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定位国际竞争力

出版时间:2002-7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作者:王忠明,白津夫  页数:253  

内容概要

  《大企业定位国际竞争力》比较全面地收集和整理了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资料信息,对目前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为进一步展开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实践,首先,在国内选择100家不同类型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其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企业进行典型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在体系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1.企业发展的环境分析1.1 中国企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1.2 中国企业的SWOT分析第二章 企业战略的转型2.1 企业战略转型的描述2.2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结构2.3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中国企业的意义2.4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几个问题第三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3.1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背景3.2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视角3.3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3.4 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与特点3.5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界说3.6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应用第四章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4.1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成4.2 企业分类???4.3 指标体系分类4.4 企业作为个体其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问题4.5 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竞争力项目组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4.6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新指标体系4.7 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内涵规定和算法4.8 收敛体系和指标第五章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5.1 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方法体系??5.2 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评析??.5.3 企业竞争力的若干创新方法第六章 企业战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6.1 引论:战略是高明的,你能付诸实施吗?——核心竞争力战略的提出6.2 企业战略管理6.3 企业竞争战略管理?6.4 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分析框架6.5 本章 小结.第七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资本运营7.1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看企业资本运营7.2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资产投资7.3 企业并购与企业核心竞争力7.4 企业并购的实施类型选择7.5 当前资本经营的误区7.6 企业上市与资本经营7.7 我国企业并购与重组第八章 大企业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8.1 大企业的界定8.2 大企业与经济发展8.3 大企业对中国经济的特殊意义8.4 中国需要成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第九章 我国大企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9.1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的现状9.2 我国大企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9.3 结论第十章 国外大企业的成长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10.1 美国大企业的成长模式10.2 日本大企业的成长模式10.3 韩国的大企业成长模式10.4 几点启示第十一章 我国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的对策11.1 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集团发展的企业制度11.2 进行企业重组兼并,促进大企业的成长11.3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1.4 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境外上市11.5 鼓励和促进企业进行跨国经营11.6 政府要为大企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附录:中国企业聚焦国际竞争力主要参考文献表格表1—1中国企业的SWOT分析(一)表l—2中国企业的SWOT分析(二)表2—1新战略的内涵规定表2—2中国前500强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国际比较表2—31999年10个主要国家经济规模与10家最大跨国公司营业规模比较表2—4全球商业变革中高收入国家的公司所占的优势表3—1美国就业人口岗位分布比例(%)表3—2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表3—320世纪90年代竞争形势的特征表3—4表3—5表3—6表4—1中国工业行业部门分类表4—2wEF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1997年)指标的定义表4—3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表4—4移动通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表4—5移动通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软指标问卷表4—6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表4—7硬指标内涵规定及算法表4—8……

章节摘录

  在我国国有企业制度条件下,政府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很难分开的,而且职能交叉在一起。我国的国有企业是计划体制塑造的,作为计划体制的支点而存在。同时它又是一个基本的行政单元,中央计划要通过企业来实现,政府的行政命令同样要落实到企业这个基层。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国有企业是政府职能的一种替代,或者说是一种混淆。现在很多研究在阐述这一问题时,强调政府职责不规范,管了企业该管的事。其实,企业也同样存在职能不规范的问题,管了不该由自己管的事。这种双重混淆是连在一起的。因此,说国有企业是“企业办社会”倒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国有企业的本质。所以,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把政企分开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关于治理结构。现代公司企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法人治理结构,所谓治理结构是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制度安排,一般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形式来体现。国有企业改革并要实现制度创新,必须把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放在首位。法人治理结构是在委托代理条件下发生的,它首先要求委托人即所有者必须明确,而且与法人治理结构相对应,也就是说,只有所有者结构是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才是现实的。  过去,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于国家,所有权的惟一性,不可能建立起科学的所有者结构,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所以,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首先不是“法人”的,其次不是科学的。但是,却是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相对应的,表现为与行政体制的一致性。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政府机构几乎没有两样。政府正是通过这种机构对应,来实现其对企业的管理,而且是纵向的一管到底。企业改制以后,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特别是随着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构造,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在此基础上开始构造“法人治理结构”。但是,由于所有者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所以在改制的国有企业中,既存在着所有者不到位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所有者对企业的过多干预问题。根本原因就是所有者结构没有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首先规范,既影响了公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科学规范,也阻碍了政企分开的进程。  另一方面,从国有企业改制的实际来看,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互影响使一些国有企业出现治理“真空”,或治理结构的变形。有专家曾经指出:中国已经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包括一部分上市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被严重地扭曲了,这就是许多企业经营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企业定位国际竞争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