话题文学:使用西化反西化,使用反西化实现西化 第三章 新时期文学“改造国民性”话语之流变结语 文学创新需要弘扬启蒙精神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比如:孔子看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观念,“无所为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是对个人自主权和话语权的尊重;而老子的“无为”则是以天道自然法则对人性欲望膨胀的解构,对天赋人生、本色善美的还原。胡适就曾说过:“每逢中国陷入非理性、迷信、出世思想——这在中国很长的历史上确有过好几次——总是靠孔子的人本主义,靠老子和道家的自然主义,或者靠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的合力,努力把这个民族从昏睡里救醒。”自主就是尊重自我为人的尊严,顺应自然规律又是对自我的约束,二者的合力的确隐含着启蒙的辩证思维方式。所以,总结启蒙的本质,其落脚点必然也必须是全人类的精神文明,这也是启蒙辩证思维具有普遍性的原因。它内在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不断同具体、个别、特殊经验相结合的自由能动性,使其不断在个别事物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让个别性永远葆有否定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这种自主质疑式的启蒙辩证思维在中西方历史进程中的获取,都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多种文化互相参照、碰撞的结果。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文学也是人类打量世界,与之建立联结的一种独特方式,有着与思想哲学不同的诗学逻辑。在追求独立创造性这一点上,需要自主质疑的启蒙思维为之不断注入生命与活力。作为自主质疑思维方式的启蒙,既是思想史与文学史的事件,又是沟通彼此的灵感。如果说文学史是情感的历史,思想史是思索问题的历史,那么二者之间的互动就是古往今来的人们怎么想、想什么与如何表达之间的关系。思想史往往把历史抽象得简单而有秩可循,而文学却能以其具体、感性、个人化的特征来沟通心灵,共同感受永恒的心跳,甚至可以实现与逝去的人进行生命的对话,从而消弭时空隔阂和思想史的遥远陌生感。因此,可以说思想史是求同的,而文学史是求异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文学似乎是材料和文献,记录和图解。

后记

本书稿的写作过程既可以说是艰苦,也可以说是懒散,但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历经了一场心灵的搏斗。从确定写三次启蒙运动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这个宏大的题目到最终成书面世,窗外的人间风景变幻了八年的花谢花开。回首旧日时光,人们一般喜欢这样感叹——人生能有几个八年啊!我的青春就这样在寂寞中逝去了。还好,这个题目对我的磨炼,就是减少了多愁善感的文人气,留下了更多冷静的思索——时间一定要有意义吗?也许它从来就没有流动过。很多学者最初听到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时,都被吓倒了——题目太大!一次启蒙就够你写的。如果说一开始是无知无畏,那么接下来就不得不是迎难而上,最后简直就是九死一生了。所以,我首先要感谢导师姜振昌先生,是他如此信任地为我树立了这样一个终其一生都值得思考下去的论题,使我此后的生活和学习再也无法和从前一样,使我每一次细微的心灵触动都无法不与此论题相关。这决不是一个八年就可以结束的命题,它已经和我的成长纠结在了一起,化为生命相融的血肉。毫无疑问,这个传统题目承载了过于沉重繁复的历史,描绘如此曲折宏大的历史过程,并加以横向延展和纵深的比较,一直就不是我的本意,当然也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最吸引我的是将启蒙与文学相连的那个迷人场域,那是有迹可循的心灵过程。作为打量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智慧方式,它们有着不一样的生命透视和关注,更有着一样的自由创造的本质。或者说,这个题目成了我放下预设立场和概念,重新体验启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培养看见事物原貌的能力。当扭转了“如何看”的核心方法,开放地进入具体的历史现象时,孕育在其中的多种可能性开始显现。

编辑推荐

《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次启蒙高潮为例》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非常好的书,关于对启蒙的梳理也不错
  •   难得的优美沉思,思路大气开阔,非常值得收藏
  •   对启蒙的理解很到位,很有启发,对前人有所超越,不容易,作者下了大功夫,细致梳理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戊戌维新、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时期新启蒙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洞彻,又有精彩独到的文本细读,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者需要的参考书,也是文史爱好者的案头读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