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竞赛学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高明岐、 张进禄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高明岐,张进禄 著  页数:252  

内容概要

  《中国劳动竞赛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劳动竞赛理论研究的专著。作者长期从事劳动竞赛的组织和研究工作,出版、发表过多部相关图书和论文,在劳动竞赛研究领域里享有盛名。《中国劳动竞赛学》对我国劳动竞赛近七十年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于劳动竞赛的内在精华和发展规律做了深入挖掘;作者不仅在劳动竞赛的产生、发展等各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研究,并且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对其加以审视,对劳动竞赛的现状和发展做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简介

高明岐,曾任全国总工会经济工作部部长、中国职工技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总工会职工技协办公室主任等职。长期从事劳动竞赛组织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主要著作有:《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概论》;主编《中国职工劳模大辞典》、《中华英模》;合著《新中国职工劳模列传》、《劳动模范的成长道路》。与张进禄合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辞典》、《劳动模范工作手册》等著作;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有关论文。张进禄,曾任山西省太原市总工会生产部部长、山西省总工会常委、山西省总工会生产部部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全国劳动竞赛研究会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从1986年起连续十五届当选该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劳动竞赛组织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主要著作有.主编《全国劳动竞赛论文选》多部、《山西省劳动模范大辞典》;与高明岐合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辞典》、《劳动模范工作手册》:在报刊和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有关论文。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发展概况/2第二节 劳动竞赛的理论研究与时俱进——兼论劳动竞赛研究会的诞生、发展和作用/6第三节 为创立劳动竞赛学而努力/13第二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产生的基础/15第一节 劳动竞赛产生的基础/15第二节 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19第三节 竞赛与竞争两种根本对立的原则/25第四节 艰苦的组织工作把劳动竞赛变成了现实/29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意义和作用/32第一节 劳动竞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32第二节 劳动竞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共产主义方法/35第三节 劳动竞赛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38第四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44第一节 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时期工人运动的重要内容/44第二节 劳动竞赛是社会主义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46第三节 劳动竞赛充分体现了群众工作的特色/50第四节 在劳动竞赛中坚持典型引路的工作方法/52第五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阶段性/54第一节 劳动竞赛为什么会有阶段的划分/54第二节 劳动竞赛与劳动态度相结合的阶段/58第三节 劳动竞赛与技术相结合的阶段/62第四节 劳动竞赛与经济责任制和管理相结合的阶段/66第六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与创新相结合的新阶段/71第一节 劳动竞赛改革创新的必然性/71第二节 劳动竞赛改革创新的新思路/72第三节 劳动竞赛改革创新的要求和特点/75第七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三大功能/76第一节 劳动竞赛的创造功能及其特征/77第二节 劳动竞赛的激励功能及其特征/81第三节 劳动竞赛的教育功能及其特征/86第八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三大原则/93第一节 宣传劳动竞赛要坚持实事求是/93第二节 评比奖励要立足于公平/96第三节 推先工作要重在实效/98第九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五大原理/102第一节 劳动竞赛的创造原理/102第二节 劳动竞赛的激励原理/106第三节 劳动竞赛的公平原理/109第四节 劳动竞赛的挫折原理/112第五节 劳动竞赛的需要原理/118第十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形式、组织方法及组织领导/124第一节 劳动竞赛的形式/124第二节 劳动竞赛的组织方法/127第三节 劳动竞赛的组织领导/131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劳模工作/133第一节 劳动模范的历史地位/133第二节 劳模工作的特点/135第三节 劳模工作的内容及其意义/139第四节 劳模的评选标准和评选条件/143第五节 劳模的教育、培养和使用/148第六节 支持劳模的首创精神,关心劳模的工作和生活/150第七节 做好劳模管理工作/151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的合理化建议活动/153第一节 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意义和作用/153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发展/157第三节 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160第四节 合理化建议的奖励/162附录一革命领袖论劳动竞赛/169附录二有关劳动竞赛改革精神的文件/219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加强技术与劳动组织的改进,改变竞赛拼体力的偏向;(二)、加强劳动竞赛的组织性和计划性,改变竞赛的突击性和盲目性;(三)、劳动竞赛中要制定明确的竞赛目标和竞赛条件,保证竞赛的吸引力和持久性。三、初级阶段劳动竞赛与劳动热情和劳动态度相结合的主要活动方式一是开展新劳动者运动。这个运动起始于1942年陕甘宁边区和晋绥革命根据地。当时为了组织职工增加生产,发展经济,打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学习模范职工赵占魁运动,在晋、冀、豫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学习模范工人甄荣典运动,在晋绥解放区开展了学习模范工人张秋风运动。这三项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们普遍的变成自觉的新劳动者,改造人们的劳动态度,树立新的劳动态度,后来便将这三项学习运动统称“新劳动者运动”。这项运动在当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时在职工中培养了新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爱厂如家的精神,因而大大地把边区和革命根据地的工业向前推进了一步。在陕甘宁边区,在一年多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各工厂的产量平均增加了30%至50%,有的工厂产量平均增加了120%至150%。在晋、冀、豫革命根据地,1942年各工厂平均生产指数为100%,1943年6月平均指数160%,最高达到205%。在晋绥解放区,工厂的产量皆提高了50%至90%。这些成绩的取得解决了军需品和民用工业品的生产,克服了战时供给的困难,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二是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这项运动起始于1951年1月,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被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辉煌战绩所鼓舞,带领他领导的小组的全体工人向全国职工发出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

编辑推荐

《中国劳动竞赛学》是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劳动竞赛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好哦 书本还不错。就是有点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