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四大名旦”传记丛书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作者:李伶伶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祖父荀慧生离开人间,今年是整整第四十个年头,四十年前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的情景宛在眼前。两年前,我执导了反映祖父一生事迹的二十八集电视剧《荀慧生》,这是我献给他的一份礼物,也表达了作为他的后代对他的理解。拍摄的过程,使我有机会沿着祖父一生走过的道路,踩着他留下的人生脚印,一步步往前走,走遍他的整个人生。我一件一件地经历他所曾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体会着他曾经尝遍的酸甜苦辣,与他一同喜,一同笑,一同伤,一同悲。这真是一次奇特的旅行——我既像是祖父人生的一个旁观者,又像是一个参与者。在这次奇特的经历中,我一点点加深了对祖父的了解,增加了对他的敬佩。    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艺术大师是这个民族的骄傲。祖父既非梨园世家,又无权贵支撑,一个一字不识的农村孩子,因家境贫困六岁被卖到戏班学唱梆子,十一岁改唱京剧,在廿七岁荣获京剧“四大名旦”的桂冠,成为与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齐名的艺术大师,个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一路洒下过多少心血和汗水,都不难想见。京剧是最有代表性和最有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祖父和他们那个时代的杰出艺术家们一起创造了京剧最辉煌的年代。    荀慧生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美好的东西是永存的。穿过岁月的迷雾,拂去沧桑的尘埃,我们更清楚地发现他身上美好的东西在闪光。他对戏曲的痴迷贯穿了他的一生。“演戏就要成红角,咬咬牙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这是他从小立下的志向,成为他一生的座右铭。正是怀着这样的志向,农民的孩子荀慧生靠自己的努力,靠孜孜不倦的追求,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荀慧生的魅力不仅在于他的艺术,还在于他的人格。他一生不媚权贵,不畏强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他的艺术中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对国家,对民族,他是一腔热血。“七七事变”后,梅兰芳蓄须明志,程砚秋香山务农,尚小云办学传艺,都离开了舞台。荀慧生却以他独特的方式用他的艺术与敌人抗争!    荀慧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他的一生有过许多感情的经历。对师长、对朋友他肝胆相照,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恋人,对爱情他忠贞不渝;对家庭、对父母,他尽孝尽责;对子女,他严于教诲又慈爱有加;对学生,他循循善诱、诲而不倦,毫无保留地传授荀派艺术。作为戏曲界的“老人”,他对旧戏班所谓的师徒规矩并不怎么严格,对学生都很平易、开明,用俗话形容就是“没有那么大的谱儿”。无情未必真君子。他的感情是真挚的,诚恳的,执着的。在他的感情生活中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南京女作家李伶伶所著《荀慧生全传》不久就要出版了,这是祖父传记中最全面、最厚重的一本,值得祝贺。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关注荀慧生研究,以使荀派艺术发扬光大、长久传承。    荀皓    2008年12月1日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程砚秋全传》、《尚小云全传》、《梅兰芳全传》、《荀慧生全传》共4册。《程砚秋全传》是作者继《梅兰芳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出版)之后,精心创作的又一部全面展现京剧艺术大师多彩人生的厚重之作。作品依据丰富的史料及知情人的采访,以细致的笔触,描写程砚秋如何通过刻苦与勤奋,从一个苦孩子渐入艺术堂奥,最终到达辉煌的顶峰;如何以过人的胆略和勇气,应对人生的痛苦与波折,作品以对程砚秋生活、艺术、思想、性格、心理、情感、家庭等多侧面的探究,化作对人物形象真实的、细致的、深入的刻画、向读者娓娓道来的是一个生动的、立体的、完整的人。
  《尚小云全传》
  这是作者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之后,潜心创作的又一部全面展现京剧艺术大师艺术与人生、命运与性格、心理与情感的力作。全书以一代京剧名旦尚小云所取得的辉煌艺术成就、对京剧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为核心,再现其丰富而坎坷的经历:如何以他的勇气与才智,闯过一道道急流险滩,如何在艺术的道路上磨砺锤炼、苦心孤诣,如何急公好义,热心办学与助人。通过作者生动而细腻的笔触,在读者面前立起的,是一个品质高尚、性格独特的人。
  《梅兰芳全传》
  是一本较有特点的传记,是海内外第一部梅兰芳全传。作者在对大量的史料进行挖掘与考证的基础上,以平实的笔风精细记录了一代京剧大师努力勤奋的成长经历、孜孜以求的艺术之路、慷慨拒敌的民族气节、与人为善的道德品质以及真挚细腻的情感生活,同时对其丰富微妙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可谓梅兰芳生平、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写出了大师风范及其五彩人生,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大写的“人”。
  《荀慧生全传》
  这是作者继《梅兰芳全传》、《程砚秋全传》、《尚小云全传》(均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之后,全心创作的“四大名旦丛书”的收官之作。全书以其一贯的忠实于历史的态度,以其不疾不徐的平实笔调,纵叙横论一代名旦的出生成长、学艺成名、娶妻生子、为人处世,晚景老去。深探细究其微妙的内心世界、多层次的精神生活。写出了大师台上与台下的双重而合一的丰富而辉煌的人生。

