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阅读教写作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青年  作者:廖玉蕙  页数:231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精彩的语文课,能导引学生进入人生的文学风景
  著名教育学者、多年教育一线经验、语文教育改革重要推手的廖玉蕙教授
,提出深刻的观察,做出最精彩的示范,分享丰富的教学心得,将学生成长永远放在第一位,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到蒋勋的《孤独六讲》,从看图说故事到当今最热门的手机短信,将人生经验带入语文课堂,把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做连结,让经典幻化成一幕幕灵动的生活场景,写作不再只为应付考试,而是自我和周遭所进行的对话,与教师和学生共享文学盛筵。
  《名师谈阅读教写作》是作者几十年经验的总结,给语文教师新的教学理念,让他们拓宽思路去探索;教会学生取得语文高分同时,学会思考,感悟生活,看清真相。《名师谈阅读教写作》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的书,可以举一反三,延展其他学科老师和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廖玉蕙
台湾东吴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台湾语文高考试卷命题者之一,现任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系教授,讲授创作、现代文学及古典小说等课程。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兴文艺奖章及吴鲁芹文学奖。  
  著有《纯真遗落》、《大食人间烟火》、《像我这样的老师》、《没大没小》、《不信温柔唤不回》、《淡蓝气泡》、《曾经的美丽》、《文学编织》等作品。其作品被选入台湾初中、高中课本,并被收入多本选集。

书籍目录

序1 奇文共欣赏 孙长礼
序2 3D老师又“生”了 苏兰
序3 微笑从哪里来 林恕全
自序 怎么欣赏?怎么写?
第一部分 阅读是情商开发的过程
 多元解读的能力从何而来
 阅读一本书的几个策略 以阅读蒋勋《孤独六讲》为例
 少年王冕如何布局他的人生 解读《王冕的少年时代》
 从极短篇看人生悲喜 以《天使与软糖》和《永远的蝴蝶》为例
 九弯十八拐式的寒暄应酬  林语堂《冬至之晨杀人记》
 浅近语言,深远寄托 王鼎钧《生生不息》、《注意差异》
 未知的恐惧 雷骧《小书》
 泼墨点染,意境尽出 简■《风中的白杨树》
 时光过于抽象,流速过于安静 黄信恩《时差》
 维护主动抉择的尊严 米尔 《出走》
第二部分 写作就是自我与周遭的对话
 从粗豪中找到细致 扩写的方法
 衔接无间的节奏掌握 续写的策略
 视觉与感觉的结合 看图说故事
 脚踏四方,文写八面 报道的撰写
 纸短情长 极短篇
 以殊相写共相 亲情散文
 轻松看电影,用心写文章
 添枝加叶或翻案补恨 古典与历史改写
第三部分 观察思考打造不一样的创造力
 长话短说 短信写作
 颠覆传统的创意 演讲或致词
 有关考试作文的十二点叮咛
第四部分 语文教育沉思录 
 只有一个答案吗
 从开口到闭嘴
 看见生活里的繁花盛景
 朗声寻找最准确的字句
 教出怎样的风景
 说小故事与讲大道理
 凝眸注视生活
 电视剧濡染下的重口味人生
 喊停的勇气
 抓住每一双求知的眼睛
 为老师寻找一个理由
 我可以再道歉一次吗
 承认人有未尽之处
 跟孩子站在同一边
 王美丽断腿
 我们就该这样长大吗
 时间将届,按铃响起
 不过是丑些罢了
 如何能微笑以对
 文学对谈 从文学中看见生活的繁花盛景