书籍目录

《程砚秋全传》
 序/开篇
 第一章 罗瘿公救赎,程砚科脱离苦海
  十三岁的程侬倒嗓了
  程砚科其实不姓“程”
  卖身学戏
  初识恩师罗瘿公
  受尽师傅虐待
  借“春阳友会”学艺
  七百银元赎身
  随名师学戏
  拜“通天教主”为师
  在罗瘿公身上感受到父爱
  搭班梅兰芳的“喜群社”
  与余叔岩的“误会”
  与谭鑫培之子合作
  被“庆兴社”抛弃了
  自班社“和声社”
  最早的两部新戏
  首次出京城赴天津
 第一次赴上海
  集中排新戏
  “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
  与俞振飞的分分合合
  被敲诈勒索
  迷上了赌博
  罗瘿公编剧的最后四出戏
  痛失恩师
  
 第二章 程砚科与梅兰芳:亦师亦友亦对手
  拜梅兰芳为师
  梅夫人做媒
  徐碧云事件
  与“梅党”的矛盾
  跻身“四大名旦”
  师徒对台
  
 第三章 金仲荪时代,“程派”奠定
  初识金仲荪
  金仲荪续编《碧玉簪》《聂隐娘》
  对王瑶卿的“义”
  “鸣和社倒戈”事件
  又一次集中排新戏
  赴香港演出
  出版《霜杰集》
 第四章 受李石曾影响,初涉政治
  到东北演出《文姬归汉》
  ……
 第五章 翁偶虹,程砚科的第三任编剧
 第六章 周恩来说,我是程派
  末篇
  后记
《尚小云全传》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族门之外的尚氏后人
  尚可喜的后代,是“罪”
  尚小云最初不叫“尚小云
  关于学戏的一则传说
  卖身学戏
  进了三乐班
  “七年大狱”的科班生活
  师承名师学戏
  “正乐三杰”
  助苟慧生逃跑
  “第一童伶”
  遭受冷遇
  搭班春合社
 第一次赴沪演出
  “童伶大王”
  与“国剧宗师”杨小楼的合作
  《楚汉争》和《霸王别姬》
  武戏“文”唱和文戏“武”唱
  结婚了,向岳父学习《昭君出塞》
  续娶梅兰芳的表妹
  随王瑶卿学习《失子惊疯》
  和马连良的合作
  “三小一白下江南”
  和余叔岩的合作
  入宫唱戏
  初次创排新戏
  1.《红绡》和《张敞画眉》
  2.《秦良玉》和《五龙讫祚》
  “三只碗”和“艺术之宫”
  独特的生活习惯
  
 第二章 协庆社时代
  自组班社
  与言菊朋的“闹翻
  集中排新戏
  “四大名旦”的产生
  四大名旦排座次
  四大名旦之比较
  横遭流言非议
  四大名旦的合作
  盛况空前的“杜家堂会”
  尚小云的“义”
  痛失慈母
  义助富连成
  与富连成的恩恩怨怨
  收张君秋为义子
  义助长庆社
  与袁世海的分分合合
  承包第一舞台
  
 第三章 倾家办学
  荣春社的创设缘起
  荣春社的正式成立
  关于荣春社
  “一个嘴巴五块钱”
  弟子偷鸡章
  因材施教
  开除徐荣套
  卖房、卖车、卖字画
  荣春社关门
  出任梨园公会会长
  再排新戏
  尚门弟子
  
 第四章 走进新时代
  认识解放军
  参加戏曲讲习班
  成立尚小云剧团
  刨编《墨黛》
  《洪宣娇》事件
  八年巡演
  1.在南京,当选戏改委副主任
  2.在上海,又见黄金荣
  3.在东北,被志愿军伤员“拦截”
  4.在河北南宫县,饱受家乡人民的情暖之心
  5.在山东,客满又客满
  6.在部队,风雪中演唱
  7.在中南海怀仁堂,遇见周恩来
  
 第五章 迁居西安
  两次西安之行
  “北京西安一边一半”
  无偿捐赠
  绝唱《双阳公主》
  收徒传艺
  拍摄电影艺术片
  出任陕西京剧院院长
  艺术指导京剧现代戏
  寂然离世
  尾声
 后记
《梅兰芳全传》
 序
 第一章初出茅庐
  “义伶”祖父
  “六场通透”的伯父
  父亲早逝家道中落
 第一个老师被气走了
  首次登台演织女
  娶王明华
  养鸽子眼睛有神了
  《玉堂舂》引人注目
  半夜里剪佣人的辫子
  《汾河湾》招来齐如山
  台上应变的本事
  ……
 第二章显山露水
 第三章名闻遐迩
 第四章偃旗息鼓
 第五章柳暗花明
 后记
《荀慧生全传》
 序
 第一章 从梆子到京剧
  是谁叫响了“四大名旦”
  荀慧生,第一次唱戏就忘词
  一路乞讨到天津
  被“卖”了两次
  初入戏门学秦腔
  练跷功,受尽苦难
  练腰功,折了腰
  屈辱的“小黑奴”生活
  智斗师娘
  初识京剧
  拜见师爷爷侯俊山
  移植梆子为京剧
  认识王钟声,加入春阳社
  演“文明戏”被捕入狱
  “正乐三杰”
  “逃”出师
  家庭风波
  迷上抽大烟
  改学京剧
  
 第二章 南下,转战上海
  当了一回票友
  和梅兰芳的合作
  遭遇冷嘲热讽、排挤打击
  阴差阳错的婚姻
  搭班喜群社
  “三小一白”下江南
  走红上海滩
  留在了上海
  和海派演员的合作
  和马连良的合作
  误签合同上了当
  与露兰春无中生有的“绯闻”
  无奈认黄金荣为“义父”
  拜吴昌硕为师
  两次遇险
  
 第三章 和陈墨香的合作年代
  搭班双胜社
  “四大名伶”大结合
  “四大金刚”
  结识陈墨香
  荀派几出新戏
  1.与陈墨香合作的第一出新戏《玉堂春》
  2.“演人别演'行'”的《金玉奴》
  3.别具一格的《赛金花》
  4.再现青楼女子形象的《绣襦记》
  5.“一人分饰两角”的《勘玉钏》
  6.荀派悲剧之首《钗头凤》
  7.“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
  8.宫廷戏《鱼藻宫》
  9.文学性最强的《霍小玉》
  10.红楼戏及《红楼二尤》
  11.永远的《红娘》
  12.荀戏及“荀派”艺术
  四大名旦排座次
  四大名旦合作灌片
  与陈墨香的恩恩怨怨
  
 第四章 国家有难,天昏地暗
  “我在后台演说呢”
  义务戏、合作戏
  三次上海之行
  创办留香大饭店
  拒为日伪唱戏
  乔迁之累
  四个女人,三位荀夫人
  戒烟成功了
  荀门弟子
  
 第五章 孤云独去
  传说“打倒四大名旦”
  参与戏改
  1.改《红娘》
  2.改《荀灌娘》《杜十娘》《金玉奴》
  巡回演出
  最后的《卓文君》
  民营-国营-民营-国营
  了却的、未了的心愿
  日记——艺事日记
  “孔庙事件”
  凄然告别人世
 尾声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罗瘿公救赎,程砚科脱离苦海十三岁的程侬倒嗓了在梨园界,有一个词我们经常会说到,那就是“梨园世家。凡提到京剧大师梅兰芳,无不提及他梨园世家的出身,说他的祖父梅巧玲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曾被慈禧太后赐“胖巧玲”之雅号,说他的父亲梅竹芬乃父衣钵,也青衣花旦,有“梅肖芳之名;说他的伯父梅雨田是戏曲音乐家,有“六场通透”的美称,鼓锣琴弦无不精通;不仅如此,他的祖母、母亲、伯母也都出身梨园。梅兰芳为京剧而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出身,从而秉承子续父业,光宗耀祖的中国传统家族观念,更大程度上是他无从选择也不能选择自宋代起遗留下来的“唱戏的子女只能从事唱戏”的户籍陋习,到了清末虽已不再具有强制性,但它的余毒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因而梨园界的梨园世家,也就不仅仅限于梅家。还有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的“余家”;杨月楼、杨小楼的“杨家”;言菊明、言慧珠的“言家”等等。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对京剧艺术发自内心的推崇和热爱,仅就“四大名旦”而言,他们中的三位,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对京剧的情感延续到了后代身上,这其中也不排除他们放任子女的职业遗传和职业选择,因而,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儿子梅葆玖;荀慧生的儿子荀令香,荀令文,女儿荀令莱;尚小云的儿子尚长春、尚长麟,尚长荣,在演员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他们的子女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的逐渐开明的社会中,却仍然继续了父辈的艺术之路。第一章 罗瘿公救赎,程砚科脱离苦海十三岁的程侬倒嗓了在梨园界,有一个词我们经常会说到,那就是“梨园世家。凡提到京剧大师梅兰芳,无不提及他梨园世家的出身,说他的祖父梅巧玲是“同光十三绝”之一,曾被慈禧太后赐“胖巧玲”之雅号,说他的父亲梅竹芬乃父衣钵,也青衣花旦,有“梅肖芳之名;说他的伯父梅雨田是戏曲音乐家,有“六场通透”的美称,鼓锣琴弦无不精通;不仅如此,他的祖母、母亲、伯母也都出身梨园。梅兰芳为京剧而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出身,从而秉承子续父业,光宗耀祖的中国传统家族观念,更大程度上是他无从选择也不能选择自宋代起遗留下来的“唱戏的子女只能从事唱戏”的户籍陋习,到了清末虽已不再具有强制性,但它的余毒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因而梨园界的梨园世家,也就不仅仅限于梅家。还有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的“余家”;杨月楼、杨小楼的“杨家”;言菊明、言慧珠的“言家”等等。不知是出于习惯,还是对京剧艺术发自内心的推崇和热爱,仅就“四大名旦”而言,他们中的三位,都无一例外地将自己对京剧的情感延续到了后代身上,这其中也不排除他们放任子女的职业遗传和职业选择,因而,梅兰芳的女儿梅葆玥,儿子梅葆玖;荀慧生的儿子荀令香,荀令文,女儿荀令莱;尚小云的儿子尚长春、尚长麟,尚长荣,在演员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他们的子女也可以从事其他职业的逐渐开明的社会中,却仍然继续了父辈的艺术之路。