章节摘录

  书摘标题:只有一个答案吗?  作者:廖玉蕙  正文出处(摘自《写给语文老师的书:如何教出精彩的语文课》中国青年出版社7月即将出版)    只有一个答案吗?  廖玉蕙   一日,心血来潮,和学生闲聊起初中课文中《王冕的少年时代》的旨趣,学生不约而同地指向“勤勉向学”、“孝顺”的制式答案。于是,我们重新仔细推敲,另外寻从那之后,那位经常漫不经心的学生,似乎因为得到肯定的响应而开始比较愿意用正面的态度参与讨论。这样的良性转变,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试想,若当时我板起脸索意义:因为经济不景气,生活陷入困境,王冕的母亲不得已含泪让王冕辍学去邻村放牛,王冕回说:“娘说的是。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在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书去读。”看到这儿,我先请同学就此发表意见。有人说吴敬梓在描摹单亲家庭的困境,有人拿现今社会环境的不景气和王冕所处的年代类比,有人强调体贴的孝行,有人阐述“境由心生”的意义。这时,一位从开学伊始便不时插科打诨、讲俏皮话的同学忽然举手发言,习性不改地嘻笑说:“依我看,吴敬梓是在嘲讽学校教育有多无聊!”  全班顿时哄笑一团。我笑着顺水推舟,“说实在的,你这想法我还当真想都没想过,也从没听过,但仔细想来也不无道理。”孔斥责他:“你就不能正经些吗!成天净说些无聊的话!”那么,这位同学日后的讨论参与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我因此领悟到,教书的时候,如果能够虚心以对,将学生的每个答案都在心里过一过,不预设立场、不高姿态地心存唯一的答案,也许能听到更多,从而获得教学相长的功效。  文学的解读是一件相当有意思的事。它不像科学讲究精确、一丝不苟;好的文学作品,通常有着多元解读的空间,所谓:“懂的,可以看门道。不懂的,也可以看热闹。”文学创作是作者一连串观察、思考、联想、生发、变形、结构乃至虚构的连环套;阅读则是逆势操作的另一种再创作的历程,它可能循着作者的思维摸索前进,直探原始命意;也可能顺着读者的学养、思考习惯,开辟出另一番风景。从古至今的种种文学理论帮我们做了各项的归纳分析,句句都指向解读的百花齐放。作家写出了胸中的一点块垒,读者可能读出了千百种的滋味。作者经常得面对评论家或读者另类解读的惊奇。  语文教育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和文化传承之外,我以为最重要的莫过于个人思想体系的建构。透过绰约多姿的文学风貌及上述延伸出的多元解读,学生可学习多角度观看人生、情意开发和容纳异议的襟抱。深刻的文学可以训练多元思维和多元感情,从而说服我们承认除了自己的观点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观点,文学不只存在唯一的答案,而生活的艰难和欢喜往往更胜文学,它自然更具多角度诠释的可能。如何借由齐聚一堂的阅读,寻找出作品中最多层次的意义——包括生命处境的共鸣、生活意义的丰富及情操的提升,进而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容易看见美好的性情,这也许才是语文老师在课堂里引领学生入门的终极使命。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当我们用超出对话的角度去观察语言,语言就会变成最惊人的人类行为学,远比任何动物复杂,这里还牵涉到很多人际关系。  用同样的语言,为何我们会听不懂对方语言的真正意涵?是因为个性不同?是因为所处环境迥异?所以,应该努力学习将心比心,站到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语言的真义。所谓的“准确度”和你对人的观察与关心有莫大的关联,而在疏离的年代,必然更增加孤独的可能。    苏东坡说得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活里的每一件事,都存在横看和侧视的不同,如何不厌其烦地多走几步路,走出本位的“山中”,从更宽广的角度谛视、诠解,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语文课不是只用来应付考试,若学得了窍门,还能让生活更加容易、生命愈为丰美。

编辑推荐

  语文教育近年来成为关注的焦点,面对学生日渐低落的学习意愿,家庭和学校应该怎么做呢?多年来在教学第一现场的廖玉蕙,提出她深刻的观察,也分享丰富的教学心得。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到蒋勋的《孤独六讲》,从看图说故事到当今最热门的手机短信,她将人生经验带入语文课堂,把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做连结,于是经典不再只是课本上难解的文字,而是幻化为一幕幕灵动的生活场景。写作不再只为应付考试,而是自我和周遭所进行的对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师谈阅读教写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精彩的语文课,能导引学生进入人生的文学风景
    让经典幻化成一幕幕灵动的生活场景
  •   发货的速度很快的,服务很好,货到付款,不错。
  •   别人推荐的,有空就开始看喽
  •   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应该是一体的,这两者的指向都是文章,在阅读教学中离不开探讨文章是怎么写的,如果我来写会怎么写。在写作教学中也离不开那些课文的例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