后记

《荀慧生全传》终于写完了,总篇幅二百万字的《京剧四大名旦全传丛书》至此也告全部完成。没有欣喜若狂,只有深深的欣慰。在之后一段日子里,时不时地想起它来,心里还会有一阵一阵的快意,像多云的天上,压住速度游走的白云。    这四本书,按时间的跨度,自开始着手,到最后搁笔,长达十一年之久,这是一次路途不近的跋涉,而且没有捷径,不能假借车船,只能徒步,甚至跬步,每天也有每天的极限。这不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而是与时间为伴的旅行。当终点终于来到脚下,当收获倏然瓜熟蒂落,生命的一部分却像一握轻烟,从指缝里四逸,飘散了。    用如许光阴从上帝手里换得这样的结果,终究是值得的。因为“四大名旦”,四位京剧艺术大师,他们的艺术太精彩,他们的人生太丰富,他们的人格太有魅力,不大书特书,对不起中国京剧史,对不起中国现代史,对不起中国传统,对不起中国文化。    四大名旦,他们四人,既有惊人相同的一面,又有明显相异的一面。他们都酷爱京剧艺术,对艺术都有苦心孤诣的钻研,天分也超群,勤奋也过人,也都把如何做人看得很重。他们性格各异,艺术风格各异,塑造的舞台形象也相应不同。梅兰芳性格温和,舞台形象温柔婉约、雍容华贵;程砚秋性格沉郁、孤傲,舞台形象悲切、沉郁;尚小云性格刚烈、直率、侠气,舞台形象豪爽、炽热;荀慧生性格文静,舞台形象活泼俏丽、明艳。如果用四季来形容他们的性情与艺术风格,那么梅兰芳像冬天,程砚秋像秋天,尚小云像夏天,荀慧生像春天。    吾生也晚,对四位京剧大师只能遥仰,无缘亲炙,无缘亲聆謦款,没有机会直接感受他们的台上与台下,好在可以从大师们的子孙身上感受大师们的为人与家风。这本荀慧生全传,同前面三本都曾得到大师后人们的帮助一样,也得到了荀慧生长孙的支持,荀皓先生心底的敞亮,对人的信任和友善,给人很深印象。他还特别转达了他母亲的致意,对作者表示感谢。这些,都使人不禁生出感慨来。    在动笔之前,曾到荀慧生生前最后的居所,坐落在北京宣武区的一座四合院去,不远处的尚小云故居、余叔岩故居都已拆除,荀慧生的故居幸而保住了。在院落里,看到了荀慧生特别喜欢的果树。住在那里的荀慧生的女婿崔惟民先生谈了许多荀慧生的晚年生活,以及去世时的情形,使作者收获颇丰。谨在此致谢!    在此尤其要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常婷主任,不仅是这本书,整套全书,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合作愉快。    完成这套书的今天是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个日子里,在中国长江流域大面积可见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白日里重又拉上夜幕,好像老天忽然发现今天的节目没有准备好似的。一天有两次黎明,人们多了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多么美妙!多么令人感动、震撼!    本书为南京市文联签约作品。    作者    2009年7月22日于秦准入江口

编辑推荐

《京剧"四大名旦"传记丛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套装共4册)》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京剧“四大名旦”传记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内容详实,装帧精美,文字平实,非常值得一看
  •   很值得收藏,希望以后能出前、后四大须生
  •   自己有一套,再送朋友一套,就是包装有点破损
  •   爸爸是票友,送给爸爸的!
  •   看了梅兰芳,感觉内容无顺序前后,混乱,个人意见。亚马逊送货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